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片段: 以下是引用czy01在2009-8-18 10:19:00的发言: 大家好 我刚接触安装这块 想请问大家 屋面防雷接地的电阻怎么测试?楼层那么高是需要把线引至屋面 还是用特殊仪器(比如说无线的电阻测试仪啊什么的)电阻是多少 ?请高手指点 |
目前工地上比较常用的是ZC-8型接地电阻测试仪,使用方法如下:
一、接地电阻测试要求:
a. 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b. 安全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c. 直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
d. 防雷保护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e. 对于屏蔽系统如果采用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二、接地电阻测试仪
ZC-8型接地电阻测试仪适用于测量各种电力系统,电气设备,避雷针等接地装置的电阻值。亦可测量低电阻导体的电阻值和土壤电阻率。
三、本仪表工作由手摇发电机、电流互感器、滑线电阻及检流计等组成,全部机构装在塑料壳内,外有皮壳便于携带。附件有辅助探棒导线等,装于附件袋内。其工作原理采用基准电压比较式。
四、使用前检查测试仪是否完整,测试仪包括如下器件。
1、ZC-8型接地电阻测试仪一台
2、辅助接地棒二根
3、导线5m、20m、40m各一根
五、使用与操作1、测量接地电阻值时接线方式的规定仪表上的E端钮接5m导线,P端钮接20m线,C端钮接40m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被测物接地极Eˊ,电位探棒Pˊ和电流探棒Cˊ,且Eˊ、Pˊ、Cˊ应保持直线,其间距为20m
1.1测量大于等于1Ω接地电阻时接线图见图1
将仪表上2个E端钮连结在一起。
lxt9607于2009-8-18 12:32:00修改了此贴子
防雷接地系统 |
【2009-4-30】 【阅读:633次】 |
27.1 设置目的 接地是广泛应用的安全技术措施之一。保护性接地装置与其相连接的保护线(保护导体),按现行标准以文字符号“PE”表示。企业中,低压配电系统主要有TN系统、TT系统,IT系统三种接地制式。对于有些高压输电变配电设备装置以及发电设备等,为了满足设备在运行上的需要或当发生事故时使继电保护装置动作而必须将电气回路中性点接地。接地与人身安全,与防火防爆,与设备安全等关系极大,为此,特设置本项目。 27.2 适用范围 企业低压配电系统采用TN、TT、IT三种配电用电形式的接地系统及高压电力设备的接地(其它接地可参照相关条款)。 重点评价TN系统及危险性大的场所。
27.3 评价要点 27.3.1 电源系统接地制式的运行应满足其结构的整体性,性的安全要求 电源系统接地制式不同,安装规范要求不同。同一台发电机,同一台变压器供电网路中,不应采用两种不同接地制式的保护方式。 PE线有最小截面的要求,如表2-27-1。
表2-27-1 PE线最小截面规格
相线芯线截面S(mm2) | PE线最小截面(mm2) |
S<16 | S |
16<S<35 | 16 |
S>35 | S/2 |
表2-27-2 钢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最小规格
种类、规格及单位 | 地上 | 地下 | |||
室内 | 室外 | 交流电流回路 | 直流电流回路 | ||
圆钢直径(mm) | 6 | 8 | 10 | 12 | |
扁钢 | 截面(mm2) | 60 | 100 | 100 | 100 |
厚度(mm) | 3 | 4 | 4 | 4 | |
角钢厚度(mm) | 2 | 2.5 | 4 | 6 | |
钢管管壁厚度(mm) | 2.5 | 2.5 | 3.5 | 4.5 |
27.4 计分方法 27.4.1 本项目应得分为15分。 27.4.2 对系统运行的整体性、性进行查证,如果不符合安全运行要求,此项不计分。 27.4.3 在第一条符合要求的情况,对每一个系统及每一条回路进行评价,按下式计分: 实得分=15-0.54× ×100 27.5
引用标准 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4776-84《电气安全名词术语》 GB50173-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28 防雷接地系统
28.1 设置目的 雷电是一种自然力。雷电效应的破坏作用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当雷电击中地面物体时,在这些物体中通过的雷电流引起热效应、机械效应与电动力效应等损坏设备、设施,包括微电子器件,引起重大火灾和爆炸事故,可以造成大面积停电而影响生产与生活;当雷电击中人体或者击中物体的附近所形成的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可以造成人员伤亡。为此,特设置本项目。
28.2 适用范围 所有易遭受雷击区域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雷电波侵入室内可能造成危害的场所及设备。
28.3 评价要点 28.3.1 防雷技术措施须经安全设计与验算,使其保护范围有效 28.3.1.1 正确地设计、验算和合理地布置、安装防雷装置。 28.3.1.2保护空间范围至少应满足被保护半径和被保护的高度这两个方面。应防雷直击、防雷侧击,防雷电波侵入,防雷反击、防地电位升等。每年在雷雨季节前,进行动态安全评价检查与验算,保证保护范围的有效性。 28.3.1.3 进行安全设计与验算,应达到建筑物和构筑物地防雷分类和电气设备过电压保护的要求,且注意保护方式和计算公式的选择。 28.3.2 防雷装置完好 28.3.2.1 接闪器:避雷针一般采用圆钢或焊接钢管制成,且应镀锌或涂漆。针长1m以下的, 圆钢为Ф12mm,钢管为Ф20mm。针长1-2m的,圆钢为Ф16mm,钢管为Ф25mm。烟囱顶上的针,圆钢为Ф20mm,钢管为Ф40mm。 避雷网和避雷带一般采用圆钢或扁钢。圆钢直径不小于8mm,避雷扁钢截面不小于48mm2,厚度不小于4mm。避雷线一般采用不小于35mm2镀锌钢绞线。 腐蚀性较强的场所,应适当加大其截面或采取其他防腐措施。 28.3.2.2 引下线 引下线应沿建筑物、构筑物外墙敷设,并经最短路径接地。金属构件如消防梯等可作引下线,但其所有部件均应连成电气通路。 引下线尺寸圆钢Ф8mm,扁钢截面48mm2,厚度4mm。装置在烟囱上的引下线,圆钢Ф12mm,扁钢截面100mm2,厚度4mm。 在易受机械损坏的地方,地面上约1.7m至地面下0.3m的一段接地线应采取保护性措施。 28.3.2.3 接地装置:避雷针(带)与引下线的接地装置连接应采用焊接。整体防雷装置应保证完好的电气通路和连接的可靠性(包括跨接线和过度伸缩缝的处理等)。 移动塔吊、龙门吊、高度在15m以上,应通过导轨双向n型焊接接地。金属构架,金属烟囱(壁厚在4mm)应利用主体设备防雷接地。 接地装置的焊接和有关尺寸参见“接地系统安评检查表”的要求。防雷接地电阻实际检测一般不超过10Ω,特殊情况遵从安全设计值,允许与其他接地装置共用时,应满足其中最低的要求。 28.3.3 避雷针系统与其它系统隔离,间距合格 28.3.3.1 避雷针与其它接地网、金属物体间距至少不小于3m。 28.3.3.2 严禁在装有避雷针、避雷线的构筑物上架设通讯线、广播线或低压线。科用照明灯塔作避雷针支柱时,照明电源线必须采用铅皮电缆或穿入铁管,并将其至少埋入地下15m以上,埋深0.6-0.8m,金属护层或金属管必须接地。 28.3.3.3 避雷针不应设在人员通行的地方。 28.3.4 雷反击、侧击及垮步电压的防护 28.3.4.1 金属物或线路与防雷装置不相连时,与引下线之间的距离一般不得小于5m。如果达不到,则应把它们直接连接成等电位体或者与避雷器连接。 28.3.4.2 对于有防爆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钢质气罐(壁厚不小于4mm)内外的金属物品,管道、线槽应连接成等电位并接地。 28.3.4.3 线路应有防雷电波侵入措施:可采取在进户处装设避雷器,过电压保护器具等或将其金属护物埋地长度不小于15m等办法。所有防雷装置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建筑物的出入口等距离应大于3m,当小于3m时,应采取均压措施或铺设卵石,沥青地面(50-80mm厚沥青层,其宽度超过接地装置2m),并有防止跨步电压触电的安全色标作警示。 28.3.5 预防性检测及资料 28.3.5.1 定期检测试验:对接地装置、阀型避雷器等每年应在雷雨季节前检测,并有专业检测报告和数据。 28.3.5.2 经常性检测:对各种防雷装置应按规范标准要求检查整体和器件情况,例如,连接点有无裂纹。引下线上有无闪络或烧损痕迹,腐蚀、锈蚀以及与相邻导体的安全距离情况等。 对于利用原有防雷装置的防护区域,有否新改扩工程的建筑物、构筑物或有新易燃易爆场所,并应重新验算其保护范围。 有关检测、检查资料,定期检测,包括预防性校验,报告完整有效。 28.4 计分办法 28.4.1 本项目应得分为12分。 28.4.2 易燃易爆场所及变配电站锅炉房必查,如果有一处不合格,则全项否决。 28.4.3 按照防雷装置安全性评价检查表的要求评审。一处不合格扣该项目应得分值,总分低于9分者为不合格。 实得分=12-0.36× ×100
28.5 引用标准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7450-87《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