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_2011年版与省略_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06:51:24
文档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_2011年版与省略_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第15卷第1期基础英语教育Vol.15,No.12013年2月JournalofBasicEnglishEducationFeb.,2013理论学习与探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比研究古明摘要:文通过比较《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分析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的修订特点。分析结果显示,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以及教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贯彻《义务教育英
推荐度:
导读第15卷第1期基础英语教育Vol.15,No.12013年2月JournalofBasicEnglishEducationFeb.,2013理论学习与探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比研究古明摘要:文通过比较《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分析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的修订特点。分析结果显示,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以及教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贯彻《义务教育英
第15卷第1期 基础英语教育 Vol. 15, No. 12013年2月 Journal of Basic English Education Feb., 2013理论学习与探究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

与《 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

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比研究

古 明

摘 要: 文通过比较《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

标准(实验稿)》,分析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的修订特点。分析结果显示,教师

专业素质的发展以及教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贯彻《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和

要求等问题仍然值得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英语课程标准;英语课程;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36 (2013) 01-0003-06

一、引言 运用《课标(实验稿)》的理念,如何培养学生听、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 说、读、写方面的能力进行了大量研究,如刘银清教育领域重要的改革举措之一。2001年,教育部 (2011)、鲁伟(2009)、陈丽萍、彭桦(2010)、金颁布了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作 吉和(2007)、吴显友(2006)等。同时,对教师为英语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全日制义务教 的角色定位以及对教师的要求也成了研究的热点,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 如刘毅、华维芬(2005)、王振良(2005)、赵慈爱部,2001)(以下简称《课标(实验稿)》)规定 (2004)、夏侯富生(2005)、徐琴芳(2009)等。除了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 此以外,还有许多学者对《课标(实验稿)》存在的容标准、实施建议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具有非常 问题及局限性进行了探讨,如孙文抗(2005)、刘道重要的指导性作用,推动着我国基础英语教育的 义(2005)、鲁子问(2007)等。

改革和发展。 2003年,教育部又开始组织课程标准修订工《课标(实验稿)》引起了英语教育界人士和一 作。2012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英语线教师的广泛关注,所倡导的理念得到英语教育界 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以下简大多数人士和大多数一线教师的认同。同时,相关 称《课标(2011年版)》)。笔者在仔细阅读了这两学者和相关人士对《课标(实验稿)》的研究也层出 版英语课程标准并查阅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不穷。有人探讨《课标(实验稿)》的理论基础,如 比分析了此次课程标准修订的内容,归纳了修订杨宇学(2002)

、郝建平(2002)、杨敏(2004)、程 的特点,同时提出笔者的思考。

晓堂和龚亚夫(2005)等。也有学者对教师如何

3 二、《课标(2011年版)》与《课标(实验稿)》 (二)语言技能目标和语言知识目标的设定更的对比分析 加符合国情

《课标(2011年版)》对课程性质、基本理念、 《课标(2011年版)》适当调整了课程目标。这设计思路以及课程目标、分级标准、实施建议进 主要体现在语言技能目标和语言知识目标的设定上。行了“反复研讨、重新思考、深刻认识和精心修 在语言技能(听、说、读、写)的阐述中,对订”(教育部,2012)。它体现了英语教育工作者 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标准的要求从整体上有所对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价值、意义与目的在 降低,以符合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突出了学认识上的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体现了我国这十 生在“写”方面的能力,强调了写作作为英语技能年来英语课程改革的发展,结合了多年课程标准 的重要性,具体如表1:

研制的经验,充分考虑当前社会现状、发展趋势 表1 《课标(2011年版)》语言技能修订情况和国家教育规划,在坚持新课程标准一直以 变化来的基本教育理念不变的基础上,又取得了不少 级别 技能 《课标(2011年版)》修订内容

趋势突破。较2001年《课标(实验稿)》而言,修订 1)删除“根据指令做手工”;

的《课标(2011年版)》有如下特点: 2)将“要求学生能在图片和动作的提示

(一)进一步明确了英语课程的性质:强调工 听做 下听懂简单的小故事并做出反应”修订为 降低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要求学生能在图片和动作的提示下听懂

《课标(实验稿)》对英语课程的性质只是笼 简单的小故事并做出适当的反应”。统地表述成“外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 将学生“能唱英语儿童歌曲15~20首,

一级 说唱 说歌谣15~20首”修订为“能学唱英语 降低英语是外语课程中的主要语种”。由此可见,《课 儿童歌曲和歌谣15首左右”。

标(实验稿)》对英语课程的定位是“必修课程”, 删除“能表演英文歌曲及简单的童话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不是对英语课程性质的定义, 玩演 降低

剧,如《小红帽》等”。

只是对英语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地位的描述。 将《课标(实验稿)》二级标准中的

经过修订,《课标(2011年版)》明确界定 读写 “能模仿范例写句子”提到一级标准 上升英语课程的性质,即: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 中,并修

订为“能模仿范例写词句”。重性质。提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进而为学 说 新增“能就日常生活话题作简短叙述”。 上升生终生发展、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这是这次英语 将“能根据要求为图片、实物等写出课程标准修订最主要的突破之一(陈琳,2011)。 简短的标题或描述”修订为“能根据

写 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 上升《课标(2011年版)》明确界定了英语课程的性 的语句”。

质,体现了英语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还是传播 1)将“能表演歌谣或简单的诗歌不同国家文化的桥梁;学习外语不仅有利于学生 二级

30~40首(含一级要求),能演唱英文认知能力的发展,促进良好的性格、品格、合作 歌曲30~40首(含一级要求)”修订为精神的形成,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学会处理不同文 玩演 “能学唱简单的英语歌曲和歌谣30首

试听 左右(含一级要求)”,大大减轻了 降低化间的差异,形成开放和包容的性格,为学生的

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一课程性质也成为制定 学生的负担;

《课标(2011年版)》的核心理念,贯穿于《课标 2)明确了“课堂视听时间”每学年不

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20~25分钟)。(2011年版)》之中,其修订也主要是围绕英语课 将“能辨认歌谣中的韵律”修订为程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一特点来阐述的,因此,这 三级 听 降低

“能感知歌谣中的韵律”。

一特点的明确正是本次修订的最重要、也是最主 将“能读懂说明文等应用文体的材要的特点。 四级 读 料”修订为“能理解简易读物中的事 降低

情发生顺序和人物行为”。

4

而在语言知识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则有所提高, 总之,这两项修订与新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强调了语音、词汇、语法以及用于常见话题和功 工具性这一性质相吻合。

能的语言形式,具体如表2: (三)强调文化意识的培养

表2 《课标(2011年版)》语言知识修订情况 《课标(2011年版)》更加强调文化意识的培

变化 养,对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要求提高,主要体现级别 知识 《课标(2011年版)》修订内容 在情感态度的五级描述中和文化意识方面的描述

趋势

1)删除“知道错误的发音会影响交际”; 中,具体如表3:

2)删除“语音清楚,语调自然”; 表3 《课标(2011年版)》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修订情况

3)将《课标(实验稿)》五级标准中 变化

的“了解英语语音包括发音、重音、连 项目 级别 《课标(2011年版)》修订内容

语音 读

、语调、节奏等内容”提到二级标准 上升 趋势

中,并修订为“了解英语语音包括连 情感 五级 将原来“乐于接触并了解异国文化”

态度 改为“具有初步的国际理解意识”。 上升

读、节奏、停顿、语调等现象”; 二级 新增“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初步

4)将原来的“了解单词有重音”改为 上升

“了解单词有重音,句子有重读”。 注意到中外文化异同”。

1)新增 “知道要根据单词的音、 1)将“了解英语国家中家庭成员之

义、形来学习词汇”; 间的称呼习俗”与“了解英语国家正

词汇 上升 式和非正式场合服饰和穿戴习俗”两二级 2)新增“能初步运用400个左右的单 文化

词表达二级规定的相应话题”。 项合并为“了解英语国家的人际交往

意识 习俗”;

1)将语法的描述分为两项:(1) 在具 五级 上升

体语境中理解语法项目的意义和用 2)删除“了解常见动植物在英语国

法;(2) 在实际运用中体会语法项目的 家中的文化涵义”和“了解自然现象

表意功能; 在英语中可能具有的文化涵义”;

语法 2)新增“名词所有格”、“形容词性物 上升 3)新增“能初步用英语介绍祖国的

主代词”两项内容; 主要节日和典型的文化习俗”。

3)将“知道动词在不同情况下会有形式 总之,在情感态度方面,在五级的描述中,

上的变化”具体化为“一般现在时、现 《课标(2011年版)》将原来的“乐于接触并了解

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 异国文化”改为“具有初步的国际理解意识”,提

新增“邀请、情感、喜好、建议、祝 升了难度,体现了英语课程的人文性特点。在文化

功能 愿”,强调语言的功能性。 上升

1)删除了“初步掌握描述时间、地 意识方面,《课标(2011年版)》更加强调关注中

点、方位的表达方式”; 外文化的异同,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

语法 上升 围,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

2)新增“理解附录‘语法项目表’中所

列语法项目并能在特定语境中使用”。 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将“1)熟悉与学生个人、家庭和学校 和跨文化意识(教育部,2011)。这一点与英语课

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2)熟悉有关日 程性质相呼应,体现了英语课程的人文性。

常生活、兴趣爱好、风俗习惯、科学文 (四)注重教育公平,增强英语课程

的灵活性五级 话题 化等方面的话题”修订为“围绕本级别 上升

所列话题恰当理解与运用相关的语言表 《课标(实验稿)》实施以来,得到广大教育

达形式(具体内容参见附录5)”。 工作者的认可,但是对于其中的有些内容也存在

将原来的内容修订为“在交往中恰当 着争议。争议颇多的两个问题就是小学英语课程

理解和运用本级别所列功能意念的 的开设以及任务型教学法的倡导问题。

功能 语言表达形式(具体内容参见附录 上升 关于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问题,《课标(2011

4)”,直接要求学生恰当理解和运用 年版)》将其描述为:“针对不同地区师资条件、

本级别所列的功能意念的表达形式。

5 环境条件不均衡的现象,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 的是在教学中贯彻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实现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实施。条件好的地区可以提 “兴趣+有效”,使学生爱学、想学、有收获,不前开设小学英语课程,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可以 把学习视为“负担”,这就实现“减负”了。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开设小学英语课程”。这一修 (六)对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提高

订重点强调了教育公平的问题。这样,开设小学 《课标(2011年版)》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英语课程的灵活空间就更大,也使英语课程的开 与挑战,这些挑战包括新的课程理念与教师多年设更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来形成的教学常规与认识的差别、教师自身的学

关于任务型教学法的问题,《课标(实验稿)》 科专业素质和教学实践能力的不足等,具体表现倡导了任务型教学法,致使有些教师误认为《课 如下:

标(实验稿)》只提倡任务型教学,因而忽视使 首先,《课标(2011年版)》要求教师要进一用其他多种科学、合理的英语教学方法。此外, 步转变观念,要深入地理解英语课程工具性与人还有教师认为任务型教学法过于西化,对其是否 文性相统一的课程性质,不能过分地只强调英语适合中国国情也提出了一些异议。因此,《课标 课程的工具性。教师应该大胆尝试新方法,在教(2011年版)》提出“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 学过程中真正体现英语的人文性,努力使自己的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 教学实践既重视学习过程,又重视学习结果。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 其次,《课标(2011年版)》还要求教师进一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 步提高自身语言素质、文化修养和语言运用能力,情

的能力。”只要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 营造激发学生参与、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情境,力,除了任务型教学法以外,其他科学合理的英 合理开发和积极利用课程资源,帮助学生通过各语教学法也可以运用在课程教学中,这样就避免 种渠道获取知识。

了争议。 再次,《课标(2011年版)》要求教师具有教

(五)进一步为学生减轻负担 学实践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教师要根据《课标

首先,《课标(2011年版)》对语言技能和语 (2011年版)》每个级别所提出的标准来确定既合言知识等分级标准的目标要求做了一些调整,例 理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设计合理、连贯、如减少了一级和二级语言技能标准中学唱英文歌 清晰的教学步骤,创造性地选择和使用恰当的教曲和歌谣的数量,删除了“根据指令做手工”等 学方法,合理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有效组织和不具有可操作性的内容,将二级语言技能目标 实施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与能力。“说”的要求中的“语调达意”改为“语调基本达

意”,同时还删除了话题项目中的植物、玩具等话 三、对《课标(2011年版)》修订情况的思考题,这些都为学生减轻了很大的负担。 从上面对《课标(2011年版)》修订的主要内

另外,《课标(2011年版)》还修订了义务教 容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课标(2011年版)》较育阶段的总词汇表,数量上由原来二级的700个 《课标(实验稿)》而言,有很大的改进,例如:单词改为600∽700个,五级要求的1600个单词 (1)明确了英语课程的性质;(2)修订了具有争改为1500∽1600个。在减少词汇量的同时,考 议的问题;(3)进一步为学生减负;(4)提高了虑到各地发展的差异,《课标(2011年版)》还提 对教师专业水平的要求等。但是,笔者认为《课出弹性建议,即各地可以按照实际情况确定是否 标(2011年版)》所提出的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以增加词汇量以及应该增加哪些词汇。 及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贯彻《课标(2011年版)》的

同时,陈琳(2011)提出,我们也应看到, 理念和要求仍然值得我们思考。

“减负”不单纯是一个“减量”的问题,更重要

6

(一)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发展问题 的转变需要时间;(2)学生英语能力的评价系统

对《课标(实验稿)》的相关研究已经表明 (即对考试成绩的关注)与新课程标准要求之间的《课标(实验稿)》对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 矛盾;(3)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4)一些硬相应的要求,比如教师

在课堂中应该充当促进者、 件设施上的滞后性。因此,要使《课标(2011年组织者、合作者、评价者以及资源开发者(刘毅、 版)》在实际的教学中得以贯彻实施需要一个长期华维芬,2005)等。《课标(实验稿)》对教师的 的过程,需要教育部门、教育学者、学校、教师角色定位体现了对教师专业素质的高要求,而 和学生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的共同努力。

《课标(2011年版)》对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的要

求进一步提高,这就引发了如何提高英语教师专 四、结语

业素质这一问题。 综上所述,《课标(2011年版)》明确提出

对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笔者认为一方 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面,需要教师自身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教师职 双重性质,这也是本次修订的最显著的特点。在业的认同感,从而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这一观 英语课程性质的指导下,语言技能目标和语言知点也得到了不少《课标(实验稿)》研究者的认 识目标的设定更加体现了英语作为语言工具的交同,比如王振良(2005)、赵慈爱(2004)、夏侯 际功能,突出了对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的富生(2005)、徐琴芳(2009)等。他们认为教师 培养,同时更加强调文化意识的培养。由此可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教育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见,正是因为对英语课程性质的明确界定,《课在《课标(实验稿)》指导下,需要教师勇于面对 标(2011年版)》的内容围绕英语课程性质这一挑战,积极主动地响应教育教学改革,在不断的 核心进行阐述,使得《课标(2011年版)》的内容教学实践与反思中真正实现从技能到理念的转变。 在阐释上更加合理和科学。除此以外,对任务型另一方面,需要有关教育部门重视教师专业素质 教学法的采用这一有争议的问题的修订体现了英的提升,开展切实可行的具有实际意义和实际教 语教学的灵活性。同时,《课标(2011年版)》从学指导性的培训课程,加强高校与基础教育阶段 “量”上和“质”上都为学生减负,体现了素质的学校之间的联系,指引教师成为教育的实践者 教育的要求;并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和研究者。 求。由此可见,较《课标(实验稿)》而言,《课

(二)《课标(2011年版)》在教学实践中的 标(2011年版)》更加科学、严谨和完善。实施问题 但是,笔者认为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以及如

国家英语新课程标准的修订和颁布表明英语 何在实际教学中贯彻国家英语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课程改革又往前迈进了一步,然而如

如何在实践中 和要求仍然值得我们思考。《课标(2011年版)》贯彻《课标(2011年版)》的理念却是一个漫长 在实践中的具体实施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的过程,例如虽然不少学校开设了小学英语课程, 要教育部门、教育学者、学校、教师和学生以及但是在学生看来英语课就像是“豆芽课”,远不如 其他社会团体的共同努力。

语文和数学那样的必修课,究其原因是在实际教

学中英语课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而小学英 参考文献:

语课的开设形同虚设。不少初中英语教师表示, 陈丽萍,彭桦. 2010. 学习《英语课程标准》改进和提上了初中后学生要从“零”开始学习英语,即使 高英语阅读教学 [J]. 科学教育,16(3):46–49是小学阶段学过英语课程的学生也一样。 陈琳. 2011. 通过英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

鉴于此,笔者认为《课标(2011年版)》在实 发展奠基——英语课标修订组组长陈琳教授谈施过程中的阻碍主要包括:(1)教师的教学观念 《英语课程标准》的修订与实施 [J]. 山东师范

7 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13(4):9–11 26(7):39–43

程晓堂,龚亚夫. 2005. 《英语课程标准》的理论基 夏侯富生. 2005. 新英语课程标准与我国高等师范院

础 [J]. 课程・教材・教法,25(3):66–72 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 [J]. 课程・教材・教法,郝建平. 2002. 谈《英语课程标准》的几个特点 [J]. 教 25(2):73–78

学实践与研究,(11):21–22 徐琴芳. 2009. 从技能到理念——用英语课程标准指金吉和. 2007. 新《英语课程标准》下如何面对语法 导教师成长 [J]. 英语教师,(5):18–20

教学 [J]. 教育革新,(11):56 杨敏. 2004.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刘道义. 2005. 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评价浅议 [J]. 课 的基本理念与理论依据 [J]. 山东外语教学,

程・教材・教法,25(10):56–60 (3):3–8

刘毅,华维芬. 2005. 试论《英语课程标准》框架下 杨宇学. 2002.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

教师的角色定位 [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课程标准(实验稿)》特点初探 [J]. 中小学教

(3):15–18 材教学,(23):25–2

刘银清. 2011. 论《英语课程标准》理念下的英语语 赵慈爱. 2004.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小学

音教学方法 [J]. 教育教学论坛,(17):145–146 英语教师素质的要求 [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鲁伟. 2009. 论新《英语课程标准》下的英语阅读教 究,(6):62–

学 [J]. 中国教师,(2):54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1.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鲁子问. 2007. 我国义务教育外语

课程目标质疑与重 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 北京:

构 [J]. 课程・教材・教法,27(7):5–60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孙文抗. 2005. 试论基础英语教学词表的编制原则与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方法——兼评《英语课程标准》词汇表 [J]. 课 (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程・教材・教法,25(3):61–65

王振良. 2005. 《英语课程标准》体现的理念及对教 收稿日期:2012-11

师的要求 [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 通讯地址: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7(1):71–74 电子信箱:sunguming@mail.bnu.edu.cn吴显友. 2006. 《英语课程标准》的文体关注——兼

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 [J]. 课程・教材・教法, 编辑:孙慧

8

文档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_2011年版与省略_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第15卷第1期基础英语教育Vol.15,No.12013年2月JournalofBasicEnglishEducationFeb.,2013理论学习与探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比研究古明摘要:文通过比较《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分析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的修订特点。分析结果显示,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以及教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贯彻《义务教育英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