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节分子热运动(练习)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06:45:16
文档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节分子热运动(练习)

第1节《分子热运动》当堂达标测试题一、单选题1.(20.·湘潭)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大雪纷飞                  B. 稻浪起伏                  C. 炊烟袅袅                  D. 花香袭人2.(20.八下·漳州期末)图中实验,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压紧的铅块不易被拉开B. 肥皂泡实验C. 酒精与水混合D. 红墨水滴入后体积变小3.(20.八下·湖里期末)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推荐度:
导读第1节《分子热运动》当堂达标测试题一、单选题1.(20.·湘潭)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大雪纷飞                  B. 稻浪起伏                  C. 炊烟袅袅                  D. 花香袭人2.(20.八下·漳州期末)图中实验,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压紧的铅块不易被拉开B. 肥皂泡实验C. 酒精与水混合D. 红墨水滴入后体积变小3.(20.八下·湖里期末)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第1节《分子热运动》当堂达标测试题

一、单选题

1.(20.·湘潭)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大雪纷飞                  B. 稻浪起伏                  C. 炊烟袅袅                  D. 花香袭人

2.(20.八下·漳州期末)图中实验,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压紧的铅块不易被拉开

B. 肥皂泡实验

C. 酒精与水混合

D. 红墨水滴入后体积变小

3.(20.八下·湖里期末)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PM2.5在大气的漫游是因为分子在无规则的运动

B. 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变成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C. 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 铅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4.(20.八下·宜州期末)百灵鸟是散居型蝗虫的天敌,但蝗灾爆发时,聚集型蝗虫会大量分泌苯乙腈,其刺激性气味使百灵鸟放弃捕食,百灵鸟闻到苯乙腈的气味是因为(   )            

A. 分子体积很小                                        B. 分子间有引力  

C. 分子间有斥力                                        D.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5.(20.八下·桥西期末)“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其原因是(   )            

A. 分子很小

B. 分子间存在引力

C.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分子间存在斥力

6.(20.八下·清新期末)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直径大约是(   )            

A. 10-4米                      B. 10-6米                      C. 10-8米                      D. 10-10米

7.(20.八下·徐州期中)有关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B. 用手捏海绵使它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 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 当水凝固成冰后,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也就停止了

8.(20.八下·江阴期中)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是(   )            

A. 液体很难被压缩                                    B. 两个铅块相互压紧后粘在一起

C. 美味佳肴香气扑鼻                                 D. 破镜难重圆

二、填空题

9.(20.八下·铜官期末)新冠肺炎期间,为了消毒,一般在电梯的按钮上擦拭酒精或84消毒液等,进入电梯内会闻到消毒液的气味,这是因为________。    

10.(20.八下·宜州期末)铁棒不易拉长,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而“破镜不能重圆”,这是因为镜破处分子间的距离大都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分子间相互吸引力的作用微乎其微。    

11.(20.八下·江阴期末)人们常在家里种植水仙花,当水仙花盛开时室内弥漫着花香,这是________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花盆中的水渐渐消失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作为分子运动的证据。    

12.(20.八下·南昌期末)如图所示,小雯乘坐地铁时发现严禁携带有“异味”的物品,这是因为“异味”物品的分子在________,导致整个密闭空间充满了异味,影响其他乘客;且温度越高,这种现象越明显,这说明了分子的运动快慢与________有关。  

三、解答题

13.(2020九上·通榆期末)我国已明令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请你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的道理。    

四、实验探究题

14.(20.八下·鼓楼月考)盈盈同学设计一组实验(如图),请同学们一齐观察实验并完成填空:  

(1)如图1所示,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观察液面的位置,发现液体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    

(2)如图2所示的装置,其中一个瓶子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个装有空气,则演示扩散现象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________(选填“上”或“下”)方。    

(3)根据________瓶(填“上”或“下”)内的气体颜色会变红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    

(4)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④30℃,则在________(选填序号)温度下气体扩散最快。    

(5)如图3所示,盈盈同学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拉出水面,在离开水面时,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了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D   

解析:AB.大雪纷飞、稻浪起伏都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AB不符合题意; 

C.烟雾是细小的颗粒,不属于分子,所以炊烟袅袅也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C不符合题意;

D.花香袭人是花的芳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被我们闻到,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 D   

解析:A.压紧的铅块不易被拉开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A不符合题意; 

B.肥皂泡实验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B不符合题意;

C.酒精与水混合,总体积变小,说明物质分子间存在间隙,C不符合题意;

D.墨水滴入水中是扩散运动,彼此进入对方,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3. B   

解析: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不是分子,不能说明分子在运动,A不符合题意; 

B.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变成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B符合题意;

C.因为海绵是宏观物体,内有空隙,所以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不符合题意;

D.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是由于摩擦,不能说明分子间有斥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PM2.5的直径比分子大很多,不是分子运动;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海绵中有空隙,不是分子内的间隙。

4. D   

解析: 百灵鸟闻到苯乙腈的气味,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气味属于微观世界。

5. C   

解析:能闻到淡淡花香,是因为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进入鼻腔引起嗅觉。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C。

  分析: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6. D   

解析:分子很小,一般只有百亿分之几米,肉眼不能看到,所以通常用长度单位纳米来量度  。 

故答案为:D。 

 分析:分子很小,通常用长度单位纳米来量度。

7. A   

解析:A.液体很能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A符合题意; 

B.用手捏海绵,其体积变小是因让它发生了形变,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B不符合题意;

C.尘土飞扬是宏观的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热运动,C不符合题意;

D.所有的物体,无论温度高低、处于什么状态,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无论是水还是凝固后的冰,其分子都在做无规则的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例如相互压紧的两个铅块很难被拉开,肥皂泡的收缩都证明了引力的存在,物体很难被压缩,证明了分子间存在斥力。

8. B   

解析: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A不符合题意; 

B.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而使两块铅块粘在一起,B符合题意;

C.美味佳肴香气扑鼻是扩散现象,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C不符合题意;

D.破镜之所以不能重圆,是因为破碎的镜片间的距离很大,大于分子力的作用距离,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分子的动理论知识是: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二、填空题

9.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闻到消毒液的气味属于分子在空气中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析: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10. 引力;大于   

解析:铁棒不易拉长,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破镜不能重圆”中的镜子,分子之间的距离超过了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的界限,所以分子间作用力微乎其微。

 故答案为:引力;大于

 分析:知道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拉伸时表现为引力,压缩时表现为斥力,会分析现象。

11. 扩散;可以   

解析:之所以能闻到水仙花的香味,就是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热运动,这种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花盆中的水渐渐消失是因为水分子运动到了空气中,所以花盆中的水渐渐消失可以作为分子运动的证据。

 分析: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12. 做无规则运动;温度   

解析:若携带有“异味”的物品进入地铁,物品的“异味”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发生扩散现象,使“异味”充满了整个密闭空间,影响其他乘客,因此,坐地铁时严禁携带有“异味”的物品。 

温度越高,这种现象越明显,即扩散进行得越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热运动越剧烈,故分子的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分析:物质由分子构成,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

三、解答题

13. 解:烟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会运动到公共场所的每一处,对其他人的健康带来危害(合理即可)   

分析:分子在永不停息的作无规则运动,公共场所吸烟对他人造成危害。

四、实验探究题

14. (1)间隙(或空隙)

(2)下

(3)上

(4)④

(5)变大;分子间存在引力   

解析:(1)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 

(2)二氧化氮气体的颜色是红棕色的,而且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必须放在下面的瓶子中,避免由于重力使气体向下落,分不清是重力还是扩散。

(3)将两个瓶口对在一起,根据上面瓶内的气体颜色会变红现象,可知二氧化氮气体分子会向空气中运动,所扩散现象说明了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4)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所以④的气体扩散最快。

(5)因为玻璃和水接触在一起,并且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在引力作用的范围内,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大。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结合题目的表述分析即可。

文档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节分子热运动(练习)

第1节《分子热运动》当堂达标测试题一、单选题1.(20.·湘潭)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大雪纷飞                  B. 稻浪起伏                  C. 炊烟袅袅                  D. 花香袭人2.(20.八下·漳州期末)图中实验,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压紧的铅块不易被拉开B. 肥皂泡实验C. 酒精与水混合D. 红墨水滴入后体积变小3.(20.八下·湖里期末)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