
(1)在Eppendorf管中加入100ml的ddH2O,挑入米粒大小的菌团,充分悬浮并混匀.
(2)上述菌体悬浮液沸水煮20秒.
(3)迅速放置于常温下15 000rpm离心10分钟.
(4)用牙签挑去菌体碎片(白色沉淀),上清待用.
4 大肠杆菌中染色体DNA的抽提
(1)大肠杆菌一级瓶培养过夜,以10%的接种量接二级瓶培养4~5小时后,培养物以50ml/管离心收获(8 000 rpm,5min,4℃).
(2)菌体沉淀中加入10ml BufferA,旋涡振荡混匀,37℃保温30分钟.
(3)取出后加入10% SDS至最终浓度为1%,轻轻混匀,37℃保温30分钟澄清即可.
(4)取出后加入20mg/ml的ProK至最终浓度为5mg/ml,60℃保温1小时.(染色体DNA结合蛋白的消化)
(5)取出后加入预冷的5M NaCl至最终浓度为1M,混匀后冰浴30分钟(溶液要混合成为均相,并且冰浴要充分,时间可适当延长).
(6)取出后4℃,15 000 rpm离心30分钟.(离心前样品管要进行平衡,以免离心机受损)
(7)在上清液中加入6ml苯酚和6ml氯仿混合液,混匀,室温下12,000rpm离心30分钟.
(8)在上清液中加入10ml氯仿,混匀,室温下12 000rpm离心30分钟.
(9)取上清液,加一倍量异丙醇沉淀DNA,冰浴放置30分钟,15 000rpm离心30分钟.
(10)75% 冰乙醇洗涤5分钟.
(11)晾干后,用300ml无菌双蒸水溶解染色体DNA,在37℃水浴中放置30分钟.
(12)用2~2.5体积的无水乙醇沉淀(加入pH5.5的KAc 0.1体积).
(13)沉淀洗涤,抽干后用ddH2O溶解,分装并保存于-20℃.
[大肠杆菌] 细菌染色体DNA 的抽提
细菌, 染色体, DNA, 抽提, 大肠杆菌
| 一、 目的 熟练掌握抽提细菌DNA的一般方法 二、原理 要进行重组DNA 实验,就离不开外源基因的纯化,而外源基因主要来源之一就要直接从生物的染色体DNA上制备,所以制备高质量的染色体DNA样品经常为基因工程实验所需要,抽提细菌染色体DNA的方法目前已有许多种,这里所介绍的两种方法:一适用于枯杆菌染色体的抽提;另一种方法则适用于大肠杆菌染色体的制备。 基因工程实验所需要的基因组DNA 通常要求分子量尽可能大,以此增加外源基因获得率,但要获得大片段的DNA 非易事,细菌基因组DNA通常是个很大的环状态DNA,而在抽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机械剪切力必将切断DNA,如果要抽提到大的DNA 分子,就要尽可能地温和操作,减少剪切力,减少切断DNA 分子的可能性;分子热运动也会减少所抽提到的DNA分子量,所以提取过程也要尽可能在低温下进行。另外细胞内及抽提器皿中污染的核酸酶也会降解制备过程中的DNA,所以制备过程要抑制其核酸酶的活性。 另外制备的细菌染色体DNA 必须是高纯度的,以满足基因工程中各种酶反应的需要,制备的样品必须没有蛋白污染,没有RNA,各种离子浓度应符合要求,这些在染色备时都应考虑到。 大肠杆菌染色体DNA 抽提首先收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然后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破裂细胞,SDS 具有的主要功能是:(1)溶解细胞膜上的脂类和蛋白质,因而溶解膜蛋白而破坏细胞膜;(2)解聚细胞膜上的脂类和蛋白质,有助于消除染色体DNA上的蛋白质;(3)SDS 能与蛋白质结合成为R1—0—SO3 R2 —蛋白质的复合物,使蛋白质变性而沉淀下来。但是SDS 能抑制核糖核酸酶的作用,所以在以后的提取过程中,必须把它除干净。以免影响下一步RNase的作用。破细胞后RNA经RNase消化除去,蛋白质经苯酚、氯仿:异戊醇抽提除去经洒精沉淀回收DNA。枯草杆菌染色备与上类似,但略加修改的方法要适合教学要求。枯草杆菌是格兰氏阳性菌,所以在SDS 处理前需要使用溶菌酶裂解细胞壁。溶菌酶是一种糖苷水解酶,它能水解菌体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份肽聚糖中的β—1,4 糖苷键,有助于细胞壁破裂,破裂的细胞壁在SDS 的作用下溶菌,同时用蛋白酶K 消化蛋白质,能解离缠绕在染色体DNA上的蛋白质,然后加入一定量的醋酸钾,使蛋白质变性,通常离心除去,在这期间可加入核糖酸酶消化RNA,最后用乙醇回收DNA。 此二种方法抽提的细菌染色体DNA,无RNA和蛋白质污染,可用于性内切酶消化,分子再克隆等。但在下一步实验前,要测定其DNA的浓度,常用测定DNA 浓度的方法,是溴化乙锭电泳法;当DNA 样品在琼脂糖凝胶中电泳时,加入的EB 会增强发射的荧光。而荧光的强度正比于DNA 的含量,如将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作电泳对照,就可估计出待样品的浓度。 三、材料 (一)菌株 大肠杆菌C600、枯草杆菌BR151。 (二)仪器 电泳设备、恒温水浴锅、低速离心机、恒温振荡器、紫外检测仪。 (三)器皿 玻璃离心管(10 毫升)、移液管(10毫升、5毫升)、微量取样器、烧杯、玻璃棒、试管、三角瓶 (四)试剂 (1)LB 完全肉汤培养液:1%蛋白胨 0.5%酵母粉 0.5%NaCl pH7.5。 (2)BY 培养液:1%蛋白胨 0.5%牛肉膏 0.5%酵母粉 0.5%葡萄糖 0.5%NaClpH7.5 (3)SET 溶液:20%蔗糖;50mmol/L Tris—HCl(pH7.6) 50mmol/L EDTA。 (4)20%SDS (5)饱和酚 (6)氯仿:异戊醇(24:1 V:V) (7)预冷无水酒精 (8)TE 溶液 (9)RNase溶液 (10)5mol/L 醋酸钾 (11)蛋白酶K 20mg/ml 四、实验步骤 1、取大肠杆菌C600单菌落于5 毫升LB培养液中,37℃振荡培养过液。 2、将上述菌液1%接种量接种于20 毫升LB 培养液中,37℃摇床振荡培养过夜。 3、已培养好的菌液,收集于10毫升的离心管中,在低速离心机上4000r/min离心10分钟,去上清,留沉淀菌体。 4、用5 毫升的SET 溶液悬浮细胞,加入20% SDS 1毫升,37℃下轻摇过夜,使细胞裂解。 5、加入等体积的饱和酚,上下轻轻摇匀,放置5 分钟后,在低速离心机上3500r/min离心10 分钟。 6、取上相,加入1/2 体积的饱和酚,1/2体积的氯仿异:戊醇,上下翻转均匀,3500r/min离心10 分钟。 7、取上相,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如第6步,离心。 8、取上相于一干净离心管中,另在一个50 毫升的烧杯中加入15毫升预冷无水酒精,把上述的上相液沿着玻棒慢慢倒入酒精中,并温和地搅拌以使DNA 附着于玻棒上。 9、挑起DNA,再放于干净的酒精中洗涤,然后把DNA溶于50 毫升TE 中,待测浓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