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程名称 | 施工单位 | ||||||||
| 施工部位 | 施工内容 | ||||||||
| 一般性内容 | 1、搭设架子前严格检查使用的工具和脚手架杆、板的质量,确认安全后方可使用。 2、钢管脚手架要用外径48~51mm,壁厚3~3.5mm的钢管,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裂纹的不得使用。 3、扣件应有出场合格证,发现有碎裂、变形、滑丝的禁止使用。 4、登高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并通过考试,持证上岗。 5、脚手架搭设前应清除障碍物,平整场地,夯实基土,做好排水,应符合脚手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要求。 6、作业中,严禁赤脚、穿拖鞋、穿硬底鞋作业,严禁在架子上打闹、休息,严禁酒后作业,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必须系好安全带。 7、架子组装、拆除作业必须3人以上配合操作,严禁擅自拆卸任何固定扣件、杆件及连墙件。 8、 风力六级以上、高温、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 9、技术规定模板支撑体系主要要求如下:当板厚小于300mm,立杆间距为1.2m*1.2m,步距1.2m;底板主楞间距1.2m,底板次楞间距200mm;板厚大于300mm,立杆间距为0.9m*0.9m,步距1.2m;底板主楞间距0.9m,底板次楞间距200mm;柱帽要求立杆间距0.8*0.8m。 10、在梁高大于700mm部位设置双向剪刀撑,剪刀撑和立杆错开布置,间距1.2m。搭设时注意各杆件相交伸出的端头均应大于100mm,以防杆件滑脱。扣件扭力距控制在65-80N.m,在荷载集中处的立杆扣件应加设之字撑。 11、相关要求参考《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以及《建筑施工扣件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等要求。 | ||||||||
| 职业健康 | 危害:1、重体力劳动促使体温升高,呼吸心跳加快2、消化系统改变,造成食欲减退,发生肠胃道疾病3、强辐射使中枢神经区抑制,使动作的准确度、协调性、反应速度以及注意力等下降,致使工作效率低,易发生安全事故4、现处于季节更换,日夜温差较大,容易引发感冒等。 预防措施:合理安排劳动时间,注意休息,以补充水分,不要吃不洁的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 | ||||||||
| 环境 | 1、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分类放置,垃圾入池。 2、建筑物外架采用密目式安全网施工,以减少施工粉尘。 3、不燃烧垃圾等有毒物品,避免空气污染 4、戒烟、或少吸烟,以免破坏大气层中的氧气 5、水是不可再生资源,是非常珍贵,要节约用水 6、电需要消耗能源,要节约用电,使用节能灯 | ||||||||
| 施工现场针对性交底 | 危险因素 | 1、作业人员在架上、跳板上有坠落、滑落、踏空等方式受伤的危险; 2、材料、工具等物品有掉落、坠落、滑落等伤害下方人员的危险; 3、作业人员之间配合不默契,协调不好,发生意外危险; 4、作业人员身体不适,或突然发病,或主观判断失误,发生危险; 5、现处于基坑施工阶段,土方开挖部位有坍塌等危险 其它:未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搭设,造成模板支架倒塌或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倒塌。
| |||||||
| 防范措施 | 1、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必须随时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应高挂底用,系在钢管横杆上;脚底按照相关规范铺设好跳板; 2、材料、工具要轻拿稳放,传递材料、工具时,必须等另一人接好后,方可松手;严禁向下方抛掷材料、工具;严禁将材料放在架上、未固定的杆件上; 3、作业人员之间要谨慎操作,作业动作要有规律性,不要突然变幅,互相团结、协调一致,互相帮助; 4、架工作业应持证上岗;身体不适不能上班,作业中有不适症状或反应时,马上停止作业,不能继续作业。 其它: 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搭设架体
| ||||||||
| 应急措施 | 1、发生架体失稳、倾斜、倾倒时,应立即进行抢险,加固;如果人力不能阻止事态的蔓延,立即向项目报告情况,紧急情况下可以避险; 2、发生人员受伤,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3、身体有不适状况及时休息,若不适症状长时间不消退,及时去医院检查救治。
| ||||||||
| 交底人签名 | 接受交底 负责人签名 | 交底时间 | 年 月 日 | ||||||
| 作业人员签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