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苦列大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06:49:39
文档

苦列大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苦列大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前言1.1工程概况拟建苦列大桥位于永顺县境内,为跨越山谷桥梁,桥梁中心桩号为K10+244,桥梁全长266.78m,孔数及孔径(孔-m):(6×20+7×20)m,桥梁上部构造拟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箱梁,下部构造桥台及基础拟采用U型桥台、扩大基础,桥墩及基础为桩柱式墩。1.2勘察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桥址工程地质采用了工程地质调绘、钻探、物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岩土试验等综合勘察方法。根据设计要求,第一次勘察在桥址处共布置钻孔4个,第二次勘察补充钻孔1个;工程地质调绘采用1:
推荐度:
导读苦列大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前言1.1工程概况拟建苦列大桥位于永顺县境内,为跨越山谷桥梁,桥梁中心桩号为K10+244,桥梁全长266.78m,孔数及孔径(孔-m):(6×20+7×20)m,桥梁上部构造拟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箱梁,下部构造桥台及基础拟采用U型桥台、扩大基础,桥墩及基础为桩柱式墩。1.2勘察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桥址工程地质采用了工程地质调绘、钻探、物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岩土试验等综合勘察方法。根据设计要求,第一次勘察在桥址处共布置钻孔4个,第二次勘察补充钻孔1个;工程地质调绘采用1:
苦列大桥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一、前言

1.1工程概况

拟建苦列大桥位于永顺县境内,为跨越山谷桥梁,桥梁中心桩号为K10+244,桥梁全长266.78m,孔数及孔径(孔-m):(6×20+7×20)m,桥梁上部构造拟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箱梁,下部构造桥台及基础拟采用U型桥台、扩大基础 ,桥墩及基础为桩柱式墩。

1.2勘察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桥址工程地质采用了工程地质调绘、钻探、物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岩土试验等综合勘察方法。根据设计要求,第一次勘察在桥址处共布置钻孔4个,第二次勘察补充钻孔1个;工程地质调绘采用1:2000地形图为底图,重点对不良地质体和地层分界线展开调查和测绘,并绘制工程地质平面图,完成实物工作量见表1-1。

完成实物工作量表                           

表1-1

项目单位数量
测量勘探点坐标测量4
工程地质调绘比例尺1:2000

km2

0.16
钻探钻孔m/孔

151.5/5
取岩石试样件/组

3/1
取水样4
物探高密度电法m/条

220/2
试验岩石抗压试验件/组

3/1

水质分析4
钻孔地下水位观测次/孔

8/4
二、工程地质条件

2.1地形地貌

桥址区属侵蚀溶蚀低山区地貌,桥址跨越 “V”形山谷,山谷基岩出露,两侧地形较陡。

2.2地层岩性

根据地质调绘及钻孔资料,桥址区表层为第四系人工填土(Q4ml),基岩为寒武系上统耗子沱群白云质灰岩(∈3hz)。地层岩性特征如下:

①-1填筑土(Q4ml):杂色,为修筑路基所用的碎石土和路面的沥青、水泥,厚度一般为0.6~1.5m。

①-2素填土(Q4ml):深灰色、灰黑色,松散,主要由碎石组成,厚度为0.3~0.5m。

⑦-1中风化白云质灰岩(∈3hz):灰色、灰白色,隐晶质结构,中至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白云石,岩层产状为1650∠150,裂隙发育,岩芯多呈碎块状,局部为短柱状,锤击声较清脆,岩质较硬。该层全场地分布,本次钻探揭露厚度为30.80~31.60m,未揭穿。

2.3地质构造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桥位在区域上属于新华夏系第三复式隆起地带的桑植~石门早~晚期新华夏系褶断带,其于花垣~大庸~慈利华夏式断裂带以北,发育于震旦系至三叠系中,呈左型雁列的褶皱群。

据区域地质资料,桥址区无区域性断裂通过,主要为构造裂隙,发育程度为发育~很发育,其中延伸较长的主要构造节理有三组:(1)3100∠800,宽度一般为1~3mm,无充填物,裂隙面为平面形,较平坦,干燥,延伸3.0~6.0m,2~3条/米;(2)2300∠850,宽度一般为1~3mm,无充填物,裂隙面为平面形,较平坦,干燥,延伸3.0~6.0m,2~3条/米;(3)1650∠150,宽度一般为2~5mm,无充填物,裂隙面为平面形,较平坦,干燥,延伸较长,3~4条/米。根据地调及钻探资料表明,桥址区岩芯多为破碎,仅局部较完整。

 

构造节理                                          构造节理

2.4不良地质

根据地质调查、物探勘察成果及钻探资料表明,桥位区不存在滑坡、泥石流、溶洞等不良地质现象。桥位区不良地质主要为岩体破碎,下伏基岩为寒武系上统耗子沱群白云质灰岩。

2.4.2 特殊性岩土

桥位区特殊岩土主要为素填土,成分主要碎石,松散,厚度为0.3~0.5m,对桥基影响不大,清除即可。

2.5水文地质条件

2.5.1地表水

桥位区跨越山谷,地表水为冲沟的季节性流水,勘察期间没有地表水。

2.5.2地下水

(1)地下水类型及特征

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覆盖层中的孔隙水、基岩中的裂隙水和岩溶水。

覆盖层中的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素填土层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以地下径流形式排泄,其富水性差、含水量小。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在中风化岩层节理裂隙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直接渗入及上覆含水层的下渗补给,向地势低洼处排泄。水量受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地形、地貌等控制,富水性较差。

岩溶水主要赋存于白云质灰岩溶隙、溶洞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及上覆含水层的下渗补给,其次是地表水补给,多以泉水、地下河出口等形式排往区外,汇入地表支流,水量受季节及充填物的影响,雨季水量大,旱季水量小,是桥位区最主要的地下水类型。

勘察期间钻孔稳定地下水位埋深8.10~15.80m,高程为5.87~573.24m。

(2)地下水影响

区内岩溶水富水性较差,主要受大气降水的影响,水量变化较大,应注意对桥墩台基础施工的影响。根据QZK33、QZK34、QZK35及QZK36孔所取水样水质分析报告结果(试验结果见工程地质总说明的附表8-1~8-14),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判定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

2.6抗震设防分类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 2001),拟建工程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小于6度,建议桥梁按Ⅵ度设防。

三、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及持力层选择

3.1土体的工程地质特征

①-1填筑土(Q4ml):为修筑路基所用的碎石土和路面的沥青,主要分布于桥梁两边桥台,工程力学性质一般。

①-2素填土(Q4ml):松散,主要由碎石组成,主要分布于山谷谷坡,厚度较小,工程力学性质较差。

3.2岩体的工程地质特征及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⑦-1中风化白云质灰岩(∈3hz):根据物探成果及地质钻孔,岩体多为破碎,岩质较坚硬,地基承载力相对较高,全场地分布。

由于岩体破碎,本次仅取岩石1组进行饱和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见工程地质总说明的附表7-1~7-10,试验结果指标统计详见表3-3。

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统计表                   

表3-3 

地 层 及 编 号

统计

组/个数

最小值

(MPa)

最大值

(MPa)

平均值

(MPa)

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

(MPa)

⑦-1中风化

白云质灰岩

1/3 

87.7

87.7

87.7

---
  3.3设计参数建议

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钻探现场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综合确定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及桩侧土摩阻力标准值qik值,见表3-4。 

                     

岩土工程设计参数建议值

表3-4

层号成因年代岩土名称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 [fa0](kPa)

极限摩阻力

qik(kPa)

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rk (MPa)

①-1

Q4ml

填筑土25090

--
⑦-1

∈3hz

中风化白云质灰岩2500

--25
3.4持力层选择

根据地基地层的埋藏、分布条件,地基容许承载力,下卧层条件,地下水条件,结合本桥工程特点,对基础持力层选择如下:

①-1填筑土(Q4ml):为修筑路基所用的碎石土和路面的沥青、水泥,厚度小,工程力学性质一般,不可作为基础持力层。

①-2素填土(Q4ml):松散,主要由碎石组成,厚度较小,工程力学性质较差,建议清除。

⑦-1中风化白云质灰岩(∈3hz):岩体多为破碎,岩质较坚硬,地基承载力相对较高,稳定分布,可视埋深情况选作明挖扩大基础或端承桩基础持力层。

四、工程地质评价

4.1桥址地质环境稳定性、适宜性评价

桥址区基岩出露,岩体多为破碎,下伏白云质灰岩岩溶中等发育,无其他不良地质作用,拟建桥梁地基稳定性较好。桥址区无区域性断裂通过,主要构造为节理,区域地质稳定性较好,适宜建桥。

4.2桥墩、台稳定性评价

0#桥台位于山体内,开挖后桥台上方将形成一岩质边坡,由于其岩层产状倾向边坡,且构造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碎,边坡可能发生滑塌现象,建议对边坡岩体进行锚杆支护,坡面进行锚喷护面;2#、7#桥墩位于半山坡,其岩层倾向边坡,且构造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碎,边坡可能发生滑塌现象,建议对边坡岩体进行锚杆支护,坡面进行锚喷护面;3#桥墩位于坡脚,由于其岩层产状倾向边坡,且构造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碎,边坡可能发生滑塌现象,建议对边坡岩体进行锚杆支护,坡面进行锚喷护面,坡脚外侧岩体厚度较薄,基础埋置深度应穿过坡脚并进入中风化基岩不少于1.0m;4#、9#桥墩位于半山坡,岩层倾向山体,有利边坡较稳定,但桥墩所在边坡较陡,建议基础埋置应进入足够深度,以保证边坡侧岩体的稳定。其余墩台的稳定性较好。

各墩台基础持力层均为白云质灰岩,层位较稳定,强度较高,其力学性质能满足桥墩台基础设计的强度和变形要求,稳定性好。

4.3桥墩、台基础型式

根据桥址区地形条件、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特征、埋藏条件,结合拟建桥的桥型结构设计特征,建议桥台采用扩大基础,桥墩采用端承桩基础,以中风化白云质灰岩作为基础持力层,基础应进入中风化基岩足够深度,基础埋深应满足稳定性的要求。

五、结论及建议

5.1结论

(1)通过本次勘察,查明了桥址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勘察成果资料满足设计要求。

(2)桥址区为山谷地貌,工程地质条件较简单,下伏基岩岩体破碎,无其他不良地质。

(3)桥址区特殊岩土主要为素填土。

(4)桥位处区域稳定性较好,适宜建桥。

(5)桥区所在区域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

5.2建议

(1)建议桥台采用扩大基础,桥墩采用端承桩基础,选择中风化白云质灰岩层作为基础持力层,基础埋深应满足稳定性的要求。

(2)各墩、台的建议基础型式及奠基高程详见工程地质纵、横剖面图,各墩台基础奠基高程为建议值,在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实际地质情况调整基础设置高程,并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3)施工期间加强现场验槽工作,确保基础置于设计要求的持力层上。

文档

苦列大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苦列大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前言1.1工程概况拟建苦列大桥位于永顺县境内,为跨越山谷桥梁,桥梁中心桩号为K10+244,桥梁全长266.78m,孔数及孔径(孔-m):(6×20+7×20)m,桥梁上部构造拟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箱梁,下部构造桥台及基础拟采用U型桥台、扩大基础,桥墩及基础为桩柱式墩。1.2勘察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桥址工程地质采用了工程地质调绘、钻探、物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岩土试验等综合勘察方法。根据设计要求,第一次勘察在桥址处共布置钻孔4个,第二次勘察补充钻孔1个;工程地质调绘采用1: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