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新闻学、传播学和体育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体育人文社会学的专业素养,熟悉我国新闻、宣传的法规,了解新闻与体育行业的发展变化,能够在新闻、出版、宣传领域从事策划采编、媒介经营管理及文化传播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体育新闻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一)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社会主义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遵纪守法,敬业爱岗,具有合格的公民素养、积极的创新精神和良好的团结合作意识。
(二)具有良好的人文及科学素养,掌握新闻学基本理论,具有扎实的新闻传播技能;了解体育科学的基本理论与体育新闻的特点,了解中、外新闻工作、体育工作的历史和最新动态;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和新闻采、写、编、评及摄、录的专业技能,能熟练运用现代传播工具,对重大体育赛事具备报道的能力。
(三)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文字与口头表达能力及社会交际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具备新闻及文化传播领域所需的实践操作技能及一定的创新能力。掌握英语与计算机的使用技能,英语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计算机达到国家规定的本科专业技能标准。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标准。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要求,毕业论文(设计)达到合格标准。
(四)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学习习惯,具有较强的科学的思维方法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五)拥有健康意识,掌握增进身心健康的手段方法,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三、主要培养环节及要求
(一)课堂教学与课程实践
课堂教学要加大基础理论的讲授与课程的实践活动,强化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的提升;积极拓宽选修课,实施课程的小型化、多样化。课堂教学要求注重启发式、互动式、研讨式的教学形式,鼓励加大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
(二)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是学生在专业媒体(如电台、电视台、报刊社、网站)进行的专门性专业训练。学生应按照《首都体育学院管理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专业实践与实习大纲》的要求,专业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共18周(含2周就业教育)。学生要求在指导教师、带队教师和实习单位指导的共同考核下,完成实习工作。
(三)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与专业实习紧密结合,毕业论文工作从第六学期开始,专业实习前完成学生选题、指导教师聘请、开题报告等组织工作,毕业论文(毕业设计)选题要全面反映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坚持一人一题的选题原则。第八学期九周前完成毕业论文答辩、评议等项工作,同时开展毕业论文质量自查及总结工作,不断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四)社会实践与第二课堂
积极推进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第二课堂与社会实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社会实践与第二课堂包括:社会调查、赛事志愿服务、学术会议专业服务、新闻采编实训、演播厅实训、学术讲座、学科竞赛、学生创新(创业)和科研计划等多个环节,共计16学分。学生应按照《首都体育学院管理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专业实践与实习大纲》的要求,完成规定的时数和内容。
四、学制、学分和学位
学制:本专业本科学制一般为4年,允许学生修满学分提前毕业或延长毕业的年限,学习年限原则上不得超过6年。
最低学分要求:177学分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五、课程方案
(一)课程结构(见表1)
表1 新闻学专业课程结构表
| 课程类别 | 课堂教学 | 实践环节 | ||||||
| 必修课 | 选修课 | 毕业 论文 | 专业 实习 | 军事 训练 | 第二课 堂与社 会实践 | |||
| 公共 必修课 | 专业 必修课 | 专业 选修课 | 公共 选修课 | |||||
| 学时 | 772 (29.22%) | 952 (36.03%) | 522 (20.%) | 396 (13.86%) | ||||
| 学分 | 46 (30.46%) | 54 (35.76%) | 29 (19.21%) | 22 (14.57%) | 6 | 6 | 2 | 12 |
| 学时 合计 | 1724 (65.25%) | 918 (34.75%) | ||||||
| 22 (100%) | ||||||||
| 学分合计 | 100 (66.22%) | 51 (33.78%) | 26 | |||||
| 151 (100%) | ||||||||
表2 新闻学专业各学年周数分配表
| 学年 | 学 期 | 周 数 分 配 | 学 期 总 周 数 | 假 期 | 学 年 总 周 数 | |||||||
| 授 课 | 入 学 教 育 | 军 事 训 练 | 专 业 实 习 | 就 业 教 育 | 毕 业 教 育 | 复 习 考 试 | 机 动 | |||||
| 第一 学年 | 1 | 16 | 1 | 2 | 1 | 0 | 20 | 5 | 52 | |||
| 2 | 18 | 1 | 1 | 20 | 7 | |||||||
| 第二 学年 | 3 | 18 | 1 | 1 | 20 | 5 | 52 | |||||
| 4 | 18 | 1 | 1 | 20 | 7 | |||||||
| 第三 学年 | 5 | 18 | 1 | 1 | 20 | 5 | 52 | |||||
| 6 | 18 | 1 | 1 | 20 | 7 | |||||||
| 第四 学年 | 7 | 0 | 16 | 3 | 0 | 1 | 20 | 5 | 40 | |||
| 8 | 9 | 2 | 2 | 1 | 1 | 15 | ||||||
| 合 计 | 115 | 1 | 2 | 16 | 5 | 2 | 7 | 7 | 155 | 41 | 196 | |
表3 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进度表(一)
课程
| 类别 | 课程 编码 | 课 程 名 称 | 开课学期和周学时 | 学 时 | 学 分 | 考核方式 | 备 注 | |||||||||
| 一学年 | 二学年 | 三学年 | 四学年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考查 | 考试 | |||||||
| 必 修 课 | 公共必修课 | GC07100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3 | 54 | 3 | √ | 注:10门课,772学时,46学分。 | ||||||||
| GC071002 | 中国近代史纲要 | 2 | 36 | 2 | √ | |||||||||||
| GC071003 |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3 | 108 | 6 | √ | ||||||||||
| GC071004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54 | 3 | √ | |||||||||||
| GC071005 | 大学英语 | 4 | 4 | 4 | 4 | 280 | 16 | √ | ||||||||
| GC071006 |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 2 | 36 | 2 | √ | |||||||||||
| GC071007 | 军事理论 | 2 | 32 | 2 | √ | |||||||||||
| GC071008 | 体育 | 2 | 2 | 2 | 2 | 140 | 8 | √ | ||||||||
| GC071009 | 体育概论 | 2 | 32 | 2 | √ | |||||||||||
| GC071010 | 形势与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专业必修课 | GC072001 | 中国文学 | 2 | 32 | 2 | √ | 注:22门课,952学时,54学分。 | |||||||||
| GC072002 | 外国文学 | 2 | 36 | 2 | √ | |||||||||||
| GC072003 | 体育新闻学 | 4 | 72 | 4 | √ | |||||||||||
| GC072004 | 运动项目分析(一、二、三) | 2 | 2 | 2 | 104 | 6 | √ | |||||||||
| GC072005 | 体育解说与评论 | 2 | 36 | 2 | √ | |||||||||||
| GC072006 | 体育赛事报道 | 2 | 36 | 2 | √ | |||||||||||
| GC072007 | 新闻学概论 | 2 | 32 | 2 | √ | |||||||||||
| GC072008 | 传播学概论 | 2 | 36 | 2 | √ | |||||||||||
| GC072009 | 中外新闻事业史 | 2 | 32 | 2 | √ | |||||||||||
| GC072010 | 新闻采访 | 2 | 36 | 2 | √ | |||||||||||
| GC072011 | 新闻写作 | 4 | 72 | 4 | √ | |||||||||||
| GC072012 | 新闻编辑与排版 | 4 | 72 | 4 | √ | |||||||||||
| GC072013 | 新闻评论 | 2 | 36 | 2 | √ | |||||||||||
| GC072014 | 摄影基础 | 2 | 32 | 2 | √ | |||||||||||
| GC072015 | 体育摄影 | 2 | 36 | 2 | √ | |||||||||||
| GC072016 | 广播电视新闻学 | 2 | 36 | 2 | √ | |||||||||||
| GC072017 | 电视摄像与编辑 | 2 | 36 | 2 | √ | |||||||||||
| GC072018 | 视听语言 | 2 | 36 | 2 | √ | |||||||||||
| GC072019 | 媒介经营与管理 | 2 | 36 | 2 | √ | |||||||||||
| GC072020 | 媒介伦理与法规 | 2 | 36 | 2 | √ | |||||||||||
| GC072021 | 新媒体导论 | 2 | 36 | 2 | √ | |||||||||||
| GC072022 | 科研方法 | 2 | 36 | 2 | √ | |||||||||||
| 周学时 | 23 | 26 | 17 | 18 | 6 | 8 | 1724 | 100 | ||||||||
课程
| 类别 | 课程 编码 | 课 程 名 称 | 开课学期和周学时 | 学 时 | 学 分 | 考核 方式 | 备 注 | |||||||||||
| 一学年 | 二学年 | 三学年 | 四学年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考 查 | 考 试 | |||||||||
选 修 课 | 专 业 选 修 课 | 专业通识课 | GC073001 | 体育市场营销学 | 2 | 36 | 2 | √ | 注1:11门 课21学分,至少选7门13学分。 注2:《大学生心理健康》必选。 | |||||||||
| GC073002 | 体育产业概论 | 2 | 36 | 2 | √ | |||||||||||||
| GC073003 | 体育史 | 2 | 36 | 2 | √ | |||||||||||||
| GC073004 | 教育心理学 | 2 | 36 | 2 | √ | |||||||||||||
| GC073005 | 体育社会学 | 2 | 36 | 2 | √ | |||||||||||||
| GC073006 | 公共关系学 | 2 | 36 | 2 | √ | |||||||||||||
| GC073007 |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训练与申论写作 | 2 | 36 | 2 | √ | |||||||||||||
| GC073008 | 体育生物科学基础 | 2 | 36 | 2 | √ | |||||||||||||
| GC073009 | 体育多媒体素材后期制作 | 2 | 36 | 2 | √ | |||||||||||||
| GC073010 | 动画制作 | 2 | 36 | 2 | √ | |||||||||||||
| GC073011 | 大学生心理健康 | 2 | 18 | 1 | √ | |||||||||||||
| 模块一 平面媒体方向 | GC073012 | 体育新闻作品赏析* | 2 | 36 | 2 | √ | 4门 8学分 | 三个模块选择其中两个,共16学分 | ||||||||||
| GC073013 | 新闻策划实务 | 2 | 36 | 2 | √ | |||||||||||||
| GC073014 | 体育报道编译 | 2 | 36 | 2 | √ | |||||||||||||
| GC073015 | 出版概论* | 2 | 36 | 2 | √ | |||||||||||||
| 模块二 广电媒体方向 | GC073016 | 电视节目制作 | 2 | 36 | 2 | √ | 4门 8学分 | |||||||||||
| GC073017 | 纪录片理论与实践 | 2 | 36 | 2 | √ | |||||||||||||
| GC073018 | 演讲与口才* | 2 | 36 | 2 | √ | |||||||||||||
| GC073019 | 播音主持艺术* | 2 | 36 | 2 | √ | |||||||||||||
| 模块三 新媒体方向 | GC073020 | 图片编辑与创意* | 2 | 36 | 2 | √ | 4门 8学分 | |||||||||||
| GC073021 | 新媒体技术与应用 | 2 | 36 | 2 | √ | |||||||||||||
| GC073022 | 网页设计与制作 | 2 | 36 | 2 | √ | |||||||||||||
| GC073023 | 新媒体营销* | 2 | 36 | 2 | √ | |||||||||||||
| 公共选修课(含共同体课程) | 396 | 22 | 最低选22学分 | |||||||||||||||
六、课程方案说明
(一) 选修课分为两个课类,课类一为专业通识课,主要包括经济学、教育学、体育学等基础类课程,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课类二为专业拓展课,包括三个模块,分别为平面媒体模块、电视媒体模块和新媒体模块,每个模块四门课,学生选择其二进行专业学习,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动手能力。
(二)实行学分奖励制度。学生在校期间,在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成绩优良、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获得国家级、省(市)级学科奖励(表彰)以及在正式体育比赛中(含院级比赛)达到等级运动员标准或获得优异成绩(名次)、参加学术活动等可获得奖励学分,所获学分可以作为第二课堂与社会实践学分,但比例最多不超过第二课堂与社会实践总学分的50%,具体奖励办法按照有关学分奖励制度实施。
(三)在课程实施时,可根据社会和市场需求情况对方案可进行小范围的、适当的动态调整,在保持必修课程相对固定的原则上,每学年可在10%的范围内对选修课程进行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