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间 | 2020年5月18日 | 地点 | 三年级办公室 | ||
| 年级 | 三年级 | 学科 | 道德与法治 | ||
| 参加人 | 王文静 周溪 张志雪 冯利云 卢思思 徐青 | ||||
| 主持人 | 徐 青 | 中心发言人 | 冯利云 | ||
| 备课 内容 | 请到我的家乡来 | ||||
| 单元 课时 划分 | 《请到我的家乡来》——2课时 | ||||
| 单元 教学 目标 | 1.通过学习,深入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 2.在游戏及分享的活动过程中,掌握与人交流的方法,主动与人交流。 3.通过加深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培养对社区的热爱和自豪。 4.学习邻里之间相处的常识,懂得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帮助。 5.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与探究学习的能力。 6.感受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的快乐。 | ||||
| 每课 教学 目标 | 《请到我的家乡来》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学生通过调查活动,学会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去探究和解决问题。 3.了解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贡献的人物及事迹,并抱以感激、敬佩之情。 | ||||
| 单元 教学 重点 难点 | 1.引导学生认识家乡,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作贡献的情感。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作贡献的情感。 | ||||
| 每课 教学 重点 难点 | 《请到我的家乡来》 1.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并且能简单介绍给大家。 2. 使每位同学都能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热爱自己的家。 | ||||
| 研究 过程 及 思路 详记 | 王文静: 一、猜猜我的家乡在哪里 师:有几位同学要介绍他们的家乡,通过他们的描述,你能猜出这几位同学的家乡在哪里吗? 生1:我家乡的电话区号是010。 生2:我家乡的简称是“苏”。 生3:我的家乡有美丽的漓江。 生4:紫荆花是我家乡的区花。 回答:区号是010的地方是北京,第一位同学的家乡是北京;江苏简称“苏”,第二位同学的家乡是江苏;广西桂林有美丽的漓江,第三位同学的家乡是广西桂林;特别行政区的区花是紫荆花,第四位同学的家乡是。 师:出示《中国行政区划图》,你能在地图上找到自己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吗? 冯利云: 请大家在教材43页的《中国行政区划图》上找一找,然后描出它的轮廓。 (1)学生描出轮廓后,小组进行展示 (2)同学们仔细观察河北省的轮廓像什么? 生:像耳朵、像问号…… 师:请你在地图上找一找家乡的邻省。学生找出后回答 周溪: 我是家乡小导游 假如有远方的朋友要去你的家乡游玩,你愿意做他的导游吗?你都收集了哪些资料?咱们来做一个比赛吧,比一比哪个小组介绍得最精彩。 (1)小组合作整理收集来的资料。 (2)每个小组选一个最有代表性的景点进行介绍。 阅读教材45页,哪位同学收集到了关于家乡风景名胜的神话、传说或故事?给大家讲讲吧。 徐青: 我爱家乡的特产 师指导学生观察教材46页的图片: 图1吐鲁番的特产——葡萄。 生1我的家乡气温高,日照时间长,特别适合葡萄生长。这里的葡萄非常甜。 图2无锡惠山的特产——惠山泥人。 生2很久以前,心灵手巧的艺人发现家乡的稻田下面有一种黑泥,细腻坚韧,很适合捏泥塑。他们就把黑泥反复敲打,精心雕琢,捏出了人见人爱的惠山泥人。 师:特产就是指一个地方特有的,著名的产品。那么,你的家乡又有哪些特产呢?咱们来开一个“家乡特产发布会”吧! 小组合作整理带来的特产或特产图片,选出最感兴趣的特产进行介绍。 师:举例:哈密瓜、山西刀削面、四川火锅、泡菜,天津麻花等。 : 我的家乡人 1.师:家乡的景美、物美,家乡的人更美!人们为建设美丽的家乡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二、学生观察教材47页图片: 图1张叔叔种植有机蔬菜,带领大家增收致富。 图2侗绣传承人覃奶奶带领姑娘们在绣侗绣。 图3王叔叔参与设计了市里的发电厂。 图4手巧的刘爷爷能把出问题的自行车很快修好。 师:在你的家乡有哪些人给你的印象最深?最令你感动和佩服? 小组交流,小组代表讲述。 张志雪: 学生观察教材48页的图片: 图1山西人以面食为主。 图2陕北人的腰鼓极有特色。 师:不同地方的人们在生活与饮食习惯等方面往往会有不同,你觉得家乡人有什么特别的生活习惯吗? (1)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2)学生阅读教材49页内容,提问:你的家乡一定也有很多像阿里木这样的“家乡人”在为家乡作贡献,请你说说他们的故事吧。 卢思思 通过学习,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家乡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生活在我们身边为建设家乡而默默奉献的人们更值得我们去尊重和学习。课下,让我们拿起画笔,把你看到的家乡最美的画面画下来吧! | ||||
| 解决的 问题 | 1.通过学习,深入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 2.在游戏及分享的活动过程中,掌握与人交流的方法,主动与人交流。 3.通过加深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培养对社区的热爱和自豪。 4.学习邻里之间相处的常识,懂得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帮助。 5.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与探究学习的能力。 6.感受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的快乐。 | ||||
| 总结 | 冯利云: 这次集体备课解决了本单元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会后由冯利云将本次备课记录做好并上交,下次集体备课定于6月1日,请大家提前做好相关准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