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措施适用于220kV盈江~德宏~傣龙线路工程冬季施工 。
2.编制依据
2.1西南电力设计院提供的有关图纸、说明。
2.2德宏地区历年同期气象资料及工程进度计划。
2.3本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的有关要求。
3.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3.1《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 ;
3.2《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
3.3《高压架空电力线路基础施工技术规定》;
3.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5009.2-2004);
3.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6 《35kV-220kV架空送电线路测量技术规程(DL/T5146-2001)》;
3.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3.8《中华人民共和国令第279号《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3.9中华人民共和国令第393号《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
3.10《电力监管条例》;
3.1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3.12集团公司、我司有关的标准。
4.冬季质量施工技术措施
4.1 土方工程的冬季施工
4.1.1地基土的保温防冻
采用翻松耙平防冻法。入冬前先确定冬季挖土的地面上,将表土翻松耙平。翻耕的深度,根据土质和当地气候条件而定,一般不小于0.3m,其宽度不小于冻后深度的两倍与基坑底宽之和。
4.1.2 冬季回填土施工
施工回填基槽(坑)或管沟时按下列规定执行:
a) 室外的基槽(坑)或管沟时可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但冻土块体积不得超过填土总体积的15%,且冻土块的粒径应小于150mm;
b) 回填土工作应连续进行,防止基土或已填土层受冻。
c) 冬季大面积填方应符合下列要求
1)填土前应清除其表面冰雪,填土中严禁冰雪混入;
2)填方边坡表面1m内,不得用冻土;
每层填土厚度应比常温季节施工规定标准少20-30%,预留沉降量适当增加;
3)上层应用未冻的或透水性好的土质,其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室外平均气温在-5℃以上时,填方高度不受限,平均气温在-5℃— -10℃时,填方高度不宜超过4.5m。
4.1.3钢筋工程的冬季施工
4.1.3.1基本要求
a) 在负温条件下,钢筋的力学性能要发生变化: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增加,伸长率和抗冲击韧性降低,脆性增加。
b) 在负温条件下使用的钢筋,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和检查。钢筋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撞击,刻痕等缺陷。
4.1.3.2 钢筋负温的冷拉和冷弯
a) 钢筋负温冷拉方法可采用控制应力方法或控制冷拉率方法。
b) 在负温条件下采用控制应力方法冷拉钢筋时,由于伸长率随温度降低而减少,如控制应力不变,则伸长率不足,钢筋强度将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在负温下冷拉的控制应力应较常温提高。而冷拉率的确定应与常温施工相同。钢筋冷拉设备仪表和液压工作系统油液应根据环境温度选用,并应在使用温度条件下进行配套校验。
4.2 砼工程
4.2.1 砼结构工程的冬季施工需采取措施的原因:
混凝土的温度降至0℃时,其抗压强度不得低于抗冻临界强度.砼抗冻临界强度如下:a 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水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标准强度的30%;b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为标准强度的40%,但C10及C10以下的混凝土,不得低于5Mpa。所以《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定: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时,砼结构工程的施工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可以取第一个出现连续5天稳定低于5℃的初日作为冬期施工的起始日期。同样,当气温回升时,取第一个连续5天稳定高于5℃的末日作为冬期施工的终止日期。
日平均气温系指一天内2,8,14,20时等4次室外气温观测结果的平均气温。这是在地面以上1.5m处,并远离热源的地方测定的。
4.2.2防止砼早期冻害的措施:
a)早期增强:主要提高砼早期强度,使其尽快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具体措施有: 使用早强水泥或超早强水泥;掺早强剂或早强型减水剂;早期保温蓄热等。
b)改善砼内部结构:具体做法是增加砼的密实度,排除多余的游离水或掺用减水剂,提高砼抗冻能力。还可以掺用防冻剂,降低砼的冰点温度。
4.2.3砼冬季施工的工艺要求
砼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尽量加快砼的浇筑速度,防止热量散失过快。砼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在施工操作上要加强砼的振捣,尽可能提高砼的密实度。冬季振捣砼要采用机械振捣,振捣时间适当延长。
施工时,应要满足下列要求:
a)当温度为负温时,严禁浇水且外露表面必须覆盖.
b) 当拆模后砼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大于15℃时,应采用保温材料覆盖。
c)砼的初期养护温度,不得低于防冻剂的规定温度,达不到规定温度时,应立即采取保温措施。
4.2.4砼冬季施工方法
根据砼强度增长特性,可以确定砼冬季施工主要解决问题是砼从拌合到达抗冻临界强度的养护保温措施。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本线路途径地区气象资料、工程特点及现场条件,砼养护可先选用黑塑料布覆盖法或辅以外加剂法,严禁使用拢火法。除了保温养护措施做好外,关键要控制好砼浇筑完毕的初温,要控制砼浇筑完毕的初温得先控制砼拌合前骨料及砼出料的温度。
4.2.5砼拌合过程需注意事项:
4.2.5.1主要采用加热水(可达80℃)拌合,需先与骨料拌合均匀后才能加入水泥及外加剂,当热水拌合的方法仍达不到出机温度时,还需要对砂,石进行加热,保证据砼的出机温度(温度不宜超过35℃),但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对水泥加热或直接用火焰烧烤砂石料。
4.2.5.2 水泥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P.O),使用不低于42.5的普通水泥。掺用防冻剂的混凝土,严禁使用高铝水泥。
4.2.5.3掺外加剂法:是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数量的化学抗冻、早强剂,使其早期强度迅速增长,在冻结前达到要求强度,或增强抗冻性,使混凝土在负温下强度继续增长和不受冻结.具有施工简便,费用较低,大小工程都可使用等优点,但混凝土强度增长缓慢,有些抗冻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尚有一定的副作用。本工程中考虑使用能降低砼冰点、提高早期强度,对钢筋无腐蚀作用的外加防冻剂如:硫酸钠复合早强剂及三乙醇胺复合早强剂(三乙醇胺0.05%+氯化钠0.5%+亚钠0.5~1%)。
5.焊接部分
5.1焊接时允许的最低环境温度:
①碳素钢-20℃;
②低合金钢、普通低合金钢-10℃;
③中、高合金钢0℃。
5.2焊接场所应采取防雪、防寒、防风等的相应措施。
5.3当天点焊的焊口必须当天焊完。
6.冬季施工安全措施
6.1一般管理要求:
冬季施工期间,工地应加强现场安全专项督查。定期、不定期的进行冬季安全施工专项检查,各施工队应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检查。
6.2大风、大雾、雨雪、低温结冰天气安全措施
6.2.1大风、大雾(能见度小于20米)、雨雪天气严禁露天高空作业。
6.2.2大风、大雪、大雾、冷雨等恶劣天气时,必须停止露天高处作业,重新开始工作前,应组织有关人员对脚手架、托木、施工平台、钢丝绳、铁塔缆风绳、走道等所有防护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有倾斜、变形、松动等现象,必须及时修整、加固,经复查验收后,方可重新使用。
6.3防滑跌安全措施
6.3.1对脚手架、临时平台和走道,应及时清除积水、霜雪,并采取防滑措施(如铺设砂石垫等)。
6.3.2钢架上的高空作业,结冰、结霜后应有相应的防滑措施,通道栏杆应完善
6.3.3现场道路在气温低于5℃时,应停止洒水灭尘,并及时清除积水、霜雪,防止路面积冰。
6.3.4基坑周边、浇砼使用的临时平台、托木、公路、铁塔钢架、抱杆底脚滑轮、走道等施工应认真检查,防止滑跌坠落。
6.4防冰冻安全措施
6.4.1施工机械及汽车应加注冬季专用机械油,水箱应加注防冻液。油料冻结时,应采用热水或蒸汽化冻,严禁用火烤化。雨、雪、雾气候条件出车时,应减速慢行。冰雪路面行驶时应有防滑措施(装防滑链等)。
6.4.2如遇氧、乙炔(氢)气瓶、管道结冻,只可用40℃以下的温水解冻,严禁火烤。乙炔(氢)管道冻结或堵塞,严禁用氧气吹扫。
6.4.3对消防器具应定期进行全面检查,对消防设施应做好保温防冻措施。
6.4.4当气温急剧降低后,应对脚手架紧固件进行检查,避免因温度变化而使紧固件松动。
6.5冬季用电安全措施
6.5.1对施工、生活用电定期进行全面检查,加强用电管理,确保供电设备、线路的正常运行。
6.5.2施工配电盘必需装设漏电保护器,临时电源只能从漏电保护器后接引。
6.5.3加强电动工具管理,严防电动工具受潮,雨雪天气使用的电动工具,必须符合相应防护等级的安全技术要求。
6.5.4各施工队应注意冬季电取暖防止触电和引发火灾的措施。
6.6夜晚加班安全措施
6.6.1尽量避免夜间高处作业,如确需进行,必须配备足够的照明,并有防寒、防滑措施(注:主要对砼浇筑)。
6.6.2寒冷天气高处作业,除应做好防寒、防冻、防滑措施外,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御寒劳动保护用品。
6.6.3基坑周边应使用砂、石铺垫做为防滑措施。
6.7冬季防火安全措施
6.7.1施工作业人员进山入林严禁乱扔、乱丢烟头、山林和施工点烧火。
6.7.2加强动火管理、及时清除火源周围的易燃物,动火区布置一定数量的灭火器。
6.7.3供应存放的特殊设备、材料,应尽量室内存放,确需室外存放的,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潮、防冻措施。供应库内严禁明火取暧。
6.7.4 禁止在密闭的房间内避寒、取暖,避寒、取暖设施必需保证通风良好。
6.7.5 严禁使用焊、割炬取暖、照明。
7.环境管理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7.1 环境管理
| 序号 | 分项工程/活动点 | 环境因素识别 | 评价 | 控制措施 |
1 | 材料运输 | 1.砍伐树木 2.人员踩踏草皮、践踏经济作物、践踏农作物 3.汽车碾压 4.乱扔烟头 5.滥捕滥猎 6.乱采乱摘 | 1.植被破坏 2.引发山火 3.破坏生态 平衡 4.破坏农作物生长 | 1.不得砍伐不影响塔位的树木 2.应在所规定的道路通行 3.遇有经济作物田地应绕道通行 4.遇有农作物田地应绕道通行 5.不得在非道路上通行车辆 6.不得带火种进山林,入山严禁吸烟 7.不得携带支入山打猎 8.不的随意采摘路旁的植物和农作物 |
2 | 生活垃圾 | 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塑料袋、纸饭盒、塑料瓶、玻璃瓶、剩余的饭菜、烟头乱弃乱丢 | 影响周围自然环境、破坏耕田耕地、农作物生长、生态平衡 | 施工中使用的塑料袋、纸饭盒、塑料瓶、玻璃瓶、剩余的饭菜不得乱弃乱丢,应同意装放在口袋里下班时带回所规定的垃圾弃放点堆放。 |
3 | 模板 工程 | 1.支模过程 中,所产生废铁丝、钉子、木屑 2.模板拆除后所产生的废木支撑、铁丝、钉子 | 1.污染土地2. 模板倾倒、钉子伤人 | 1.应作好防火措施、按指定点堆放整齐。 2.施工前应清除模板上的朝天钉,施工用铁钉不得乱放,施工完及时收回剩余铁钉。 3.施工时应将模板统一堆放。组装时动作应协调统一,并用麻绳或铁丝将模板固定吊好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组装到位的模板必须固定好,以防模板跌落。 4.模板组装应从下而上,不得从上而下。 |
| 4 | 混凝土浇筑 | 1.道路对耕地的破坏 1.浇制中砂、石料的堆放造成对耕地的破坏 2.浇制人员、 机械进场、施工棚搭设、摆放对耕的破坏 3.浇制后造成地层的下陷 | 1.植被破坏 2.生态破坏 3.污染土壤 4.土壤污染 5.地质破坏 | 1.作业人员不得在非规定的通道通行。 2.不得在非规定的地点堆放砂石料。堆放砂石料时采取下垫塑料布的保护措施。 3.不得在非规定的地点摆放。 4.应在漏油部位使用塑料包装和更换零件 5.施工作业人员严禁携带火种进入施工区山林。 6.砼废料在基础回填时应回到基坑内,砂石料应回收材料废弃站堆放。 7.基坑找平前应分层密实。 |
| 5 | 混凝土养护 | 砼养护、保温所使用的塑料薄膜污染地面 | 破坏土壤环境 | 使用的塑料,养护完毕后应收回废料站。 |
| 6 | 铁塔组立 | 多余的螺丝、垫片、螺帽、和其他零件乱弃乱丢 | 造成其他铁塔零件不够、影响耕地种田、污染环境、影响农作物、植物生长 | 铁塔组立时,应把多余的螺丝、垫片、螺帽和其他零件分类装在工具袋里和落在地上的零件检起按类别装袋,下班一起收回到材料堆放库。使用时再领取。 |
7 | 日常生活用品 | 衣、裤、鞋、碗、筷和床上日常用品未洗和未晒干 | 对身体、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 1.施工作业人员冬、雨季施工应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 2.衣、裤、鞋、碗、筷和床上日常用品应勤洗,晒干后并叠放整齐,不得随意摆放。 |
| 序号 | 分项工程/活动点 | 危险因素识别 | 评价 | 控制措施 |
| 1 | 作业人员未体检 | 未体检查,从 事禁忌作业 | 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 进场前须体检合格才能使用 |
| 2 | 劳动保护工具 | 安全帽、其它安全设备未检验 | 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 施工前进行检验合格才能使用并定期检查 |
| 3 | 施工队伍使用人员 | 施工队伍使用童工 | 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 加大对施工队伍人员登记,对施工队加强管理,一经发现一律从严处罚施工队 |
| 4 | 施工队伍使用人员 | 施工队伍人员更换过快,部分人未安全培训合格进入现场施工 | 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 加大打击施工人员未经安全学习合格进现场施工,发现后对施工队伍加重处罚 |
| 5 | 安全措施编制及交底 | 无安全措施或技术作业,人员未经安全措施交底就进行施工 | 造成安全事故 | 1.有施工项目均应有安全措施,且交底后方可施工; 2.施工人员对无安全措措或未交底有权拒绝施工; 3.施工人员要严格按方案和安全措施执行,不随意更改,若方案或措施有错误,应及时与技术人员协商解决 |
| 6 | 作业人员三级安全教育 | 未经三级安全教育,不懂安全防护操作知识 | 造成安全事故 | 1.严格执行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制度; 2.严格考试制度,禁止弄虚作假; 3.明确安全职责及必要的安全知识 |
| 7 | 安全措施审核 | 安全措施有 重要错误 | 造成安全事故 | 1.编制人要有高度责任感,有严谨审慎的科学态度; 2.审批人要严细认真,把好审批关; 3.未经审批严禁实施 |
| 8 | 两票制 | 作业前未办理作业票、作业前未认真检查所办理作业票点 | 造成安全事故 | 在进行每道作业工序前应办理作业安全票并交底,并认真检查施工点的所有安全设施。 |
10 | 材料运输 | 车辆使用前未经仔细的检查而使用 | 造成人员伤亡、死亡事故 | 1.司机在使用车辆运输时,应认真检查车辆是否可用。 2.冬季运输,车轮应装有防滑链条。 3.大雨、下雪天气严禁车辆运输。 |
| 9 | 土石方工程 | 下雨、下雪天气施工未有防冻、防寒、防滑施工措施。 | 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 1.下雨、下雪天气严禁土石方开挖。 2.冬季土石方开挖时周边应采设防护栏,上下基坑应设梯子,施工人员脚底的泥巴应及时清除干净。 |
| 10 | 插入试角钢 | 下雨、下雪天气插入角钢安装运输防冻、防寒、防滑施工措施。 | 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 1.下雨、下雪天气严禁插入角钢安装(运输),必运输时车轮应装有防滑链条。 2.冬季插入式角钢安装应擦干表面的污泥、霜、雪等,角钢安装时坑上下人员应配合一致,防角钢伤人 |
| 11 | 砼工程 | 施工平台上未清理雪、霜、鞋底带有的泥土和基坑周边、运砂石通道不畅;未按冬季施工要求进行,施工人员跌跤、颠倒坠落基坑里 | 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 1.下雪天气严禁砼浇注。 2.冬季施工施工操作平台应有防滑安全措施,并随时清理,作业人员在上平台前应先把自己鞋底的泥土清理干净。运砂石通道应随时补垫和清理 |
| 12 | 上下车 | 材料上下车未采取有效防滑施工措施 | 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 1.冬季材料上下车应有专人监护,并采取有效的防滑措施。 2.上、下车应有专人指挥,并有口号,作业人员应听指挥人员口令作业,大的材料搬运时动作应一致,小的用传接的的方法,严禁抛投。 |
13 | 铁塔组立 | 1.作业人员在上班作业前对自己的安全防护用品、工器具未认真检查,未做好防冻、防寒、防滑的施工措施。 2.吊件垂直下方站人,吊件坠落伤人。 3.应用机动绞磨起吊构件,出现跑磨。 4.使用葫芦过程中,刹车装置失效。 | 造成人员高空坠落、人身伤亡和死亡事故 | 1.冬季施工作业人员在铁塔立前应先对所使用的工器具、安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发现有问题的工器具和安全防护用品,严禁使用,并应即时退库边做好记录。 2.使用悬浮抱杆起吊铁塔构件时,吊件下放严禁有人休息、通过,在起吊前指挥人员、监护人应认真检查,在吊件的绑扎点应使用麻袋包扎,在包扎的麻袋上再用钢丝绳绑扎,使麻袋起做为防滑措施,严禁超吊、超重的零件。 3.下雨、下雪、有大风的天气严禁进行铁塔组立作业。在下雨、下雪后进行铁塔组立作业,应对作业环境进行检查并采取相关措施时方能进行作业。 4.早上间铁塔构件上有雨水、霜,作业人员应等气温升高后再上塔作业,作业人员严禁穿带有铁钉的鞋底上铁塔作业,上铁塔的作业人员应先挂好安全带再作业,严禁未背安全带、安全帽和其他防护用品的作业人员进行铁塔组立施工,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铁塔组立的施工现场。 5.冬季铁塔组立使用的机动绞磨、葫芦、抱杆、地锚桩等构件应做好防冻、防寒、防滑的施工措施,严禁使用不合格的工器具。 7.铁塔冬季施工,作业人员注意多穿衣裤,减少工作时间。 |
| 14 | 施工用电 | 冬、雨季施工用电未采取有效的防漏电、触电措施 | 造成人员伤亡和死亡事故 | 1.冬、雨季施工用电应装漏电保护器、线头不得裸露,配电箱应封闭,能防雨、雪。 2.砼浇筑时施工现场使用的电线应使用竹杆为电线杆,不得摆放在地上。 |
8.1技术质检员:对所项目的质量技术、安全技术工作全面负责;负责图纸会检,编制作业指导书及技术交底,办理该工程项目安全施工作业票的报审并进行技术交底;做好各种材料计划、加工计划、工器具计划;确保各种资料齐全、准确、及时,指导施工队做好有关资料,确保质量体系工作的正常进行;组织编制本项目技术革新和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的安全措施;深入现场,监督作业指导书的执行,指导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参加该项目的安全检查,解决存在的安全技术问题。有权对安全质量问题进行处罚。做好过程监控,严格按验收制度及时检查验收,做到不达精品不验收;收集整理验收评定资料和有关记录,督促有关人员做好相关资料;参加质量事故调查和分析;对违章违纪行为有权进行指正和教育;有权对偷工减料、投机取巧的集体和个人进行批评和教育。
8.2专职安全员:监督、检查该项目施工场所的安全文明施工状况和职工的行为规范;参加本项目开工前的安全技术交底,并检查开工安全文明施工条件,监督安全措施的执行;监督检查班组每天的“三交”“三查”站班会;对本项目安全卫生责任区内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环境卫生、成品保护措施执行情况以及生活卫生的管理进行监督、检查;负责本项目施工(机具)和车辆交通安全监督工作;督促并协助施工有关人员做好职业防护用品、用具和重要工器具的定期试验、鉴定工作;组织开展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负责对新入司人员进行第二级安全教育;参加工地安全大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按“三定”原则督促整改;负责对班组安全文明施工进行考核与奖惩;有权制止和处罚违章作业及违章指挥行为、有权根据现场情况决定采取安全措施或设施、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施工,有权指令先行停止施工,并立即报告领导研究处理。指导施工队做好有关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
8.3施工队长及队技术员:对本队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的安全、质量与健康负直接管理责任;带头遵章守纪,及时纠正并处罚违章违纪行为;每天作业前开好班前会,检查施工场所的安全文明施工情况,督促本队人员正确使用职业安全防护用品和用具;负责进行新入队人员的第三级安全教育和变换工种人员的岗位安全教育;在项目开工前,负责组织本队参加施工的人员接受安全、技术交底并签字,对未签字的人员,不得安排参加该项目的施工;负责本队施工项目开工前的安全文明施工条件的检查、落实并签证确认,认真执行安全作业票制度并做好作业前的交底工作,对危险点的施工,必须现场进行安全监护;督促本队人员进行文明施工,收工时及时清扫整理作业、生活场所;认真做好班组自检记录、安全资料等管理体系运行资料。
8.4作业人员:认真学习有关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的规程、规定、制度和措施,自觉遵章守纪,不违章作业;正确使用职业安全防护用品、用具,并在使用前进行可靠性检查;施工项目开工前,认真接受安全技术交底,并在交底会上签字;作业前检查工作场所,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未经专职安全员批准,不得拆除或挪用安全设施;施工中发现不安全问题应妥以确保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下班前及时清扫整理作业场所;正确使用与爱护安全设施善处理或向上级报告,对无安全施工措施和未经安全交底的施工项目,有权拒绝施工并可越级报告,有权制止他人违章、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对危害生命安全和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严格按施工工艺和《作业指导书》施工,有权对影响安全、质量的隐患提出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