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全面)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06:36:30
文档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全面)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全面)一、课内阅读。   就在这时候,池里划来了一只小船,捉鱼的金奎叔从船里跳上岸。金奎叔是个结实的汉子,他伸出胳臂来比我的腿还粗。他飞快地走了过来,一把wò()住了鹅的长脖子。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老雄鹅害怕了,好不容易挣脱束缚,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这一下,别的鹅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进池里,逃命了。金奎叔给我穿上鞋,拾起书包,用大手摸摸我的头说:“鹅有什么可怕的!会把你吓成这样。”我说:
推荐度:
导读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全面)一、课内阅读。   就在这时候,池里划来了一只小船,捉鱼的金奎叔从船里跳上岸。金奎叔是个结实的汉子,他伸出胳臂来比我的腿还粗。他飞快地走了过来,一把wò()住了鹅的长脖子。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老雄鹅害怕了,好不容易挣脱束缚,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这一下,别的鹅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进池里,逃命了。金奎叔给我穿上鞋,拾起书包,用大手摸摸我的头说:“鹅有什么可怕的!会把你吓成这样。”我说: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全面)

一、 课内阅读。   

就在这时候,池里划来了一只小船,捉鱼的金奎叔从船里跳上岸。金奎叔是个结实的汉子,他伸出胳臂来比我的腿还粗。他飞快地走了过来,一把wò( )住了鹅的长脖子。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老雄鹅害怕了,好不容易挣脱束缚,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这一下,别的鹅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进池里,逃命了。    

金奎叔给我穿上鞋,拾起书包,用大手摸摸我的头说:“鹅有什么可怕的!会把你吓成这样。”    我说:“鹅,因为鹅把我们看得比他小呀!”   

金奎叔说:“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pínɡ( )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qiā( )住它的脖子,把它shuǎi( )到池塘里去。记着,下次可别再怕它们了。”    

我记着金奎叔的话,以后一直不怕鹅了。有什么可怕的!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怕它干吗?果然,我不怕它,它便不敢咬我,碰到了只是“吭吭”叫几声,扇几扇翅膀,就摇摇摆摆走开了。看到牛,我也不再无缘无故欺负它了,尽管它把我们看得比它大。    

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

1.根据拼音把生字写在括号里。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顽皮(      )束缚(      ) 答应(      ) 欺负(      )

3.无缘无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挣脱”“连飞带跳”“落”等词表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   ”画出金奎叔说的话,并说说你的理解。

                                                           

6.理解句子含义。    

有什么可怕的!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怕它干吗?

                                                           

二、 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呼风唤雨的世纪(片段)

    ①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②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技术。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③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100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               ,                 ”来形容。

1.阅读选文,完成下列练习

问题清单:

(1)按照课文内容补充第三自然段的诗句开说说引用此诗句的好处。

(2)你认为“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分别指现代生活中的哪些发明?

(3)现代科学技术给你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举一个例子)

答案梳理:

(1)课文引用此诗句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代科学技术给我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上图“问题清单”中3个问题提问的不同角度连线。

问题清单                                                    提问角度

问题1:引用诗句的好处?                                  联系生活提问

问题2“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分别指什么?        针对写法提问

问题3:现代科学技术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            针对内容提问

3.读完全文,你也来提一个问题(不能与上面的问题重复),并请说明提问角度,在选项前打“√”。

问题:                                           

提问角度:A内容           B写法           C联系生活

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纪念

毕加索在希特勒德国进入巴黎之后,没有受到这些侵略者的扰害,这真使他和他的朋友惊异。其实这完全是因为德国宣传部想把这件事作为在国外大吹大擂的资本。

后来希特勒德官和大兵不时造访毕加索的工作室。毕加索一语不发地接待这些不速之客,一语不发地领着他们东看西看,临走的时候送给他们一张复印的纳粹飞机炸毁巴斯克人的奎尔尼加市名画,然后他只说了一个词,而且总说这一个词:“纪念!”

有一天,一个德国秘密的警官去看毕加索,他把这样一张复印的画儿给毕加索看,问道:“这是您作的吗?”

“不是。”他摇着头,同时反驳说,“这是你们作的。”

这个特务完全听懂了;也许没有听懂毕加索的回答;也许毕加索的勇敢吓住了他;也许他认为这是疯子的说法——这都由他去吧。他走了,毕加索再也没有听到什么下文。这是1944年的事情。正如赫伯尔在《莱茵老朋友的小珠宝箱》里所说的,这件事是值得再三念诵的。

1.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其中“这件事”指的是________。

2.“这是你们作的。”这句话的意思是(    )

A.毕加索否认这幅画儿是他画的

B.毕加索隐晦地告诉德国特务,是他们炸毁了巴斯克人的奎尔尼加市,这幅画儿的内容是他们造成的

C.毕加索说这幅画儿是假的

D.这幅画儿是德国人集体绘画创作的

3.毕加索送画时,为什么总说一个词“纪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出毕加索具有什么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他那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1.片段节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

2.这段话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其主要特点是________。

3.洞内的景物很多,作者在写的时候,用了“______”和“______”这两个词来表明看的先后顺序。

4.双龙洞内的龙是真的吗?你是从文中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发挥想象,从形状和颜色两方面,写一处石钟乳或石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夜间飞行的秘密(节选)

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知道蝙蝠在夜里如何飞行,你猜到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了吗?现代飞机上(安装   安置)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   指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用“√”在选文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2.飞机上的雷达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这句话中,加点的两个词语能删去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然界的动植物是人类的老师,请你再举一个动植物启发人类创造发明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针对选文,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爬山虎的脚(节选)

①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②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1.选文第①段写得真清楚,我知道了图(   )画的爬山虎的脚是正确的。

A.    B.    C.    D.

2.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入文中画“_____”部分的括号中,并完成练习。

贴     巴     拉     触

(1)这些动词清楚地写出了爬山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部分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从_______和________两方面来描写爬山虎的攀爬过程的,从“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方可以看出作者观察仔细。

3.画“﹏﹏”的句子中的“一脚一脚”能不能换成“一步一步”?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叶圣陶把“爬山虎的脚”比作了“蛟龙的爪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运用了比喻的写法,“爬山虎的脚”和“蛟龙的爪子”都是弯曲而尖细的,有相似点

B.因为爬山虎是向上爬的,所以作者把它想象成一条蛟龙,“爬山虎的脚”就比作了“蛟龙的爪子”

5.读了选文,你认为观察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阅读理解。

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我们都很相信这句话。

所以我们看到牛,一点儿不害怕,敢用手_____它的背,_____它的肚子,甚至敢用树枝去______它的屁股呢!可是牛像是无所谓似的,只是眨眨眼,把尾巴甩几甩。有的孩子还敢_______牛角,叫它跪下来,然后____到牛背上去。我那时虽然不敢这样,可是用拳头_______牛背还是敢的。

我们看到鹅,那就完全两样了:总是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才敢看它。要是在路上碰到鹅,就得绕个大圏子才敢走过去。

1.用自己的话写出选文表达的主要意思。

________

2.在选文的横线处填上恰半的动词。

3.联系全文,说说第4自然段中两个“才敢”在表达上起什么作用。

________

4.“我们”对牛的态度是________;对鹅的态度是________。

八、 课外阅读

春雨的色彩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没完没了地下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他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小白鸽说:“春雨是无色的,你们伸手接几滴瞧瞧吧。” 

小燕子说:“不对,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树绿了。”……” 

麻雀说:“不,不!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杏树上,杏花红了。” 

小黄莺说:“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不是吗?它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它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的花也黄了。” 

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它好像在说:“亲爱的小鸟们,你们的话都对,但都没说全面。我本身是无色的,但我给春天的大地万紫千红。”

1.小鸟们在争论一个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瞧(_________)  争论(__________)

3.小白鸽、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分别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

(1)小白鸽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燕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麻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黄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春雨下来时的动作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朋友,你能说一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课外阅读。

月亮的自述

我一直是人们(想往 向往)的仙境,人间流传着嫦娥奔月、吴刚砍桂等神话故事。于是,我便被蒙上一层又一层(神秘 神奇)面纱。

人们经过几个世纪的努力,终于实现了登月的(愿望 希望)。首次乘着宇宙飞船来拜访我的人,一定会感到惊奇。因为在他们心目中,我一直是十分美丽的:有银光闪闪的宫阙,有奇花异卉,到处是琼枝玉树。可是事实上,我仅有成片的环形山、坑坑洼洼的地面和一些地球上没有的元素。由于缺氧气,动植物根本不能在这里安家落户。

有趣的是:行走在我的表面如同跳霹雳舞、太空舞。因为我的引力相当于地球的1/6,(  )是最糟糕的跳高运动员,只需轻轻一跃,(  )会创造出数倍于奥运会跳高纪录的好成绩。

你们看见悬挂在空中的我,只有一个圆盘大,其实我的直径有3476公里,大约是地球直径的1/4,在太阳系的所有卫星中,我是老五。因为我离你们38万公里,所以看上去才显得那么小。

你们看见的月光,其实是我反射的太阳光。我是地球的卫星,环绕地球转,地球又自转,这中间平均每18年就有29次地球置身在我和太阳中间,太阳光正好被挡住不能射到我身上。不见我的影子,好像被吞噬了,这种现象叫“月食”,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天狗吃月亮”。太阳光全部被挡住叫“月全食”,部分被挡住叫“月偏食”。还有,地球上的人终生只能看到我的正面,见不到我的反面,为什么?那是因为我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即我绕地球旋转的周期和地球自转的周期相同。

从1969年以来,人类已经六次实现了阿波罗载人宇宙飞船登月。听说现在已有向月球移民的打算,我听了真高兴,(  )我终日在茫茫宇宙中枯燥乏味地运动着,寂寞而孤独。等到你们来了,就热闹了。热忱(盼望 渴望)你们来做客,来定居。

1.画掉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词语巧搭配。

实现(   )   创造(   ) 

(   )地等   (   )的现象

4.什么是月食现象?用“  ”在文中画出来。

5.读了本文,你知道了月球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你登上了月球,你想对月球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 回顾课文,完成练习。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1.加点字“贴”和“才”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作者过孔隙时的_______和_________,“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写出了___________的感觉。

2.对选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泉水是从右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B.画线句是一个设问句,具体说明了船的小,也给人新奇的感觉。

C.写船小主要是为了突出内洞的小。

3.“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中的“挤压”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选文,如果让你用一句话表达游览完孔隙后的感受,你会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 课内阅读。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逐渐—(   ) 颤动—(   )

飞奔—(   ) 犹如—(   )

2.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好处:                                                              

3.从“          ”这个词语可以看出来,这两段话是作者按照           的顺序来写的,描写的是         的景象。

4.文中的“水墙”指的是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

5.读了这两段话,你对钱塘江大潮的气势有了怎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 记叙文阅读。

美丽的规则

那是一个傍晚,我们乘着一辆车,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出发,往南端的费菲律普岛赶。费菲律普岛是澳洲著名的企鹅岛,我们去那看企鹅归巢的美景。

从车子上的收音机里,我们知道,岛上正在举办一场大规模的摩托车大赛。司机和导游是中国人,听到这消息后显得忧心忡忡。因为根据估计,在我们到达企鹅岛前一个小时,这场大规模的摩托车赛就要结束。根据我们的经验,到时候,观众散场,会有成千上万的汽车往墨尔本方向开。因为这条路只有两车道,我们都担心会塞车,而真正可以看到企鹅归巢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半个小时,如果因为塞车而耽误了时间,我们就会留下永久的遗憾了。

司机加快了车速,虽然时值傍晚,夕阳如血,南半球高纬度地区宽阔的海天之间,云彩无比的迷人,可是我们都没有心情欣赏或下车拍照,只是担心着一个问题:会不会塞车?会不会因此与美丽的企鹅失之交臂?

担心的时刻终于来了。离企鹅岛还有60公里时,对面蜂拥而来大批的车流。其中有汽车,还有无数的摩托车。那可是一些特别爱炫耀自己车技的摩托车迷呀!他们戴着钢盔,一副耀武扬威的样子。

此时此刻,目力所及,从北往南开的车只有我们一辆,可是由南往北开的车何止千辆!我们都紧张地盯着对面开来的车辆。然而,出乎我们意料的是,我们双方的车子却依然行驶得非常顺畅。

我们终于开始注意到,对面行驶来的所有车辆,没有一辆越过中线!这是一个左右极不“平衡”“对称”的车道,一边是光光的道路,一边是密密麻麻的车子。

然而没有一个“聪明人”试图去破坏这样的秩序,要知道这里是荒凉的澳洲最南端,没有,也没有监视器,有的只是车道中间的一道白线,看起来毫无约束力的白线。这种失衡的图景在视觉上似乎丝毫没有美感可言,可是我却渐渐的受到了一种感动,我多么希望同样的场景尽早出现在中国的土地上!

夜幕降临了,所有的车都打开了车灯,看着那来自对面一侧的流动的车灯,我感到了一种无言的美。我必须说,那是我平生所见过的最美丽的景观之一,它给我留下的印象,甚至要比后来我们如愿看到的场景——暮色之中,可爱的、憨态可掬的小企鹅从脑海里浮现出来,然后摇摇摆摆地踏上沙滩,一路追逐着回到沙丘巢穴——还要深刻。因为,我从那条流淌的车灯之河中看到了规则之美、制度之美,以及人性之美。

1.作者经历的这件事中,情绪和感受不断在变化。请根据内容和提示,填出变化的情绪和感受。

(________)——意外——(______)

2.读短文,完成填空。

(1)短文中极不“平衡”的车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规则之美、人性之美”不仅是指______________,也指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表示“看”这个意思而不出现“看”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的人们遵守规则体现规则之美、人性之美,请你也为公路设计一条规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

A.无论是何时何地都要自觉遵守规则。

B.我们在国外的时候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C.出外旅游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D.美丽的景观是令人难忘的。

十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牛

可爱的故乡的许多景物,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特别是我家那头瘦骨嶙峋的老牛,更使我不能忘怀。

它以牛的耐性与沉静,许多年来任重务劳,没有一点怨言,后来它老了,衰弱了。我父亲看着它从一只小小的牛犊长到壮大,转到老弱,知道它一生辛苦,就不再把工作交给它了,让它安逸地度过它的余年。

老牛过了一段安逸的生活以后,突然病倒了。它一天比一天瘦弱。一天,它好像比往常精神一些,走出门去。老牛走到河边喝了些水,站了一会儿,它破例地不往回走,却走到近旁的田里。它站在麦田边,静静地看着,像望着熟人似的。忽然,它站不稳了,全身摇晃,呻吟一声,就倒在地上。

那曾经出过力的老牛,那不说话的朋友,就这么死了。我们在田边,在它从前工作过并且休息过的田边,埋葬了它。

而今,我每次回家乡去,总不忘去看看老牛的坟。

1.从第二自然段中,我们知道老牛的“一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年”的意思是________。“让它安逸地度过它的余年”表达了作者一家对________思想感情。

3.文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赞扬老牛的精神,实际上是赞美________。

4.读句子,选择正确答案。

它破例地不往回走,却走到近旁的田里。这是因为:________

A.老牛不再按原来的路线散步了,它要走新的路线。

B.老牛走到近旁的田里,像是向它出过力的地方告别。

C.老牛神志不清,不认识往回走的路了。

十四、 课外阅读。

西湖漫笔(节选)

宗璞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①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也都是绿的。②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③在冷泉亭上小坐,真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④亭旁溪水琤(chēnɡ cōnɡ),平稳处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A.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洞绿得闲。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然感觉路旁的树莽莽苍苍的,似乎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荫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B.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的山水画。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喜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表现出茁壮的生命力。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

1.“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这句话是从文中的第一自然段中抽出来的,请问它应放在哪一句的后面?(  )

A.①    B.②    C.③    D.④

2.本文凝聚笔力,着重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A句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

(2)B句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

4.“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作者对这种绿,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 我能认真阅读短文,仔细作答。

卖镜子的人

从前,有个卖镜子的人,他卖各式各样的镜子:大的,小的,圆的,方的……他的镜子质量很好,他的口才也不错,生意做得很红火。但是,他忙于经营,连饮食起居、梳洗的时间都没有,外观逐渐邋遢(lā  tā),自己(竟然    虽然)丝毫没有发觉。后来不知怎的,买镜子的人越来越少了,生意也越来越清淡。

有一天,他在集市上铺开摊子,好多人围过来看货,他就向大家宣传开了。

一位顾客手里拿着一面挑好的镜子,本(打算  计算)买,但端详了一下他的脸,忽然“扑哧”一笑,放下镜子,扭头就走了。

卖镜子的人不明白   拉住一位老人问    怎么   我的话错了吗   老人慢慢地说:“你的话倒是没错,不过,你拿镜子照照自己的脸吧!”

卖镜子的人拿起镜子一照,(顿时  及时)羞得满脸通红。原来他每天只是胡乱擦洗了一下脸,从没拿镜子好好照过自己。他的脸啊,竟像唱戏的大花脸似的。

他终于懂得了:一个卖镜子的人,必须以自己清洁的脸,作为自己照镜子的最好证据。只有这样,(宣传  宣告)才会有说服力,不然,任凭有多好的口才也没用。此后,他很注意梳洗整容了,生意也一天天好转了起来。

1.去掉括号里搭配不合适的词语。

2.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3.从文中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肮脏 ——(________)     糊涂 ——(_______)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清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端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这篇短文先写卖镜子的人起初                       ,但是由于               ,结果                       。后来,在一位老人的提醒下,他终于明白了                                       。

6.短文的中心是(     )。

A.要让别人买自己的镜子,自己要先照照镜子。

B.要让别人相信自己,不仅靠口说,更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作表率。

C.要想生意好,要把自己的外貌衣着整理干净、整洁。

D.卖镜子的人之所以生意不好,是因为他不爱照镜子。

答案

1、

1.握  凭   掐   甩

2.调皮  约束  允许  欺侮

3.没有一点原因

4.这些词生动地写出了老雄鹅害怕的样子,表现了才雄鹅对金奎叔的畏惧。

5.“鹅有什么可怕的!会把你吓成这样。”    

“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pínɡ(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qiā(掐)住它的脖子,把它shuǎi(甩)到池塘里去。记着,下次可别再怕它们了。”   

理解:鹅没什么可怕的,不要站在鹅的角度看自己,不要怕鹅。金奎也是在教育“我”,不要在意别人怎么说、怎么看自己,对于别人无理欺负自己的行为要奋力反抗。

6.不要因为某个事物小就欺负它,也不要因它大就害怕它,要从自己的角度去观察它。

2、

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望远镜、手机、飞机    交通更加便利,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互联网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快捷和迅速。例如:飞机、高铁和火车的普及使得人们旅游更加的方便,出行更加的便利。    

2.

3.√ 联系生活  现代科学技术的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1.毕加索在德军占领的巴黎生活正常

2. B

3.毕加索想让德国人记住纳粹法西斯给世界带来的罪行。

4.毕加索具有不畏强暴、勇敢的精神。

4、

1.    记金华的双龙洞    叶圣陶    

2.    双龙洞的内洞    黑、奇、大    

3.    先    其他    

4.不是真的,我是从文中“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一句看出来的。

5.那石钟乳,像一头张牙舞爪的狮子,橙黄色的头,毛发竖起,十分霸气。

5、

1.安装    显示

2.通过天线发射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提示前方有障碍物。

3.不能。“反复”和“终于”说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曲折艰难,花费了很多精力和时间。如果删去则体现不出这一点,语言不够准确。

4.示例:人们根据鸡蛋壳的薄壳结构建造的薄壳建筑。

5.示例: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仅靠雷达就可以吗?

6、

1.B

2.    触

(1)向上爬的过程。

(2)样子    动作    示例: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    巴    拉    贴    

3.不能。用“一脚一脚”更加形象,更能突出爬山虎往上爬的艰难和努力,用“一步一步”没有这种效果。

4.A

5.示例:观察时要仔细,从各个角度细心观察,同时要对事物进行连续观察,看到事物不断变化的过程。

7、

1.因为牛和鹅看人的态度不同,所以“我们”看到它们时的表现也不同。

2.拍  按  触  扳  骑  捶捶

3.说明了鹅胆大,不怕人,为下文写“我”害怕鹅埋下伏笔。

4.    不害怕    害怕

8、

1.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2.    看    讨论    

3.    春雨是无色的。    春雨是绿色的。    春雨是红色的。    春雨是黄色的。    

4.    落    淋    洒    滴    

5.示例:春雨是无色的。

9、

1.画掉:想往 神奇 希望 渴望

2.即使……也…… 因为

3.理想 奇迹 焦急 奇妙

4.我是地球的卫星,环绕地球转,地球又自转,这中间平均每18年就有29次地球置身在我和太阳中间,太阳光正好被挡住不能射到我身上。不见我的影子,好像被吞噬了,这种现象叫“月食”。

5.月球上有成片的环形山、坑坑洼洼的地面和一些地球上没有的元素。由于缺氧气,动植物根本不能在这里安家落户;引力相当于地球的六分之一,直径3476公里,因离地球38万公里,看上去显得很小;月光是反射的太阳光,由于月亮的旋转周期等同于地球,所以,只能看到月亮的正面,见不到反面。

6.我想对月球说:“希望我能在这里探索更多你的秘密!”

10、

1.    姿势    紧张的心理    紧张、担忧    

2.B

3.不能,“挤压”一词写出了孔隙给“我”的感觉,进一步突出孔隙窄小的特点。

4.我会说:“大家一定要坐船来感受孔隙的黑、小、险,领略奇特风光。”

11、

1.渐渐 震动 飞跑 好像

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写出了钱塘江大潮来临时的壮观景象。

3.越来越近 由远及近 潮来时

4.    . 潮来时的浪    形象地写出了大潮的大、高    

5.塘江大潮真是非常壮观,作者的描写让人身临其境。

12、

1.    忧心忡忡    感动    

2.    车道的两边,一边是光光的道路,一边是密密麻麻的车子    规则对人们的约束力    人们自觉遵守规则的人性美    注视、盯着、注意    

3.不越线,不超速,不鸣笛。

4.A

13、

1.    牛犊    壮牛    老弱    

2.    指老牛临死前不多的晚年    老年的喜爱    

3.任重务劳;没有怨言;辛苦;像老牛一样任劳任怨、踏踏实实工作,默默奉献的人

4.B

14、

1.B

2.西湖的绿

3.    排比    西湖各处的绿也不尽相同    比喻    排比    青苔各富情趣的形状    

4.作者感受到了蓬勃的生机和茁壮的生命力。

15、

1.虽然    计算    及时   宣告

2., :“  ?(或,)?”

3.    清洁    明白    

4.    指生意不兴旺    仔细的看    

5.生意红火  外观邋遢  生意越来越清淡  一个卖镜子的人,必须以自己清洁的脸,作为自己照镜子的最好证据。

6.B

文档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全面)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全面)一、课内阅读。   就在这时候,池里划来了一只小船,捉鱼的金奎叔从船里跳上岸。金奎叔是个结实的汉子,他伸出胳臂来比我的腿还粗。他飞快地走了过来,一把wò()住了鹅的长脖子。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老雄鹅害怕了,好不容易挣脱束缚,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这一下,别的鹅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进池里,逃命了。金奎叔给我穿上鞋,拾起书包,用大手摸摸我的头说:“鹅有什么可怕的!会把你吓成这样。”我说: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