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仅供参考
传导
(2014年第6期,总第140期)
中国证券业协会 2014年2月19日 2013年度证券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2013年度证券市场总体呈现震荡波动态势,上证综指年末收盘比上年末下跌6.75%,深证成指收盘比上年末下跌10.91%;但市场交投活跃,沪深两市股票日均成交额达1969.45亿元,比上年增长52.09%。由此,证券公司经纪业务收入明显回升、融资融券等新业务的发展迅速,行业整体经营情况好于上年,2013年度未经审计报表显示,证券公司资产、收入、利润等核心指标较上一年度均有较强增长,115家公司中有104家实现盈利。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如下表:
表1:证券公司财务经营情况简表 金额单位:人民币亿元
注:1、2013年末证券公司数量115家;2、分析中除2012年度数据外,引用数据均取自证券公司未审报表数据,统计口径均为母公司口径。
截至2013年末,全行业共有A股上市公司19家,H股上市公司1家,统计数据显示,上市证券公司的净利润和净资产占行业总额几近一半,上市证券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如下表: 表2 :上市证券公司财务经营情况简表 金额单位:人民币亿元
注:1、2013年末上市证券公司数量20家;2、分析中除2012年度数据外,引用数据均取自证券公司未审报表数据,统计口径均为母公司口径。
一、经营情况
(一)营业收入和支出
2013年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92.41亿元,较上年增加291.20亿元,增长幅度22.38%。发生营业支出1,019.91亿元,较上年增加120.46亿元,增幅为13.39%,低于营业收入增幅;从金额变动来看,主要为业务及管理费用中职工薪酬增加82.13亿元,占营业支出增加额的68.18%;其次,营业税金及附加因营业收入增长较上年同期增加30.35亿元,增幅49.14%,占营业支出增加额的
25.20%。
(二)各项主营业务情况
表3:各项主营业务收入情况 金额单位:人民币亿元
注:证券投资收益包括自营证券投资收益和自营证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表4 :上市证券公司各项主营业务收入情况 金额单位:人民币亿元
注:1、2013年末上市证券公司数量20家;2、证券投资收益包括自营证券投资收益和自营证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1.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2013年沪深两市总成交额46.87万亿元,较上年上涨48.96%。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加之投行业务收益下降明显,促使经纪业务收入贡献占比回升,2013年证券公司实现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759.21亿元,较之2012年增长50.31%,其营收占比从2012年的38.82%回升至47.68%的水平。
截至2013年末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含信用交易)5,557.42亿元,基于保证金类现金管理产品涌现、年末市场行情走弱等原因,较2012年末6,148.95亿元下降9.62%。
表5:经纪业务情况表 金额单位:人民币亿元
2.投行业务净收入。2013年证券公司投行业务收入较上年大幅下滑,合计为173.36亿元,其中承销和保荐收入分别为118.55亿元和10.0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8.03%、24.%,5家投行子公司2013年度亏损。从承销对象来看,2013全年IPO暂停,募集资金总规模同比下降14.94%,但再融资市场活跃度提升,其中,本年配股承销累计金额较上年上升240.74%。证券公司承销债券26,002.28亿元,占公司承销业务总额的.38%,由于市场利率较高抑制了债券的发行动力,较上年同期下降13.74%,其中主要是特种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承销量分别下降了2,168.18亿元和1,657.94亿元,占减少总量的92.35%;另一方面,可转债和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规模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07.99%和40.46%,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债券承销总规模的下滑程度。
表6:承销业务金额明细 金额单位:人民币亿元
尽管受IPO暂停的影响,但由于证券公司投行业务模式转型以及并购重组“分道制”审核出台,2013年证券公司财务顾问业务增长明显,净收入达到46.80亿元,占同期投行业务总收入的27%,同比增加8.73亿元,增幅达到22.92%。从财务顾问业务收入构成看,上涨幅度最大的部分是为其他服务对象和上市公司收购兼并提供的财务顾问服务收入。
表7:财务顾问业务收入明细 金额单位:人民币亿元
3.证券投资业务净收入。2013年证券公司证券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合计305.52亿元,较上年增加14.37亿元,增幅4.94%。从事证券投资业务的110家公司中,统计期内共有105家盈利,5家亏损。盈利最多的公司为32.88亿元;亏损最大的为2.49亿元。
表8:证券投资业务收入明细 金额单位:人民币亿元
从证券投资业务投资标的来看,年末证券公司总体投资成本较上年末提升了14.84%,债券投资比重为71.%,较2012年68.43%的配置比例有所提高,债券投资额同比增长20.65%。
表9:证券投资产品成本明细 额单位:人民币亿元
4.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2013年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70.30亿元,较上年增加43.59亿元,增幅为163.20%。截至2013年末全行业受托资金51,950.73亿元,较2012年年末增加33,016.43亿元,增幅174.37%。统计数据显示,新增受托资金的95.12%来自于定向资产管理业务。
从受托资金构成看,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资金规模远大于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资金规模,占比高达92.88%。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主要客户为商业银行类机构客户,其受托资金数额占所有定向业务受托资金的84.55%,粗略测算,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平均管理费率约千分之一。
截至2013年末,除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产品共计1,456只,较上年末增加1,002只,增幅达220.70%。其中,集合资产管理产品规模较上年增长74.84%,专项资产管理产品规模较上年增长219.10%。虽然2013年3月发布的《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降低了证券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准入门槛,但该项业务仍属行政审批事项,目前仅有7家公司开展此项业务。
表10:资产管理业务开展情况表 金额单位:人民币亿元
注:产品数量合计仅包含集合资产管理产品和专项资产管理产品数量加总。
表11:资产管理业务收入明细 金额单位:人民币亿元
5.利息净收入。2013年证券公司实现利息净收入181.81亿元,同比增加6.67亿元。从利息收入构成来看, 由于客户保证金存量下降,同业存款利息收入呈同比下降态势;融资融券业务发展迅速,利息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51.39%。
利息支出方面,由于2013年类信贷业务迅猛增长,证券公司资金需求旺盛,融资活动频繁,导致全年债券回购利息支出同比增长.73%,资金拆借利息支出同比增长150.20%。
表12:利息收入明细表 金额单位:人民币亿元
(1)融资融券业务收入。2013年先后两次扩宽融资融券标的股票规模,降低了投资者的参与门槛,业务投资主体覆盖范围大幅拓宽,据统计,2013年新增信用资金账户超过86万户。全年累计融资买入共计3.84万亿元,较上年增长324.31%,占两市股票成交额的8.20%;累计融券卖出5,752.25亿元,同比增长222.83%。受传统做多投资策略影响,融资业务发生规模达到融券业务的5.68倍。
2013年证券公司融资融券利息及佣金收入合计250.93亿元,其中利息收入184.62亿元,佣金收入66.31亿元,在营业收入中占比达到15.76%,融资融券已逐步成为投资者重要的基础性交易方式,并已成为证券公司的核心业务之一。
(2)质押式报价回购业务净支出。2013年质押式报价回购业务投资者参与门槛大幅调低,有效刺激了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截至2013年末,质押式报价回购交易达3.45万亿元,其中83.98%为超短期交易,本年累计支付客户利息7.75亿元。签约客户为911,755户,其中个人客户占比达到99.56%。
注:超短期指初始交易回购期限为1天;短期指初始交易回购期限在1个月以内(含),不包括1天;中期指初始交易回购期限在1个月以上。
(3)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和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净收入。2013年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业务逐步进入常规化运作,截至2013年末共在75家公司中开展,待购回交易金额为249.78亿元,本年累计实现利息收入7.51亿元。签约客户数18,083个,其中个人客户为17,317个,占95.76%。业务规模主要以中期业务为主,占所有业务规模的93.75%,最高利率达到15.00%。
表14:约定购回式业务交易情况 金额单位:人民币亿元
2013年证券交易所正式推出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截至当年末,证券公司股票质押式回购待回购交易金额为790.14亿元,开展业务总规模达5.44亿元,中长期业务规模占95.74%,其中证券公司作为融出方业务规模占总规模的68.75%,实现利息收入5.95亿元。签约客户数1,738个,其中个人客户为1,323个,占76.12%。
注:短期指初始交易回购期限在1个月以内(含);中期指初始交易回购期限在1个月到1年(含);长期指初始交易回购期限在1年以上。
6.其他业务。
(1)直投业务。2012年底,协会发布了《证券公司直接
投资业务规范》,有效推动了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的发展。截
至2013年末,58家证券公司设立了直投子公司,共计总资产481.71亿元,净资产437.87亿元,实现净利润13.12亿元,
净资产收益率达3%。累计投资项目557个,累计投资总额268.37
亿元,项目平均投资额为0.48亿元。设立直投基金43个,共
募集资金307.46亿元,直投基金投资项目138个,投资资金总
额为192.14亿元,投资比率达62.49%。
(2)另类投资业务。随着券商创新业务的发展,截至2013
年末,31家证券公司设立了另类投资子公司,已投资金额为259.85亿元。另类投资子公司总资产311.70亿元,净资产232.75亿元,实现净利润15.02亿元,净资产收益率达6.45%。
二、财务状况
(一)资产状况
2013年末,证券公司总资产为2.0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80%。剔除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含信用交易)后,证券公司总资产为1.52万亿元,较上年底增加4,170.51亿元,主要归因于融资融券业务的迅速发展,融出资金期末余额较上年末增长300.84%,其增长量占资产总增长量的72.05%。
(二)负债状况
业务创新导致证券公司资金需求旺盛,各类融资行为呈明显增多趋势,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证券公司总负债为13,249.75亿元,较2012年末增加2,986.59亿元,增幅为29.10%,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和应付债券规模增长较大,其中,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较上年末增加979.66亿元,占负债总增加额的32.80%;应付债券增加1,332.42亿元,增幅高达976.72%,发债主体由上年末7家证券公司增加到31家,债券融资增长明显。
自有资产负债率为50.50%,较上年底增加13.3个百分点,行业整体财务杠杆效应提高。财务杠杆系数(扣除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后<含信用交易>的总资产与净资产之比)由2012年末的1.59升至2.02,最高的公司为5.51,最低的公司为1.01。其中,非上市公司类证券公司杠杆系数为2.14,较之上市公司类的1.91高出12%。
(三)净资产状况
截至2013年末,证券公司净资产为7,538.55亿元,较2012年末增加592.39亿元,增幅为8.53%。主要来自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的增加。其中,实收资本增量的66.%来自所有者投入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的增量主要为所有者投入资本的资本公积增加。
(四)净资本状况
2013年末,证券公司净资本为5,204.58亿元,较上年末4,9.36亿元增加240.23亿元,增长4.84%。各项风险控制指标符合《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的要求,但其中两家公司净资本/净资产指标接近预警线,一家公司自营权益类证券及证券衍生品/净资本指标接近预警线。
三、需要关注的问题
2013年,证券市场交易回暖、创新稳步落实,多重积极因素缓解了IPO暂停给证券公司收益带来的负面影响,行业整体业绩较上年增长明显,传统业务触底回升,创新业务逐步推进,经营收益同比增长强劲,资产管理、融资融券、财务顾问业务发展迅速。但在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一)资金期限错配潜藏流动性风险。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证券公司超过1个月的资本中介业务规模约4,434亿元,其中,融出资金3,435.76亿元,中长期限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规模771.27亿元,中期约定回购式业务规模227.16亿元。同时,证券公司资金来源除自有资金外,现有债务融资构成中仅有较长期限应付债券1,468.83亿元,不超过91天期限的短期融资券不足941.73亿,而期限为1个月内甚至几天的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和拆入资金分别为3,5.35亿元和745.65亿元,共占剔除客户交易结算资金负债总额的60.33%。可见,证券公司大量的中长期资本中介业务靠短期资金支撑,短债长用,公司一旦无法从
金融市场持续借入短期资金,将很可能发生流动性风险。因此,证券公司在为专项业务探索配置与之相适应的资金供给链的同时,应不断提升自身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
(二)资本中介业务亟需低成本融资渠道。2013年,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股票质押式回购等“重资产”业务规模迅速扩大,资金使用渠道扩张,自有资金从冗余状态逐渐过渡为稀缺状态,自有资产负债率最高的公司达81.85%,其中有31家公司于年内通过发行债券融资,22家公司进行了股东增资。同时,央行在下半年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管制,贷款利率市场化逐渐向中端传导,同业市场利率随之走高,证券公司债务融资成本上升,18家证券公司在下半年高利率环境下发行长期限债券,未来几年将面临持续的高资金成本压力。另一方面,融资融券等业务收益率紧盯基准利率上浮固定幅度,缺乏弹性,业务利差面临收窄。在国内推进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市场利率可能会持续处于较高水平。因此,加大创新力度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适当放开现有政
策1(三)自营业务面临较大风险。2013年证券公司自营业务收益与上年持平,但就月度来看,证券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波动较大,其中,5月单月收益最大,为67.82亿元;6月单月亏损最大,为13.83亿元,其主要原因为当月市场流动性紧缩、“代,
使证券公司以尽量低的成本融取更大规模资金已成为行业扩张的一个关键点。
1 公司债发行余额不超过最近一期末净资产额的40%;短融:待偿还短期融资券余额不超过净资本的60%;次级债:长期次级债计入净资本的数额不得超过净资本(不含长期次级债累计计入净资本的数额)的50%;发行机构对于证券公司负债融资条件和资金用途的,如在《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中规定,短期融资券资金用途不得用于证券买卖等。
(四)资产管理业务转型迫在眉睫。2013年,资产管理业务规模的增长主要归因于管制放松、银证合作和理财增长等因素。截至年末,银证合作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资金规模占比高达78.53%,其中有1家券商甚至达到了100%;定向业务为资产管理业务贡献了51.52%的收入,其中4家券商的资管业务收入全部由定向业务贡献。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券商通道业务规模上升快,但收入微薄;同时,随着银行资管业务试点的启动,银行监管部门将可能引导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回表,证券公司的被动管理定向业务规模也将受到较大影响,单纯依靠提高通道规模取得盈利的模式难以为继。因此,证券公司应着力发挥自身在产品设计、业务协同和销售渠道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大力发展主动管理业务,加速开发创新型集合产品,开拓业务领域;同时注重维护并深度挖潜在通道业务中已经积累的银行客户,与相关商业银行研究探索新的证银合作模式。
(五)并购业务初显成长活力。2013年,全行业财务顾问业务实力凸显,全年财务顾问业务签约合同总金额达到484.52亿元,较2012年增长93.82%,其中,上市公司收购兼并财务顾问业务签约合同总金额增长133.13%。在我国进一步实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背景下,证券公司为企业投融资、并购重组、财务顾问等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有着广阔的空间。证券公司应当把握机遇,切实提升公司自身的财务顾问执业能力和并购效率,储备专业人才和优质项目,不断强化“资产定价”的核心竞争力,形成持续增长的利润贡献力,并借此突破传统投行的通道业务瓶颈,打造投行业务新蓝海。
(中国证券业协会会员管理部供稿)
报送:、副、纪委、助理。
、发行部、创业板发行部、非上市公众公司部、市场部、债
券办、机构部、上市一部、上市二部、基金部、期货一部、期货二
部、法律部、国际部、人教部、投资者保护局、监察局,研究中心。
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深圳证监局。
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中国上市公司协会,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分送:协会领导,理、监事,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各部门,存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