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隧道施工换拱方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06:33:19
文档

隧道施工换拱方案

表A.0.1换拱方案报审表工程项目名称:施工合同段:致(项目监理机构):我单位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已编制完成工程的换拱施工(方案),并经我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附:换拱施工方案。施工单位(章):项目负责人:日期:年月日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日期:年月日项目监理机构意见:项目监理机构(章):总监理工程师:日期:年月日建设单位意见:建设单位(章):负责人:日期:年月日换拱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二、现场工程地质条件隧道施工后揭示地层为砂岩,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受区域地质构
推荐度:
导读表A.0.1换拱方案报审表工程项目名称:施工合同段:致(项目监理机构):我单位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已编制完成工程的换拱施工(方案),并经我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附:换拱施工方案。施工单位(章):项目负责人:日期:年月日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日期:年月日项目监理机构意见:项目监理机构(章):总监理工程师:日期:年月日建设单位意见:建设单位(章):负责人:日期:年月日换拱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二、现场工程地质条件隧道施工后揭示地层为砂岩,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受区域地质构
表A.0.1换拱方案报审表

工程项目名称:  施工合同段:     

致(项目监理机构):

我单位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已编制完成     工程的换拱施工(方案),并经我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

附:换拱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章):                  

                               项目负责人:                  

                                   日期:       年   月   日

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      年   月   日

项目监理机构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章):                  

总监理工程师 :                  

  日期:        年   月   日

建设单位意见:

建设单位(章):                   

负责人:                   

日    期:        年   月   日

换拱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二、现场工程地质条件

隧道施工后揭示地层为砂岩,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受区域地质构造的作用明显,摩擦镜面和揉皱发育,易产生层间滑动,且岩层走向不利于隧道稳定,卸荷效应强烈,导致开挖后初期支护混凝土产生开裂、掉块、钢架扭曲、剪断等大变形现象,引起多次换拱,目前按照软岩设计施工。

三、换拱施工方案

(一)总体思路

换拱作业要注重施工安全,其总体思路是换拱前对需换拱部位进行径向注浆加固,拱架拆换遵循先上后下、一次一榀的原则进行处理,其次换拱后,欠挖一次处理到位,防止换拱完成后出现二次侵限。

(二)施工方法

1、换拱施工流程

换拱段两端先施作二次衬砌,确认换拱段落初期支护封闭、完成仰拱及仰拱填充施作、变形收敛稳定→换拱地段径向注浆→注浆效果检测→换拱部位施作超前小导管→施作保留初支(上侧)端头锁脚锚管→分单元凿除侵限段初期支护(1榀)→开挖并安装型钢钢架→喷射C30早高强混凝土→下一榀处理

2、换拱分为拱墙全环换拱和局部换拱,换拱时应遵循从上到下依次分节拆除的原则。

(1)、拱墙全环换拱

1)径向注浆加固

换拱之前必须进行径向注浆加固,具体设计参数:

① 注浆范围:拱墙部位开挖轮廓线外3m厚度范围。

② 设计按单孔注浆浆液扩散半径2m,孔底间距不大于3m设计。

③ 孔口管采用φ50mm,壁厚3.5mm的热轧无缝钢管,钢管长1m,孔口管应埋设牢固,并有良好的止浆措施。

④ 注浆压力:设计注浆压力1~1.5MPa。

⑤ 注浆材料采用普通水泥浆,水灰比1:1,具体配比现场试验确定。

具体可参见“牡绥扩能施隧参05-05”。

2)注浆完成后,进行取芯验证注浆效果,报监理确认后方可进行换拱施工。

3)逐榀切除分割需换拱的该榀初期支护混凝土及钢筋网片,防止对不凿除部分混凝土有损伤。

4)换拱部位施作φ42(壁厚3.5mm),长3.5m,环向间距3根/m,水平搭接不小于1m。

5)人工手持风镐分段凿除剥离拱架节段的喷射混凝土,拆除拱架节段连接板处的连接螺栓。

6)单元节段拱架拆除后,测量检查开挖尺寸是否满足要求,满足要求后及时对开挖面采用C30早高强混凝土封闭,再行按原设计设计参数施作初期支护。

7)喷射砼之前再次检查尺寸是否正确,确保不造成二次欠挖。喷射砼完成后重复以上步骤对下一榀钢架进行拱架拆除、安装。

(2)、拱墙局部侵限换拱方法

局部换拱步骤同全环换拱步骤,不同的是在注浆完成达到预定效果后,对不侵限拱架节段进行锁脚锚管加固,锁脚锚管采用φ42钢管(壁厚5mm),每节点2根,每根长4m。

四、监控量测方案

施工中的监控量测是施工安全的保障,隧道换拱地段将监控量测作为工序引入作业循环,测量后及时处理量测数据,并与工程类比法相结合,及时作出评价,优化欠挖段初期支护参数,实施动态管理。隧道换拱地段监控量测每隔2m按《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进行布点监测,同一断面上、中、下导各设置两测点用于围岩收敛量测,拱顶设置一沉降观测点。监控量测工作由兴源隧道技术主管督测或亲测,进一步了解和观察欠挖段换拱时围岩动态发展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与项目部工程部联系。

五、施工注意事项

1、换拱期间应加强监控量测,加强监测频率,当总变形值超过10cm或变形大于2cm/天时,立即停止换拱作业,必须设置φ300钢管斜撑或竖撑以抑制变形,必要时二次注浆加固地层。

2、必须在临近无欠挖段衬砌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才开始拆除施工,换拱期间掌子面严禁作业。

3、换拱作业前,必须对拱墙进行注浆加固处理。

4、换拱前应量测断面轮廓,并与设计断面轮廓对比,确定换拱范围,严禁因操作失误造成误换拱或二次换拱。

5、换拱前应核实监控量测,当沉降及净空收敛稳定后方可进行换拱作业。

6、换拱前应先进行隧底开挖、仰拱及填充施作。初期支护封闭成环,仰拱及填充施作形成对隧底周边岩体的反压。

7、拆除拱架时要随时注意围岩情况,如发现围岩破碎及掉块现象,应立即停止拆除,用喷射混凝土封闭拆除面后再次进行径向注浆加固,以稳固围岩。

8、拆换拱架时,拆除完一个单元或一榀钢拱架后,应立即安装新的拱架上去,待全环初期支护完成后,才可进行下一榀钢拱架的拆除置换工作。

9、换拱时严禁一次拆除两榀及两榀以上钢架,每次拆除一榀,待新钢架闭合,且喷射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时后方可拆除下一榀钢架。

10、严格按设计弧度要求加工钢架,确保换拱后初期支护封闭成环。

11、换拱时应设有专门人员负责观测围岩变化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哨声通知施工人员撤离或采取加固措施。

12、施工单位施工前应做好技术交底及应急救援预案,保证应急救援物资。

13、注浆效果效果检查评定方法

检查孔数量为钻孔数量的3%~5%,且不小于3个。

(1)检查孔法:通过检查孔进行观察,检查孔应成孔完整,涌水量应小于0.2L/(m.min),

(2)检查孔取芯法:检查孔取芯率应达到70%以上,并观察浆液在地层空隙中的充填和胶结情况,以了解浆液扩散范围和评价注浆效果。

(3)检查孔P-Q-t法:检查孔P-Q-t曲线应较正常注浆时曲线形态要陡,注浆5~10min后,P(注浆压力)、Q(注浆速度)均应达到设计值。

六、施工组织机构

为保证此段换拱安全施工,隧道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为组员的施工生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并本段换拱工作。

隧道施工生产组织机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文档

隧道施工换拱方案

表A.0.1换拱方案报审表工程项目名称:施工合同段:致(项目监理机构):我单位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已编制完成工程的换拱施工(方案),并经我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附:换拱施工方案。施工单位(章):项目负责人:日期:年月日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日期:年月日项目监理机构意见:项目监理机构(章):总监理工程师:日期:年月日建设单位意见:建设单位(章):负责人:日期:年月日换拱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二、现场工程地质条件隧道施工后揭示地层为砂岩,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受区域地质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