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程项目 | xx高速公路(xx段)土建第一合同段 | ||
| 施工单位 | xx工程局有限公司 | 监理单位 | xx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
| 单位工程 | 桥梁工程 | 分部工程 | 基础及下部构造 |
| 分项工程 | 承台、系梁 | 时间 | |
| 发文单位总工程师: | 发文单位工程师: | 接收单位负责人: | |
1、基坑开挖
(1)挖基宜安排在枯水或少雨季节进行,雨季开挖应挖好集水井并及时抽水,开工前应做好计划和施工准备工作,开挖后应连续快速施工。
(2)基础的轴线、边线位置及基底标高应精确测定,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
(3)在附近有其他结构物时(比如施工便道),应有可靠的防护措施。
(4)挖基废方应按指定的位置处治。
(5)排水应不影响基坑安全。应不影响农田和周边环境。
(6)应避免超挖。如超挖,应将松动部分清除,用级配碎石回填并压实。
(7)挖至标高的土质基坑不得长期暴露、扰动和浸泡,并应及时检查基坑尺寸、高程、基地承载力,符合要求后,应立即进行基础施工。
(8)基坑开挖中,对于有水基坑,应在坑底基础范围之外设置集水坑并沿坑底周围开挖排水沟,使水流入集水坑内,排出坑外,集水坑宜设在上游,尺寸视渗水的情况而定。排水设备的能力宜大于总渗水量的1.05--2.0倍。
(9)精确测量基础平面位置,用水准仪测量原地面标高,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放坡开挖基坑。并在基坑周围做好施工支护围挡,保证人员及车辆通行安全。挖至距设计标高15~20cm时,采用人工开挖,以防对地基土的扰动。
2、破桩头、浇筑混凝土垫层:
(1)开挖至承台底设计标高后,人工凿除桩头,清理至新鲜砼面后整平,做10cm厚混凝土垫层,以便钢筋绑扎,并整理恢复桩顶钢筋。
(2)系梁部位浇筑垫层时,严禁垫层混凝土掩盖桩头。
3、基础钢筋
混凝土垫层达到一定强度后,精确放出基础边线,进行钢筋绑扎和模板安装。钢筋采用现场加工、绑扎成型。先将墩台主筋与桩基钢筋焊接连接,再绑扎系梁、承台钢筋。
1)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
3)钢筋接头采用搭接或帮条电弧焊时,宜采用双面焊缝,双面焊缝困难时,可采用单面焊缝。
4)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径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接头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5d,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
5)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受.压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取受拉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的0.7倍。
表1 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
| 钢筋类型 | 混凝土强度等级 | |||
| C20 | C25 | 高于C25 | ||
| Ⅰ级钢筋 | 35d | 30d | 25d | |
| 月牙纹 | HRB335牌号钢筋 | 45d | 40d | 35d |
| HRB400牌号钢筋 | 55d | 50d | 45d | |
7)钢筋施焊前,必须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须持考试合格证上岗。
8)钢筋接头采用搭接或帮条电弧焊时,宜采用双面焊缝,双面焊缝困难时,可采用单面焊缝。
9)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在梁中应沿梁长方向置于上面并交错布置。
10)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垫块,垫块应与钢筋扎紧,并互相错开。非焊接钢筋骨架的多层钢筋之间,应用短钢筋支垫,保证位置准确。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对已安装好的钢筋进行检查,填写检查记录。在灌注混凝土时,应保证已安装好的钢筋不移位。
加工钢筋允许偏差见下表
| 项目 | 允许偏差(mm) |
| 受力钢筋順长度方向加工后的全长 | ±10 |
| 弯起钢筋各部分尺寸 | ±20 |
| 箍筋、螺旋筋各部分尺寸 | ±5 |
| 检 查 项 目 | 允许偏差(mm) | ||
| 受力钢筋间距 | 两排以上排距 | ±5 | |
| 同排 | 梁、板、拱肋 | ±10 | |
| 基础、锚碇、墩台、柱 | ±20 | ||
| 灌注桩 | ±20 | ||
| 箍筋、横向水平筋、螺旋筋间距 | 0,-20 | ||
| 钢筋骨架尺寸 | 长 | ±10 | |
| 宽、高或直径 | ±5 | ||
| 弯起钢筋位置 | ±20 | ||
| 保护层厚度 | 柱、梁、拱肋 | ±5 | |
| 基础、锚碇、墩台 | ±10 | ||
| 板 | ±3 | ||
模板采用单块大面积钢模,安装采用吊车配合人工拼装,涂刷脱模剂,采用水平支撑和斜撑的方法加固,并用Φ16对拉螺杆相连,对拉螺杆螺母松紧适度,模板间缝宽均匀,保证不漏浆,模板间用双面胶条挤紧。并检查模板垂直度、刚度、稳定性、平面位置、顶部标高合格后,经项目部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再由项目部工程师通知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见下表
| 项目 | 允许偏差(mm) | ||
| 模板标高 | 基础 | ±15 | |
| 柱、墙和梁 | ±10 | ||
| 墩台 | ±10 | ||
| 模板内部尺寸 | 上部构造的所有构件 | +5,0 | |
| 基础 | ±30 | ||
| 墩台 | ±20 | ||
| 轴线偏位 | 基础 | 15 | |
| 柱或墙 | 8 | ||
| 轴线偏位 | 梁 | 10 | |
| 墩台 | 10 | ||
| 装配式构件支撑面的标高 | +2,-5 | ||
| 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 2 | ||
| 模板表面平整 | 5 | ||
| 预埋件中心线位置 | 3 | ||
| 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置 | 10 | ||
| 预留孔洞截面内部尺寸 | +10,0 | ||
| 支架和拱架 | 纵轴的平面位置 | 跨度的1/1000或30 | |
| 曲线形拱架的标高(包括建筑拱度在内) | +20,-10 | ||
(1)混凝土的拌和及运输
混凝土使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搅拌时,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筒至开始出料的最短搅拌时间应按设备出厂说明书的规定,并经试验确定,且不得低于表2的规定。
表2 混凝土最短搅拌时间
| 搅拌机类别 | 搅拌机容量(1) | 混凝土坍落度(一) | ||
| <30 | 30~70 | >70 | ||
| 混凝土最短搅拌时间(min) | ||||
| 强制式 | ≤400 | 1.5 | 1.0 | 1.0 |
| ≤1500 | 2.5 | 1.5 | 1.5 | |
②外加剂应先调成适当浓度的溶液再掺人;
③搅拌机装料数量(装入粗骨料、细骨料、水泥等松体积的总数)不应大于搅拌机标定容量的110%;
④搅拌时间不宜过长,每一工作班至少应抽查两次;
⑤表列时间为从搅拌加水算起;
混凝土搅拌完毕后,应按下列要求检测混凝土拌和物的各项性能: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取样检测,每一工作班或每一单元结构物不应少于两次。评定时应以浇筑地点的测值为准。其坍落度可仅在搅拌地点取样检测。在检测坍落度时,还应观察混凝土拌和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混凝土的运输采用混凝土罐车,途中应以2-4r/min的慢速进行搅动,保证混凝土从加水搅拌至入模时间,在20°C -30°C时,不超过60分钟;在10°C -19°C时,不超过75分钟。
(2)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采用溜槽入模,浇筑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流动性。混凝土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每层厚度保持在30cm左右,保证预埋件不偏位,并随时检查有无漏浆与偏位现象。振捣一定要密实、连续,振捣棒要竖直插入,快插慢提,每次振捣时间在30秒左右。每一振捣部位,必须振捣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将顶面进行刷毛,刷毛应呈横向布设。
6、混凝土覆盖养生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初凝后及时覆盖,基础混凝土采用土工布或塑料布覆盖并在养护期内定时洒水养护,保证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防止出现由于养生不足引起混凝土的裂缝。养生期不少于7天。
7、基坑回填
| 拆除侧模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签认后,方可进行基坑回填,回填仍采用堆放于桥位外的开挖土进行回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