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名称: 年 月 日
| 序号 | 阶段 | 检查项目 | 参考标准 | 检查人 | 检查频率 | 检查评定 | 不合格处置措施 | 整改 责人 | 整改 时间 | ||
| 合格 | 不合格 | ||||||||||
| 1 | 挂篮制作 | 1 | 挂篮及模板系统设计方案 | 项目总工 | 挂篮制作时和变更 | 编制或补充,评审批准 | |||||
| 2 | 2 | 制作单位资质,合同签订。 | 项目经理 | 进场前 | 与资质单位签订 | ||||||
| 3 | 3 | 挂蓝的结构及其使用的材料、机具、设备等应符合要求,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 机物部 | 进场前 | 选取合格材料 | ||||||
| 4 | 4 | 挂篮出厂合格证及证书 | 机物部 | 进场前 | 及时办理备案 | ||||||
| 5 | 5 | 挂篮运输到位后验收和安全存放 | 作业队长 | 进场时 | 专人负责 | ||||||
| 6 | 挂篮拼装 | 模架拼装前检查内容 | 检查标高、中线、是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 技术主管 | 拼装时 | 重新复核 | |||||
| 7 | 挂蓝是否进行试拼和预压(地面检测) | 技术主管 | 使用前 | 重新预压 | |||||||
| 8 | 受力销、精轧螺纹钢、联接接头安全试验。 | 实验员 | 使用前 | 送检检测 | |||||||
| 9 | 立柱平联是否穿设销子,销轴是否设置安全销扣。 | 班组长 | 使用前 | 按方案设置 | |||||||
| 10 | 结构系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 项目总工 | 制作前 | 按设计验算处理 | |||||||
| 11 | 是否根据挂蓝的型式制定相应的安全专项措施,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 安质 | 进场时 | 编制、评审、层层交底 | |||||||
| 12 | 挂篮拼装验收 | 模架拼装完成,是否经厂家验收合格,并出具验收报告, | 机物 | 使用前 | 厂家验收,出具合格证件 | ||||||
| 13 | 工区、项目部是否逐级组织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 | 项目总工 | 使用前 | 项目部、工区、作业队等逐级验收 | |||||||
| 14 | 悬臂拼装应按组拼程序平衡、对称进行,其平衡总重量不得超过设计允许值;挂蓝组拼后,应做静载试验。 | 项目总工技术主管 | 使用前 | 按挂篮批准设计方案执行 | |||||||
| 15 | 挂篮检查、工作及移动 | 主桁梁 | 各部位焊缝完好,无裂纹 | 作业队长 | 每节段 | 按设计方案执行 | |||||
| 16 | 主桁无明显变形 | 作业队长 | 每节段 | 拆换合格桁架 | |||||||
| 17 | 主桁前、后支撑完好,无明显变形 | 作业队长 | 每节段 | 拆换合格件 | |||||||
| 18 | 主桁后锚与梁体连接精轧螺纹不少于 2根,且紧固、可靠 | 作业队长 | 每节段 | 按设计方案执行 | |||||||
| 19 | 后锚精轧螺纹钢筋、双螺帽保护、连接器完好、无损伤 | 作业队长 | 每节段 | 按设计方案执行 | |||||||
| 20 | 后锚反扣与主桁连接销是否安装,连接销有无保险销 | 作业队长 | 每节段 | 按方案加设齐全 | |||||||
| 21 | 滑道 | 滑道各段连接螺栓完好,连接可靠 | 作业队长 | 走行前后 | 按方案加设齐全 | ||||||
| 22 | 滑道与梁体间连接螺栓完好,连接可靠 | 作业队长 | 走行前后 | 按方案加设齐全 | |||||||
| 23 | 滑道顶面平顺,并涂有润滑剂,行走速度不应大于0.1m/mim,限位器应设置牢固 | 技术主管 | 走行时 | 按设计方案执行 | |||||||
| 24 | 滑道结构安全,无明显变形 | 作业队长 | 走行前后 | 置换合格件 | |||||||
| 25 | 模板系统 | 内、外导梁无明显变形,调节自如 | 作业队长 | 浇筑前 | 置换合格件 | ||||||
| 26 | 各块模板之间螺栓完好,连接可靠 | 作业队长 | 浇筑前 | 按方案加设齐全 | |||||||
| 27 | 模板各部位焊缝完好,无裂纹 | 作业队长 | 浇筑前 | 按设计方案加固 | |||||||
| 28 | 内外模板拉杆不得缺少,且连接可靠 | 作业队长 | 浇筑前 | 按方案加设齐全 | |||||||
| 29 | 模板平顺,无明显变形 | 作业队长 | 浇筑前 | 按设计方案执行 | |||||||
| 30 | 底模纵梁无明显变形 | 作业队长 | 浇筑前 | 按设计方案执行 | |||||||
| 31 | 吊挂系统 | 吊挂精轧螺纹钢筋、双螺帽加固、连接器完好、无损伤 | 作业队长 | 每节段 | 按方案加设齐全 | ||||||
| 32 | 吊带齐全、完好、无损伤 | 作业队长 | 每节段 | 按方案加设齐全 | |||||||
| 33 | 所有吊挂系统螺纹钢均用PVC管套好 | 作业队长 | 每节段 | 按方案加设齐全 | |||||||
| 34 | 前、后横梁完好、无明显变形 | 作业队长 | 每节段 | 按设计方案执行 | |||||||
| 35 | 吊点处无明显变形,焊缝完好,无裂纹 | 作业队长 | 每节段 | 按设计方案加固 | |||||||
| 36 | 压重系统 | 水箱焊缝完好,无裂纹,无漏水 | 作业队长 | 每节段 | 按设计方案加固 | ||||||
| 37 | 水箱安装位置准确 | 技术主管 | 每节段 | 按设计方案执行 | |||||||
| 38 | 牵引系统 | 千斤顶有效、可靠 | 作业队长 | 每节段 | 置换合格件 | ||||||
| 39 | 精轧螺纹钢筋、螺帽、连接器完好、无损伤 | 作业队长 | 每节段 | 置换合格件 | |||||||
| 40 | 千斤顶滑道支撑完好,无明显变形 | 作业队长 | 每节段 | 置换合格件 | |||||||
| 41 | 安全设施 | 前上横梁操作平台稳固可靠、无明显变形 | 作业队长 | 每日 | 按设计方案执行 | ||||||
| 42 | 底模操作平台稳固可靠、无明显变形 | 作业队长 | 每日 | 按设计方案执行 | |||||||
| 43 | 侧模操作平台稳固可靠、无明显变形 | 作业队长 | 每日 | 按设计方案执行 | |||||||
| 44 | 上、下梯子安装可靠、无明显变形 | 作业队长 | 每日 | 重新加固 | |||||||
| 45 | 挂蓝周边及下部是否安装防坠安全网 | 作业队长 | 每日 | 重新设置 | |||||||
| 46 | 各临边临口防护可靠,防风缆绳安装可靠 | 作业队长 | 每日 | 加固重新设置 | |||||||
| 47 | 是否有气象预报记录,是否在6级以上大风及雷电天气来临前停止高处作业,作业人员撤离;大风时挂篮是否锚固于已浇筑的梁段上 | 技术主管 | 每日 | 按方案执行 | |||||||
| 48 | 防雷措施、接地电阻安全可靠。 | 机物 | 每日 | 增加设置、合格 | |||||||
| 49 | 电器系统 | 配电箱、盘、柜完好、门有锁、外壳接地良好,检查记录表 | 机物 | 每日 | 按临电管理执行 | ||||||
| 50 | 各部分电缆、电线架空敷设,无损伤或破损,绝缘良好 | 机物 | 每日 | 按临电管理执行 | |||||||
| 51 | 各部分开关箱内漏电断路器完好、动作可靠,每周内做一次接地试验 | 机物 | 每周 | 按临电管理执行 | |||||||
| 52 | 墩旁托架接地良好,接地电阻R≤4欧姆 | 机物 | 每周 | 按临电管理执行 | |||||||
| 53 | 闸刀盖、插座盖完好;无用铜丝、铁丝代替保险丝现象,保险丝与受控设备容量匹配 | 机物 | 每周 | 按临电管理执行 | |||||||
| 54 | 制度措施 | 现场是否建立安质检查登记表;安全检查表检查落实是否到位; | 安质 | 每周 | 编制完善 | ||||||
| 55 | 项目部、工区是否建立包保体系,责任是否落实到人。 | 项目经理 | 每月 | 重新补充、签订责任到人 | |||||||
| 56 | 施工、技术、安全、质量负责人、是否把关监控到位; | 安质 | 每周 | 学习、培训,重新上岗 | |||||||
| 57 | 安全技术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 安质 | 每周 | 完善制度 | |||||||
| 58 | 应急预案中人员、物资、设备等是否落实到位,预案是否经过演练; | 安质 | 每周 | 完善制度 | |||||||
| 59 | 每下道工序验收、批准制度落实,签认记录 | 技术主管 | 每周 | 严格按制度执行 | |||||||
| 60 | 悬臂梁施工 | 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 | 施工方案是否按程序审批,方案中是否有详细的计算书并经验收报批 | 项目总工 | 施工前 | 编制、评审、批复 | |||||
| 61 | 技术和安全交底双方是否进行并签字齐全。 | 安质 | 每周 | 编制、审核、下发 | |||||||
| 62 | 作业人员 | 现场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 安质 | 每周 | 调离岗位,重新培训取证 | ||||||
| 63 | 施工人员是否通过岗前技术、安全培训和考核; | 安质 | 每周 | 培训学习 | |||||||
| 施工人员劳动防护用品是否按要求配备到位。 | 作业队长 | 每日 | 陪购、发放 | ||||||||
| 65 | 施工准备 | 0#段的临时锚固(或支撑)措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 技术主管 | 施工前 | 按设计执行、验收 | ||||||
| 66 | 锚固点、受力精轧螺纹钢、联接头、受力销是否良好; | 作业队长 | 每节段 | 按设计执行、验收 | |||||||
| 67 | 挂篮施工区上下游是否安装警示灯; | 安质 | 施工前 | 配置、安设 | |||||||
| 68 | 施工过程 | 已浇筑梁段张拉预应力束的束号和数量、孔道压浆强度是否满足设计和挂篮行走强度要求; | 工程 | 每节段 | 按设计执行、验收 | ||||||
| 69 | 行走轨道铺设是否满足技术交底要求,是否进行了检查; | 技术主管 | 每节段 | 按技术交底执行 | |||||||
| 70 | 约束解除(如脱模等)是否满足技术交底要求; | 技术主管 | 每节段 | 按方案执行 | |||||||
| 71 | 行走时,是否设有反向的防止溜滑措施; | 作业队长 | 每节段 | 加装、配置 | |||||||
| 72 | 挂蓝牵移时,必须匀速、左右同步、方向顺直、牵力平衡;主梁前端应及时加垫,后端设锚加压 | 技术主管 | 走行时 | 按技术交底执行 | |||||||
| 73 | 精轧螺纹钢吊带是否存在电焊打火伤痕,是否垂直或损伤; | 作业队长 | 每日 | 重新置换 | |||||||
| 74 | 混凝土浇注及挂蓝前移时,是否保持同步。 | 作业队长 | 浇筑时 | 按技术交底执行 | |||||||
| 75 | 控制高程和加固模板,防止混凝土超量 | 技术主管 | 浇筑时 | 复核、模板加固 | |||||||
| 76 | 浇筑时,张拉管道穿芯管防漏浆 | 技术主管 | 浇筑时 | 加设芯管 | |||||||
| 77 | 混凝土养护及时,设施齐全 | 技术主管 | 浇筑后 | 拆除重新浇筑 | |||||||
| 78 | 悬臂梁线性控制,防止线轴、标高、几何尺寸偏差。 | 技术主管 | 每节段 | 复核复测、及时修正 | |||||||
| 79 | 砼浇筑顺序是否按照“由前往后,两腹向中对称浇注”的原则; | 技术主管 | 浇筑时 | 按技术交底执行 | |||||||
| 80 | 挂蓝前后锚筋,张拉平台的保险绳应坚韧、牢固、可靠。 | 作业队长 | 每日 | 按方案加设 | |||||||
| 81 | 张拉设备符合安全要求; | 技术主管 | 每节段 | 重新鉴定 | |||||||
| 82 | 管道压浆密实,锚具夹片无破损 | 技术主管 | 张拉时 | 二次压浆、更换 | |||||||
| 83 | 张拉防护设施牢固,防止钢绞线伤人 | 作业队长 | 张拉时 | 重新设置 | |||||||
| 84 | 保险绳是否预紧 | 技术主管 | 每节段 | 按技术交底执行 |
| 85 | 文明施工 | 1 | 机具材料堆放整齐 | 支部 | 每日 | 规范设置 | |||||
| 86 | 2 | 挂篮安全操作规程 | 支部 | 每日 | 规范设置 | ||||||
| 87 | 3 | 挂篮走行流程图 | 支部 | 每日 | 规范设置 | ||||||
| 88 | 4 | 张拉压浆、工艺流程图 | 支部 | 每周 | 规范设置 | ||||||
| 5 | 结构简介牌 | 支部 | 每周 | 规范设置 | |||||||
| 90 | 6 | 警示警告标识挂设 | 支部 | 每日 | 规范设置 | ||||||
| 91 | 挂篮拆除 | 1 | 编制拆除专项方案,并经评审批准 | 项目总工 | 拆除前 | 编制、评审、批准 | |||||
| 92 | 2 | 按评审方案组织实施 | 安全总监 | 拆除时 | 按技术交底执行 | ||||||
| 93 | 3 | 作业队负责人现场指挥 | 作业队长 | 拆除时 | 抓执行力 | ||||||
| 94 | 4 | 在拆除时要设警戒区,现场专人监护。 | 作业队长 | 拆除时 | 设置警戒区 | ||||||
| 95 | 5 | 严格按先装后拆、后装先拆逐一拆除的原则进行施工。 | 作业队长 | 拆除时 | 按技术交底拆除 | ||||||
| 96 | 6 | 拆除大件时吊缷要严格遵守起重吊装操作规程。 | 作业队长 | 拆除时 | 按吊装操作规程 | ||||||
| 97 | 7 | 风级大于6级和雷雨极端天气时,做好挂篮相应的加固,停止拆除工作 | 技术主管 | 拆除时 | 禁止极端天气施工 | ||||||
| 98 | 挂篮存放 | 1 | 桁架、杆件、电器、油缸等分别堆放有序、平整,严禁受力变形。 | 机物 | 拆除后 | 抓文明施工,特种设备保护 | |||||
| 99 | 2 | 及时刷漆等防锈防腐处理 | 机物 | 拆除后 | 按特殊物质管理 | ||||||
| 100 | 3 | 存放警告警示标识清楚 | 安质 | 每月 | 加设标识牌 |
配分说明:专项检查每项1分,共计100分;标准化综合检查占总分 %;事故警告扣分按修正值修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