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十分棘手的社会问题,这其中固然有方方面面的原因,但从大学生本身来讲,还要直面困难,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提高竞争力,在激烈的竞争中为自己撑起一片蓝天。及早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清楚的认识自己的内部条件,做出合理的规划,并坚定的实施,相信工夫一定不负有心人的。不过,就目前而言,在大学生当中没有制定清晰的职业规划的仍大有人在,这不仅给今后的职业发展带来很大的盲目性,也使当前的生活学习缺乏目标和动力。为了清楚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我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活动,从大学生对自己专业的认识程度,对自身的认识程度,对就业前景的认识程度以及职业期望四个不同的角度对大学生做了调查,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当今国内外就业的严峻形势,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大一的时候,就鼓励我们写了《大学生涯规划》,但很多同学都不知道怎么写,对就业依然很模糊,大多数人都没想过毕业后的事……所以,在这次的实践调查报告中,我们选择了这个十分普遍并且和我们息息相关的的问题进行调查
二、调查内容和方式
1、方式:通过问卷调查,在网上和实际生活中收集问题进行筛选,采用不记名的方式,对经济管路学院不同年级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
2、内容:根据此次调查的目的,问卷共分13小题
三、调查现状
本次调查没有针对确定的年级,是随机选取校园的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在校园的100份问卷调查结果统计表明,有如下几种现状:
(1) 对于职业规划的认识
从调查上来分析有75%的同学对职业规划的认识局限于听说过,10%的同学没听说过,仅有15%的人对此非常了解。
(2) 对于职业规划的重要性认知程度
在校园的调查问卷中60%的人意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而有15%的同学却对此没有考虑。
(3) 接受职业规划服务普及比例
在校园的调查问卷中96%的同学没有接受过职业规划服务。
(4) 职业的选择渠道
57%的同学选择询问自己的老师,23%的同学选择参考家长的意见,10%的人选择凭借自己的力量,10%的人目前不清楚或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5) 被调查人参与社会或学校实践、社团的情况
结果显示80%的人参加过社团,其中有43%的人是因为发展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加入学校社团的26%的同学是因为自己的兴趣使然,11%的人是因为随大流而加入;在没有参加社团的人中,16%的人因为学习而放弃参加社团,3%的人没有面试上,1%的人不感兴趣。
(6) 对于提前做好职业规划重要性的认识
调查结果中显示93%的同学认识到其重要性,认为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对自身起到了很强的激励和约束,7%的人认为对自身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7) 针对目前就业情况是否做出合理的职业规划
有49%的人对自己有详细的职业规划,23%的人明确但是不清楚,28%的人有多种职业规划方案。
(8) 总数据体现
70%的数据来自大三年级,25%来自大二,4%来自大四,1%来自大一。
四、调查结果分析
1.大约占30%的人对于自身的职业规划有较正确的理解,但是在执行上却又明显不足。在被调查的70%数据中来自即将毕业或者考研的大三同学,然而在这部分数据中显示,只有48%的人意识到并能简单规划自己的职业。而在20%的大二中的数据更是不容乐观仅有20%的人意识到职业规划,但并没有实施行动。大四数据不足参考。
2.学校生活和兼职与大学生认识职业规划影响较大。在被调查人群中,因为提高自身能力参加学校社团的占认识并规划自己职业的总人数的80%左右,而因为以后职业而兼职的人在做职业规划方面所占比例最大达到90%以上。
3.部分数据表明女同学在认识职业规划方面比较深彻。
针对以上结论,并结合相关数据得出如下建议:
(一)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和爱好
倡导学生多参加学校社团组织,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兴趣是动力的源泉。真正的兴趣爱好是理性择业的一个必要前提,因此学校老师或就业指导者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发掘,发现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有个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因为找到自己的真正爱好是帮助大学生理性就业并合理规划的重要步骤。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有效的发挥自己的职能,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的有效途径。比如通过拓展训练或其他手段帮助学生做深入的自我发掘,了解自己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专门的简历修改服务;组织覆盖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工作调查,了解不同职位的能力要求和工作内容。
对于那些对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不是很了解甚至不了解的同学,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加深了解:
1.比较法。和同龄人相比较,找出自己的特点,不过要注意参照对象
的选择。
2, 评价法 重视同伴对自己的评价因为他人的评价更具客观性,要比较完整的看待自己,不要偏听偏信。
3, 二分法 坚持唯物辩证观点,既要充分发挥长处优点,也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劣势,更好地做到扬长避短,把握自己,取得更大进步。
人的认识是来自于实践,这对外界的事物是成立的,对认识自己也一样是成立的.所以,要认识自己,就不是在一个封闭的静止的环境中来实现,而是要在一个动态的,交往中,在社会实践中来认识自己。
了解了自己的性格等方面的特点后,还要增加对自己职业意向的了解。既认识了自己,了解了自己的兴趣、能力、优劣势,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取长补短。在读专业时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逐步加深对所读专业以后的从业方向的认识,以便自己逐渐确定以后从事的职业。平时可以通过阅读就业信息来了解职业现象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也可以询问专业教师,经过对自己的职业性格分析后逐步确定职业方向,确定后便可以做出一系列的计划了。
(2)指导学生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
针对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我们青大学子缺乏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但是引导学生做好自己的规划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我们提出:科学规划开展职业规划指导的时间,分阶段有重点地实施职业规划指导工作
大学一年级:主要体现在让大学生加深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增加专业学习兴趣,让其初步了解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为制定职业目标打下基础,并形成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个规划应该是具体的,另外,多利用便捷的网络下载一些职业倾向的性格测试表格,通过组织他们与高年级学生座谈,听取高年级学生在学习和就业方面的建议和经验等途径,实现对大一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
大学二年级:使大学生熟悉职业的分类和“职业群”,了解不同地方不同的雇佣结构和求职途径,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未来职业对自己的要求是什么,在学会笨专业的同时,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大学三年级:主要培养大学生具有评价和分析职业信息, 区分各种职业的异同, 判断何种职业适合自己,在职业群中作出初步选择的能力。通过不同的途径,开始了实习的阶段,可以尝试到不同的职场去实习,了解不同职业的不同的工作氛围,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确定自己的毕业的就业方向。
大学四年级:积累更多的经验,强化从学校到工作岗位心理适应的转变,学会走向社会,顺利地从事职业和适应职业生活。
在每个不同的阶段我们都应该与时具进,不断的了解为自己规划的职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不断的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不断的做好调整。
五.结束语
做好职业规划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只有在大学期间把自己的职业规划做好,在以后的日子里才能好好利用自己的时间,有意识的培养自己将来在就业过程中所需要的能力。未雨绸缪,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基础,才能赢得先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