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制单位:贵广铁路GGTJ-11标段第三项目部
| 主送单位 | 架子一、二、三、四队 | 编号 | JSJD-015 | ||||
| 项目名称 | 仰拱、隧底施工 | 日期 | 2009/03/01 | ||||
| 一、隧底开挖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隧底开挖轮廓形状和底部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尽量减小开挖轮廓线的放样误差,宜采用激光指向仪、隧道激光断面仪等辅助手段确定开挖轮廓线和炮孔位置。 2、通过爆破试验,选择合理的钻爆参数,必要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和对振动波的监测,不断调整钻爆参数,实现光面爆破,把对围岩、支护及衬砌的扰动减到最小程度。 3、施工过程中应把监控量测、地质预报纳入工序中,作好设计与施工间的信息传递与反馈,修正开挖方法和参数,实现优化设计和安全施工。 二、仰拱、隧底开挖质量控制 1、隧道开挖断面的中线和高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每一开挖循环用仪器测量检查一次。 2、仰拱开挖中,应在每一次开挖后及时观察、描述开挖面地层的层理、节理、裂隙结构状况、岩体的软硬程度、出水量大小等,核对设计地质情况,判断围岩稳定性。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 3、仰拱开挖轮廓和底部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隧底范围石质坚硬时,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1m2不大于0.1m2)侵入衬砌应小于5cm。用仪器测量底部高程,绘断面图与设计断面核对,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仰拱、隧底线性超挖允许超挖值10cm,最大超挖允许超挖值25cm。【平均线性超挖值=超挖横断面积/爆破设计开挖断面周长(不包括隧底); 最大超挖值是指最大超挖处至设计开挖轮廓切线的垂直距离。】 5、隧底开挖后应及时核对隧底地质情况。当需要进行加固处理时,应符合设计要求。每处检查一次。 6、开挖采取一切措施保护围岩的自承能力,主要采取光面爆破、预裂爆破或非爆破的机械辅助开挖方法。 7、仰拱、隧底开挖每循环开挖长度宜为2~3m,开挖后及时施做仰拱初期支护,在隧底周边喷混凝土,施工钢架并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完成两个隧底开挖、支护循环后,及时施做仰拱,仰拱分段长度宜为6~8m。分次浇筑仰拱及隧底填充后。 三、仰拱、隧底填充施工准备 1、施工前,应将隧底虚渣、杂物、泥浆、积水等清除干净,并用高压风将隧底吹洗干净,超挖应采用同级混凝土回填。 2、底板、仰拱的整体灌注应采用防干扰作业栈桥等架空设施,以保证作业空间和新灌筑混凝土结构不受损坏。 3、模板台车、搅拌站、运输车、输送泵、捣固机械等处于可正常施工需要。 4、二次衬砌作业区段的照明、供电、供水、排水系统应满足衬砌正常施工要求,隧道内通风条件良好。 四、仰拱、隧底填充步序说明及工艺流程图 1、基底超前预报:对地质有疑问或地质变化反复无常时,基底开挖前应进行勘探和承载力试验,确认底部没有空腔、溶洞、溶槽,确认基底承载力符合施工图要求。 2、基底超前预加固:当承载力不能满足施工图要求或底部有空腔、溶洞、溶槽时,应在仰拱开挖前或下道开挖面开挖前进行基底超前预加固,而后开挖仰拱部分,以确保安全和避免超挖。 (1)对于干溶洞、溶槽,可开挖后进行处理; (2)对于上部围岩开挖后发现基底承载力不够或含水(泥)溶槽、溶洞,应在仰拱开挖前处理; (3)对于上部围岩未开挖发现基底承载力不够或含水(泥)溶槽、溶洞应进行底部超前预处理(底部超前注浆小导管、管棚)。 3、仰拱超前拱墙衬砌的距离宜保持3~4个二次衬砌循环作业长度。 4、仰拱开挖后不得暴露过久,应立即进行仰拱初期支护及仰拱二次衬砌施工。 5、仰拱和填充应分开灌注: (1)当采用浮放模板时,可在仰拱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浮放模板继续施工填充混凝土; (2)当不采用浮放模板,而是采用干硬性混凝土人工抹面成型时,可在仰拱混凝土终凝抹面后更换配合比施工填充混凝土。 6、仰拱施工缝和变形缝应作防水处理。仰拱施工缝包含纵向施工缝和环向施工缝: (1)环向施工缝:在预埋中埋式止水带后仍需涂刷混凝土界面剂,不推荐止水条; (2)纵向施工缝:应预埋钢边止水带,钢边止水带应焊接牢固,不得漏焊,在隧道断面变化处,钢边止水带不应中断。 7、填充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允许行人通行,填充混凝土强度到达设计强度的75%后允许车辆通行。 8、仰拱施工完成后,对于仍存在漏水的施工缝处应进行开槽注浆处理,注浆完成后在施工缝处安放遇水膨胀式止水条,最后用混凝土封闭。 9、在围岩变化处、软硬不均匀处,仰拱施工应按规定认真设置沉降缝,避免运营阶段出现不均匀沉降而导致结构混凝土开裂。 10、仰拱及隧底填充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图。 仰拱及隧底填充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图 五、作业组织 隧道施工中仰拱作业一般采用跳槽施工或顺序流水施工。当仰拱距离开挖面较远,为了使仰拱快速紧跟开挖面,一般采用跳槽施工,不同仓号平行作业。当仰拱距离开挖面符合要求时,一般采用顺序流水作业。但不论采用何种作业,流程图内涉及的工序都在同一仓号内流水作业完成。 六、劳力及机械设备的配置 仰拱及填充施工劳动力配置 序号 | 工序名称 | 施工人数(个) | |||||
| 1 | 仰拱开挖 | 6~8 | |||||
| 2 | 立模 | 4 | |||||
| 3 | 钢筋绑扎或仰拱钢拱架安装 | 6 | |||||
| 4 | 接缝处理 | 2 | |||||
| 5 | 混凝土灌注 | 12 | |||||
| 6 | 其他 | 2~4 | |||||
| 序号 | 名称 | 规格 | 单位 | 数量 |
| 1 | 挖掘机 | 0.5~1.0m3 | 台 | 1 |
| 2 | 自卸汽车 | 1.0~5.0m3 | 台 | 3~5 |
| 3 | 防干扰作业平台 | 套 | 1(2) | |
| 4 | 湿喷机 | 台 | 2 | |
| 5 | 轮(轨行)式混凝土搅拌车 | 台 | 2~4 | |
| 6 | 输送泵 | 台 | 1 | |
| 7 | 搅拌站 | 套 | 1 | |
| 8 | 模板 | 套 | 1 | |
| 9 | 钢筋加工设备 | (电焊机、弯曲机、调直机) | 套 | 1 |
六、施工安全
1、开始施工前,必须对施工工艺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安全风险评估,编制安全管理实施方案,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2、施工机械使用、操作人员条件、检修保养、各种专用施工机具和料具、施工用电、特殊环境中作业等应严格执行《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TB10401)
3、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施工人员加强安全技术交底,特殊工种必须经考试合格以后方能上岗。在推广新技术和使用新型机械设备时,应对员工进行再培训和安全教育。
4、进洞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洞内作业人员应佩戴防尘面具。禁止无关人员进洞;
5、开挖作业必须保证安全。开挖时必须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6、爆破后应检查爆破和开挖面的情况,清除瞎炮、残炮和危石;
7、开挖面及未衬砌地段应随时检查,险情应及时处理;
8、开挖工作面与衬砌的距离必须在确保施工安全并力求减少施工干扰的原则下合理选定;
9、开挖不得危及衬砌、初期支护及施工设备的安全;
10、施工作业地段的出渣车辆行车速度不得大于15km/h,成洞地段不大于25km/h;在衬砌模板台车等狭窄地段必须设置减速和警示标识;
| 11、出渣时间洞内必须加强通风,保证洞内清晰,并且使洞内环境必须符合职业健康标准。 | |||||||
| 编制人 | 复核人 | 签收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