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老师的教诲
小学的学习生活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我忘不了那美丽的校园;忘不了那情投意合的同学;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
记得有一段时间,由于我连续几次考出好的成绩,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有些飘飘然了,产生了骄傲的情绪。于是,我上课为专心了,作业也马虎了。
有一次 上活动课时 我们正玩着拐脚捉人的游戏 郑老师忽然把我叫到她跟前 领我到操场边坐下 “怎么,最近是不是有些自满啦?”郑老师亲切地问我。我惭愧地低下了头,脸上滚烫滚烫的,心里想:这下完了,肯定要被郑老师批评一顿了。谁知道郑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亲切地给我讲起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她还教导我说:“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中国有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要记住这句话。不要忘记兔子是怎么输给乌龟的呀!”
听了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我说:“老师,您的教诲,我终生难忘。”此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教诲”的近义词是(______) ,“骄傲”的反义词是(_______) 。
2.用波浪线在文中划出一个排比句。
3.给文中第三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4.写出文中第二自然段的段落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第一自然中“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请用“—”在文中画出。
6.为什么我终生难忘老师的教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梧桐树
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春天,你发芽了。一个个灰白色的,有细柔绒毛的芽苞,快乐地绽开在枝头,就像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眼睛。
夏天,我们在你的树荫下做功课,多么凉爽。有时,我仰起头来,透过密匝匝的绿叶,我看见金色的阳光在闪烁。我好像看见了你明亮的眼睛。
秋天,你悄悄地落叶了,我们把落叶积起来,点燃了。火苗跳跃着,发出呵呵的笑声。我们把黑色的草灰埋在你的脚下。让它变成养料,使你长得更加粗壮。
冬天,在我做功课的地方,照射着灿烂的阳光。我明白了,梧桐树!你落了叶,好让阳光给我们更多的温暖。
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1.找出短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再填空。
①短文中的“你”指的是________;②“快乐地绽开在枝头上”的“绽开”意思是________;③“透过密匝匝的绿叶”的“密匝匝”的意思是________。
3.找出比喻句,用“________”划出来,句子中是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4.这篇短文是按________顺序写的。
三、 开心阅读。
“真的,它现在要开花了!”这个母亲慢慢开始相信,她的孩子会好起来。她记起最近这孩子讲话时,要比以前愉快得多,而且最近几天她也能自己爬起来,直直地坐在床上,用兴奋的眼光望着这一粒豌豆所形成的小花。一星期以后,小女孩第一次能够坐一整个钟头。她快乐地坐在温暖的太阳光里。窗子打开了,她面前是一朵盛开的、紫色的豌豆花。小姑娘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1.在选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信任——(___________) 暖和——(___________) 娇嫩——(___________)
2.对“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节日里总是鲜花盛开,现在豌豆花开了,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B.孩子在节日里总是快乐的。小姑娘在那一天特别高兴,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C.小姑娘受到豌豆生命力的鼓舞,终于能够坐起来,并且快乐地生活。母亲也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D.豌豆从落到窗台到发芽,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今天它终于开花了,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3.联系课文说说在五粒豌豆中,你觉得最值得称赞的是哪一粒?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 阅读短文。
神奇的克隆
《西游记》里的孙大圣,紧急关头常常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这当然是神话,不过用今天的科学名词来讲,那就是孙悟空能够快速地克隆自己。
许多植物先天就有克隆的本领。例如,从一棵大柳树上剪下几根枝条插进土里,枝条就会长成一株株活泼可爱的小柳树;把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种进地里,就能收获许多新鲜的马铃薯;把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不久就会生根,长成新的仙人掌……这都是植物的克隆。
一些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经过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这就是低等生物的克隆。
那么,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从二十世纪开始,科学家就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1996年,英国科学家成功地克隆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轰动了当时的科学界。
克隆技术是一项可以造福于人类的科技成果。人们将克隆技术与其他科技成果结合,可以根据需要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也可以培育大量品质优良的家畜,大大提高饲养效率。克隆技术还可以挽救一些濒危物种,让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免遭厄运,从而调节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进行植皮手术;能够“制造”出人的耳朵、软骨、肝脏和心脏等人体“配件”,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
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有删改)
1.短文介绍的先天具有克隆本领的植物中不包括( )
A.马铃薯 B.柳树
C.仙人掌 D.玫瑰花
2.“一些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经过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这就是低等生物的克隆。”这句话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作比较 B.列数字
C.打比方 D.分类别
3.文章开头以孙悟空为例,这样写的好处是( )
A.使文章言简意明。
B.使读者一目了然。
C.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D.增加神秘感和趣味性。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起了什么作用?( )
A.总述作用 B.承上启下
C.归纳作用 D.总结作用
5.克隆技术有着哪些诱人的前景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挽救一些濒危物种。
B.培植人体器官。
C.培育高产、优质的粮食和蔬菜。
D.使恐龙重生。
6.“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一句中“装配”的意思是移植,如果把“装配”一词直接换成“移植”,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克隆技术一定能给人带来好处吗?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沥青湖的诱惑
①在拉丁美洲加勒比海的都南端有一个叫巴哥的小岛,岛上有一个小湖。同一般的湖泊不同的是,这个湖表面平坦,上面覆盖了一层硬化了的沥青,原来由于地壳运动岩层破裂,地下石油和天然气一出并通过裂隙拥进死火山口,溢满城湖。这个以盛产黑乎乎的天然沥青闻名于世的小胡,被人们称为沥青湖。
②令科学家们感兴趣的不仅仅是列清湖奇特的形成方式,还有沥青湖每年都要吃掉大量的动物的奇特现象。有狮子,老虎,豹子等体型较大的动物,也有狐狸,狼,鬣狗,水鸟等体型较小的动物。经过长时间的跟踪拍摄,科学家们终于为世人揭开了这个谜底。
③每年随着季节的转换,沥青湖呈现出不同的样子,雨季来到,湖水积在湖面上,显得碧波荡漾。旱季降临,水被蒸发掉,沥青被晒干,只有在凹处还留有一些水坑,水坑中有水草,偶尔还能找到小鱼,这样便引来了喜欢吃小鱼的鸟,一只鸟吃饱了小鱼,准备站在湖面上休息,结果被沥青黏住了双脚,鸟越挣扎沥青粘的越紧,终于,鸟不再动弹了。不久鸟被机灵的狐狸发现了,为了吃到可口的鸟肉,狐狸不顾一切冲了过去,结果狐狸也被沥青黏住了。
④狐狸越挣扎,沥青便黏得越紧,追踪狐狸倒在了沥青湖里不再动弹。猎狗和狼几乎同时发现了死去的狐狸。为了争抢猎物,鬣狗和狼在沥青湖上恶战了一场。结果都被沥青牢牢地黏住了。在食物急缺的干旱季节,狮子,豹子,老虎发现这么多猎物再也忍不住了,冲过去一饱口福,结果无一例外葬身于沥青湖。
⑤尽管每年都有大量的动物死于沥青湖,但仍然有很多动物前赴后继地朝沥青湖奔去,原因都是禁不住那湖里美味的诱惑。在这个世界上人受到的诱惑实在太多了,其中很多诱惑就像沥青湖一样致命。很多人虽然明白这个道理,却很难管住自己分下沥青湖的双脚。
1.用“ ”画出沥青湖形成的原因。
2.画“﹏﹏”的句子在短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
A.前后呼应 B.概括说明 C.承上启下 D.总结全文。
3.短文让我们看到了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鬣狗和狼→狮子、老虎、豹子,这些动物之所以会被沥青湖吃掉,正是因为____________。
4.第⑤段中加点的“这个道理”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短文提出一个你不懂的问题,并说说你打算如何解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课外阅读
泰山上的挑夫
子夜,我和爸爸来到岱宗坊,开始了对五岳之尊泰山的攀登。
天是墨蓝色的,那镶嵌在墨蓝色天幕上的闪烁的繁星是那么明亮。刀劈斧削般的岩石竟然有那么多奇形怪状。而山石上耸立的松柏更是云雾般的朦胧。什么美妙的乐曲能同山涧里潺(chán)潺的溪水声相比呢?更何况还有蛙鸣,蝉唱,不知名的昆虫的低吟……爸爸拿着手电边走边指点,有时停在一个地方,一讲就是老半天。我饶有兴味地看着、听着。红门、王母池、斗母宫、经石峪、回马岭……都被我们甩在身后了。我脑子里萦(yínɡ)绕着唐槐、汉柏、金刚经以及各种各样有关泰山的神话、传说,走在这夜幕笼罩下的山路上,果然是别有一番情趣!‖
当红日出山、天色大亮的时候,我们已坐在中天门熙熙攘攘的茶社里了。也许是太疲劳的缘故吧,我仰看那白云缭绕的泰山主峰上的南天门,对攀登泰山极顶简直有些失掉信心了。
忽然,爸爸指着攀登在山路上的一队挑夫让我看。 “那是干什么的?”我问。
“挑夫!泰山上的挑夫!”爸爸激动地大声说。我很奇怪,爸爸为什么这样激动!
那一队挑夫在茶社门前停下来休息。爸爸迎上前去和为首的一位中年汉子攀谈起来。我端详着那位中年挑夫:古铜色的脸上布满风刀霜剑刻下的皱纹,眼睛里闪着坚毅的光芒;一件对襟布褂没有系扣,裸露着胸脯,结实而丰满;胳膊上、肩头上以及腿部的肌腱,鼓得高高的。我想,即使最好的体操运动员,也不一定会有这样健美的肌体吧!
“当天能来回吗?”爸爸问道。
“能。一天至少一趟!”他平静地回答。 “您不累吗?”我脱口而出。
“哈哈!”他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小朋友,你想,肩上百把斤的担子,脚下百把里的山路,能不累吗?”
“那您为什么非干这活儿?”
“傻孩子!和你上学念书一样,这是我们的工作。”他严肃起来,一板一眼地说:“现在国家在奔四化,发展旅游事业,不光国内,许多外国朋友也慕名来逛泰山。要是山上没有旅馆,没有饭店,那住在哪里?吃什么?要吃、要住,就离不开咱这挑担子的。不错,这活是累,是苦,可你不干,我不干,谁干呢?”
“要是用机器运输就好了。”
“对,这样就省劲多了!所以,你们从小得好好念书,长大了搞出机器来。
可是你记住,就是机械化了,也得干。不花力气,图省劲,干什么也不行……好,你们歇着吧,俺们该走啦。”说着,就招呼同伴们去挑担子。‖
他们又上路了,踏上了攀登东岳之巅的最艰难的旅程!他们迈着坚定的步子,用不急不缓的稳健动作换着肩,走着“之”字形,奋力地攀登。我望着他们的背影,耳边又响起那位中年挑夫的话,心里不禁翻腾起来……泰山上的挑夫啊!您的运输工具和方式是落后的,您的工作是平凡的,但是,您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啊,人格是多么高尚啊!您坚毅、勇敢、无私无畏,任何困难都不能把您挡住。我们的祖国,是多么需要这种挑夫精神啊!……我猛然想起自己,我不也应该做一名祖国的挑夫,挑起重担,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伟大祖国的腾飞而献身吗?……
想到这里,我再也沉不住气了,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我放开喉咙大声喊道:“爸爸,走啊!追挑夫去!”
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熙熙攘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猛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文中“‖”划分的段落,写出段落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在泰山看到的中年挑夫是什么样子?请用“~~~~”画下来。
4.“挑夫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想到这里,我再也沉不住气了,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这句话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阅读训练
“给”永远比“拿”愉快
高尔基在意大利(休养 休息)时,他的儿子跟着妈妈来(盼望看望)爸爸。儿子在爸爸住的院子里(裁 载 栽)了好些花籽,不久,就回国去了。
后来,鲜花盛开了。高尔基看着(zháo zhuó zhe)窗前怒(lù nù)放的鲜花,心里很高兴,就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信是这样写的:
要是你不管在什么地方 什么时候 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 像鲜花啦 好的思想啦 还有对你的非常好的回忆啦 那么 你的生活该是多么愉快啊
“那时侯,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 须)要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是啊,“给”永远比“拿”愉快!
1.根据上下文,在括号里划去不正确的音、字、词。
2.短文中“怒放”这个词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_____
3.在第3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4.“‘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中“给” 的意思是________ _;“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 。
八、 阅读探秘。
橘子与毛衣
我八岁时,父亲病逝了。母亲在一家小商店里当职工,工资微薄,拉扯着我和姐姐过日子。我生病住院。母亲总是下班后,匆匆赶来医院陪伴我,一边做着布鞋。
一个黄昏,我走到医院的门口,等候着母亲的到来。那正是金橘上市的季节。恰巧,橘子是我特别喜爱的水果。但是,像我这样的家庭,生活拮据,橘子当然是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寡母收入菲薄,供我读书,住院看病又花费了不少钱。购买日常品也愈来愈困难,更别提橘子之类的水果了。
突然,一块橘皮不知从哪里落下来,我茫然地盯住这片橘皮,想像着这水果到底是什么样的滋味。我再也抵挡不住那种诱惑,趁人不注意时,拾起那块橘皮,放在鼻子下面吮吸着那令人心醉的芬芳。在梦中,我好像在吃一只又一只橘子。
我被一阵呜咽声惊醒了。朦胧的灯光里,母亲正坐在我的床上,背对着我,她的手里紧紧地攥着那块橘皮。当时,我还不明白她为什么啜泣,我把自己的小脸紧紧地贴在她的背脊上。她一下子惊起来,急忙擦干了双眼,转过身来,有力地搂住我。我抬起头来,看见她微笑着,两只眼睛依然红肿着,这是种虚弱的,苍白的笑容,不知为什么, 我再也忍不住自己的眼泪,号啕大哭起来。
母亲弯下了腰来,脸贴着我的头,温柔地说:“不要哭,孩子,妈妈要给你买橘子。”说完,她就走了。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母亲回来了,她真的提着满满的一篮子橘子。
母亲靠在床上。当我动手把那些鲜艳的金橘整齐地码在枕头边时,她静静地观察着,我抚摸那些金子般的橘子,忘记了所有的一切甚至没有察觉到母亲是什么时候离去的。隔壁的病床的大娘正斜眼看着我,轻声地对她的儿子说:“她的母亲用她的毛线衣才换了一篮子的金橘。为了孩子,当母亲的什么都可以舍去……”
橘子?毛衣?我的母亲的毛线衣?刹那间,我仿佛看到了母亲那苦涩的微笑和虚弱的身体。
1.第④段“我被一阵呜咽声……攥着那块橘皮”,当“我把自己的小脸贴在她的背脊上……擦干了双眼”,什么原因使母亲流泪?为什么不让“我”看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我再也忍不住自己的眼泪,号啕大哭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集中体现母爱的是哪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三个问句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母亲的微笑为什么苦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走月亮(节选)
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
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
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在坡头那片月光下的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是啊,它旁边,是它浇灌过的稻田。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春天,我们种的油菜开花了,我在田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收了油菜,栽上水稻。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哦,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学校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采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一个古老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的走着,走着。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平平整整——(_______) 轻飘飘——(_______)
2.怎样理解下面的句子。
(1)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课文内容写出你对“走月亮”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选文中描写了月光下的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明明是“我和阿妈走月亮”,为什么作者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填上走着,走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 课外阅读。
家乡的蒿笋
我的家乡——武进市,有一种“专利特产”——蒿笋。它有一个奇怪的特性,就是它只产于江阴到丹阳之间沿长江的地段。过了这个地段,穿乡过村,也难于寻觅它的踪迹了。家乡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当年王母娘娘下凡云游人间,来到我们这鱼米之乡时,看到这儿物产丰富,风景秀丽,人民善良,心里留恋不舍,离去时便把头上的银簪留在了江边。从此以后,这里就有了洁白美味的蒿笋。
每年初春,江边的芦苇刚刚发芽,蒿笋便随之探出了小脑袋,到了春夏之交,芦苇在河滩上织成青纱帐,蒿笋经过一个春天的生长,变得白白胖胖了。它们把身子隐藏在芦苇丛中,等待人们去采集。人们把新鲜的蒿笋剥去了一层外皮,便露出了里面洁白无瑕的笋芯,鲜嫩得仿佛吹弹可破——这便可以用来制作鲜美的菜肴了。
蒿笋的吃法很多,( )每种做法各有各的妙处,( )总少不了鲜、嫩、香、脆这四大特点。
这个季节,正值长江边上又一特产——籽虾上市的时候。于是,蒿笋烧籽虾也就成为家乡的一道名菜,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银条托金虾”。瞧,白嫩的蒿笋上托着鲜红金亮的籽虾,红白相间,看一眼就会使人心醉;扑鼻的浓香沁人心脾,仿佛渗入了每一个细胞,使人胃口大开,垂涎欲滴;夹一段放入口中,只那么轻轻一咬,随着“咔”的一声脆响,一股奇特的鲜味从舌尖渐渐扩散开来,一直鲜到心里。
蒿笋( )香浓味鲜,美味可口,( )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多种微量元素,还有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的功效呢!
来吧,请到我的家乡来作客,勤劳淳朴的家乡人们一定会让您尝尝家乡的珍品——蒿笋!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美丽________ 善良________ 隐藏________
3.蒿笋生长在哪里?请用直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蒿笋做的菜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 课外阅读。
妈妈的手
我的妈妈有一双勤劳的手,一双充满爱意的手。
记得一个冬天的傍晚,我在回家( )路上,一脚陷进了小水坑里,弄得鞋子满是泥水;回到家里,我把鞋子悄悄放在厕所的门背后,准备等天气暖和些再洗。天气真冷!晚上我躲在房间里做作业,忽然听到厕所里传来刷刷的声音。我走过去一看,妈妈蹲在厕所的水龙头旁边,正在洗我那双沾满泥水的鞋子。望着妈妈冻( )通红的手,我感到妈妈不是在刷鞋,而是在洗我那懒惰的习惯。
我回房做作业 做得很专心 很认真 妈妈轻轻( )来到我的身边 他拿起我的作业 说 我看看你的作业 说着,就到一边坐下。看完以后,妈妈脸上露出了笑容,用温柔的手轻轻抚摸着我的头,说:“你进步多了,继续努力吧!”这时,妈妈的手热烘烘的,一股暖流流遍我( )全身。顿时,我沉浸在无限幸福中了。
做完作业,我在床上总睡不着,闭上眼睛,仿佛看见妈妈的手在眼前晃动,烧饭、煮菜、刷洗衣服,一切都是为了抚育我成长。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温柔(近义词) __________ 顿时(近义词) __________
马虎(反义词)__________ 严厉(反义词) __________
2.在第3自然段空白处加上标点。
3.选择“的、地、得”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我的妈妈有一双________的手,一双________的手。
(2)冬天的夜晚,妈妈用冻得通红的手________,又用那温柔的手________。
(3)闭上眼睛,我仿佛看见________ ,又想到________________ 。
5.这篇短文开头的方法是( )
A.简要叙述,说明起因 B.巧设悬念,引人入胜 C.开门见山,点明主旨
6.怎样理解“我感到妈妈不是在刷鞋,而是在洗我那懒惰的习惯”这句话?联系实际生活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 课外阅读。
五月的田野
麦子熟的时候,豆也长大了,麦子是黄黄的,豆荚是青青的。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娴静地微笑。于是,空旷的田野里,洋溢着熟了的麦子和熟了的豆荚那无与伦比的清香。
那时侯,麦子和豆荚诱感着我们,我们忙碌起来。湿湿的、长长的田埂上,通常会出现我们握着镰刀、挎着竹篮的身影。
五月的风暖暖的,赤足走到油光光的泥土里,软软的,冷不丁地,泥土会从我们的脚趾缝里冒出来,真是舒服。折一根柔韧的柳条,削一节直直的竹管,柳条做鞭子,竹管做苗子。竹笛吹一声,鞭子挥一挥。鸭子蹒珊地迈着步子前进了,羊儿撒着欢儿向前走了……
我们把鸭子赶到刚翻过的地里,把羊儿牵到河边去,我们也不闲着,家里的兔子等着我们鲜嫩的青草呢!我们小心翼翼地从麦田的田埂上,豆地里,扯一小嫩青草,放进竹篮里。累了,我们便往地上一躺,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当我们一觉醒来,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麦子和豆荚,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
1.根据下面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没有能够比得上的。(________)
(2)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________)
2.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再仿写一句。
3.大自然就是一顿色香味俱全的丰盛午餐,文中描写的“色”有:黄黄的麦子、_______;描写的“香”有:熟了的麦子、________。全文洋溢着作者对麦子和豆荚的______之情及______的心情。
4.在麦子熟了、豆英长大的时候,“我们”做的有趣的事有那些用“√”选出来。
A.握着刀、挎着篮子收麦子、豆荚。( )
B.赤着脚在软软的泥土上走,很舒服。( )
C.柳条做鞭子,竹管做笛子。( )
D.赶着鸭子,放着羊儿,扯嫩青草喂兔子。( )
E.在田野里睡觉。( )
答案
一、
1. 教导 虚心
2.我忘不了那美丽的校园;忘不了那情投意合的同学;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
3., , , 。
4.总写了我的骄傲及带来的后果。
5.“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6.因为老师的教导像灯塔,指引着我前进的道路,使我终生受益!
二、
1.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2.梧桐树 开放 密密麻麻,茂盛
3.一个个灰白色的,有细柔绒毛的芽苞,快乐地绽开在枝头,就像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眼睛。 把有细柔绒毛的芽苞比作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的眼睛
4.季节
三、
1. 相信 温暖 柔嫩
2.C
3.第五粒豆子虽然飞进了长满青苔的裂缝里,但它顽强的生命力给一个生重病的小姑娘带来了生机,这是最值得称赞的。
四、
1.D
2.B
3.D
4.A
5.D
6.不好。理由:“装配”能给读者新颖的感觉,而“移植”则比较平淡。
7.不一定,克隆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系列进步的同时,也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伦理、道德和法律等方面的问题。
五、
1.原来由于地壳运动,岩层破裂。地下石油和天然气一出,并通过裂隙,涌进死火山口,满溢成湖。
2.C
3. 鱼 鸟 狐狸 禁不住那湖里的美味的诱惑
4.“这个道理”指的是要抵制诱惑,知道很多诱惑是致命的。
5.示例:沥青湖为什么每年都要吃掉大量的动物?我打算通过联系上下文并查资料来解决这个问题。
六、
1. 形容人来人往,热闹拥挤。 忽然、突然。
2.第一段:写子夜,我和爸爸来到岱宗坊攀登泰山,来到这里果然是别有一番情趣。
第二段:写在途中我们和挑夫的谈话。
第三段:写我要做一名祖国的挑夫,挑起重担,为中华崛起,为祖国腾飞而献身。
3.我端详着那位中年挑夫:古铜色的脸上布满风刀霜剑刻下的皱纹,眼睛里闪着坚毅的光芒;一件对襟布褂没有系扣,裸露着胸脯,结实而丰满;胳膊上、肩头上以及腿部的肌腱,鼓得高高的。
4.是坚毅、勇敢、无私无畏、任何困难都不能挡住的精神。
5.意思是在挑夫精神的鼓舞下,我再也沉不住气,决心肩负的重担,为中华崛起、祖国腾飞而献身,所以,觉得全身都是力量。
七、
1.划去:休息 盼望 裁 载 zháo zhuó lù 须
2.绽放
3.“ , , , , , …… , ! ”
4.是给予、奉献; 索求;
要以奉献为乐,不要只想着自己的个人利益;要为大众谋幸福,为社会作贡献。
八、
1.母亲为无力使病中的儿子吃上橘子,只能嗅橘皮而内疚,难过。母亲不愿意让“我”看到她哭泣的样子,在儿子面前,母亲永远是一个坚强的人。
2.我在病中吃不到橘子本已有些委屈,又听到母亲的哭声,看到母亲红肿的眼睛,也为母亲担心,心中十分难过、害怕。
3.“为了孩子,当母亲的什么都可以舍去。”
4.表现“我”知道了橘子是母亲用她的毛线衣换来的这件事后的惊讶和激动。
5.生活的艰难使母亲不知道笑了,但为了孩子的心情,她不得不强装笑脸,怎怎么能不是苦涩的呢?
九、
1. 坑坑洼洼 沉甸甸
2. 月亮倒映在每个水塘里。 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掺杂在溪水里,月光也洒在水面上。
3.在月亮下行走,散步。
4.水塘,溪水,鹅卵石
5.将月亮比喻成妈妈,星星比喻成“我”,表现了妈妈对“我”的爱。
十、
1. 尽管 可是 不但 而且
2. 丑陋 凶狠 暴露
3.它有一个奇怪的特性,就是它只产于江阴到丹阳之间沿长江的地段。
4.用蒿笋做的菜的特点是鲜、嫩、香、脆。
十一、
1. 温顺 立即 认真 仁慈
2.,。,:“。”
3.的 得 地 的
4. 勤劳 充满爱意 给我刷鞋 鼓励我 妈妈的手在眼前晃动 妈妈那一切都是为了我。
5.C
6.看到妈妈为我洗鞋子,内心很愧疚,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母亲的身教中领悟到个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十二、
1. 无与伦比 小心翼翼
2.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娴静地微笑。
我们躺在草地上,任雨水在脸上尽情地跳舞。
3. 青青的豆荚 豆荚散发的清香 喜爱 快乐
4.A√B√C√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