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山西省吕梁高等专科学校汾阳师范分校 杜江洪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背诵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和背什么、如何背的问题。首先说明背诵的定义和为什么背诵是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然后具体阐明背诵对英语各个方面提高的作用:背诵有利于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有利于用英语思维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文化修养与气质;能极大的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最后提出背诵的注意事项:背诵要选材得当,方法正确;要循序渐进,不断重复,活学活用,才能使其在英语学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背诵 英语学习 听说读写 英语思维 气质 自信心
理解 反复 专注 活学活用
目前,在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冲击下,传统的背诵会被大多数老师在英语教学中遗弃,他们认为背诵就是机械的死记硬背,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甚至会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殊不知,背诵顾名思义就是背和诵两大部分。它的汉语解释是指不看原文凭记忆而念出读过的文字。它是一种读书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是读书的基本功之一。背诵对于英语学习不仅有效,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记忆力,人体的大脑就像一把利剑,越磨越亮,不用反而会生锈。巴甫洛夫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在黑夜里赶路,忽然有神灵在他的耳边说:“蹲下去,捡一点东西放在袋子里。”这个人不敢违背神灵的旨意,蹲下去捡了一点东西放在袋子里。走出山谷之后,天亮了,他打开袋子想看看神灵让他捡的是什么,一看便惊呆了:神灵要他捡的竟是钻石!巴甫洛夫用这个故事来比喻教育。这也是绝大多数成功的学者在回忆他们早年受到的强制性教育时,总不怨恨的原因。所以背诵,甚至是强制性的背诵在英语学习中也显得尤为重要。“死记硬背”新的解释是创造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的基础,因为只有“死去”才能“活来”!所谓“死”,就是最初的语言信息输入,然后在大脑中形成个人语料库,语料库丰富了,正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样,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这样死的语言材料便“活”起来了。
在非英语环境中学习英语,背诵会解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的 所有问题。这些问题体现在英语中就是,听、说、读、写方面以及用英语思维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甚至还可以培养气质修养等。
(一)背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在模仿中背诵,在大声朗读中背诵,既规范了学生的发音又训练了学生对语音、语调、连读、失去爆破,重读、弱读的了解和运用。这样学生就能听得准确,说的地道,从而也大大加强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背诵有利于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在背诵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积累大量的词汇、短语、句子,名言名段等,迅速地扩大了自己的语言信息存储量,增加了各方各面的知识,扩大了文化生活的视野、这对学生阅读速度的提高和理解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另外,学生在写作时可以对自己背诵的相关内容加以提炼,灵活运用。在文章结构安排上,也会因为背诵篇章的影响而条理、严谨。在文章内容上,更会因为名言好句而更加丰富精彩。
(三)背诵能养成学生用英语思维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常常会有这样一种现象:许多学生在解决英语问题时说不上理由,只是看的顺眼、听得顺耳、说的顺口,答案也往往是正确的,这就是语感在起作用。背诵会让学生无形中获得这种能力。这是因为背诵使得长期的规范语言感受和语言连用养成一种对语言文学的感悟能力。所以学生在遇到一些选择题、完形填空时有时不了解句法句意也会选出正确的答案来。
(四) 背诵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与气质
学生在背诵中接触的不仅是语言的声音,更多的是语言习惯,这些习惯体现了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民族文化,这就加深了学生对习得语言文化的理解。此外,从小学到大学,到更深一层的学习都是文化积累的过程,文化层次高了,修养、气质也随之提高了。可以说,学生背诵什么样的文章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气质。比如:学生背诵了马克·吐温、莎士比亚的作品,有一天你会发现他们也写出和名人风格相同的作品;背诵了奥巴马的演讲,学生也具有了他的思维,他的风格,他的逻辑等等。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就精通许多种外语,他能背诵许多歌德和海涅的诗歌,并常在谈话中引用他们的诗句,使得他的谈话精僻、哲理还不失风趣。伟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呢?
(五)背诵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自信是一座桥梁;自信是一架天梯。自信能使学生荣登成功的宝座; 能使学生攀登成功的颠峰。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学习英语首要任务就是学会用英语交流,要能听得懂,说的出。背诵就解决了“哑巴英语”的问题。不论是说的一口漂亮的英语,还是写的一手精彩的作品,都能能使学生像使用母语一样得心应手,这就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李阳就是这方面很好的例子。
背诵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那么我们该让学生背诵什么,如何背诵呢?
(一)选材方面。
让学生背诵的材料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我们还要选择一些贴切学生生活的,学生感兴趣的规范的语言材料让他们来背,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是一些短语、句子、生活对话、名言名句等等;而后可以是一些好的段落、好的诗篇、好的散文等;当学生英语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背一些精典名作、演讲稿了。
(二)背诵方法。
1.要理解背诵内容。
我们提倡把词句放在语境中去记忆,避免死记硬背的乏味,就是强调理解的重要性。如果不理解材料, 就根本谈不上背诵。另外, 实验表明, 受试者在记忆句子时, 开始保留的是句子原话的信息, 但他们很快就忘掉这些信息, 保存下来的只是句子的意义信息 (桂诗春,1991)。可见,理解是背诵的必要前提。
2.背诵之前要大声朗读。
因为学生背诵的是第二语言,所以在确保朗读的准确下才可以进行背诵。朗读最好的方法首先是模仿,跟着复读机朗读,注意其中的读音规则,如连读、停顿、句子重音和语调等,同时还要有感情地读,深刻体会作品的感情色彩,进而很好的理解材料。
3.要循序渐进,不必贪多。
背诵是记忆的一种,过多的或者不当的内容都会增加背诵的难度,从而使学生产生焦虑、消极的情绪,不利于背诵。所以,背诵内容要从简单到复杂,背诵时间不宜过长。要日积月累,积少成多。
4.要反复背诵。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我们知道人类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尤其对于英语,更应该不断地重复背诵,才会减少学生的遗忘量,收到背诵的最佳效果。
5.把背诵的内容默写一遍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充分说明写的重要性。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晚上把自己一天所背的内容默写一遍,这样在加深记忆的基础上,可以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背诵内容,更清楚地了解文章结构,和句法 ,进而在大脑中对这些信息重新编码,使其内化。
6.要让背诵付诸实践。
背诵的内容要经常在日常生活中得以运用,虽然最初我们只是让学生模仿,但使用的多了,也就能活学多用了。比如,我们可以安排课前三分钟、英语角等活动,创造良好的英语环境让学生灵活运用他们所背诵的字词句,这样就会像“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样。
7.背诵要专注。
让学生养成背诵要专注的好习惯,切记不能让背诵变为一种形式。学生背诵时三心二意,为完成任务而背诵,结果适得其反,没有效果反而成为一种负担,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厌学。
总之,背诵是英语学习的有效途径。学生在背诵中学会词、句、段、篇、语法、修饰、逻辑的运用,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功底,提高了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既要追求素质教育的推陈出新,又不能完全摒弃一些好的传统教学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背诵习惯,将背诵坚持到底,我们一定会在英语教学中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
刘绍龙, 1996, “外语语感与外语教学”, 《外语外贸高教研究》, 1996年第2期
胡文仲, 19, 《英语的教与学》,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桂诗春, 1991, 《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
姓名:杜江洪
出生年月:1980年4月
籍贯 山西省孝义市人
职称 助理讲师
学历 大学本科(英语教育方向)地址 山西省汾阳市汾阳师范学校
邮编 032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