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以“网站设计与开发”课程为例
王秀慧 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薄文彦 山西大同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冯丽露 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摘要:针对网站设计与开发课程在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下存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基于超星学习通构建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并应用到实践教学中。通过对比试点班与普通班考核数据,了解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关键词:网站设计与开发;超星学习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2;TP311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8)17-0090-04
● 引言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正逐渐在我国各高校内兴起。所谓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平台学习教师提供的视频,课堂中开展讨论与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1]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翻转课堂教学。实践证明,那些知识点清晰、难度较小、实践性强、以技能性学习为主的课程更适合采用翻转课堂[2],而偏重于理论研究、注重互动情景与情感交流的课程更适合传统教学模式。
作为山西大同大学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教育技术学等专业的一门软件开发类教学课程,“网站
设计与开发”课程逻辑严谨,其应用
性和实践性均很强,强调动手与实
践解决工程问题。课程特点决定了
该课程更适合采用翻转课堂教学
模式。翻转课堂的实施依赖于网络
教学平台的支持,而超星学习通作
为一款大数据环境下用于满足教师
和学生课堂内外交流学习的移动平
台,正逐渐在教育教学领域发挥着
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通
过分析“网站设计与开发”课程在传
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探讨了
实施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基于超星
学习通平台构建了翻转课堂教学模
型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 实施翻转课堂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网站设计与开发”
课程大多采用“理论讲授+上机实
验”的教学模式。尽管任课教师在多
年的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以期
最大化提高教学效率,但在传统讲
授式的教学模式下,该课程教学仍然
存在一些问题,这使得翻转课堂教
学模式的应用成为必然之选。
1.课程内容偏多,课时相对不足
该课程综合性很强,涉及的知
识面广,包含的知识点多,但课时相
对不足,教师往往为赶进度而加快
教学节奏,扩大教学容量,结果导致学生囫囵吞枣,难以消化。
2.上机实验时间有限,无法满足学生解决问题的需求
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分为两个环节,学生在理论课上接受课堂知识后,在实验课上上机完成相应任务。但实验上机时间有限,教师在课上往往不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需求。为实现学习目标,学生会花很多时间在课下自主实践,遇到难题时无法及时获得教师的辅导。
3.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讲,课堂参与度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尽管教师采取了项目驱动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积极性,但从教学效果看,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项目开发能力,但容易照搬照套,创新不足。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遇到新问题的时候往往无从下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低。
● 实施翻转课堂的可行性
1.课程特点
“网站设计与开发”课程重点培养学生Web应用系统的综合设计和开发能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该课程属于软件开发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大多采用项目式教学,课堂交流互动和小组讨论、分工合作活动较多,这些都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思想相符合。因此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该课程的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2.学生知识基础及自学能力
该课程综合性较强,涉及的知
识面广,学习本门课程之前要求学生
具备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平面
设计的艺术素养及比较扎实的数据
库应用与开发能力。所以在制订人才
培养方案时,把“C++程序设计”“平
面艺术设计”和“数据库原理”等课
程安排到该课程之前,保证了前后学
习内容的融会贯通,使得学生具备了
自学本课程的知识基础。
3.翻转课堂配套教学资源的
建设
从2016年开始,笔者所在教学
团队承担了“网站设计与开发”课
程的综合教学改革任务,经过两年
多的工作推进,教学资源建设取得
了丰硕的成果。
(1)项目式教学方法下实
际开发项目的选择
项目教学法是该课程最有效的
教学方式,在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
中,教学项目的选择非常重要。经分
析对比,我们选择“网上书城系统”作
为教学实施项目,并从前台和后台的
角度把整个系统划分为网站首页的
设计与制作、用户登录注册及找回密
码、网站访问量和在线人数统计、图
书信息展示与查询、购物车、订单查
询、图书管理、订单管理、会员管理等
九个教学案例,每个案例按照由浅入
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嵌入不同的知识
点,各案例之间紧密衔接,前后呼应,
富有层次性,保障学生循序渐进、由
浅入深地接受知识。
(2)课程微视频的开发
翻转课堂的实施必须有配套
的教学视频。目前我们已结合“网上
书城系统”教学项目精心开发了40
个知识点的教学视频,录制总时长
约400分钟,能够满足翻转课堂课
前学习的需求。
(3)学习任务及相关问题
的设计
目前我们已根据实际教学需
求,对关键教学知识点都设计了预
习问题、测验题和学习任务,用于保
障翻转课堂的顺利实施。
4.网络学习平台
翻转课堂的实施依赖于网络
学习平台的支持。教师通过超星学
习通平台,可以灵活创建教学课程
学习空间,发布教学资源(如视频、
文档、图片等),发起讨论,布置批改
作业,发布测试题,实施班级教学
管理,跟踪学生学习情况并实现对
学习数据的统计分析。学生通过该
平台,可以观看教学视频、交流互
动、签到、上传下载作业、查看个人
学习进度等。
5.校园WIFI全网覆盖
笔者所在学校从2017年初开
始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工程,目前已
经实现了校园WIFI全网覆盖,方便
学生随时随地观看教学视频、在线
交流互动。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翻转课
堂教学模型设计与实施
1.教学模型设计
笔者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思想,设计了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如下图)。
课前:教师结合教学项目完成课程设计,设置课前预习问题,精心制作教学视频,基于知识点布置教学任务,并把这些资源上传到超星学习通平台;同时在学习通APP中时刻关注学生学习进度并收集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学生通过学习通平台观看教学视频,并记录在看教学视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学习通平台提出疑问;每段视频后都附有教师发布的教学任务,学生需提前思考并查找相应素材,为课中实施任务做好准备。课中:教师发布测试题检测学生课前预习情况;针对学生在学习通上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给出解答;引导学生分组实施教学任务并现场巡回指导;对学生作品给予点评,指出不足,课下完善;布置拓展任务,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去完成。学生通过完成课堂测验检测自己知识的不足;小组交流讨论加以教师的指导,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作品。课后:教师验收学生完善后的作品,依据量规进行评分;同时进行教学
反思,以改善不足之处。学生根据教
师课上点评完善作品,提交到学习
通平台;实施拓展任务,实现知识能
力的进一步提升。
2.教学实施
笔者所在教学团队选取所在
学校2015级教育技术学本科一班
作为试点班级,科学划分学习小
组,以“注册及密码找回”案例的教
学为例,探讨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翻
转课堂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准备阶段
①设置预习问题。教师依据教
学大纲,明确“注册及密码找回”案
例的知识点,根据知识点设置预习
问题并发布到学习通平台,让学生
带着问题观看教学视频,使得学习
更有针对性。
②制作并发布教学视频。根
据教学知识点把“注册及密码找
回”案例的教学划分为三段,并使用
“屏幕录像专家”完成教学视频的
录制,每段录制时长约10分钟,之后
发布到学习通平台供学生观看。
③布置课上任务。每节教学内
容后都附有教学任务,学生完成教
学视频的预习
以后,可以查看
并思考任务如
何完成,收集素
材,为课堂实施
提前做好准备。
④观看教
学视频。学生登
录学习通APP,根据教师的预设问
题观看教学视频。同时把自学过程
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发布到学习通
平台,这一方面可以促进师生、生
生之间线上互动交流,另一方面为
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提供
依据。
⑤收集疑难问题。教师在手机
端可以实时查看学生学习进度,针
对学习进度落后的学生及时给予提
醒和督促。同时对学生在学习通中
所提的疑难问题进行分类汇总,为
课上集中解决共性问题做好准备。
(2)课中教学实施
①随堂测试。教师在学习通
中发布随堂测试题检验学生知
识掌握情况。本节测验共包括六
道选择题,设置学生答题时间为
5分钟。学生提交答案后,后台数
据显示正确率为86.3%,表明学生
课前预习效果良好。其中“控件的
AutoPostBack属性用于设置其事
件( )”一题错误率偏高,需要
教师重点详解。
②疑难问题解答。教师根据课
堂随机测试结果和课前在学习通
中收集到的疑难问题进行现场共
性问题答疑。在交流答疑过程中,
鼓励学生随时提出新的疑问,与学
生一起展开深度讨论,并有针对性
地演示“注册及密码找回”案例的
实施过程,帮助学生有效内化教学
内容。
③教学任务实施。学生按照教
师在学习通中发布的教学任务要求,分组开始实施。组内成员各自发挥特长,相互协调,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小组成员通过组内讨论、在线
搜索等方式自主解决遇到的问题,不断实现知识的内化和提升。同时教师现场给予学生及时的点拨,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④展示成果及点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讲台汇报教学任务完成情况,教师现场予以点评,指出每一组成果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为学生指明改进的方向。同时,鼓励支持其他小组同学发表看法,让学生在讨论和互评中实现知识的不断深化。
(3)课后总结
①成果评价。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改进意见完善相关任务,并把最终实践成果提交到学习通平台,教师依据评价量规对学生成果予以评分,作为期末考核成绩的组成部分。
②知识延伸。为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更深层次地探究知识,教师需精心设计拓展任务,帮助掌握知识较好的学生实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从而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
③教学活动延续。课堂教学结
束以后,学生仍然可以在学习通平
台中查看教学资源,以进一步固化
所学知识。师生可以继续线上交流
互动,实现对未尽疑难问题的探讨。
除此之外,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
行回顾与梳理,分析不足之处并加
以改进,以期教学水平更上一层。
● 教学效果对比
2015级教育技术学本科一班作
为试点班级,按照本文所设计的翻
转课堂实施方案组织教学。二班作
为对比班级,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
式。两个班级的考核方式相同,包括
三个综合性作业(60%)+平时任务
(40%)。其中,三个作业的布置分布
在教学过程的不同时段,分别从不
同角度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平时任务是指教师在每完成一个教
学知识点后为检验学生掌握情况而
布置的具体实践项目。期末综合成
绩对比如表1所示,网站性能对比如
表2所示(以第三个综合性作业“主
题网站的设计与开发”为例)。
由考核结果可知,试点班学生
综合成绩要明显优于普通班,表明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翻转课堂教学
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从学
生作品来看,试点班学生所开发的
网站大多功能完善,兼具前台信息
展示和后台管理功能;网站运行流
畅,bug较少;有创新点的作品比例
接近一半,表明学生综合项目开发
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
了有效提升。当然,还有约20%的学
生成绩并不理想,下一阶段将重点
关注学习困难群体,总结影响教学
效果的因素,制订激励机制以调动
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争取做到一个
都不能少。
表1 成绩对比
表2 网站性能对比
参考文献:
[1]王鉴.论翻转课堂的本质[J].高等教育研究,2016,37(8):53-57.
[2]王琦,席丹,高茹月.社会化媒体情境下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6):99-107.
基金项目:山西大同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XJG2016212);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H-130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