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10分)
《艺术与错觉》一书的作者是?(C) A. 克莱夫·贝尔
B. 汉斯-格奥尔格·伽德默尔 C. 恩斯特·贡布里希 D. 阿瑟·丹托 正确
《艺术与错觉》的作者是英国艺术理论家恩斯特·贡布里希(学生如只回答贡布里希或冈布里奇,也算对),出版于1960年。该书是西方艺术理论界的名著之一。 收起答案解析 10分 2
【单选题】(10分)
符合西方历史上的艺术理念论所主张的观念是? c A. 艺术表现主观理想 B. 艺术表达个体情感 C. 艺术呈现客观精神 D. 艺术传达主体想象 正确
艺术理念论主张艺术来自对客观的理念或精神的表达,故符合此观念的表述只有C,而A、B、D三项由于都指向主观的因素的表达,因而都是错误的。 收起答案解析
10分 3
【单选题】(10分)
以下符合黄休复《益州名画记》原意的表述顺序是?D A. 妙格、逸格、能格、神格 B. 神格、能格、逸格、妙格 C. 能格、妙格、神格、逸格 D. 逸格、神格、妙格、能格 正确
黄休复《益州名画记》所论述的具体等级顺序便是逸格、神格、妙格、能格,故只有D符合原意。 收起答案解析 10分 4
【单选题】(10分)
中国历史上的道艺论所主张的艺术观念是?B A. 艺术为道之本 B. 艺术为道之文 C. 艺术为道之根 D. 艺术为道之心 正确
根据刘勰《文心雕龙》的论述,只有B才符合道艺论的意思,而ACD都是错的。 收起答案解析 10分 5
【单选题】(10分)
西方历史上的艺术形式论所主张的艺术观念是?A A. 形式为艺术的根本 B. 形式表达思想 C. 形式从属于内容 D. 形式是思想的结果 正确
只有A才是西方历史上的艺术形式论所标举的观点,而BCD则是其反对的传统观点,故只能选A。
收起答案解析 10分 6
【单选题】(10分)
中国历史上的心声心画论所主张的艺术观念是?D A. 艺术为宇宙的心声 B. 艺术反映大自然的 C. 艺术描摹客观精神 D. 艺术表达人的心灵 正确
只有D才符合心声心画论的观念,而ABC分别指向了“宇宙”、“大自然”和“客观精神”,都不符合其观念。 收起答案解析 10分 7
【单选题】(10分)
中国历史上的艺术感兴论是在下列时期成为普遍性的艺术观念的?B A. 先秦两汉时期 B. 魏晋至唐代 C. 宋元之际 D. 明清之际 正确
B才符合,其它三项都符合。 收起答案解析 10分 8
【单选题】(10分)
在艺术定义问题上,西方经历了如下演变过程:A A. 艺术的定义——艺术不可定义——艺术可定义 B. 艺术不可定义——艺术可定义——艺术的定义 C. 艺术可定义——艺术的定义——艺术不可定义 D. 艺术是形式——艺术是模仿——艺术是理念 正确
只有A符合西方传统演变过程,而BC都不符合,D则是不属于该问题的干扰性表述。 收起答案解析 10分 9
【多选题】(10分)
以下符合艺术表现论原理的表述有:BCD A. 艺术是生活的本质的再现 B. 艺术表现想象力 C. 艺术表现自由的感觉 D. 艺术表现情感
E. 优秀艺术品总是天才的创造 正确
BCDE四项都符合艺术表现论原理,故都选;而A则不符合且相对立,故不选。 收起答案解析 10分 10
【多选题】(10分)
以下符合艺术余兴层中余兴的意思的词语有:BCD A. 余论 B. 余味 C. 余音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20分 3
【单选题】(15分)
西方舞蹈在20世纪出现的两次指的是什么?A
A. 现代舞(抽象表现主义)的产生和舞蹈后现代的产生 B. 交响芭蕾的产生和形式主义的产生
C. 佳吉列夫芭蕾团的产生和魏格曼舞蹈剧场的产生 D. 福金现代芭蕾的产生和巴兰钦新古典主义的产生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5分 4
【单选题】(5分)
中国在80年代后,舞蹈审美上发生了什么重要变化?D
A. 舞蹈审美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否定了现实主义叙事性,走向抽象表现主义的现代主义时期
B. 舞蹈审美已经从客观反映论走上了主观认识论 C. 舞蹈审美已经完全混乱,美丑不分,是非不明
D. 舞蹈审美在比较单一的基础上,开始逐渐走向多元化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5分 5
【多选题】(15分)
中国古代的“礼”主要是指什么?BCD A. 礼貌 B. 礼仪 C. 道德
D. 等级制度 E. 礼品
正确答案是:B,C,D 查看答案解析 6
【多选题】(15分)
中国当代舞蹈审美应怎样适应“全球化”时代发展?ACE A. 要有“自知之明”,发扬中国古代与当代舞蹈优良传统,比如礼乐结合性 B. 继续走原苏联学派的道路,没有必要“走向世界” C. 向西方舞蹈先进的创作方法,主动走向多元化
D. 按中国独特的方向发展,自觉抵制外来各种舞蹈思潮的影响
E. 应当创造当代中国自己的新舞风,在“全球化”时代能够提出影响世界舞蹈发展的独特主张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5分 7
【多选题】(20分)
怎样认识中国特有的“舞蹈诗”?今天多数人认为舞蹈是一种“善于抒情,而拙于叙事”的艺术,但我们仍然在大批生产叙事性舞剧。ACD A. “舞蹈诗”外国没有,它完全是中国人的创造 B. 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舞蹈诗”,要适应国际情况,中国也不应当有 C. 在中国仍需生产叙事性舞剧的时候,为鼓励大型抽象表现性舞蹈作品,“舞蹈诗”就是一种必要的形式划分
D. 它符合舞蹈“善于抒情,掘于叙事”的规律 E. 可以强调舞蹈的诗性,没必要设什么“舞蹈诗”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第九章
1
【单选题】(20分)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近现代西方戏剧所发生的蜕变?D
A. 演出上从“综合空间”向“身体空间”的剧场观念的演变 B. 叙事上从“戏剧体戏剧”向“叙述体戏剧”的演变 C. “身体空间”演变成为“后现代剧场”
D. 舞美上从“具象化空间”向“抽象化空间”演变的总体趋势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20分 2
【单选题】(20分)
根据戏剧的基本特性,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 B
A.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可以融合所有其它艺术门类。 B. 戏剧和生活是没有边界的,只有来源于生活的戏剧才是真实的。
C. 尽管台词、走位、动作、造型、背景、灯光等等都是事先设计好的,但每一次演出都会是独一无二的。
D. 当众表演是戏剧现场性的核心。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20分 3
【单选题】(20分)
根据戏剧的人文维度,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 C A. 戏剧能起到教养社会民心的作用。
B. 戏剧是历史的缩影,是保管人类记忆和良知的容器。
C. 戏有不同,大戏要体现民族气象,小戏则无需承担民族文化。
D. 戏剧本身就是生活的形而上的象征。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20分 4
【单选题】(20分)
下列关于戏曲艺术的说法,哪一种最为恰当?C A. “国剧之本质,是艺术不是剧本。”这说明戏曲表演最本质的特征是其程式化的表演,因此,行当程式、四功五法是戏曲本体之所在。 B. 面对西方戏剧的冲击,戏曲不能“破格”、“创格”,而应该“守格”,只有这样,才能保有中国艺术主体的纯粹性。
C. 中国戏曲艺术的总体特征是程式化、歌舞化、虚拟性、综合性。
D. 从上世纪三十年代梅兰芳访苏到新世纪初昆曲名列“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事实证明,只有最精微的艺术才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审美特质。 正确答案是:C 查看答案解析 5
【单选题】(20分)
关于为什么今天我们还要走进剧院,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 C A. 戏剧带来快乐和深刻 B. 体验经典的永恒意义 C. 拉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D. 直面人类本真的存在
D. 戏剧本身就是生活的形而上的象征。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20分 4
【单选题】(20分)
下列关于戏曲艺术的说法,哪一种最为恰当?C A. “国剧之本质,是艺术不是剧本。”这说明戏曲表演最本质的特征是其程式化的表演,因此,行当程式、四功五法是戏曲本体之所在。 B. 面对西方戏剧的冲击,戏曲不能“破格”、“创格”,而应该“守格”,只有这样,才能保有中国艺术主体的纯粹性。
C. 中国戏曲艺术的总体特征是程式化、歌舞化、虚拟性、综合性。
D. 从上世纪三十年代梅兰芳访苏到新世纪初昆曲名列“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事实证明,只有最精微的艺术才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审美特质。 正确答案是:C 查看答案解析 5
【单选题】(20分)
关于为什么今天我们还要走进剧院,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 C A. 戏剧带来快乐和深刻 B. 体验经典的永恒意义 C. 拉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D. 直面人类本真的存在 正确
第十章
【单选题】(10分)
“我要给观众不无裨益的惊吓。文明的保护性太强了,我们连起鸡皮疙瘩的本能都失去了。要想打破这种麻木,唤醒我们的道德平衡,就要使用人为的方法给人以惊吓。” 这句话是哪个著名导演说的?C A. 安东尼奥尼 B. 梅里爱 C. 希区柯克 D. 大卫 芬奇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2
【多选题】(10分)
关于电影(或银幕)的重要比喻或观念有:ABCDE A. 镜子 B. 窗户
C. 梦 D. 寓言 E. 商品
正确答案是:A,B,C,D,E 查看答案解析
第十一章
1
【单选题】(15分) 摄影的根本属性是C A. 光影作画 B. 瞬间意念 C. 客观记录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5分 2
【单选题】(10分)
达盖尔发明的摄影术使用的是B A. 沥青法 B. 银盐法 C. 火棉法 D. 干板法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3
【单选题】(10分)
世界上第一张数码照片于(B )年问世 A. 1913 B. 1957 C. 1981 D. 1992 正确 查看答案
第十二章
单选题】(25分)
在西方,艺术大约从什么时期开始从宗教中出来?C A. 古希腊 B. 中世纪 C. 文艺复兴 D. 20世纪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25分 2
【单选题】(25分)
世界上信仰宗教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约是多少?D A. 1/2 B. 1/3 C. 1/4 D. 4/5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25分 3
【单选题】(25分)
“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是谁提出来的?D A. 柏拉图 B. 康德 C. 黑格尔 D. 贝尔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25分 4
【单选题】(25分)
谁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A A. 蔡元培 B. 朱光潜 C. 宗白华 D. 鲁迅 正确
第十三章
【单选题】(20分)
美育属于人文教育,它的目标是发展完满的人性,下列哪一种论述不妥当?B A. 审美活动给予人的是在保持生存之外的精神享受;
B. 美育是为了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这里说的“全面发展”,是指知识的全面发展; C. 人性的完满性在于:人不仅有物质的需求,而且有精神的需求;
D. 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去追求人性的完满,也就是学会体验人生,使自己感受到一个有意味的、有情趣的人生,对人生产生无限的爱恋、无限的喜悦,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20分 2
【单选题】(20分)
关于美育和德育的异同,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B A. 德育是规范性教育,而美育是熏陶、感发;
B. 德育主要着眼于调整和规范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而美育主要着眼于保持人(个体)本身的精神的平衡、和谐与自由,不涉及人与人的关系;
C. 德育主要是作用于人的意识的、理性的层面(思想的层面,理智的层面),而美育主要作用于人的感性的、情感的层面,包括无意识的层面; D. 德育是“礼”的教育,它的内容是“序”;美育是“乐”的教育,它的内容是“和”。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20分 3
【单选题】(20分)
下列说法不妥当的是?A
A. 发达国家人民物质生活富裕,精神生活也一样发达;
B. 在世界的各个地区,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倾向: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文化; C. 如果不重视人的精神生活的趋势继续发展下去,人类可能成为“单向度的人”; D. 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价值观念混乱等状况。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20分 4
【多选题】(20分)
在当今世界存在的众多问题中,有三个问题十分突出,分别下列哪几项?ABC A. 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 B. 人的内心生活的失衡; C. 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失衡;
D. 人的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的失衡。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20分 5
【多选题】(20分)
关于文化经典、艺术经典的教育,下面哪些说法正确?ABCDE
A. 艺术经典引导青少年去寻找人生的意义,去追求更高、更深、更远的东西;
B. 一个人读的书、欣赏的艺术构成一种精神—文化环境,它会很深地影响一个人的文化气质和文化品格;
C. 文化传承离不开经典,人类的文明发展离不开经典;
D. 一个人如果远离经典,老是读三四流的作品,老是看低俗的演出,老是听低俗的音乐,就会让那些东西把自己框住,自己的情趣、格调、眼光、追求等等也会慢慢降低;
E. 大学应具有很浓的文化氛围、学术氛围、艺术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热爱经典,亲近经典,学习经典。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2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