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小学语文总复习资料--句子、诗词部分
一、句子部分 Ct=UL>}&P%
【复习要点】 'A_ H_SrF
1、知道什么是句子,从语气和作用上了解句子的类型。 V|6OG_+F5U
2、扩句和缩句练习。 =+kcDJ_;_
3、认识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p_~@/B!_ `
4、认识并修改常见的病句。 q3E_-w0n.H
5、进行句式变换练习。 KQ_< w`t~
6、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 __}eYLOC^r
【知识平台】 @UOCl1SW~C
(一)句子及其类型 ____QW`H_
1、认识什么是句子。 {g__#SQ_|
句子就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组成形式是“谁(什么、哪里)”加“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_OsGD___p7
例如: 在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地 学习知识。 j:_qLCVD
Prw' f_._l
2、分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种句子类型。 __pj/:s
陈述句:能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句末用句号。如:我游览了长城。 __ gH8us'
疑问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句末用问号。如: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M/_P"I4G _
祈使句:向别人提出要求的句子,句末一般用句号,有时也用感叹号。如:油库重地,请勿吸烟! Z|Au|ImG O
感叹句:带有快乐、惊讶、厌恶等浓厚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如:我们的生活多幸福啊! BY_`_N4 __
b_";c_6_HZ
_x _I;O.Y
(二)改变句式 B`V_L_*lYm
【备考点】 K JmSZnTR
同一个意思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表达。表达样式不一样,语言效果也不一样。变换句式,就是把一个句子改变为另一个句子,意思不变。常见的有: _l'___H O
1、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_4Q_y^N"_
2、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9\\lWM_sp"I
3、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 ~wI__w /5
4、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Ac^:`q#K,
4QDa _1^_
【应考点】 =a j`pa_9
一、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_~m_~,? C
“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 *pE *'V_#T
“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 n_hM 【链接考题】 rvs\\[I_\\\\Y 1.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变为被字句、把字句) rkd5Fl Pi (分析)变被字句时,主语与宾语调换位置后加“被”字,变“把”字句时,如果是“被”字句,将主语与宾语的位置调换加“把”字,如果是陈述句则将“把”字放在宾语前,谓语放在句子末尾。 6T_5_lGk# (答案) 他把老人的手紧紧地握住了。(把字句) r'_hj8F Q 老人的手被他紧紧地握住了。(被字句) .7__k_0/dk 7_3|L !+N2 二、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 gdDGIL5~$_ 反问句并不是向对方提出问题,需要对方回答,而是用反诘(追问)的语气强调某个问题,表达某种感情。它是问句的一种特殊形式,并不需要回答,答案就在句中,句末用问号;陈述句变感叹句,一般加“多么”、“太”、“真”等词,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等,将句号改为感叹号。 _Q3:_a _|B 【链接考题】 _ j{ U=VK 1.他是一个好人。 t(x\\ B_xz- (分析)陈述句变反问句,加上“怎么”、“难道”、“什么”等,句末尾加上“吗”、“呢”,句尾句号变为问号。该题是肯定的陈述句变为反问句,要加上一个否定词,表示否定的意思;变为感叹句直接加上感叹词。 7+'4WZ Q;_ (答案)他难道不是一个好人吗? H_ "V_f&mZ 他真是一个好人啊! &_!B!__7A +cQb=xA&5) 三、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9Yw6svi~ 一个句子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强调绝对的事实,语气更坚定有力。 5_)G srSu 【链接考题】 >_v)__SB 1.我必须去图书馆看书。(变双重否定句) BHn-3Q&Ur_ (分析)双重否定句的语气比肯定句更重一些,但句意不变,方法是加两个否定词:“不……不”或“非……不可”等。 xQ|"9^x*_N (答案)我不得不去图书馆看书。 (9_(+'bq_M _{U{[_._H_ 四、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m(yHYr\\F 把直接叙述改变为间接叙述,要注意三点:一是改变标点;二是改变人称代词;三是看句子的内容。有些句子中个别的和少量的文字须作改动,但不改变句子意思。 %\\duHjvLH 【链接考题】 _W,w:_[5 _ 1.王亮说:“我要像李永那样关心集体。” '__1d Q'_u (分析)该题是将直接叙述改为转述,那么直接将第一人称“我”变成第三人称“他”。 7Gw7t^qu4A (答案)王亮说,他要像李永那样关心集体。 X 3eAaTB_j 【专项突破】 M*&J_J6HK_ 一、依照样子写句子。 rG__-L]}g 例:这个书包是王强的。 Q__;_-j-7 这个书包怎能不是王强的呢? _g$+bP_X_n 谁也不能否认这个书包是王强的。 -"Cf?wro{| 1、那辆自行车是小丽的。 _5RE\\._ue{ 5w QS]iO__ 2、这件漂亮的风衣是李萌的。 a_KaJBpV_ 68DHU_ PO' 二、仿照样子改写句子。 1_:M _J_b 例1:红红低着头对妈妈说:“我不要皮鞋穿了。” Ym] vV_e}f 红红低着头对妈妈说,她不要皮鞋穿了。 .d5Lw@2g_; 1、鲁迅给颜黎明的回信中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__'t8_.^; _PWK _+_AT 2、老师告诉小明:“你去大队部找赵老师领《我们爱科学》。” ]_[CRfUw__ ajM_f z{t 3、中队长对张铭说:“我去开会,你自己去参加比赛。” a_QMhZk6_5 ___d^_#= 4、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 :T_ TIbS-_ ^D[_,=b&_S 5、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s`)Xi3_k_* N}g_Q\\l._ 6、蔺相如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例 2:下课了,老师叫我到办公室去。 _BF_-)' 下课了,我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去。 #j1f=__7*1 7、困难没有吓倒他。 [dH)hXG/{c 8K "=d__$( 8、凡卡将信放在邮筒里。 e_\\$D_ oi 5G[_s_1_h 9、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撕破了网。 !wxE_D*U_ St+dk_z& b 10、狼牙山五壮士引敌人上了绝路。 {`]|_ 0H?0 hV_#u_w_N_ 11、汹涌的洪水冲毁了古老的大堤。 v>&Eg+*C$( y3 ,Sl*k}R 三、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N_$ X\_'' _-m+"d9@__ 1、在南极考察队员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Km_Y__gz_ A@ALI_[ *7 2、种子的力是世界上最大的。 }Di.<__c&b _|f}_(L 3、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像海边上的浪花。 <[)Md)!_ M X6O_J$C Z1 4、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人感到亲切、舒服。 l#i.Cs_-T. @/j%N9)EF 5、游览了长城,我受到了教育。 _FTCJKF]_ kSdo_ KZvI 6、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xhi_iUb(. 4__N!+2K a 7、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_ _ ~Q[Xn_ {S_j_SMLii 8、我的心哪,留在祖国的蓝天上。 JRZ}w `oi_ H mA lQH,F 9、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不能不帮助他。 Tt$yQlI__l _i%[G-^mt 【三】修改病句 C_/Ue #_2o 【备考点】 < !_b_[|E/ 内容和结构上有毛病的句子叫病句。常见的病句有: ?qVBV W_=p 成份残缺;搭配不当;重复罗嗦;语序颠倒;前后矛盾;用词不当;指代不明;分类不当;不合事理;含糊不清等。 T,_coQ _5c 【应考点】 Q ZkV1_ 1、先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句子是否完整,搭配是否恰当。 Z=#_^I39IR 2、如果句子主干没有毛病,就检查辅助成份与主干搭配是否合适。 OkCeLp;cM 3、检查句子是否符合逻辑,语序是否合理,指代是否明确,有无逻辑错误等。 \\_,h/ G_R 4、如果确有错误,就开始动笔修改。 G_k[#Vm~F 【链接考题】 @X.Z?tbp_ (1)学习《烈士诗两首》一课,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dS_=S1/$S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成份残缺,整个句子缺少了主动者,谁学习这一课?谁受到了教育? _RhW,re_q$ (答案) 使用权 学习《烈士诗两首》一课, 使 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 M{E__~Hz (2)我游览了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秦始皇兵马俑和南京长江大桥等名胜古迹。 xDz\\_0X=h-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搭配不当。根据常识知道,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 B8_QbiF|Np (答案)我游览了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南京长江大桥和秦始皇兵马俑等名胜古迹。 ,7II!K_p_ (3)秋天的北京是一个迷人的季节。 __u {yJ[g_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语序不合理。“秋天”和“北京”两个词没有按要求表达的意思排列,使意思表达不清楚。 F\\_Y0`*w#_ (答案) 秋天的北京是一个迷人的季节。 .L__[.__ (4)全班同学都到齐了,只有王娟同学没有到。 _[x_xn A`]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前后自相矛盾,“全班同学”中包括王娟同学。既然都到了,怎么王娟同学没有到呢? hEWT,3AB(_ (答案) 全班同学除了王娟没到之外,其余的都到齐了。 @P_)}+ 9 (5)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许多外国游客都不住地赞叹不已。 2%Ta^7m_0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重复罗嗦,“不住”就是不停的意思,而“赞叹不已”是不停地称赞。 Wu#+RGW#Z* (答案) 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许多外国游客都不住地赞叹不已。 _4^h_*S;_ (6)一进花园,我就闻到一阵阵清香和悦耳的鸟叫声。 Q 0uH_2> $ (分析)这个句子存在不合事理的现象,怎么能闻到声音呢? 3Y_Ec0_+ # (答案) 一进花园, 我就闻到一阵阵清香和听到悦耳的鸟叫声。 Bx_n}_3u_P 附:常用病句修改符号 IZE`KO%U_ {xB)__(8& 。 |4_P# Uy j_L_{{#__Q 如:提高产品产量、质量。 f_IJnmhs_A 2、增补符号: In;g?e. 1 或 : 3、保留符号: 5Iu|3_ %5 、 或 Ip7_9+-Ol| 如: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c w eH}4J 4、对调符号: :NOh_K Fu/ 。或 |_ 4_ic7_u 如:认真经验总结。 t;dw QI.__ 5、改换符号: __Q_*BY$Mx 。 ___NpI _GV 漂亮 a_d_r&_N_> 如:我有一件美丽的衣服。 IP3jZXn#_- 【专项突破】 _oz0oQ4(dw 修改下列病句,在括号里注明病因。(在原句上修改) %-zb$X( [ 1、多次反复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 ) 2~__8_J_Q_ 2、爷爷经常想起许多过去的往事。( ) k_rUWTb>z 3、《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写的。( ) "Dt__rwaR(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改善。( ) PXWm,TW_![ 5、菜园里种着西红柿、西瓜、扁豆、茄子等各种蔬菜。( ) __n$c+Z___ 6、参加会议的同学基本上都到齐了。( ) "__+FF}Y\\- 7、我上完五年级了,还有一年没有毕业。( ) 9\\?7+_B__ 8、从这件普通的小事中,却说明了深刻的道理。( ) OcTlP_M@_* 9、春天的街心花园飘着醉人的桂花香。( ) i__'HP:(DL 10、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 _))7a__8-q 11、一阵雷雨下了一天一夜。( ) a_V_>8 c= 12、我肯定今天可能会下雨。( ) oqI_f<__Ve 13、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仔细检查作业中的错误。( ) ^m`8BJ_dW, 14、在会上,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 <@2 LmacY 15、的关怀,我一辈子终生难忘。( ) >Y_]2_M/Nx 16、我勇敢地冲下山坡,心里不免有些害怕。( ) _U_ide_C_F 17、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 ) :7_q[\\_D_| 18、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中国。( ) .pZc_.K+__ 19、望着邓奶奶的遗像,同学们不禁忍不住放声痛哭。( ) :{`1% -_{ 20、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 _W2_~_*"y_ _2H3_@xjMz b;Tp9fyK, (四)扩句和缩句 zuu_UF&Cw 【备考点】 %4__B$v6w0 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 =__7qO]|l- 句子扩充为个具体、形象的生动的句子。 s)s,Gdga_` 缩句就是把复杂的长句子缩减,去掉全部或一部分附加的成份,留下主要部分。 Y_M7GDH x! 【应考点】 @_>x_"___x 扩句 就是先画出句子的主要部分,找到了主要部分,就可以明确在哪儿加表示修饰、的成份,近而思考扩充什么样的词语,还可以抓住句子的主要成份,自己提一些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u__xr_t^"] 缩句 可按三步进行: dYU6SU+-B 1、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 __-_ l.F. 2、找每部分的主干部分。 q>_Gq!__Ju 3、最后去掉修饰、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 _c/,EUx _wa'_&w[_ 【链接考题】 m___VXo , 1、 妈妈买来了桔子。(扩句) N~ivN4h(N (分析)这句话的意思表达不具体。如果加上修饰的成份就会完整地表达清楚了。 方法:先提出问题,谁的妈妈?在哪儿买桔子?买来什么样的桔子?然后填上适当的词语,这就是扩句的过程。 _( _X)a!(| (参)小林的妈妈从水果店买来了一袋黄澄澄的桔子。 Rk>_ducyb2 2、 歌声打破了沉寂。(扩写句子) _rP__y#`_v (分析)什么样的歌声?什么地方的沉寂?根据自己的提问填下适当的修饰、词语。 koSSC5jS;c (参) 悦耳的歌声顿时打破了原野的沉寂。 /y_T5>\\_MF 3、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缩句) 1u_&_)h) (分析)根据缩句的步骤,自己可以先把句子分成“谁”、“干什么”,然后找每部分的主干词语,去掉修饰成份,再把主干词语连起来。 Y6sHo__ (参) 我思念启蒙老师们。 w_ B_+ 8$3 4、可敬的老科学家静静地思考着这个疑难的问题。 xT_M_qEm (分析)根据缩句的步骤,提问“谁干什么”,自己回答便是缩句。 U]55___@ ` (参) 老科学家思考着问题。 qQhDv._A7: 【专项突破】 $ __lh5Xw 一、填上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完整。 9PvR$_ r 例:他是一名少先队员。 OV5?fZ-__ 他是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6)9_|r"6> 1、周总理听汇报。 s_UY U_&ML 周总理( )听汇报。 _=,E}O_VR% 2、天空中挂着园月。 ;_7i_a2__` ( )的天空中挂着园月。 J__c___T1S 3、燕子掠过湖面。 Ep_%S9 _o 燕子( )地掠过湖面。 Tn~_R|sO_[ 4、战士们守卫边疆。 /YYDQOX__{ ( )战士们( )守卫( )边疆。 yzR |_6_^T 二、判断下列缩句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_tYdokJxbv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缩写为“这不是奇观。”( ) ___M-_kub] 2、“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缩句为“主力奔赴最前线。”( ) MwC&_N(ahf 3、“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像一排卫兵似的的,在宽阔而又笔直的公路两旁排列。”可缩写为“白杨树在公路排列。”( ) Vj_i:U ("% 4、“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来此观光。”可缩写为“游客观光。” JT=,hQQ"" 三、扩写句子。 _%bvw T]_ 1、微风吹拂着柳丝。 H$hf _kPDd 2、月亮升起来。 Uh__7Ml_E} 3、雨花石像翡翠。 ^2aKrGaEgu 4、游客登上了长城。 _w6 Z_Y)o- 5、屋里走出老人。 3t]~s;G 7- 6、湖面上漂着雾。 i 2*P_|_"e 7、时间溜走了。 l o fN[$} 8、小女孩卖火柴。 ]P#_3Y ,7 9、小鸟唱歌。 =DV\\Hj_: / dvO9p_L Mw 四、缩句。 _]\\XK_g_Sc 1、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 FVbp_&x+__ 1ch__ V> c__l_ _ Q\\ 3、我们追寻诗仙李白在这里游览山水、痛饮狂歌的行踪。 {l DY R_~ iUhX_s _R_ 4、繁花似锦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一幅美妙的图案。 F_a__Yx__} "_"'_l"UI 5、童年的往事多得像天上的繁星。 w_|`_UcD_n DnRa_Rm`O 6、我们要努力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_'8_M0 N&> _S _>_Dc1s 7、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DkN]SssBO_ \\_S 9|_d_l 8、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于线。 "_P_;__OuH r8)SZH|uv& 9、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_M QmPB+S] z_8K& Q_ _ 10、这是远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就读的妈妈特意送给我的圣诞礼物。 ___'+___a( ^]HVw_(d 11、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 T?BSOsl _gX kL0_e_ 12、汉丞相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 !_<"@^Ew F%)A_ 【备考点】 掌握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 OPH_N$J__p 【应考点】 y&4w8`dxq_ 要掌握几种修辞手法的特点: s\\)49lS!7K 1、比喻是用具体、浅显的,人们容易理解的事物去给抽象的、深奥的、人们生疏的事物打比方。一个比喻句中有本体和喻体以及比喻词。 ~_"EQ_o)z 2、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写,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和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 SN@B _IiU_ 3、夸张是把要描写的事物有意地夸大或缩小,使其更鲜明,更突出。 mfT(1__#QA 4、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比肯定更强烈的情感。 q___p@g.?g 5、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O7Lq&_E?xC 6、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义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句子排列起来,就是排比。 ;1/{#'_p|( 【链接考题】 .%B,a.fU@5 1、党像太阳。(什么修辞手法) H9X( 7"_X_ (分析)“党”是本体,“太阳”是喻体,“像”是比喻词。这是典型的比喻句,把“党”比作“太阳”。 (答案)比喻。 Q_k_iH>_Z 2、千万颗雨点落在水面上,好像一群小女孩在跳芭蕾舞。(什么修辞手法) z'{~ 3,b (分析)这句话是把“雨点”比喻成“小女孩”,而且还在“跳芭蕾舞”,所以运用了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 (答案)比喻、拟人。 __eHy"Bm| 3、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吗?(什么修辞手法) _ wT]o?_? (分析)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马跑得越快离楚国越远。 (答案)反问。 T!2__!{_J7 4、是谁准确、及时地按住了大海的脉搏,使它紧随祖国前进的步伐一齐跳?是他们,战斗在海洋台站的海洋工作者。(什么修辞手法) YaSQ_T=( d (分析)这句是明知故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紧接着作了回答,故是设问。另外,大海是没有脉搏的,这儿把大海当作人写,故又运用了拟人。 (答案)设问、拟人。 3 HH#i4___ 5、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什么修辞手法) Z ' NCRN+ (分析)这个句子中故意把“五岭”说成是“细浪”、“五岭”当作“泥丸”,把事物往小处说,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扩大、缩小、超前) (答案)夸张 6Xd`?_ _;- 6、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c\\_0sgR_LR (分析)这个句子中连用了三个结构相同、意思密切联系的词组,并且有一个共同的提示语“互相”,所以是排比句。 (答案)排比 __"_ l!_} 【专项突破】 Z_n I_J{h8 一、将句子补充完整。 __/_>dI }P 1、春雨像( )一样细。(比喻句) (_'L;_EX( 2、月亮( )躲进云朵里。(拟人) \\G.")9_C 3、蓝天、白云构成( )(比喻句) __"3_Y-.{ 4、高梁( )脸、稻子( )腰。(拟人句) ;qD_ntj_P 二、判断,是夸张句的在括号里划“√”,不是的在括号里划“×”。 c\\I -txP2_ 1、桂了花开,十里飘香。( ) 1_OzU_|HNm 2、春雨贵如油。( ) PsS_O_ 3、公共汽车里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 ) _Fu?hP_C@ 4、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 ) Y|__k;_K__ 5、冬风生气地吹掉了老鸦的住宅。( ) |2K3M^7${f 三、照样子,写句子。 X0S_8Ez?BN 例1、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_LCNB#%__ #YU_;{T_NU 例2、鸬鹚像等待命令的士兵,整齐地排列在船舷上。 D_bu+__g@/ P zH9j@yO) 例3、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P^!___ MuG `n*E"' [F_ 四、判断下列句子是否用了修辞手法,如果运用了,在括号里注明类型;没有运用则在括号里划“×”。 :JQ -_|4_O 1、如果我们出了什么事,你们可不要忘了小夜莺。( ) .q2_k_Jr_M 2、人群在欢跃,小草也从地下伸出头来向人们微笑。( ) p)>) )V(sI 3、旷野里一片黑暗,天地交融在一起,什么也看不见。( ) __)0_BLP61 4、我好像在哪儿见过你。( ) l_pJ[)__L~ 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 3O!KN|_Y 6、他是在介绍白杨吗?不是的,他是在表白自己。( ) #ZK|Ps D" 7、清清的溪水,照着蓝天的影子、照着彩霞的影子、照着山上松树林的影子、照着行人来往的影子。( ) -_]fT_o_! 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_ysb 7';_ _eSXuKEwh* 【六】排列句子 _DK#_/kVAz 【备考点】 ?^2=.McNN_ 会把错误的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整理错乱的句子的关键在于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确定应按什么结构排列。 _e0"_4mJ+ 【应考点】 __m3n 2、用“排除法”找出首句。 ciHNmM>JP_ 3、再读剩下的句子,思考整篇文章的写作顺序和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写作顺序:时间先后、事情发展、地点空间转换等) _+L,qF[ I7 【链接考题】 _c\\]_*_&N 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几句话,按一定的顺序重新排列。 _]m_(`z=_f ( )1、他想:这是谁丢的,真不讲卫生。 X&_EmxGdY_ ( )2、她看见地上有一团白白的东西。 EX6yJ4_?y ( )3、忽然,他看见有几个小同学在打扫操场,学习雷锋争做好事。 yP,!P_~h)_ ( )4、下课了,小丽在操场上玩。 3hY "_H __ ( )5、她连忙回头,不好意思地拾起了刚才看到的那一团废纸。 L__T _*_v* ( )6、想着她就若无其事地走了。 e_Q_j_i:OB ( )7、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团白纸。 H`L>__ &_7 (分析)解答此题应先仔细读句子,了解其大意,思考间关系和写作顺序。经过阅读分析,我们知道这段话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定的。一般说来,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定的文章,应先交代时间、地点,那么我们就确定其中的第4句为第一句。接着“他看见地上有一团白色的东西”,这会是什么呢?——“原来是一团废纸”,后来事情就顺理成章地发展了。排完以后,再按正确的顺序读一读,如果不正确,再修改。 B~_CqyF G_ (答案)4、2、7、1、6、3、5。 &`~_vN[_D 【专项突破】 -_s< pd_G 一、把下列几个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_t0_Hw gM ( )1、多少静静的深夜啊,老师还在灯下备课、批改作业。 _k5_ >bgO ( )2、如果将来我能取得一些成绩,那我要说,是老师用身躯为我架起了通往成功之路的桥梁。 -pW=)X(_': ( )3、他们普通而平凡,但他们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 ]wtB,PJ{\\ ( )4、那作业本上条条批语、个个红勾,不全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吗? 79Wg__vR__ ( )5、他既不像著名科学家那样驰名中外,也不像电影名星那样引人注目。 RD[_G!3GnW ( )6、老师啊,您为我们无私地奉献了一切。 2Q __w)_+E ( )7、老师把一批批学生送到各个工作岗位,而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却像火炬一样燃烧自己。 j_R_ 7_`ye ( )8、我赞美桥,更赞美我们敬爱的老师,老师像桥一样朴实。 V_I?_5O{F ( )9、老师像桥一样辛勤。 G+L'#M2$c ( )10、老师像桥一样无私。 &`y VS$Lxf 二、把下面错乱的几句话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在括号里填上序号,并注明依据。 h_ @T_exm_ ( )1、周瑜的兵船跟在后面。 Yn,S_`lQ_m ( )2、黄盖向曹操假投降。 ]._=___'< ( )3、选有东风的一天作为进攻时间,并在船上装上引火用的东西。 z_;_P,n93l ( )4、周瑜带兵从后面追杀。 _,2+_bRC_y ( )5、黄盖接近曹操兵船时下令点火,让火船冲进曹营。 _oq;\\R_a_2 排列依据: 。 #M__HPtD c|Zp|9Sf { 【七】标点符号 y ip"9.%gL 【备考点】 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Q_#6zpU_#p 【应考点】 根据标点符号的作用与性质,能正确地使用它,附表为几种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 _B1W=_ *E 【链接考题】 W _kO9_IrE 体会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把填在括号里) _* HgrW229 ①、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 _%<_yGKg__ ②、表示语音的停顿; jb_V5p_7&J ③、表示话没说完。 +Jt_>_)&__ ⑴、呷一口茶,他们娓娓地说起了小镇的历史、变迁…… ( ) D0M_lZ:6OQ ⑵、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 ( ) [n_VtS]`1_ ⑶张指导员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Z_YPn2%__ (分析)第一句省略号前是“说起了小镇的历史、变迁”,表示不止说了这些,文中省略了。所以选第①种;第二句是周恩来话没有说完,故选第③种;第三句指导员临牺牲前已无力说话了,语音是断断续续的,故选第②种。 x_L k3_N (答案)(1)①;(2)③; (3)② }^L_;f*chB 【专项突破】 j_}Evvf_V 1、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 t>A#N;I68R 据说 苏东坡有一次作诗时 有意将 申 字写成 甲 字 诗作完后 他周围的朋友个个赞不绝口 独有一个人看了捧腹大笑 嘿 你竟敢笑话东坡大人 其中一个捧场的对笑者喝道 不 苏东坡意味深长地说道 我想他笑的绝不是我 _-IX 7_b;7 2、比较每组句子,在标点运用完全正确的一组后打“√”。 }qr|m__g< 我的爸爸常常这样说:“小孩子做什么事都不能三心二意。” }_gj_"09__ 周总理接着说:“好了,别生气了,再给你拿一份”! d_qqF 2jC; 我的爸爸常常这样说:“小孩子做什么事都不能三心二意。” 930_}'Ad_5 周总理接着说:“好了,别生气了,再给你拿一份!” ____P_&c1\\ 我的爸爸常常这样说:“小孩子做什么事都不能三心二意。” O__QoIFi_f 周总理接着说“好了,别生气了,再给你拿一份”! %s}_x8eb|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