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考核评分细则
序号
项目分值
考评内容
评分标准
考评方式
得分
合计
机构运行 (3分)
1.成立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成立相应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机构(1分);未成立领导小组的,扣1分,未成立管理机构的,扣1分
2.配备专兼职人员管理人员,配备人数能够完成垃圾分类工作任务(2分);未配备人员的,本项不得分,人员人数不足的,每差1人扣0.5分,至扣完为止
以材料审核为主
1
组织领导(15分)
工作落实 (12分)
3.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进度计划和责任人(2分);方案可操作性不强,没有明确推进计划得1分;未制定实施方案的本项不得分
4.建立例会制度,会议次数不少于行动方案要求,(要有制度相关文件、会议纪要、签到表等佐证资料)按要求完成(2分);未按要求完成的,本项不得分
5.建立考评奖励制度,定期不定期对本辖区或本系统内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情况进行考评,依据考评情况奖优罚劣,并及时通报考评奖罚结果(4分);未建立考评奖励制度的,本项不得分;建立
制度未开展考评的,扣2分;考评中发现问题未及时通报的,每发现一次扣1分,至扣完为止 6.按行动方案要求逐步拓展垃圾分类实施范围,按期完成(2分);未按期完成的按完成计划比例得分
7.落实工作情况报告制度,每周周五下班前向上级部门报告当周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按要求上报数据、信息材料等(2分)。2020年8月起,未按时报送或报送材料存在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每次扣0.5分,未报送的,每次扣1分,扣完为止
以材料审核为主
健全体系 (2分) 8.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宣传体系,有专人负责,分工明确,责任落实(1分);未建立的不得分。
9.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1分);未制定的不得分;制定未组织实施的,扣0.5分
以材料审核为主
2
宣传培训 (22分) 宣传活动 (8分)
10.利用媒体报道、宣传围墙、各场景LED 屏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营造发动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3分);未开展的不得分
11.通过社区宣传栏、宣传横幅等形式开展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知识(3分);未开展的不得分 12.开展入户宣传,发放生活垃圾分类手册到每家每户,并入户宣传讲解辅导,做到家喻户晓(2分);未开展的不得分
以现场审核为主
相匹配(2分);未按要求制定培训计划的不得分
14.培训效果,垃圾分类督导员(志愿者)掌握垃圾分类知识,具备监督指导能力得(2分);不
具备监督指导能力的,本项不得分
材料审核与现场
沟通
宣传效果 (4分) 15.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的区域,现场询问5位人员,全部正确掌握垃圾分类知识(4分);发现未
正确掌握垃圾分类知识的,1名扣1分,2名扣2分,3名及以上扣4分
现场考核与沟通
学校垃圾分类教育(4分) 16.幼儿园、中小学将垃圾分类课程纳入教学计划(2分);未纳入教学计划的不得分
17.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实践教育活动的(2分);未开展的本项不得分
以材料审核为主
设置公示告知牌(2分) 18.设置公示告知牌(标明分类类别、收运单位、物流去向、监督电话)(2分);未设置的本项
不得分;公示告知牌缺失任一类型信息,每缺少一项扣1分
现场考核
分类垃圾桶配置(8分) 19.分类垃圾桶配置数量能够满足投放需求(按配置计划如期完成的)(2分);垃圾桶数量不足
(未按计划完成配置)的本项不得分
20.垃圾分类桶类别齐全(2分);发现投放点(垃圾箱房)缺失任一类型垃圾容器扣2分
21.“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容器成组设置(2分);任意一处收集点“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容
器不成组出现,扣1分
22.垃圾箱房建设按进度推进,按期完成进度(2分);未按期完成的本项不得分
现场考核
垃圾分类标识
规范
(4分) 23.分类标识符合《生活垃圾分类标志》(GB/T19095-2019)要求(2分);有一分类标识不符合
要求的扣1分,扣完为止
24.分类标识清晰、整洁(2分);分类标识有损坏、污垢或被覆盖的,每发现一处扣0.2分,至
总分扣完为止
现场考核
3 分类投放
设施
(20分)
环境整洁
(6分)
25.垃圾分类投放点环境整洁(2分);垃圾清运后不及时清理和冲洗的,环境脏乱的(收集容器
周边3米范围内),1处扣0.5分,2处扣1分,3处及以上的扣2分
26.垃圾分类投放点或收集点(垃圾房)的收集容器不满溢(1.5分);任一容器内垃圾满溢(明
显高出容器上沿),扣1.5分
27.垃圾分类投放点或收集点(垃圾房)无明显臭味的(1分);有明显臭味的扣1分。(距离3
米处应无明显臭味)
28.垃圾分类投放点无垃圾落地(1.5分);发现一处有小包垃圾2包(件)以下,扣1分;发现
一处有小包垃圾3-5包(件),扣1.5分
现场考核
4 长效机制
(8分)
督导员配备
(2分)
29.按每1000人左右配备1名督导员(志愿者)得(2分);每少1名,扣0.5分,至扣完为止 材料审核人员管理 (2分) 30.明确垃圾分类责任人,落实有效,有据可查(1分);没有落实垃圾分类责任人制度的,扣1
分
31.建立巡查制度、志愿者服务和上岗机制(1分); 未建立任何巡查或志愿者服务机制的,扣1
分
材料审核与询问
沟通
监督机制 (2分) 32.建立面向公众的垃圾分类混装混运监督举报制度(1分);未建立的本项不得分
33.建立评比监督(设立荣辱榜)等激励机制(1分);未建立的本项不得分
材料审核与现场
审核
台账管理 (2分) 34.建立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清运台账,明确记录清运人、清运量、分类后去向(1分);未建立
或不真实的本项不得分
35.建立巡查或督导员(志愿者)服务台账(1分);未建立台账或弄虚作假的不得分
材料审核
分类转运(驳运)设备配备 (3分) 36.分类转运(驳运)设备能力满足分类转运(驳运)要求(或按计划完成配备的)(3分);不
满足分类转运(驳运)要求(或未按计划完成配备的)本项不得分
材料审核与现场
审核
分类转运(驳运)设备标识 (2分) 37.分类转运(驳运)设备标识符合要求(1分);无标识或标识不正确的本项不得分
38.分类转运(驳运)设备、标识整洁的(1分);不整洁的本项不得分
现场审核
5 分类转运
(驳运)
(10分)
分类转运(驳
运)(5分)
39.分类后的垃圾按规定分类转运(驳运)的(2分);混装转运(驳运)的(或车辆标识与转运
垃圾种类明显不符的),扣2分
40.现场调查无人反映有混合转运(驳运)现象的(3分);有人员反馈混装驳运的,1名扣0.5
分,2名扣1分,3名及以上扣3分
现场审核与询问
调查
6 分类实效
(25分)
分类垃圾准确
投放(25分)
41.厨余垃圾分类收集容器无混杂其他种类垃圾的(10分);发现厨余垃圾收集容器有少量其他类
型垃圾混杂,1个扣1分,2个扣3分,3个以及上扣5分;发现厨余垃圾收集容器有大量其他垃
圾收集容器混杂,1个扣2分,2个扣5分;3个及以上扣10分。(120、240升桶2个及以上,
660升桶5个及以上为大量混杂其他垃圾)
42.其他垃圾分类收集容器无混杂其他种类垃圾的(8分);发现收集容器有少量其他类型垃圾混
杂,1个扣1分,2个扣3分,3个及以上扣5分;发现收集容器有大量其他类型垃圾混杂,一个
扣2分,2个扣5分,3个及以上扣8分。(120、240升桶2个及以上,660升桶5个及以上为大
量混杂其他垃圾)
43.有害垃圾收集容器无混杂其他种类垃圾的(3分);有1个其他类型垃圾混杂,每扣1分;有
2个及以上其他类型垃圾混杂,扣3分
44.可回收物收集容器无混杂其他种类垃圾的(4分);有2及以下量其他类型垃圾混杂,扣2分;
有3个及以上其他类型垃圾混杂,扣4分
现场考核
7 额外扣分
项
额外扣分项
45.被考核方不配合,考核人员不能进入考核区域的,本次考核得分为0分
46.市民投诉或被媒体监督曝光或出现网络负面,造成较大影响的,情况属实,1次扣20分;
造成重大后果,严重影响垃圾分类工作的,情况属实,1次扣50分
以文件资料佐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