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基于PLC的六层电梯控制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06:38:00
文档

基于PLC的六层电梯控制

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题目:___基于PLC六层电梯控制____班级_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_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论文成绩指导教师答辩成绩主答辩教师综合成绩答辩委员会主任一.绪论1.1PLC及其在电梯控制中的应用特点1.1.1PLC的特点PLC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专用计算机,实质上属于计算机控制方式。PLC与普通微机一样。以通用或专用CPU作为字处理器,实现字运算和数据存储,另外还有位处理器(布尔处理器),进行点(位
推荐度:
导读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题目:___基于PLC六层电梯控制____班级_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_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论文成绩指导教师答辩成绩主答辩教师综合成绩答辩委员会主任一.绪论1.1PLC及其在电梯控制中的应用特点1.1.1PLC的特点PLC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专用计算机,实质上属于计算机控制方式。PLC与普通微机一样。以通用或专用CPU作为字处理器,实现字运算和数据存储,另外还有位处理器(布尔处理器),进行点(位
 河 南 省 高 等 教 育 自 学 考 试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

毕业设计

 

      题目:___基于PLC六层电梯控制____

班    级_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_

          学  号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

       

论文成绩指导教师
答辩成绩主答辩教师
综合成绩答辩委员会主任
一.绪 论

1.1 PLC 及其在电梯控制中的应用特点

1.1.1  PLC 的特点

PLC 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专用计算机,实质上属于计算机控制方式。PLC 与普通微机一样。以通用或专用 CPU 作为字处理器,实现字运算和数据存储,另外还有位处理器(布尔处理器),进行点(位)运算与控制。PLC 控制一般具有可靠性高、易操作、维修。编程简单、灵活性强等特点。

1、可靠性

对可维修的产品,可靠性包括产品的有效性和可维修性。

(1)PLC 不需要大量的活动元件和接线电子元件,它的接线大大减少,与此同时,系统的维修简单,维修时间短。

(2)PLC 采用了一系列可靠性设计的方法进行设计,例如,冗余设计,断电保护,故障诊断和信息保护及恢复等,提高了 MTTF(平均无故障时间),使可靠性提高。

(3)PLC 有较高的易操作性,它具有编程简单,操作方便,维修容易等特点,一般不易发生操作的错误。

(4)PLC 是为工业生产过程控制而专门设计的控制装置,它具有比通用计算机更简单的编程语言和更可靠的硬件。采用了精简化的编程语言,编程错误率大大降低,而为工业恶劣操作环境设计的硬件使可靠性大大提高。

(5)在 PLC 的硬件方面,采用了一系列提高可靠性的措施。例如,采用可靠性的元件;采用先进的工艺制造流水线制造;对干扰的屏蔽、隔离和滤波等;对电源的断电保护;对存储器内容的保护等。

(6)PLC 的软件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措施。例如,采用软件滤波等;软件自诊断;简化编程语言等。

2、易操作性

PLC 的易操作性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 操作方便

PLC 的操作包括程序输入和程序更改的操作。大多数 PLC 采用编程器进行输入和更改的操作。编程器至少提供了输入信息的显示,对大中型的 PLC,编程器采用了 CRT 屏幕显示,因此,程序的输入直接可以显示。更改程序的操作也可直接根据所需要的地址编号或接点号进行搜索或顺序寻找,然后进行更改。更改的信息可在液晶屏或 CRT 上显示。

(2) 编程方便

PLC 有多种程序设计语言可供使用。对电气技术人员来说,由于梯形图与电气原理图较为接近,容易掌握和理解。采用布尔助记符编程语言,十分有助于编程人员的编程。

(3) 维修方便

PLC 具有的自诊断功能对维修人员维修技能的要求减低。当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硬件和软件的自诊断,维修人员可以很快的找到故障的部位,以便维修。

3、灵活性

PLC 的灵活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编程的灵活性。

PLC 采用的编程语言有梯形图、布尔助记符、功能表图、功能模块和语句描述编程语言。编程方法的多样性使编程方便、应用面拓展。

(2) 扩展的灵活性。

PLC 的扩展灵活性是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可根据应用的规模不同,即可进行容量的扩展、功能的扩展、应用和控制范围的扩展。

(3) 操作的灵活性。

操作十分灵活方便,监视和控制变得十分容易

1.1.2  PLC 控制电梯的优点

(1) 在电梯控制中采用了 PLC,用软件实现对电梯运行的自动控制,可靠性大大提高。

(2) 去掉了选层器及大部分继电器,控制系统结构简单,外部线路简化。

(3) PLC 可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系统,方便地增加或改变控制功能。

(4) PLC 可进行故障自动检测报警显示,提高运行安全性,并便于检修。

(5) 用于群控调配和管理,并提高电梯运行效率。

(6) 更改控制方案时不需改动硬件接线。

此外,微机控制系统虽在智能控制方面有较强的功能,但也存在抗扰性差,系统设计复杂,一般维修人员难以掌握其维修技术等缺陷而没被广泛采用。PLC控制系统由于运行可靠性高,使用维修方便,抗干扰性强,设计和调试周期短等优点,倍受人们重视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在电梯控制系统中使用最多的控制方式。

1.2 课题的提出

PLC以其优越的性能,在很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电梯业也是如此,目前国内 70~80 年代安装完成的电梯绝大部分是继电器控制,线路复杂,节点接线多,故障率高,系统结构庞大,能耗较高,机械动作噪音大,严重地影响电梯运行质量。应对这些电梯进行更新和改造。但是更新需要大量资金,对使用单位来说有一定困难,所以对电梯进行局部改造是经济的、实际的。近年来,采用功能强、故障率低、可靠性高的可编程控制器(PLC)来控制电梯,取得了良好效果。利用 PLC 和变频器对旧电梯进行改造,不但可以增加电梯的舒适感、安全性、可靠性,还可以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减少运行费用。

1.3课题的主要讨论内容

课题所研究的内容主要是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改造在用电梯自动控制系统。由于大部分老式电梯的电控系统可靠性欠佳,用户寻求对电梯的电控系统进行改造,以节约资金。因此,对电梯控制技术进行研究,找出一条适合国产老式电梯的改造之路,并进而提高国产电梯的技术水平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针对老式电梯采用的继电器逻辑控制方式存在功能弱、故障多、可靠性差和工作寿命短等缺陷,提出采用功能强、故障率低、可靠性高的可编程控制器(PLC)来控制电梯。

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对电梯系统及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和介绍。接着阐述了电梯控制系统的分类及特点,电梯的控制系统分为调速和信号控制两大部分。确定了系统的总体结构,由 PLC 来实现电梯信号控制,有双速电机实现调速,完成了电机和可编程控制器(PLC)的选择。然后是系统硬件开发,完成了 PLC 的选型、I/O 点数分配与 PLC 的连接。在分析了电梯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法基础上,设计出了软件流程图,提出了模块化编程思想,介绍了系统的软件开发。最后对改造后的电梯系统进行模拟调试。

1.4电梯的功能要求

(1)电梯运行到指定位置后应具有手动或自动开/关门的功能。

(2)利用指示灯显示电梯轿厢外的呼唤信号、电梯轿厢内的指令信号和电梯的到达信号。

(3)能自动判断电梯的运行方向,并发出响应的指示信号。

(4)电梯的上行下行有一台交流双速电机牵引。电机正传,电梯上升;电梯反转,电梯下降。

(5)电梯轿厢门由另一台小功率电机驱动。电机正传,轿厢门打开;电机反转,轿厢门关闭。

(6)每一层楼设有呼叫按钮;轿厢内设有开关轿厢门按钮;轿厢内的层面指令按钮。

(7)电梯启动、运行、到站实现速度的调节。

(8)行车时,厅门和轿厢都不能开门。开门之后不能行车,有门连锁保护

(9)平层时可自动开门、手动开门,夹人时自动开门。

2.1.可编程控制器的基础认识

1. 三菱FX2N PLC的主要特点:

(1)集成型高性能。CPU、电源、输入输出三为一体。

对6种基本单元,可以以最小8点为单元连接输入输出扩展设备,最大可以扩展输入输出256点。 

(2)高速运算 

基本指令:0.08μs/指令 

应用指令:1.52~几百us/指令

(3)安全、宽裕的存储器规格

内置8000步RAM存贮器 

安装存储盒后,最大可以扩展到16000步。

(4)丰富的软元件范围

辅助继电器:3072点,定时器:256点,计数:235点 

数据寄存器;8000点 

(5)除了具有输入输出16~256点的一般速途,还有模拟量控制、定位控制等特殊控制。 

(6)面向海外的产品适合各种安全规格

为大量实际应用而开发的特殊功能: 

开发了各个范围的特殊功能模块以满足不同的需要----模拟I/O,高速计数器。对每一个FX2N主单元可配置总计达8个特殊功能模块。 

2. PLC的性能指标和分类

(1).PLC的主要性能指标

 1.输入/输出点数(I/O点数)

I/O点数是指可编程序控制器外部输入、输出端子数的总和。它标志着可以接多少个开关、按钮和可以控制多少个负载。

2.存储容量

存储容量是指可编程序控制器内部用于存放用户程序的存储器容量,一般以步为单位,二进制16位即一个字为一步。

 3.扫描速度

一般以执行1000步指令所需时间来衡量,单位为ms/k步,也有以执行一步指令所需时间来计算的,单位用µs/步。

 4.功能扩展能力

可编程序控制器除了主模块之外,通常都可配备一些可扩展模块,以适应各种特殊应用的需要,如A/D模块、D/A模块、位置控制模块等。

 5.指令系统

指令系统是指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指令的总和,它是衡量可编程序控制器功能强弱的主要指标。

(2).PLC的分类

通常,PLC产品可按结构形式、控制规模等进行分类。按结构形式不同, 可以分为整体式和模块式两类。按控制规模大小、则可以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PLC三种类型。

3. PLC系统的组成

PLC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工业通用自动控制装置,其硬件结构与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相似。PLC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

(1) PLC的硬件结构

一套PLC系统在硬件上由基本单元(包含处理单元、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内部电源)、I/O扩展单元及外部设备组成。

(2) PLC的软件

PLC的软件系统指PLC所使用的各种程序的集合,它由系统程序(系统软件)和用户程序(应用软件)组成。系统程序:包括监控程序、输入译码程序及诊断程序等。用户程序是用户根据控制要求,用PLC的编程语言(如梯形图)编制的应用程序。

2.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方式

1. PLC的扫描工作方式

可编程序控制器在进入RUN状态之后,采用循环扫描方式工作。从第一条指令开始,在无中断或跳转控制的情况下,按程序存储的地址号递增的顺序逐条执行程序,即按顺序逐条执行程序,直到程序结束。然后再从头开始扫描,并周而复始地重复进行。可编程序控制器工作时的扫描过程如图2-1所示,包括五个阶段:内部处理、通信处理、输入扫描、程序执行、输出处理。PLC完成一次扫描过程所需的时间称为扫描周期。扫描周期的长短与用户程序的长度和扫描速度有关。

2. PLC的程序执行过程

PLC的程序的执行过程一般可分为输入采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主要阶段.

3. PLC的扫描周期

在PLC的实际工作过程中,每个扫描周期除了前面所讲的输入采样、程序执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外,还要进行自诊断、与外设(如编程器、上位计算机)通信等处理。即一个扫描周期还应包含自诊断及与外设通信等时间。

4. PLC的I/O响应时间

PLC采用集中I/O刷新方式,在程序执行阶段和输出刷新阶段,即使输入信号发生变化,输入映像寄存器区的内容也不会改变,还会影响本次循环的扫描结果。输出信号的变化滞后于输入信号的变化,这产生了PLC的输入输出响应滞后现象,最大滞后时间为2-3个扫描周期。

2.3  PLC的编程语言

PLC的编程语言有梯形图语言、助记符语言、顺序功能图语言等。其中前两种语言用得较多,顺序功能图语言也在许多场合被采用。本课题所采用的编程语言为梯形图语言。在电梯的电气系统中,逻辑判断起着主要的作用,其控制系统必须起动各种控制信号和执行元件(如接触器、继电器、发光指示器、电动机以及电子元件、电力电子器件等),要达到这些控制目的,其方法有:

1.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

这种控制系统是早期电梯多采用的一种控制系统。优点:与其它控制系统比较,其简单、易于理解和掌握、价格便宜。缺点:动合触点易磨损,且电接触不良;体积大;控制系统耗能大、动作噪声大;维修保养工作量大、费用高。因此这种控制系统仅用于速度不高、性能要求也不高的电梯中。

2. 微机控制系统

电梯的微机控制系统实质上是使控制算法不再由硬件逻辑完成,而是通过程序存贮器中的程序来完成的控制系统。因此对于有不同功能要求的电梯控制系统,只要改变程序存贮器中的程序指令即可,无需变更或增减硬件系统的元件或布线。因此,十分方便于使用和管理,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减小控制系统体积,降低了能耗及其维修保养费用。虽然微机控制的电梯,与继电器控制的电梯比较,它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但是,对一般的电梯而言,应用微机控制也有其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其缺点是:微型计算机是按数字运算的需要而设计的,功能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复杂;而一般的电梯控制只需要进行简单的逻辑运算,运算方式多为“与”、“或”、“非”几种,运算位数只需1位,即“1”与“0”。因此,使用微机就有“大材小用”之嫌。此外,微机的接口电路没有标准件,而且一般不控制强电。但在电梯控制中,往往要求能直接控制110V或220V的用电设备,如用户专门配备接口电路既不方便又不可靠。综上所述,造成用微机控制的成本、运行和维修费用均较高,因此,如在一般的电梯上使用微机控制在经济上不合算。

3. PLC控制系统

PLC充分利用了微型计算机的原理和技术,保留计算机控制的优点,而克服了它的缺点。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各工业部门纷纷用它来改造旧有的电梯控制电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总之,PLC是采用微机技术制造的通用自动控制设备,它能控制开关量、模拟量、具有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并具有完成逻辑判断、定时、计数、记忆和算术、运算等功能,可以取代继电器为主的各种控制设备。它不仅能用于控制机械设备、流水线和各种设备的运行过程,将PLC用于控制电梯各种操作和处理相关信息也是可行的。

三.电梯设备及电梯发展动态

3.1 电梯设备

3.1.1 电梯的主要组成部分

(1) 曳引部分:通常有曳引机和曳引钢丝绳组成。电动机带动曳引机旋转,使轿厢上下运动。

(2) 轿厢和厅门:轿厢由轿架,轿底,轿壁和轿门组成;厅门一般有封闭式、中分式、双折中分式和直分式等。

(3) 电器设备及控制装置:有曳引机,选层器传动及控制柜、轿厢操纵盘、呼梯按钮和厅外指示器组成。

(4) 其它装置:对重装置、补偿装置等。

3.1.2 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

(1) 电磁制动器:装于曳引机轴上,一般采用直流电磁制动器,启动时通电松闸,停层后断电制动。

(2) 强迫减速开关:分别装于井道的顶部和底部,当轿厢驶过端站换速未减速时,轿厢上撞块就触动此开关,通过电器传动控制装置,使电动机强迫减速。

(3) 限位开关:当轿厢经过端站平层位置后仍未停车,此限位开关立即动作,切断电源并制动,强迫停车。

(4) 行程极限保护开关:当限位开关不起作用,轿厢经过端站时,此开关动作。

(5) 急停按钮:装于轿厢司机操纵盘上,发生异常情况时,按此按钮切断电源,电磁制动器制动,电梯紧急停车。

(6) 厅门开关:每个厅门都装有门锁开关。仅当厅门关上才允许电梯启动;在运行中如出现厅门开关断开,电梯立即停车。

(7) 关门安全开关:常见的是装于轿厢门边的安全触板,在关门过程中如安全触板碰到乘客时,发出信号,门电机停止关门,反向开门,延时重新开门,此外还有红外线开关等。

(8) 超载开关:当超载时轿底下降开关动作,电梯不能关门和运行。

(9) 其它的开关:安全窗开关,钢带轮的断带开关等。

3.2 电梯技术发展情况

(1) 电梯的速度要求越来越快,高速、超高速电梯的数量愈来愈多。

(2) 电梯的拖动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直流电梯由于能耗大、维修量大等缺点。逐步被交流电梯所替代,液压电梯由于运行平稳,机房位置灵活等特点,使得在低楼层场合得到愈来愈 广泛的应用。交流拖动电梯更是得到迅速的发展,已由以前的变级调速(AC-VP)发展成为调压调速(AC-VV)及调频调压调速(AC-VVVF),使得电梯的速度、加速度控制更加符合人们的生理要求,电梯的舒适感大为改善。

(3) 电梯的逻辑控制已从过去简单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发展为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和微机控制,控制方式也从手柄控制、信号控制发展为集选控制、并联控制、群控等,电梯可靠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4) 电梯的管理功能不断加强,电梯广泛采用微机控制技术,不断满足拥护的使用功能要求。如紧急停车操作,消防员专用、防捣乱系统等。

(5) 智能群控管理得到广泛应用。

(6) 机械传动方面,由于国际上机构加工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斜齿传动和行星齿轮传动在电梯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已使电梯的传动形式多样化。

四.PLC 的选择及其软件开发

4.1 可编程控制器(PLC)的选型

考虑到本次设计的电梯系统有六层,且开关量居多,模拟量较少;对于开关量控制为主的系统而言,一般PLC的响应速度足以满足控制的要求,在小型PLC中整体式比模块式的价格便宜,体积也小,综合考虑后,系统选择了日本三菱公司生产的 FX2N系列 PLC。

FX2N 系统 PLC 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1)FX2N配置灵活,除主机单元外,还可扩展 I/O 模块,A/D 模块,D/A模块和其它特殊功能模块。

(2)FX2N指令功能丰富,有各种指令 107 条,且指令执行速度快。

(3)FX2N可用内部辅助继电器 M,状态继电器 S,定时器 T,寄存器 D,计数器 C 的功能和数量满足了系统控制要求的需要。

(4)FX2N的编程可用编程器,也可以在 PC 机上使用三菱公司的专用编程软件包 MELSOFT系列的GX Developer来进行。编程语言可用梯形图或指令表。尤其是可用 PC 机对系统实时进行监控。为调试和维护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4.2 交流双速电梯的主电路

图4-1是交流双速电梯的主电路图。图中M1为电梯专用型双速笼型异步电动机;KM1、KM2为电动机正反转接触器,用以实现电梯上、下行控制;KM3、KM4为电梯高低速运行接触器,用以实现电梯的高速或者低速运行;KM5为启动加速接触器;KM6、KM7、KM8为减速制动接触器,用以调整电梯制动时的加速度;L1、L2与R1、R2为串入电动机定子电路中的电抗和电阻,当KM1或者KM2与KM3通电吸合时,电梯将进行上行或下行启动,延时后KM5通电吸合,切除R1、L1,电梯将转为上行或下行的稳速运行;当电梯接收到停层指令后,KM3断电释放,KM4通电吸合,电机转为低速接法,接入阻抗制动,实现上升与下降的低速运行,且KM6-KM8依次通电吸合,用来控制制动过程的强度,提高停车制动时的舒适感;至平层位置时,接触全部断电释放,抱闸抱死,电梯停止运行。

图4-1 电梯主电路图

4.3 门机电路、抱闸电路、门锁及安全运行电路

图4-2为电梯的门机、抱闸、门锁及安全运行电路。门电动机为他励直流电动机,可由KM9、KM10控制其正反转。KM9接通时,电阻R2与电动机电枢并联,电流由电枢左端流向右端,电动机正转实现开门,压下SQ8时,R2部分被短接,实现开门调速。KM10接通时,电动机将反转,实现关门,并由SQ9、SQ10与R3一起实现关门调速。

当电梯上下运行时,抱闸应打开,其线圈应通电。电梯停止运行时,抱闸应抱死,其线圈应断电。将所有厅、轿门开关串联在一起,控制门锁继电器KA1,实现全部门关闭后电梯才能运行的控制。将安全窗开关、安全钳开关、限速器开关、轿内急停开关、上下强迫停止开关、基站开关梯开关以及热继电器触点FR1、FR2串联在一起,构成安全回路,控制安全运行继电器KA2,用KA2的触点控制PLC的RUN口,只有当该KA2吸合时,才允许PLC处于运行状态。这样可以节省PLC的输入口,又可以实现在多种紧急情况下的立即停车。

图4-2  门机、抱闸、门锁及安全运行电路

4.4 电梯的主要电气设备

(1)牵引电动机  齿轮牵引机为电梯的提升机构。主要由驱动电动机,电磁制动器(也称电器包闸),减速器牵引轮组成。

(2)自动门机  用来完成电梯的开门与关门。电梯的门分为厅门(每层站一个)与轿门(只有一个)。只有当电梯停靠在某层站时,此层厅门才允许开启(由门机拖动轿门,轿门带动厅门完成);也只有当厅门,轿门全部关闭后才允许启动运行。

(3)层楼指示灯  层楼指示灯也叫层显,安装在每层站厅门的上方和轿箱内轿门的上方,用以指示电梯的运行方向及电梯所处的位置。过去常由低压灯泡构成,现多由LED组成,且与呼梯盒做成一体结构。

(4)呼梯盒  用以产生呼叫信号。常安装在厅门外,离地面一米左右的墙壁上。基站与底站只有一只按钮,中间层站由上呼叫与下呼叫两个按钮组成。

(5)操纵箱  操纵箱安装在轿箱内,供乘客对电梯发布动作命令。其上面设有与电梯层站数相同的内选层按钮。

(6)平层及开门装置  该装置如图4-3所示。由平层感应器及楼层感应器组成。上行时,上磁铁板先触发楼层感应器,发出减速停车信号,电梯开始减速,至平层感应器触发时,发出开门及停车信号,电动机停转,抱闸抱死。下行时,下磁铁板出发楼层感应器,发出减速停车信号,电梯开始减速,至平层感应器触发时,发出开门及停车信号。

(7)轿厢位置检测装置俗称选层器,它检测电梯轿厢运行状态,所处位置,及时向控制系统发出所需要的信号。其主要功能是:根据登记的内选与外呼信号和轿厢的位置关系,确定运行方向;当电梯将要到达所需停站的楼层时,给曳引电动机减速信号,使其换速;当平层停车后,发出信号以消去已应答的选层、呼梯信号,并指示轿厢当前位置,选层器种类较多,通常分为三大类,即机械选层器、继电器选层器和微机选层器。其中机械选层器与继电器选层器将随着继电器控制电梯的逐步淘汰而淘汰。

位置检测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用干簧管磁感应器或其它位置开关。这种方法直观、简单,但由于每层需使用一个磁感应器,当楼层较高时,会占用 PLC 太多的输入点。

(2)利用稳态磁保开关。这种方法需对磁保开关的不同状态进行编码,在各种编码方式中适合电梯控制的只有格雷变形码,进行运算时需采用 PLC 指令译码,比较麻烦,软件译码也使程序变的庞大。

  由于本文是六层电梯的控制故选用感应器检测轿厢位置。

图4-3 电梯的平层、停层装置示意图

4.5 输入输出设计

为了便于对电梯的工作原理及PLC系统进行分析,现列出电梯所用电器元件表。

表4-1 电梯电气元件表

元件符号名称及作用元件符号  名称及作用

KM1上行接触器1HL-5HL1-5层层楼指示灯

KM2下行接触器6HL-7HL上行、下行指示灯
KM3高速接触器HL81楼外呼记忆灯

KM4低速接触器HL92楼上呼记忆灯

KM5启动加速接触器HL102楼下呼记忆灯

KM6-KM8制动减速接触器HL113楼上呼记忆灯

KM9开门接触器HL123楼下呼记忆灯

KM10关门接触器HL134楼上呼记忆灯

SQ5基站开关HL144楼下呼记忆灯

SQ6开门到位开关HL155楼下呼记忆灯

SQ7关门到位开关1KR~5KR

各楼层感应器
SQ8开门调速开关6KR上平层感应器
SQ9、SQ10

关门调速开关7KR下平层感应器
SQ11-SQ161-6楼厅门锁开关

1SB1~4SB1

1-4楼上行外呼按钮

SQ17上限位开关2SB2~5SB2

2-5楼下行外呼按钮

SQ18下限位开关SB1开门按钮
SQ19上行强迫停止开关SB2关门按钮
SQ20下行强迫停止开关SB3上行启动按钮
SQ1

安全窗开关SB4下行启动按钮
SQ2安全钳开关SB5-SB101-6楼层内选层按钮

SQ3限速器开关SA1运行状态选择钥匙开关
SQ4轿内急停开关SA2基站开关梯钥匙开关
SQ16轿门关闭到位开关SQ电源开关
8KR关门感应器HL165楼上呼记忆灯

HL176楼下呼记忆灯

KA1门锁开关
KA2安全运行按钮SA1-1自动运行按钮
1SB11楼上呼按钮

6SB26楼下呼按钮

2SB12楼上呼按钮

2SB22楼下呼按钮

3SB13楼上呼按钮

3SB23楼下呼按钮

4SB14楼上呼按钮

4SB24楼下呼按钮

综合考虑输入输出要求,估计需要PLC输入输出点73左右。因此,采用三菱FX2N-80可编程控制器完成本次设计。其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如图4-4所示。

图4-4  I/O接线图

4.5.1 算法说明

程序的基本控制流程如图4-5所示。(其中不包括检修及司机开关电梯环节,只是电梯运行的基本流程图)。

图4-5 程序基本流程图

4.5.2程序中相关中间继电器的说明

表4-2  程序中间继电器

元件符号名称及作用元件符号名称及作用
M100开门辅助继电器M1301层上行辅助继电器

M101关门辅助继电器M1312层上行辅助继电器

M102自动运行时开门禁止M1322层下行辅助继电器

M103定上行辅助继电器M1333层上行辅助继电器

M104定下行辅助继电器M1343层下行辅助继电器

M105停车辅助继电器M1354层上行辅助继电器

M106制动过程辅助继电器M1364层下行辅助继电器

M107停层辅助继电器M1375层下行辅助继电器

M1101楼楼层信号辅助继电器

M141上平层感应辅助继电器
M1112楼楼层信号辅助继电器

M142下平层感应辅助继电器
M1123楼楼层信号辅助继电器

M143、M144

上行辅助继电器
M1134楼楼层信号辅助继电器

M145、M146

下行辅助继电器
M1145楼楼层信号辅助继电器

M1501楼停车辅助继电器

M120内选1层辅助继电器

M1512楼停车辅助继电器

M121内选2层辅助继电器

M1523楼停车辅助继电器

M122内选3层辅助继电器

M1534楼停车辅助继电器

M123内选4层辅助继电器

M1545楼停车辅助继电器

M124内选5层辅助继电器

T50    

停层时间计时
T51 启动延时T52-T54减速延时
M140平层开门M1156楼楼层信号辅助继电器

M125内选6层辅助继电器

M1605层上行辅助继电器

M1616层下行辅助继电器

M1556楼停车辅助继电器

4.6梯形图的设计

梯形图的设计可以分成几个环节进行,然后再将这些环节组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梯形图。

1.开关门环节

电梯的开关门,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电梯投入运行前的开门。此时电梯位于基站,将开关梯钥匙插入SA2内旋转至开梯位置,则电梯应自动开门。乘客或司机进入轿厢,选层后电梯自动运行。

电梯检修时的开关门。检修状态下,开关门均为手动状态,由开关门按钮SB1、SB2实施开门与关门.

电梯自动运行停层时的开门。电梯在平层时至平层位置,M140接通,电梯应开始开门。

电梯关门过程中的重新开门。在电梯关门的过程中,若有人或物夹在两门的中间,需重新开门。目前大多数电梯采用光幕或机械安全触板进行检测,自动发送重新开门信号,已达到重新开门的目的。

呼梯开门。电梯到达某层站后,如果没有人继续使用电梯,电梯将停靠在该层站待命,电梯将首先开门,以满足用梯的要求。若其他层站有人呼梯,电梯将首先定向,并启动运行,到达呼梯楼层时再开门,此时的开门按停层开门处理。  

电梯停后的关门。此时电梯到达基站,司机或乘客离开轿厢,电梯自动关门,司机将开、关梯钥匙插入SA2,旋转到关梯位置,电梯的安全回路被切断,PLC停止运行,电梯被关闭。

电梯自动运行时的关门。停站时间继电器T50延时结束时,电梯应自动关门。停站时间未到时,可通过关门按钮实现提前关门。

2.层楼信号的产生与清除环节

    当电梯位于某一层时,指层感应器产生楼层信号,以控制指层灯的状态,离开该层时,该楼层信号应被新的楼层信号所取代。

3.停层信号的登记与消除环节

    乘客或司机通过对轿厢内操作盘上1-6层选层按钮的操作,可以选择欲去的楼层。选层信号被登记后,选层按钮下的指示灯亮。当电梯到达所选的楼层后,停层信号即被消除,指示灯也应熄灭。

4.外呼信号的登记与消除环节

乘客或司机在厅门外呼梯时,呼梯信号应被接收和记忆。当电梯到达该层,且定向方向与目的地方向一致时(基层和顶层除外),呼梯要求已满足,呼梯信号应被消除。

按下外呼按钮时,相对应的外呼辅助继电器接通,外呼钮下的指示灯亮,表示呼梯要求已被电梯接收并记忆。该信号的消除环节是由当层信号的动断触点与运行方向的动断并联构成的(M103为上行辅助继电器,M104为下行辅助继电器)。

这样可以使电梯运行方向与呼梯目的方向一致且到达呼梯楼层时,电梯将停止,呼梯要求已满足,呼梯信号被消除。电梯的运行方向与呼梯目的方向相反时,如电梯从一楼向上运行,而呼梯要求从二楼向下,若有去三楼以上的内选层要求及外呼梯要求,电梯到达二楼时不停梯,呼梯要求没有满足,呼梯信号不能消除;若三楼以上无用梯要求,电梯将停在二楼,但呼梯信号不能立即消除,待乘客进入轿厢选层后,电梯定向下,则二楼下呼梯信号已满足,呼梯信号被消除。

5.电梯的定向环节

     在自动运行状态下,电梯应首先确定运行方向,也即定向。电梯的定向只有两种情况,即上行和下行。电梯处于待命状态,接受到内选和外呼信号时,应将电梯所处的位置与内选和外呼信号进行比较,确定是上行还是下行。一旦电梯定向后,内选与外呼对电梯进行顺向运行的要求没有满足的情况下,定向信号不能消除。检修状态下运行方向直接由上行和下行启动按钮确定,不需定向。梯形图中M103及M104分别为定上行及定下行辅助继电器,它们线圈的工作条件触电块由内外呼信号及电梯位置信号组成。

M103及M104在电梯上行及下行的全过程中,存在不能全程接通的情况,如上行至6楼时,一旦6楼层楼继电器M115接通时,M103则立即断开,而此时的电梯仍处于上行状态,至6楼平层位置时才能停止。为解决这一问题,引入M143-M146,使上行与下行继电器接通时间延长至上行及下行的全过程。若不使用M143-M146,可能会发生下述情况:4楼向上的外呼信号(不存在其他外呼及内选信号),使电梯上行,电梯至4 楼位置,M133使M103断开,从电梯至4楼位置到电梯停层开门,乘客进行轿厢内选6层之间的时间内,1、2、3楼的外呼及内选层信号可以使电梯在未完成4楼向上的运动之前定下行方向。

6.自动运行时启动加速和稳定运行环节

电梯启动的条件:运行方向已确实,门已关好。

7.停车制动环节

电梯在停车制动之前,应首先确定其停层信号,即确实要停靠的楼层,应根据电梯的运行方向与外呼信号的位置和轿厢内选层信号比较后得出。梯形图中各层的停车触发信号在下行下呼,上行上呼及内选层信号存在时产生,这些都是符合前边所谈到的停车原则的。当存在触发信号电梯又运行到当层时产生停车信号。停车信号M105梯形图支路中M103、M104动断触点的作用是为了解决呼梯方向与电梯运行方向相反时的停车问题(如二楼向下的外呼信号,使电梯从一楼向上运行时,M151不会被触发,至二楼位置时,靠M103、M104的动断触点使M105接通)而设置的。而停车信号的消除是停车时间到,T50为停层时间定时器。

4.7梯形图程序

五.总结

经过近三个月的研究工作,通过在图书馆、互联网上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了电梯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并且加深了对电梯的运行过程、控制系统的认识。熟悉了可编程控制器在电梯控制系统中的运用。尤其是可编程控制器(PLC),我以前的课程中并没有学过,为了完成这个课题,我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来学习PLC及电气自动化。虽然在开始阶段感到很困难,但坚持下来却感觉并不难。并且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尝试了对电梯控制系统的研究。并且,使我将原来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理论化、实用化,对如何使用已有知识及获取相关资料方面的能力又有了提高。通过这次设计,我还认识到无论做什么,都需要踏实、勤奋、严谨的工作态度这对我以后的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设计达到了预定的设计目的,利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技术改造旧电梯,充分利用了现代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原理和检测技术,达到了对电梯的可靠控制。通过合理的设备选型、参数设置和软件设计,提高了电梯的运行可靠性。采用PLC改造后的电梯结构紧凑、维修简单、故障率低。如果PLC与交流变频调速(VVVF)控制技术结合将提升电梯的的效率和舒适感,有利于电梯的节能。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改造时要注意,改造后的电梯控制系统运行可靠,减少维护费用和电梯的能耗。但仍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如:

1.增加与微机通讯的接口,实现联网控制,多台电梯的综合控制有微机完成。

2.优化电梯的选向功能,使之随客流量的变化而改变,打到高效运送乘客的目的。

3.增加出现紧急情况时的电梯处理办法。

以上三条都是有待改进的 

致  谢

电梯控制技术是一项专业技术,它涉及到机电专业的诸多课程。通过此次设计我对自己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了综合的检验。培养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这次毕业设计不仅使我了解了很多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我检索和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到了很大的提高

鉴于本人所学知识有限,经验不足,又是初次研究这种复杂的设计。在此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错误和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和指正。

最后,三年的培育,不仅使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更重要的是,使我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科学思考观,正是有了这样科学的分析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才能使我解决课程设计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同时这在我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也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庭有编著,《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第二版.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2]许晓峰主编,《电机及拖动》.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肖军 孟令军编著,《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高钦和编著,《PLC应用开发案例精选》.第二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5]李惠昇主编,《电梯控制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6]宋伯生主编,《PLC编程实用指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7]廖常初主编,《FX系列PLC编程及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8]张培志主编,《电气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9]谢剑 贾青著,《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第3版.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10]范永生 王岷编《电气控制与PLC应用》.第二版.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11]刘洪涛, 黄海编著.PLC 应用开发从基础到实践.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 社,2007:345~350

[12]漆汉宏主编。PLC 电气控制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78~97

[13]常晓玲.电气控制系统与可编程控制器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4]孙振强,王晖,孙玉峰.可编程控制原理及应用教程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

文档

基于PLC的六层电梯控制

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题目:___基于PLC六层电梯控制____班级_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_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论文成绩指导教师答辩成绩主答辩教师综合成绩答辩委员会主任一.绪论1.1PLC及其在电梯控制中的应用特点1.1.1PLC的特点PLC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专用计算机,实质上属于计算机控制方式。PLC与普通微机一样。以通用或专用CPU作为字处理器,实现字运算和数据存储,另外还有位处理器(布尔处理器),进行点(位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