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整体备课_百度...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06:36:12
文档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整体备课_百度...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整体备课设计一、单元系统分析单元整体分析单元目标突破理解的核心问题(一)《课标》分析从课标角度看,数概念的学习离不开数的组成。数的组成体现了数的本质结构特征,数是由计数单位的个数累加而成的。从数学教学内容看,数概念包括自然数、分数、小数和负数。小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它是十进制计数法的拓展,也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充。小数与分数的学习带领学生开始从“微观”的视角来认识数。(二)主题单元结构分析:(纵)“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在三年级“分数的
推荐度:
导读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整体备课设计一、单元系统分析单元整体分析单元目标突破理解的核心问题(一)《课标》分析从课标角度看,数概念的学习离不开数的组成。数的组成体现了数的本质结构特征,数是由计数单位的个数累加而成的。从数学教学内容看,数概念包括自然数、分数、小数和负数。小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它是十进制计数法的拓展,也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充。小数与分数的学习带领学生开始从“微观”的视角来认识数。(二)主题单元结构分析:(纵)“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在三年级“分数的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整体备课设计 

一、单元系统分析                                       

单元整体分析

单元目标

突破理解的核心问题

(一)《课标》分析

从课标角度看,数概念的学习离不开数的组成。数的组成体现了数的本质结构特征,数是由计数单位的个数累加而成的。

从数学教学内容看,数概念包括自然数、分数、小数和负数。小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它是十进制计数法的拓展,也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充。小数与分数的学习带领学生开始从“微观”的视角来认识数。

(二)主题单元结构分析:(纵)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作为整个单元的核心内容,是一个将计数单位不断地细分以寻求更小的分数的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推理能力。

为此,要多考虑如何让学生在单元学习中,体会学习小数的价值,进一步理解数概念的本质,关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结合具体问题情境感悟并理解计数单位、位值等核心概念。

(三)自然单元内容分析:(横)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性质,为学习小数的运算及学习分数奠定必要的认知基础。

其单元内容整体框架如下:

在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教学中,学生明确了小数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并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是教学的核心内容,这既是对小数的再认识,对计数单位的深度理解,又是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加减法等知识的基础。

(四)学生认知理解障碍点及建议

从学生的认知来看,他们有两个困惑:

一是学习了自然数,为什么还要学习小数和分数?

二是学生虽然学习了小数的初步认识,但大部分学生对于小数的认识还停留在小数的外在形式上,这种认识是模糊的、非本质的,甚至有个别学生对小数没有什么印象。在他们头脑中,小数过于抽象,很难进入自己的认知系统。

建议:在教学中要充分联系生活,利用多种模型感受小数,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了解小数产生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感,感悟计数单位的重要性,体会数学的本质。

从本单元整体角度来看,其核心概念是计数单位,可以把单元所有内容都和计数单位建立联系,这样就把知识点的罗列转化为一个知识网络,体现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突出了核心概念,并且给核心概念以核心地位  。

知识技能:

 1、知道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能完善数位顺序表,体会小数的位值结构。能正确读写小数,知道它们的组成。

2、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3、掌握和应用小数的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4、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改写。

5、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能力品格:

变与不变、数形结合、模型思想、符号意识

基本理解:

基本理解1:

①小数就是一个特殊分数(十进分数),它们表示相同的关系但表示格式不同。

②小数和整数一脉相承,都是十进制计数法。小数也是计数单位个数累加而成。

③小数的价值是细化单位和精准表达。

基本理解2:小数性质的本质就是他们的计数单位和个数同时变化,所以大小不变。小数大小比较实质上比的是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的多少。

基本理解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变化是因为计数单位发生变化,而计数单位的个数没有变。

基本理解4:小数单位改写和换算的本质是等量代换,大小不变,计数单位变了,计数单位的个数也会发生变化。

基本理解5:小数的四舍五入与整数的四舍五入方式相似,方法可以迁移。当手头情况不需要确切的数字的时候,所有十进制数都可以被四舍五入至一个估量。

问题1.你能借助手中材料表述出一个小数并说说是怎么来的吗?

问题2.你会读写小数吗?小数的数位顺序表该写在哪一边呢?借助一个小数举例说明。

问题3.对比整数,说一说为什么整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数的大小就发生了变化,而小数却不是?

问题4.能说明2.26米=226厘米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吗?

问题5.怎样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整数的求近似数有联系吗?           

二、单元整体设计:

学习内容学习目标达标评价学习活动及问题设计整合资源课时分配主备人审核人
信息窗1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

1.知识能力: 知道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能完善数位顺序表,体会小数的位值结构。能正确读写小数,知道它们的组成。

2.方法素养:通过直观模型抽象、概括、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迁移类推能力。

3.基本理解:

①小数就是一个特殊分数(十进分数),它们表示相同的关系但表示格式不同。

②小数和整数一脉相承,都是十进制计数法。所有数都是计数单位个数的累加。

③小数的价值是细化单位和精准表达。

1.学生能借助举例和模型等工具通过讨论、交流、归纳、尝试按照自己的理解正确表述出小数的意义。

2.能尝试自主构建数位顺序表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准确读写小数,并说出自己的想法。能结合具体情境多角度解读小数的具体含义。如。3.65米、3.65元等表示?

3.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小数的价值。

借助人民币、米制系统、正方形、正方体等多个模型举例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问题1.课始:结合调查的资料说说你心目中的小数是什么样的?

问题2.你能借助手中材料表述出一个小数并说说是怎么来的吗?

问题3.自然数、小数、分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有什么联系?

问题4.你会读写小数吗?小数的数位顺序表该写在哪一边呢?借助一个小数举例说明。

问题5.学习了自然数为什么还要学

其他版本资源,学生课前调研的生活中的小数、数位顺序表等1课时 
信息窗2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1. 知识能力: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方法素养:通过借助多种模型猜想、验证、对比、举例培养学生的推理质疑,解决问题能力。

3.基本理解:小数性质的本质就是他们的计数单位和个数同时变化,所以大小不变。小数大小比较实质上比的是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的多少。

1、学生能通过举例、画图、借助生活情境等方式去解释。

2、在对比、举例中寻找相同与不同,感受变化背后的本质。

3.正确进行小数大小的比较

通过问题引领,借助多种模型验证猜想,解决问题。

问题1.为什么0.3=0.30,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解释说明?

问题2.为什么整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数的大小就发生了变化?

问题3:小数大小怎样比较,说说你的想法

方格纸、数位顺序表、数轴2 
信息窗3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

1.知识能力:掌握和应用小数的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方法素养:通过自主探索,经历规律的形成过程,体会观察、比较、猜想、验证、

归纳的学习方法,培养概括能力。

3.基本理解: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变化是因为计数单位发生变化,而计数单位的个数没有变。

从自身经验出发,借助生活实例、长度单位、人民币单位、计数单位、数位顺序表等自主探究并概括出规律。借助课本P62T3“神奇金箍棒”这一情境,利用米制系统举例,猜想、验证、抽象概括。

问题1:0.03、0.3、3、30这四个数具有怎样的关系?

问题2.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问题3、这个规律是否具有普遍性?

问题4.这个规律和计数单位有什么关系?

各种教具和不同版本资源1 
信息窗4

小数与单位换算及综合应用

1.知识技能: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改写。

2.方法素养:通过自主探索、讨论交流、追问辨析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3.基本理解: 小数单位改写和换算的本质是等量代换,大小不变,计数单位变了,计数单位的个数也会发生变化。

能借助实例说清楚改写前后都表示2.26米,大小没变。

能说明2.26米=226厘米什么变了,什么没变的道理。

正确进行名数的改写

通过对姚明身高2.26米换个说法,换个呈现方式,单名数和复名数之间的换算,大小不变。

问题1:2.26米还可以怎样说?这样说行吗?为什么?

问题2:单名数和复名数在改写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多种版本资源

学习探究单

1课时 
信息窗5

小数的近似数

1.知识技能: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2.方法素养:通过问题引领、探索交流、自主关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质疑精神。

3.基本理解:①小数的四舍五入与整数的四舍五入方式相似,方法可以迁移;近似数的小数位数越多,精确度越高;当手头情况不需要确切数字的时候,所有十进制数都可以被四舍五入至一个估量。

②改写单位和计数单位有密切联系,改写中个数变小了,计数单位就变大,总数不变。

能够体会到生活中很多时候可以用“近似的思想”考虑问题。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改写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方法、道理。正确求小数的近似数。把较大数该改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1、怎样求小数的近似数?

和整数的求近似数有联系吗?2、为什么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数?

3、近似数的精确度和什么有关?

4、近似数在生活中有什么价值?

5、在改写过程中,你有什么经验和体会与大家分享?

 

 
 

文档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整体备课_百度...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整体备课设计一、单元系统分析单元整体分析单元目标突破理解的核心问题(一)《课标》分析从课标角度看,数概念的学习离不开数的组成。数的组成体现了数的本质结构特征,数是由计数单位的个数累加而成的。从数学教学内容看,数概念包括自然数、分数、小数和负数。小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它是十进制计数法的拓展,也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充。小数与分数的学习带领学生开始从“微观”的视角来认识数。(二)主题单元结构分析:(纵)“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在三年级“分数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