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8年中考命题规律
| 年份 | 考查内容 | 考查方式 | 分值 |
| 2015 | 名著阅读 | 《鲁滨孙漂流记》作者、人物名字、情节简述 | 5分 |
| 2014 | —— | —— | —— |
| 2013 | |||
| 名著阅读 | 《西游记》故事情节简述、根据主人公及相关故事仿写句子 | ||
| 文学常识 | 在诗词阅读中考查作者名字 | 5分 | |
| 2012 | |||
| 名著阅读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及人物分析 | ||
| 文学常识 | 在诗词阅读中考查作品名 | 4分 | |
| 2011 | —— | —— | —— |
| 2008 | 文学常识 | 在诗词阅读中考查作者名字和作品中人物 | 3分 |
在2016年中考备考中,要着重注意对近几年没有考查过的篇目的复习。重点是名著片段阅读。复习时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①加强对重点篇目有关“作者、写作背景、篇目名称、主要内容概括、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相关知识的梳理;②加强对重点篇目主要人物性格的理解和分析;③加强对重点篇目重要情节的掌握和评析;④能结合生活对重点篇目中人物、情节或主旨加以灵活分析。
,河北中考题型突破)
文学常识积累与辨析
【例1】(2015河北考试说明题型示例)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望岳》——杜甫——唐代——律诗
B.《春》——朱自清——现代——散文
C.《范进中举》——吴敬梓——明代——小说
D.《再塑生命》——海伦·凯勒——美国——散文
【解析】吴敬梓是清代小说家,C项错误。
【答案】C
【方法指导】此类题型考查学生对名家、名著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有关知识也较多,要求考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一般为单项选择题,大多可以采用排除法答题;客观题答题叙述要精准。学生在基础巩固时要熟记课本所涉及的名家名篇(包括诗词曲、小说、散文、戏剧等),对每部作品的作家(包括生活时代或国籍)、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主题思想等分类归纳,比较记忆。
故事内容或情节概括
【例2】
(2015河北中考)我的这些想法实在大大冤枉了这个可怜的老实人。为此,我后来对他感到十分歉意。可是,当时我的疑虑有增无减,一连好几个星期都不能排除。我对他采取了不少防范的措施,对待他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友好,那样亲热了。这样做,我又大大地错了。其实,他和从前一样,既忠实,又感恩,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事情上去。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既是一位虔诚的徒,又是一位知恩图报的朋友。
(1)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鲁滨孙漂流记》,其作者是________(人名);文段中“这个可怜的老实人”名字叫________。
(2)这部名著中有不少“知恩图报”的情节,请你简要概述其中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名著故事情节的概括。要在熟读名著的基础上,完整叙述故事情节,故事情节要正确,语句通顺、简洁。
【答案】(1)笛福;星期五;(2)示例一:星期五为了报答“我”的救命之恩,始终忠实地跟随着“我”。示例二:一位英国妇人为“我”代管财产近三十年,后来“我”酬谢了她,并长期接济她。示例三:巴西老船长为“我”经管种植园二十多年,“我”后来免除他所有欠款,并年年付给他和他儿子金币作为终身津贴。示例四:在“我”刚回英国生活困难的情况下,被“我”救下的船长宣扬“我”的事迹并酬谢“我”。
【方法指导】此类题型要求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某一部文学名著的主要情节、某一片段、主要人物及性格,或概括某部名著的主要内容,需要考生对名著内容相当熟悉,巧妙考查了考生的积累和迁移能力。概括故事情节往往不能从选文中找到原话。解题时,我们必须紧扣题目所提取的片段或提示要求,抓住主要内容,语言要高度凝练。
人物形象介绍或分析
【例3】(2012河北中考)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妈一定刚刚起床,可是我已经下班回来了,”他一面想着,一面加快脚步,嘴里吹着口哨。“离开学校倒也好。反正那个该死的神父是不会让你好好念书的。现在我恨不得吐那家伙一脸唾沫。”他正想着,已经到了家。
(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这段文字中的“他”是指作品的主人公________。
(2)结合原著中这段文字之外的相关内容,说说“他”为什么对神父如此愤恨。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中主人公及人物分析。(1)题较简单,根据文字中所给的出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很容易判断出作品的主人公。(2)题涉及对原著内容的考查,考生必须真正阅读原著后才能正确作答。这道题以“文段再现”的形式,由点切入,紧扣原著文本,力图摒除“伪阅读”的倾向,考查真实的阅读经历与体验。该题意在引导学生走进名著,与名著亲密接触不折不扣地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要求。
【答案】(1)保尔(保尔·柯察金);(2)神父对他态度蛮横,经常体罚侮辱他,最后他因往面团里撒烟末而被神父无情地从学校开除。
【方法指导】此类题型要求考生把握名著中出现的人物主要性格特征和相关的故事情节。在名著中“活”着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用考生较熟悉的文学作品片段,考查人物形象和相关知识,不仅考查考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还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解这类题目时,要联系语段或原著,不能丢开语段或原著按自己的印象概括。这提醒我们在中考复习时,要着重记忆推荐名著中各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相关的故事情节,解人物形象介绍或分析类试题时,要注意人物、性格和情节必须吻合,不能张冠李戴。
作品的理解和评价
【例4】(2015中考说明题型拓展)《托尔斯泰传》的基调深沉,有人评论它是“一首挽歌,一首哀歌,一首死亡之歌”。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解析】在《托尔斯泰传》中,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托尔斯泰的一生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因此,他厌倦自己的生活,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但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
【答案】《托尔斯泰传》叙写了列夫·托尔斯泰这位伟大作家一生痛苦与挣扎的心路历程。他出身贵族,却具有平民情怀,他的理想、追求被自己所属的阶级排斥和中伤。他期待家人的爱与理解,但是他的理想、行为又被家人怀疑和抵制。最终,他绝望至极,离家出走,孤独而死。
【方法指导】此类专题或要求就自己最感兴趣的情节、人物谈看法,或要求就全书所表现的思想倾向谈认识。解答难在要求表达的看法必须针对所读名著中某个具体的部分,并要有独到的见解;易在题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考生可自主选择自己熟悉的情节、人物去谈。解题时,一要联系具体情节和作品主旨分析;二要选准评价角度,不能泛泛而谈;三要注意题目中具体要求,如字数、情境设置等。
,河北中考考点精练)
(一)单篇导练
(一)《朝花夕拾》
1.(2015南京中考)你为初一新生做《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按要求填空。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在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__①__;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__②__;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③。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__④__和__⑤__,令人回味无穷。
(1)将下面篇目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每处2个)
A.《狗·猫·鼠》 B.《阿长与〈山海经〉》
C.《二十四孝图》 D.《五猖会》 E.《无常》
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G.《父亲的病》
H.《琐记》 I.《藤野先生》 J.《范爱农》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2)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短语。
④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
2.(2015温州中考)名著阅读。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温馨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句子写出相应人物。
【甲】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她”是________。
【乙】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是________。
【丙】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他”是________。
3.(2015沧州9中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前天已将《野草》编订了;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莽原》上的《旧事重提》,我还替它改了一个名称:《________》。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
上面这段文字的画线处应该填上的作品名称是________。
透过作者对书名的进一步阐释,可以看出作者在文学创作方面的一个见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繁星》《春水》
4.(2015柳州中考)走近名著。阅读下面的小诗,回答问题。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________”著称。
(2)请你分析《繁星》《春水》中这类诗歌的特点。(提示:可从艺术、语言、形式方面进行分析,答出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5南充中考)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题后的问题。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文段作者是________。告诉了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三)《西游记》
6.(2015苏州中考)下面关于孙悟空的称呼及其得名原因,正确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请参照示例,完成表格。
①斗战胜佛 A.石猴被招安后,玉皇大帝授给他的官职
②齐天大圣 B.唐僧收石猴为徒时为他所取的混名
③行 者 C.唐僧师徒取经成功后,如来佛授给孙悟空的封号
④弼 马 温 D.石猴探水帘洞成功,众猴拜他为王时对他的称呼
⑤千岁大王 E.石猴回到花果山后,接受独角鬼王建议所称
| 称呼 | 示例: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 得名原因 | C |
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作门扇,舌头变作菩萨,眼睛变作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作一根旗杆。真君赶至崖下,不见的鸨鸟,只有一间小庙; 急睁凤眼,仔细看知之,见旗杆立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杆竖在后面的。断是这畜生弄喧!”(节选自《西游记》第六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5天津中考)下面是《西游记》第23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故事结尾处的颂子。请根据它的提示,简述这一故事,并概括这个故事中八戒的性格特点。
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萨请下山。
普贤文殊皆是客,化成美女在林间。
圣僧有德还无俗,八戒无禅更有凡。
从此静心须改过,若生怠慢路途难!
简述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15德州中考)名著阅读。
那八戒食肠大,口又大,一则是听见童子吃时,便觉馋虫拱动,却才见了果子,拿过来,张开口,毂辘的囫囵吞咽下肚,却白着眼胡赖,向行者、沙僧道:“你两个吃的是甚么?”沙僧道:“________。”八戒道:“甚么味道?”行者道:“悟净,不要睬他!你倒先吃了,又来问谁?”八戒道:“哥哥,吃的忙了些,不像你们细嚼细咽,尝出些滋味。我也不知道有核无核,就吞下去了。哥啊,为人为彻;已经调动我这馋虫,再去弄个儿来,老猪细细的吃吃。”
(1)以上文段节选自古典名著《西游记》,文中沙僧回答应是:( )。事情是在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经( )时发生的,后来事情败露,两个童子不依不饶,悟空一怒之下把树推倒。( )知道此事后把唐僧一行人抓了起来,逼他医好果树,悟空求救各路神仙都不能解救,最后千方百计把( )请到那里,用玉瓶里的水把树救活。
(2)下面与猪八戒有关的选项是( )
A.高老庄 B.五行山
C.戏嫦娥 D.大闹天宫
E.金身罗汉 F.净坛使者
G.贪吃懒做 H.慈悲坚韧
(四)《水浒》
10.(2015石家庄42中模拟)名著阅读。
①武松乘着酒兴,走上冈子来,见一个破落的山神庙。行到庙前,见这庙门上贴着一张印信榜文。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转身再回酒店……
②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力气,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
(1)上文节选自古典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
(2)作者要塑造武松“打虎英雄”的形象,却为何写武松胆怯,想转身回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武松从柴进庄上出来,就一直将哨棒带在身边,作者也时时提起它,读者满以为定当靠它打虎,结果却没有用上。这样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15乐山中考)《水浒传》的作者在塑造那些梁山好汉时,非常注意写出他们性格上的共性和个性。
例如鲁智深和李逵,他们的共性是______________,但鲁智深______________,李逵________________。
12.(2015石家庄40中模拟)有一位同学,读了《水浒传》之后,写了一副对联,请判断对联说的是哪个人物,并概述对联中提及的一个情节。
对联:打山门拔杨柳洒家自洒,闻潮信圆六和吾身非吾
人物________
情节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014潍坊中考)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①A拿着刀,立在檐前,两个人自入去了,一盏茶时,不见出来,A心疑,探头入帘看时,只见檐前额上有四个青字,写道:“白虎节堂。”A猛省道:“这是节堂是商议军机大事处,如何敢无故辄入,不是礼!”
②A喝声道:“奸贼!你待那里去!”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陆虞候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
(1)以上文字出自古典长篇小说《________》,文中“A”指的是________(人名)。
(2)从两段文字的描述,可以看出主人公的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骆驼祥子》
14.(2015东营中考)名著阅读。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的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
连A都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
以上文段选自中国现当代作家__________写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_》,文中 A 处的人物是________。小说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情节内容,塑造了这一悲剧性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与无奈。
15.(2014莱芜中考)名著阅读。
A.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着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些不尽合自己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
B.祥子的车卖了!他像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他的眼红得可怕,眼角堆着一团黄白的眵目糊;耳朵发聋,愣愣瞌瞌地随着大家乱转,可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
A段中祥子“几乎要哭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段中祥子“连哭都哭不出声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014襄阳中考)名著填空。
他从破败的农村来到城里以拉洋车为生。有一天他为了多挣两块钱,抱着侥幸心理拉客车出城。不料走到半里路,连人带车被十来个兵捉去。他在兵营里只好每天给大兵们扛行李,挑水烧水喂牲口,汗水从头上一直流到脚后跟,他恨透了那些乱兵。
这个小说情节中的“他”是________(填人名),作为小说主人公的“他”前后发生巨大变化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他”初到北京时老实、坚忍;在经历了三起三落后,“他”又变得____________________(填性格特点),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旧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
(六)《鲁滨孙漂流记》
17.(2015泉州中考)阅读下面有关《鲁滨孙漂流记》故事情节的叙述,按要求作答。
a.鲁滨孙舍弃安逸的生活,多次航海冒险。b.有一次,由于遭遇土耳其海盗的劫持,他历尽艰险逃了出来。c.不料,当船航行到大海上时,遇上大风暴,巨浪将船打翻,唯他幸存。d.他被海浪抛到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在那里度过了28年的时光。
(1)情节有误的是b句。原著的情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荒岛上,鲁滨孙靠什么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请概括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013东营中考)名著阅读。
现在我在岛上已有了两个“庄园”。一处是我的小小的城堡或帐篷,四周建起了围墙,后面是一个岩洞,岩洞已扩大成好几个房间。其中有一间最干燥最宽大,里面放满了我用陶土烧制成的大瓦缸……
这段文字选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写的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选文中的“我”在岛上搭建房屋、烧制陶器、________、________等,奇迹般地生活了28年。
(七)《格列佛游记》
19.(2015孝感中考)名著阅读。
皇帝和全朝都站在岸上,等待着这一次伟大冒险的结果。他们只看到船只排成一个大半月形向前推进,却看不到我,因为这时水已经没过了我的胸脯。当我走到海峡中间时,他们更加愁闷,因为这时只有我的头是露在水面上的。皇帝断定我是溺死了,而敌人的舰队又来势汹汹地从对面开来。可是不久他就放心了。我越往前走,海峡也就越浅。不多一会我已经走近岸边,到了可以听见喊声的地方。
上述文段选自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斯威夫特的小说__①__。“这一次伟大冒险”是指__②__。“我”还机智地扑灭了利里浦特国皇宫的大火。“我”这么一个勇敢、聪明并且正直的人,利里浦特国君臣却__③__,导致“我”被迫逃离该国。“我”在利里浦特国的经历,体现了这部小说最鲜明的特征,那就是:奇异的想象,__④__。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
20.(2014贵阳中考)名著阅读考查。
①“如果一只‘耶胡’拥有大量这样贵重东西,它就可以买到它所需的一切,比方说,最漂亮的衣服,最华丽的房屋、大片的土地、最昂贵的酒类和肉食,他还可以挑选最美的母耶胡。”
②“他们从青年时代起就学习一门学问,即搬弄文字,设法证明白的是黑的,黑的是白的,你给他出多少钱,他就给你出多少力。”
上面的两段话均出自英国作家____________的小说《格列佛游记》第四卷。这是主人公格列佛和慧骃之间的对话。段①是格列佛费了半天唇舌解释________的用处时说的话;段②则是格列佛对英国________(职业)的定义。童话色彩只是这部小说的表面特征,尖锐而深刻的________才是这部小说的灵魂所在。
21.(2015朝阳中考)走近名著。
虽然敌人的箭仍旧不绝地射来,许多支箭射中了眼镜玻璃片,可是这至多不过把玻璃片伤损一点罢了,并无大碍。现在我把所有的铁钩都拴好了,一手拿着绳结,用力一扛,可是一艘船也拉不动,就放下绳索,铁钩仍旧搭在船上。我拿出小刀决意把船上的锚索割断,这样一来我脸上手上又中了二百多支箭。接着我又拾起搭着铁钩的绳结,很方便地把五十艘最大的敌舰拖走了。
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讲述的是主人公在________国的故事。
22.(2015莆田中考)但是我必须坦白承认,这些杰出的四足动物有许多美德。跟人类的腐化堕落对比一下,使我睁开了眼睛,扩大了认识领域。因此我能开始用另一种眼光来观察人类的行为和感情,使我感到对待同类的尊严用不着那样谨小慎微。(《格列佛游记》)
选段中的“四足动物 ”生活在哪一国?格列佛在这里看到了怎样的怪诞景象?这个国家通过什么方式决定格列佛离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名人传》
23.(2015郴州中考)名著阅读。
“他远不只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当我们对德与恶的庸俗斗争到疲惫的辰光,到此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
(1)选文出自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________》。该书叙述了德国音乐家________、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作家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故事。
(2)请结合原著,说说书中三个伟人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2014巴中中考)读名著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当我们对德与恶的庸俗斗争到疲惫的辰光,到此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
(1)上文选段选自文学名著《________》(书名),文中的“他”是________(人名)。
(2)文中“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中“最大”“最好”暗示了他的伟大,他的伟大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外文学名著中,有许多人物的经历可以印证“痛苦和磨难造就人”的道理,请写出表现这一道理的其他一部作品及作者。
作品名称:《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
25.(2015盐城中考)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雄狮般的面容,牙关紧咬,布满愤怒而痛苦的皱纹,而凌驾于这一切之上的,是意志,拿破仑般的意志。(节选自罗曼·罗兰《名人传》)
选文所写的伟大音乐家是谁?结合原著,写出他外貌与性格的主要特征,并简述他的一个感人事例。
人物:________ 外貌:________ 性格:________
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童年》
26.(2015乐山中考)下列对《童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品从“我”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
B.阿廖沙的外祖父是开染坊的,但随着家业的衰败,外祖父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两个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
C.在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人间的痛苦和丑恶。
D.小说的基调整体上显得严肃、低沉,在这悲剧氛围中让人们无法看到战胜悲剧命运的曙光。
27.(2015陕西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嘿,你在说什么,格里高里·伊凡诺维奇?让我跳舞?不是开玩笑吧?”外婆笑了起来,往众人身后躲着,大家都附和着。突然,她站了起来,收拾一下衣裙,挺直身子,高高地仰起脑袋,像年轻的姑娘一样迈着轻盈的步子走了过去,笑着说:
“让大家开开心,来吧!雅科夫,换支曲子!”
上段的文字选自《________》(作品名称)。从文段可以看出外婆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
28.(2015成都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
这是小说《童年》中外祖母的一番话。请回答这番话中的“谢谢你”是外祖母针对什么事情所讲的。请概括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9.(2014大连中考)班长要为升旗仪式写一篇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演讲稿,他打算用保尔的事迹作例子。请你依据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积累,仿照下面的示例,帮他再举一例。
示例:为了让生命更有意义,双目失明的保尔拿起笔来顽强地从事创作,甚至手稿丢失也不放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2014天津中考)《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影响了几代人的史诗性长篇小说,主人公保尔被视为精神楷模。请结合保尔的经历,举一例谈谈保尔身上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2015承德二中模拟)名著阅读。
当他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刀剖开他的颈子,切除一侧的副甲状腺时,死神的黑色翅膀曾经三次触及他。然而他的生命力非常顽强。达雅焦急不安地守候在外面,几个小时以后,她看见丈夫脸色像死人般苍白,但仍然很有生气,而且像往常一样平静温存:
“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丧失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走着瞧吧!”
他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队伍中去。
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小说______________,该书中主人公因________________而在12岁的时候就被迫过早地离开了学校,做起了童工,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别人影响下逐步走上道路。
所选文段是写主人公因伤病接受手术的情景,体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文中“一条道路”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考查
32.(2015德州中考)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孟子》是孟子及门人所作,儒家经典著作,记录了孟子的仁政、民本等政治主张。
B.《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范进、贾雨村、严监生等都是其中的艺术典型。
C.老舍,原名舒庆春,杰出的语言大师。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
D.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等。
33.(2014益阳中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战国策》是一部史书,西汉刘向编订,《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该书。
B.莫泊桑是法国小说家,我们学过他的短篇小说《项链》《麦琪的礼物》。
C.《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在高老庄被孙悟空打败,又听到唐僧的大名,就同意去西天取经。但是,他还有如若取经不成就回高老庄的想法,这也充分暴露了他的动摇性。
D.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写了众多的小人物,他对这些小人物分外宽厚,笔锋也不像小说那样犀利,如长妈妈做了一点好事,他就用诗一样的语言进行赞美。
34.(2015宁波中考)请从下面选项中任选一项,结合相关情节,解说绰号由来。
A.行者(《水浒》中武松的绰号)
B.骆驼祥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绰号)
我选(________),解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2015聊城中考)按要求答题。
我市“阳光读写推介会”后,学校开展“名著推荐墙”活动,要求同学们将所读名著浓缩为一句话,推荐给其他同学。请你从以下备选名著中选择一部,仿照示例,完成推荐。
示例:《水浒》——梁山好汉嫉恶如仇,除暴安良,显英雄本色。
备选名著:《骆驼祥子》《名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格列佛游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2015湖州中考)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甲】
冬天过去了,窗外已春意盎然。他动完了最后一次手术,总算死里逃生,但已毫无血色。他觉得自己再也不能待在医院里了……医生建议他再做一次手术,他冷冷地、生硬地说:“到此为止。我可够了。我已经向科学献出了我的一部分鲜血,剩下的留给我做点别的事吧。”
【乙】
(文段一)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买卖也就更顺心。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
(文段二)他的车,几年的血汗挣出来的那辆车,没了!自从一拉到营盘里就不见了!以前的一切辛苦困难都可一眨眼忘掉,可是他忘不了这辆车!
(文段三)“为什么不去卖了它们,再买上一辆车呢?”想到这,他几乎要跳起来了。
(1)【甲】中的“他”是__①__(填人物名),他决定做的“别的事”是指__②__。
(2)阅读【乙】中的三段文字,联系整部作品,选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 )
A.“他的希望更大了”说的是“他”想凭借自己的力气拉车挣更多的钱,好回老家买地造房子,过上安稳的日子。
B.“他”的车没了,是因为他为了挣钱没有好好照顾自己,最后劳累到生病了,为了看病,“他”只得把车卖了。
C.“它们”指的是骆驼,“他”从军营地逃走的时候带走了三匹骆驼,后来把它们牵到城里卖了钱,买了第二辆车。
D.“他”从农村来北京,经历三起三落,最终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变成潦倒、麻木、自私、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37.(2015长沙中考)名著阅读。下面是《水浒》中的片段,阅读后回答问题。
五个人行至浦边一条阔板桥,一座牌楼上,上有牌额,写着道“飞云浦”三字。(A)见了,假意问道:“这里地名唤做甚麽去处?”两个公人应道:“你又不眼瞎,须见桥边牌额上写道‘飞云浦’!”(A)站住道:“我要净手则个。”那两个提朴刀的走近一步,却(A)被叫声“下去!”一飞脚早踢中,翻筋斗踢下水去了。这一个急待转身,(A)右脚早起,扑嗵地也踢下水里去。那两个公人慌了,望桥下便走。(A)喝一声“那里去!”把枷只一扭,折作两半个,赶将下桥来。那两个先自惊倒了一个。(A)奔上前去,望那一个走的后心上,只一拳打翻,就水边捞起朴刀来,赶上去,搠上几朴刀,死在地下。却转身回来,把那个惊倒的也搠几刀。
(1)文段中的A是________(人名),他大闹飞云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浒》中有许多“打杀”的情节,如选段中的“大闹飞云浦”,另外还有“拳打镇关西”、“怒杀阎婆惜”等。请你说说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些“打杀”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水浒》中的梁山好汉们认为生命的意义是“忠”与“义”,而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则认为生命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