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重庆师范大学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06:26:03
文档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线性代数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必修)制定时间:2005年4月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制《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2004年制订,2006年修订)一、课程代码:0502121004二、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必修三、预修课程:无四、学分:4学分五、学时:72学时六、课程概述:线性代数是理工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数学课程,它是为培养满足理工科类专业高等本科人才的需要而设置的。本课程主要讲授: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向量空间与线性变换、特征
推荐度:
导读重庆师范大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线性代数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必修)制定时间:2005年4月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制《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2004年制订,2006年修订)一、课程代码:0502121004二、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必修三、预修课程:无四、学分:4学分五、学时:72学时六、课程概述:线性代数是理工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数学课程,它是为培养满足理工科类专业高等本科人才的需要而设置的。本课程主要讲授: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向量空间与线性变换、特征
重庆师范大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课程名称:    线性代数     

适用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程(必修)   

制定时间:    2005年4月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制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

(2004年制订,2006年修订)

一、课程代码:0502121004

二、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必修

三、预修课程:无

四、学分:4学分

五、学时:72学时

六、课程概述:

线性代数是理工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数学课程,它是为培养满足理工科类专业高等本科人才的需要而设置的。本课程主要讲授: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向量空间与线性变换、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矩阵的对角化、二次型等理论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方法。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及广泛的实用性,因此本门课程所介绍的理论和方法广泛应用于各学科,尤其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该门课程的地位与作用更显得重要。

七、教学目的:

线性代数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必修的数学基础课程之一,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该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培养熟练的运算能力,适当地训练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为今后学习本专业后继课程提供必需的数学基础。

八、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章)

理论学时实验学时习题课学时其它备注
第一章 行列式

82
第二章 矩阵

124
第三章 线性方程组

126
第四章 向量空间与线性变换

82
第五章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矩阵的对角化

82
第六章 二次型

62
九、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 行列式 10学时

教学要求:

本章的目的要求是:会用对角线法则计算二阶、三阶行列式;了解n阶行列式的定义;掌握n阶行列式的性质、能够准确、熟练地运用这些性质,并学会计算行列式的一些常用方法;掌握克莱姆法则。

本章的重点是准确熟练地利用行列式的性质计算行列式的值;难点是n阶行列式的计算。

教学内容:

一、n阶行列式的定义及性质

二阶和三阶行列式的结构、子式与代数余子式的概念,n阶行列式的性质。

二、n阶行列式的计算。

三、克莱姆法则。

第二章 矩阵 16学时

教学要求:

本章的目的要求是:理解线性方程组的同解和初等变换的概念,明确消元法的理论依据,理解消元法与矩阵初等变换的关系,能熟练地运用矩阵的初等行变换解一般线性方程组;理解矩阵和矩阵相等的概念,了解零矩阵、单位矩阵、对称矩阵和反对称矩阵等特殊矩阵的概念及性质;掌握矩阵的加法、数量乘法、转置及其运算性质,并能熟练地运用它们。掌握矩阵乘积的行列式定理;正确理解和掌握可逆矩阵的概念;掌握可逆矩阵的性质,矩阵可逆的充要条件;理解伴随矩阵的概念,会用伴随矩阵法求二阶逆矩阵;理解初等矩阵的概念,掌握初等矩阵与初等变换的关系,熟练掌握用初等变换求逆矩阵的方法;理解分块矩阵的含义;理解分块矩阵的加法、数量乘法、乘法、转置的意义;会用分块矩阵去简化运算和证明有关问题。

本章的重点是矩阵的概念与运算;消元法;矩阵的初等变换。

教学内容:

一、高斯消元法

矩阵及矩阵的初等变换的概念;线性方程组的同解变换与矩阵的初等行变换;用矩阵的初等行变换解线性方程组。

二、矩阵的加法、矩阵与数的乘法、矩阵与矩阵的乘法、方阵乘积的行列式。

三、矩阵的转置、几个重要的矩阵。

四、可逆矩阵的逆矩阵

可逆矩阵及逆矩阵的概念;可逆矩阵的性质,求逆矩阵的公式。

五、矩阵的初等变换和初等矩阵

初等矩阵的定义及其性质,初等变换求逆矩阵的原理和方法

六、分块矩阵

分块矩阵、分块矩阵的运算、准对角矩阵

第三章 线性方程组 18学时

教学要求:

本章的目的要求是:理解n维向量和数域F上n维向量空间的概念;掌握n维向量的加法、数量乘法及其运算性质;理解向量的线性组合、向量组等价的概念;正确理解和掌握向量组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概念,并熟练掌握它们的判别法则;熟练掌握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和秩的概念及求法;理解并掌握矩阵的秩的概念,能熟练地求矩阵的秩。知道矩阵的相 似标准形与秩的关系;掌握齐次线性方法组有非零解的条件,明确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的性质;熟练掌握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的概念及求法;掌握非齐次线性方程有解的充要条件和解的结构。

本章的重点是向量组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的定义及其判定;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要条件;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充要条件;难点是向量组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的判定;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

教学内容:

一.n维向量及其线性相关性

线性组合(线性表出)、等价向量组的定义及性质;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定义及性质;向量组的基本性质定理;极大无关组、秩的定义、性质及其求法。

二.矩阵的秩、相抵标准形

矩阵的行秩、列秩与矩阵的秩三者的关系;方阵非奇异与满秩的关系;k阶子式的定义;矩阵的秩(即非零子式的最高阶数)、初等变换不改变矩阵秩的定理,用初等变换求矩阵的秩的方法;矩阵的相抵标准形。

三.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条件及解的结构

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条件,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性质,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的概念、存在性、求法及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

四.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条件及解的结构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有解判别定理及解的个数定理;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

第四章 向量空间与线性变换 10学时

教学要求:

本章的目的要求是:掌握向量空间Rn的基的概念及求法;理解基在向量空间Rn理论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掌握向量空间Rn中由旧基到新基的过渡矩阵的概念及求法;掌握基变换及坐标变换公式;了解向量的内积、长度、正交、标准正交基、正交矩阵等概念;熟练掌握将线性无关向量组正交标准化的方法。

本章的难点是施密特正交化方法。

教学内容:

一.Rn的基与向量关于基的坐标

向量空间Rn的基、向量的坐标的定义;过渡矩阵的定义;基变换与坐标变换公式。

二.Rn中向量的内积、标准正交基和正交矩阵

Rn中向量的内积的定义及简单性质;向量的长度及其性质;两向量的夹角;标准正交基的定义、存在性、作用及其求法。(施米特正交化方法),正交矩阵的定义、性质。

第五章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矩阵的对角化 10学时

教学要求:

本章的目的要求是:掌握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的概念、性质;能够熟练地求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了解相似矩阵的概念及性质;掌握方阵可以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及其具体化法;了解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掌握化实对称矩阵为对角矩阵的方法。

本章的重点是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定义及计算;方阵的相似对角化;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

教学内容:

一.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相似矩阵

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的概念,性质及求法;相似矩阵的概念及性质。

二.矩阵可对角化的条件及化法。

三.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的性质;实对称矩阵对角化的方法。

第六章 二次型 8学时

教学要求:

本章的目的要求是:掌握实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了解矩阵合同的概念;了解二次型的秩的概念;了解二次型的标准形、规范形的概念及惯性定理;掌握用正交变换化实二次型为标准形的方法;会用配方法和初等变换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形;掌握正定二次型、正定矩阵的概念及判别法。

本章的重点是二次型的定义及其矩阵表示;用正交变换化二次型为标准形;正定二次型与正定矩阵;难点是用正交变换化二次型为标准形。

教学内容:

一.二次型的定义和矩阵表示 合同矩阵

n元实二次型的定义和矩阵表示;矩阵的合同;非退化线性变换;非退化线性变换前后二次型及其矩阵间的关系。

二.化二次型为标准形

n元实二次型的标准形的概念,用正交变换法、配方法和初等变换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形。

三.惯性定理和二次型的规范形

惯性定理,实对称矩阵的合同规范形

四.正定二次型和正定矩阵

正定二次型、正定矩阵的概念;n元实二次型、n阶实对称矩阵正定的充分必要条件。

十、实验部分:无

十一、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

教材:居余马等编著,线性代数(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2版

参考书: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编,线性代数(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4版

执笔人:李忠碧  2006年8月

审定人:          2006年8月

负责人:          2006年8月

文档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线性代数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必修)制定时间:2005年4月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制《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2004年制订,2006年修订)一、课程代码:0502121004二、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必修三、预修课程:无四、学分:4学分五、学时:72学时六、课程概述:线性代数是理工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数学课程,它是为培养满足理工科类专业高等本科人才的需要而设置的。本课程主要讲授: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向量空间与线性变换、特征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