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06:48:58
文档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批表开题报告人姓名:*****申请学位类别:硕士所在院、(所):经济学院年级:2004级学科专业:世界经济研究方向:国际贸易指导教师:*****开题报告时间:**年10月日注:在申请学位类别中填写相应的学位。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高校“两课”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填表说明和要求1、硕士研究生阅读论文、资料的篇数一般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5篇),博士研究生一般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10篇)。2、文献综述
推荐度:
导读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批表开题报告人姓名:*****申请学位类别:硕士所在院、(所):经济学院年级:2004级学科专业:世界经济研究方向:国际贸易指导教师:*****开题报告时间:**年10月日注:在申请学位类别中填写相应的学位。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高校“两课”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填表说明和要求1、硕士研究生阅读论文、资料的篇数一般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5篇),博士研究生一般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10篇)。2、文献综述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批表

开题报告人姓名:*****

申请学位类别:硕士

所 在 院、(所):经济学院

年          级:2004级

学  科  专  业:世界经济

研  究  方  向:国际贸易

指  导  教  师:*****

开题报告时间:**年 10 月  日

注: 在申请学位类别中填写相应的学位。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高校“两课”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

填表说明和要求

1、硕士研究生阅读论文、资料的篇数一般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5篇),博士研究生一般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10篇)。

2、文献综述报告不少于3000字。

3、研究生开题报告一般在第二至四学期内进行。

4、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应不少于3000字,博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应不少于5000字。

5、请各院、系(所)研究生秘书在研究生开题前,将《审批表》报研究生院培养处审批。

6、此审批表要求用微机打印,可在研究生院主页下载专区中下载。

7、文献阅读与综述报告计3学分;开题报告计1学分,此表作为试卷保存。

一、阅读文献

序号作者文章题目(书目)期刊名称(出版单位)、时间
1.杨逢珉 张永安 《欧盟贸易及中欧经贸关系》 兰州大学出版社 1996.9.

2.赵绍棣 《中国与欧盟发展中的伙伴关系》 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9.3.

3.裘元伦 王鹤 《欧盟对华长期与中欧经贸关系》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6.

4.杨云母 《欧洲联盟研究——兼论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 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12.

5.裴长洪 卢圣亮 沈进建 吴波龙《欧盟与中国:经贸前进的估量》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5 

6.郑秉文《欧洲发展报告:2002-2003欧盟东扩》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3

7.王永利《从竞争性与互补性看重印两国服装纺织品贸易的发展前景》 世界经济研究 2004.8.

8.孙小中 马涛《欧盟东扩对中欧经贸关系的影响》 国际贸易问题 2003.10.

9.张新国《入世后中欧经贸关系的若干思考》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3.5  

10.刘翔峰《中欧经贸关系发展现状及前景》 宏观经济研究 2004.2

11.王靖宇《浅析欧盟东扩对中欧经贸关系的影响》 江苏商论 2004.1.

12.周亚斌《对中欧商贸关系的现状分析与展望》 欧洲一体化研究 2002.4.

13.孙进《中欧经济关系的历史、现状及未来》 欧洲一体化研究 2002.3.

14.刘金源《全球化背景下的中欧经贸关系》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4.2.

15.刘林涛 胡二保 《欧盟东扩与我国对欧贸易》 对外经贸实务 2004.9.

16.施敏颖《欧盟东扩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经济纵横 2003.11.

17.马骞 王丽燕 《欧盟东扩对中欧经贸关系的影响》 经济纵横2004.7. 

18.高潮《欧盟东扩:影响我国产品出口》 中国对外贸易 2004.3.

19.王鹤《保护主义将增强——2004年欧盟经济发展及对中欧经贸关系的影响》 国际贸易 2004.3

20.俞敦仁 王海洋 方丽 《入世后中欧经贸关系新问题研究》 国际商务研究 2004.2.

21.潘琪昌《欧盟东扩的机遇与风险》 当代世界 2004.5.

22.方雷《欧盟东扩的正负效应分析》 欧洲研究 2003.4.

23.石杰 《欧盟东扩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与挑战》 对外经贸实务 2004.9.

24.张理平《浅析配额取消对我国纺织品服装业的影响》对外经贸实务2004.3.

25.程春梅 汤明洁 张凤新《贸易竞争指数在贸易竞争力分析中的应用》 对外经贸实务 2000.9.

26.魏浩 张二震 《中国制成品出口比较优势及贸易结构分析》 世界经济 2005.2.

27.海闻 《国际贸易》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28.亚当•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郭大力、王亚南译 商务印书馆 1979.

29.Wadud,I.K.M.Mokhtarul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Dynamic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Textiles and Clothing Trade Estimates and Implications,1998 

30.Balassa,B Comparative Advantage, Trad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

31.Grubel,G. and P Lloyd: Intra-Industry trade  Th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Differentiated Products London MacMillan,1975

32.Ricardo David  On the  Principal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 , in P. Sraffa(ed.), The Works of Correspondence of  David Ricardo,Vol.Ⅰ,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1.

33.Balassa, Bela Trade Liberation and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 Vol.33 no.2 1965

二、文献综述报告

(不少于3000字)

主要内容(对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分类评价,初拟选题范围)

 

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欧盟东扩对中欧经济贸易的影响

(一)欧盟东扩对中欧经贸关系的积极影响

1.汤碧(2004)认为,欧盟东扩对我国出口产品带来了机遇,主要表现在:①东扩使欧盟成员国扩大到25个,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集团,这将给我国产品出口带来更统一、更广阔的市场;②新成员国执行欧盟统一的关税标准对我国的出口是有利的,10个欧盟新成员国平均关税率的下调,是一体化产生贸易转向的负效应缩小,有利于中国扩大与新成员国的多数贸易项目;③各新成员国在加入欧盟后将调整甚至废除以前为保护本国某类产品而设置的贸易壁垒,扩大后的欧洲统一市场将使用统一的贸易规则和统一的管理程序,这将有利于降低我国与新成员国的交易成本,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俞毅(2004)认为,欧盟东扩对中欧贸易的积极影响表现在:①新入盟的10国关税普遍高于原欧盟国家。入盟后,新成员国平均关税将减少9%到

4%,这将促进我国与新入盟10国的贸易;②有助于增加欧盟对中国产品的需求。欧盟东扩会为新成员国创造一个更加稳定的一体化的微观和宏观的经济框架和环境,随着新入盟国家公民收入的提高,其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也会有所增加;③欧盟东扩还为我国外贸应对欧盟的普惠制“毕业审议制度”带来了回旋余地。新加入欧盟的国家渴望引进外资,我国可加大在纺织、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欧盟新成员国的投资,以绕开欧盟传统的关税及非关税壁垒。

(二)欧盟东扩对中欧经贸关系的消极影响

 1.石杰(2004)认为欧盟东扩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挑战主要有:①贸易转移效应的消极影响。欧盟扩大产生贸易转移效应,对我国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老成员转向从新成员购买原从我国购买的产品,二是新成员实施欧盟“共同贸易”抬高对区外贸易门槛后,阻碍我国产品进入原市场;②纺织品出口面临考验。欧盟扩大前,中国与加入欧盟的中东欧国家有较大的纺织品贸易额。欧盟东扩后,由于配额,我国出口中东欧的纺织品将受。即使纺织品配额取消欧盟纺织品行业从业人员的增多及其他的非关税壁垒的,我国出口欧盟的纺织品仍会面临极大的挑战;③对农产品出口的不利因素。新入盟的10个成员国在入盟之前对我国蜂蜜、蘑菇罐头和大蒜等农产品并没有配额数量,入盟后配额也随之扩大。此外,由于10个新成员国必须采取欧盟的“共同农业”,这些国家将调高对区域外稻米、蔗糖、谷类、大蒜、香菇、乳制品和牛肉等农产品的进口关税;④反倾销、反补贴与保障措施的严峻挑战。欧盟东扩对我国的另一个影响是反倾销、反补贴与保障措施问题,特别是反倾销措施。入盟前,中东欧10国对中国的反倾销措施较为宽松,这些国家入盟后,欧盟严厉的反倾销规则及措施将会自动适用于新成员国,我国企业今后在欧盟遭遇反倾销指控的几率也会提高,这将对中国产品出口欧洲造成一定的打击;⑤技术性贸易壁垒“东扩”。欧盟对进口产品在安全、环保、卫生等方面有严格标准,新成员国将按照欧盟的要求统一产品标准,此举将抬高我国产品进入欧盟10国的门槛;⑥原有的双边互惠贸易协定失效。欧盟是一个经济一体化程度相当高的国家联盟,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欧盟“共同贸易”的适用范围也自动延伸到这10个新成员国,我国此前与新入盟的10国签署的具有双边互惠性质的贸易协定将会失效,这会对我国产品出口造成一些不利影响。

 2.除了上述石杰提到的欧盟东扩对中欧贸易的不利影响,施敏颖(2003)认为,欧盟东扩将造成投资区域转移。东扩后,欧盟内部和外部的投资者都将改变投资方向。一方面,欧盟内部资金向外流出减少,因为中东欧国家较之其他区域外的国家更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另一方面,外部资金将更多地向欧盟地区集聚,因为一体化的形成在经济和地理上形成了更为庞大的市场,从而降低了投资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另外这样作还可以规避日趋加剧的各种贸易壁垒。刘林涛(2004)认为,欧盟东扩将会使得欧盟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大。由于欧盟中的发达国家向来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比较大,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后,对知识产权的适用范围和保护力度都将对我国的产品出口带来不利影响。

二、我国纺织品贸易面临的威胁和机会

 1.张理平(2004)认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与出口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外汇平衡等方面至关重要,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对世界纺织品的供求平衡和贸易格局也是举足轻重。他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从对从MFA(多种纤维协定)到ATC(纺织品和服装协议)过渡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影响的局部分析来看,这将在出口数量和价格上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带来利好,随着配额取消,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量和价格将逐步上升,同时在进口国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有所增强;但是纺织品发展面临着诸如我国纺织品服装在各进口国的需求价格弹性、国际市场同类商品的竞争状况或格局及其变化、来自进口国的贸易保护等问题。

 2.何元贵(2004)认为,我国纺织品面临的威胁从近期看主要有:①近期纺织品服装贸易环境的恶化,环境恶化的突出表现就是以《伊斯坦布尔宣言》为代表的阻止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伊斯坦布尔宣言》是由土耳其、墨西哥和美国等国家的纺织品行业于2003年3月提出的,为阻止中国纺织品出口的迅速增长要求WTO对中国的纺织品出口继续实行配额管理,虽然WTO并未采取该措施,但是这也表明了中国面临着极为险恶的国际环境;②特别保障措施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形成阻碍和压力;③部分商品暂停从中国进口。我国纺织品面临的中长期威胁:①反倾销调查的强大杀伤力,我国纺织品服装行业将来可能成为国外反倾销的重要行业;②国内外纺织品服装的市场竞争加剧,后配额时代纺织品服装市场将成为一个几乎完全竞争的行业,这就意味着该行业会面临激烈的竞争;③生态标准等技术贸易壁垒形成出口屏障④其他非关税贸易壁垒再筑出口屏障;⑤政治因素的影响,纺织品服装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是典型的敏感商品,与就业密切相关,因此美国和欧盟等一定会将其纳入其全球战略中去;⑥自身劣势的制约,从世界纺织品服装行业范围来看,我国产品主要以粗放型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相对落后状态。

我国纺织品服装行业发展面临的机会:①我国纺织品服装业具有比较优势。纺织品服装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劳动力恰恰是我国最为充裕的生产要素;②不断增加的中国纺织品和服装供给。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经营权的逐步放开,纺织品和服装业出口经营企业持续增加,并开始形成高效率的产业群;③我国持续增长的国内经济环境,这不仅为纺织品服装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内环境,还将导致对其产品需求的增大;④国际贸易环境向自由化转变。

三、纺织品国际竞争力比较的研究

  1.王亚静(2005)在《中国与印度纺织品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一文中,通过比较1998-2002年中国与印度的纺织品净出口竞争力指数(TSC指数),发现中印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纺织品种类非常类似;接下来,比较了中国与印度纺织品的生产成本,发现中国的损耗费用和原材料费用都要明显高于印度;最后,比较了中国和印度纺织品在欧美市场的市场占有率,通过对2002年中国和印度纺织品在美国和欧盟市场的市场占有率进行计算,发现中国纺织品占有率比印度具有优势。

 2.孙林(2005)在《中国与东盟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竞争及对策分析》一文中,分别从中国与东盟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相似度、出口商品结构以及外贸竞争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中国和东盟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相似度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次中国和东盟各国出口纺织品和服装基本上都以中低档品为主,因而双方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由于出口商品结构类似形成竞争是难免的;最后,中国和东盟国家劳动力成本很接近,这也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激烈竞争。

    本人认为,关于上述问题我国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盟东扩对中欧经贸关系的影响、我国纺织品贸易的发展状况、纺织品国际竞争力等几个方面,他们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都有一定的深度,但是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将这几方面统一起来进行研究的文章较少,因此本文通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欧盟东扩对中欧纺织品贸易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对于我国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

                                  

综述人签字:    姜艳霞  2005年10月  日

综合评价(对文献阅读数量、分析问题能力、综述报告提出具体建议)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三、开题报告

(硕士不少于3000字,博士不少于5000字)

拟定学位论文题目欧盟东扩对中欧纺织品贸易的影响
学位论文框架:

一、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及欧盟的发展历程

(一)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

(二)欧盟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与欧盟纺织品贸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中欧纺织品贸易的发展现状

1.中国与欧盟纺织品贸易额逐年增长

2.中国对欧盟纺织品贸易存在顺差

3.中国纺织品在欧盟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二)中欧纺织品贸易的存在的问题

  1.欧盟针对我国纺织品贸易的反倾销问题

2.欧盟针对我国纺织品贸易的技术壁垒问题

3.欧盟对我国纺织品贸易的单方面数量问题

三、欧盟东扩对中欧纺织品贸易的影响

(一)欧盟东扩对中欧纺织品贸易的有利影响

  1.欧盟东扩将给我国纺织品出口带来更为广阔的产品出口市场

2.欧盟执行统一的关税标准有利于我国纺织品出口

3.欧盟采取统一的贸易规则和管理程序有利于降低我国出口成本

(二)欧盟东扩对中欧经贸关系的不利影响

  1.欧盟东扩可能产生的纺织品贸易转移效应

2.欧盟东扩造成纺织品投资区域的转移

3.欧盟东扩造成的纺织品贸易壁垒

四、欧盟东扩对中欧纺织品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选取中欧纺织品贸易的依据

(二)中国与欧盟纺织品国际竞争力比较的实证研究

(三)中国与欧盟纺织品国际竞争力实证结果的分析

五、我国应采取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纺织品贸易服务体系的建设

(二)细分欧盟纺织市场,针对不同市场采取不同对策

(三)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争取“市场经济地位”

(四)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欧盟新成员国投资设厂,以规避贸易壁垒

(五)加强在世贸组织新一轮谈判中的协调与合作

(六)注重同中东欧国家的贸易关系

一、选题依据(包括题目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学术价值:文章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欧盟东扩对中欧贸易的影响,并结合中欧纺织品贸易进行了具体研究。在吸收和运用国内外前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应用价值:本文在大量的资料研究基础上,详细地、明确地指出了欧盟东扩对我国与欧盟纺织品贸易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当前我国纺织品出口屡遭挫折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和借鉴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从理论方面来讲,关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国内外研究已经较为完善,关于这个问题,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分成五种类型,即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以及完全的经济一体化;关于关税同盟理论的研究工作也已经比较完善,即关税同盟会形成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欧盟的发展历程正是从实践上验证了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从实践方面来看,关于欧盟东扩对中欧贸易的影响,以及中国与欧盟的纺织品贸易,国内许多学者做过欧盟东扩对中欧经贸关系的影响,也有许多学者做过关于中国的纺织品贸易的研究,但是缺乏将这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研究目标:

欧盟东扩后欧盟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区域经济体和全球面积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同时,欧盟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东扩后的欧盟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规模,这将为我国开展对欧贸易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欧盟东扩给我国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中,首当其冲的是中欧纺织品贸易。纺织品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商品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欧盟东扩后,其纺织服装业直接从业人员将达250万人,营业额2000亿欧元,成为世界第一大纺织品出口地区,同时也将是第二大服装出口地区(仅次于中国)。尽管2005年1月1日后,纺织品配额取消,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对欧盟纺织品出口畅通无阻。由于新加入欧盟的十个国家也大量出口纺织品,因此,欧盟为了保护其成员国,采取了一系列旨在救助其纺织工业的和措施。这对我国纺织品出口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这一背景下,本文拟对欧盟东扩对中欧贸易的影响,特别是对中欧的纺织品贸易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具有可行性的对策。

研究内容:

本文从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方面的分析入手,先回顾了欧盟的发展历程,然后分析了中国与欧盟纺织品贸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接下来具体地分析欧盟东扩对中欧纺织品贸易的影响,对中欧纺织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最终提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对策及建议。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从目前对于我国极为重要的纺织品贸易着手,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即选择一个商品分类依据,并确定纺织品所包含的分类项,选取合适的衡量纺织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指标,计算出欧盟东扩后我国与欧盟25国纺织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全面、透彻地分析这一实证结果,并针对这一分析提出发展中欧纺织品的切实可行的对策。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研究手段:

借助目前已有的研究理论,分析实际情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产业并且选取合适的指标进行研究。

技术路线:

确立论文方向→ 查找相关资料→资料阅读与分析→确定论文题目→论文基本框架构建→问题分析及整理→对策建议提出→形成初稿→定稿。

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本人一直专注于中国与欧盟贸易问题的研究,对有关中欧贸易的书籍、文章进行了大量阅读,同时广泛征求指导教师及同学的意见,确立文章的研究框架。而且本人密切跟踪中欧贸易状况特别是中欧纺织品贸易,对其具有较为详细和深入地研究。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阅读、分析、比较,本人已掌握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对确立文章的论文框架都大有帮助,并且已有一定的前期研究成果,因此硕士论文的如期完成是切实可行的。

3.本题目的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欧盟东扩对中欧纺织品贸易的影响,并对实证研究结果进行详细分析,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对策建议,由于目前国内在这些方面的研究比较少,本文的研究在这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的空缺。

4.论文工作量、年度研究计划、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论文工作量:

本篇论文预期的写作时间为一年,文章字数预计在2~3万字。

年度研究计划:

2005年5月——2005年8月   论文资料收集

2005年8月——2005年9月   论文资料阅读、分析、归纳和总结

2005年9月——2005年10月  论文研究框架及提纲形成

2005年10月——2004年11月 论文战略构想的构建及分析整理

2005年11月——2006年2月  论文初稿

2006年3月——2006年5月   论文定稿

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1.关于实证研究的数据收集存在困难,特别是欧盟东扩以后的最新数据搜集存在极大困难,这就给比较欧盟东扩前后中欧纺织品贸易竞争力带来困难。因此,本文拟通过用欧盟东扩前中东欧10国的数据进行计算,虽然不能完全替代欧盟东扩后的实际情况,但是不影响基本结论。

2.关于纺织品范围的确定,虽然许多文献上都提到纺织品贸易,但是纺织品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并没有依据可循。对此,作者拟借鉴阅读到的一篇文献中关于纺织品分类的方法进行分析。

3.对实证结果的分析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虽然实证结果可以反映出一定的实际情况,但是它并不能包含所有的实际因素,因此对实证结果进行深入地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建议并不是容易做到的。对此,作者拟参阅大量的文献,并对中欧贸易特别是中欧纺织品贸易进行持续的跟踪,以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

三、研究基础

1.与本题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在研究生期间,作者一直专注于国际贸易方面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对于欧盟问题进行跟踪研究,已完成《欧盟东扩后中国与欧盟纺织品国际竞争力比较的实证研究》一文;作者还撰写过《SA8000的基本问题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一文,已发表在《现代企业》杂志上;并且作者还参与过导师的关于《吉林省文化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省级社科类重点课题的研究,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2.已具备的研究条件,尚缺少的研究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已具备的研究条件 :

围绕本题目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已经基本完成,阅读了近20本相关书籍,并阅读了30余篇相关论文,对该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并且文章选题受到指导教师的精心指导,并得到指导教师大力支持和帮助,从事数据处理的电脑及打印设备等硬件设施有条件解决,图书馆及资料室为我们获取资料提供了方便。

尚缺的研究条件:

对于实证分析的数据难以搜集,对于最新的资料及信息的搜集不够完善。

拟解决的途径:

争取指导教师的大力支持,并力图从多渠道继续查找相关的资料来补充和完善,同时向从事相关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请教。

 

                     开题报告人签字: 姜艳霞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审核签字:       年     月    日

开题报告专家审定组成员名单
姓  名

职  称

是否博导工  作  单  位

院(系)审核意见

                   院(系)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研究生院培养处审核意见

                         

公  章                 年   月   日

四、审定小组对开题报告审定的意见(包括:对题目的意义、特色和创新之处及报告者的研究水平与学风等签署具体意见)

审定组组长(签章)                     年    月    日

文档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批表开题报告人姓名:*****申请学位类别:硕士所在院、(所):经济学院年级:2004级学科专业:世界经济研究方向:国际贸易指导教师:*****开题报告时间:**年10月日注:在申请学位类别中填写相应的学位。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高校“两课”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填表说明和要求1、硕士研究生阅读论文、资料的篇数一般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5篇),博士研究生一般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10篇)。2、文献综述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