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成绩 | 核分人签字 |
得分 |
2.自我认知的成分包括认知、情感和________。
3.期望理论认为激励水平主要受效价和___________的影响。
4.教师的三种工作态度有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和____________。
5.学校管理者经常面对的三个群体是学生群体、_______________和领导班子。
6.人际交往的两个特点是相互性和___________。
7.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学习指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青春期教育。
8.领导者的品德、才能属于____________影响力。
9.勒温的组织变革步骤是__________、变革、冻结。
二、选择题(每空1分,共10分)
1、最新管理理论阶段也被称为( )。
A、人际关系阶段
B、行为科学形成时期
C、“管理科学”阶段
D、综合的现代管理学派
2、型和顺从型是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
A、阿德勒
B、荣格
C、威特金
D、卡特尔
3、阿Q被人打了以后说是儿子打了老子,这属于下列哪种防卫方式?( )
A、反向行为
B、压抑
C、合理化
D、升华
4、挫折后嚎啕大哭、撕衣咬手……属于下列哪种反应?( )。
A、攻击
B、冷漠
C、退化
D、幻想
5、血压高、心脏病是压力的( )。
A、生理反应
B、心理反应
C、行为反应
D、情绪反应
7、“先入为主”说的是对人知觉的( )。
A、晕轮效应
B、首因效应
C、投射效应
D、近因效应
8、适应和( )是确定心理健康标准的基本立足点。
A、交往
B、发展
C、生存
D、学习
9、根据卡曼提出的生命周期理论,当职工比较成熟时,应采取( )。
A、命令式 B、说服时 C、参与式 D、授权式
10、管理心理学中的校园组织文化的含义是( )。
A、学校中的文娱活动是否多 B、学校中教师学历达到高标准
C、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独特管理方式 D、学校具有悠久的历史
三、判断并改错(将√或×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属社会人性假设。( )
2.性格不具有社会性,没有好坏之分。( )
3.奖金既是“激励因素”,又可变成“保健因素”。( )
4.当认知和情感不一致的时候,一般是认知决定人的行为。( )
5.根据认知不协调理论,要改变人的态度,先要使其产生认知不协调。( )
6.从众心理往往不会影响组织成员的创造精神。( )
7.课堂组织不紧凑本身就会诱发学生的纪律问题。( )
8.当员工比较成熟的时候应采用命令式的管理方式。( )
9.管理方格模式中的1.9属于乡村俱乐部型的领导。( )
10.对学校教师应实行严密的管理。( )
四、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应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结合实际谈谈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五、案例分析(20分)
基本要求:
.根据所给的案例材料,运用本课程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
.要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理论运用要恰当,逻辑阐述要清楚、观点陈述要明确。3.字数要符合答题要求,一般不少于300字。
甲、乙、丙、丁四人分别去听音乐会,但是都迟到了。甲对检票员不让进剧场的做法非常气愤并和检票员争吵了起来硬要往里边闯;乙对检票员的做法很理解,但随后又找到一个没有检票员的人口悄悄地进去听音乐;丙碰到检票员不让进场很理解,自我安慰,不着急,先到小卖部休息一下,等中场休息再进去I丁对自己迟到的行为很后悔,认为这个音乐会不该来,运气不好,于是扭身回家。请分析以上四个人分属哪种气质类型,为什么?
学校管理心理B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成绩 | 核分人签字 |
得分 |
1.学校管理心理学是_______-的分支。
2.自我认知可以分为物质自我、精神自我和____________。
3.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___________需要、______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4.教师的三种工作态度有______________、工作参与和组织承诺。
5.当非正式规范和正式规范不一致时,个人往往按照_________规范行动。
6.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
7.班集体的形成一般要经历___________、同化期、凝聚期和形成期四个阶段。
8.权力一般可以分为_________和权威两大类。
9.学校组织文化是__________________、学校制度文化、学校行为文化和学
校物质文化的综合。
二、判断并改错(将√或×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与“社会人”人性假设相对应的是人际关系理论。( )
2.自尊所反映出的是他人对自己的满意程度。( )
3.赫茨伯格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 )
4.让人改变态度时,应引起人的高度恐惧,效果才好。( )
5.群体凝聚力越强,工作效率越高。( )
6.在调动人的积极性时竞争总是比合作更有效。( )
7.课堂上学生有小动作,教师应不予理会。( )
8.道路——目标理论认为高工作和高关系组合的领导并不一定是最有效的领导方( )
9.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组织文化的核心。( )
10.校园危机管理是指学校对危机发生后的处理。( )
三、论述题(从下列题目中选作两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激发教师的工作动机。
2.结合实际谈谈工作团队的特点。
3.结合实际谈谈对“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四、案例分析(20分)
基本要求:
.根据所给的案例材料,运用本课程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
.要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理论运用要恰当,逻辑阐述要清楚、观点陈述要明确。
.字数要符合答题要求,一般不少于300字。
英国香烟的包装从2003年1月1日起有大的变化,即在烟盒上必须清楚地见到吸烟危害健康的警告标志。根据欧盟的规定,烟盒上警告标志应该占烟盒正面的30%,烟盒背面的
40%。部分警告标语是:烟民早逝、吸烟堵塞动脉,造成心脏病和中风、吸烟造成致命肺癌、孕妇吸烟危害胎儿等。这些警告字句用黑色的粗线框着,使这些警告字句更为凸显。烟盒上还会贴上协助戒烟机构的电话号码。 你认为这种做法会有效吗?其心理依据是什么?
学校管理心理学A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1.学校管理心理可分为个体心理、群体心理、领导心理和组织心理。
2.自我认知的成分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
3.期望理论认为激励水平主要受效价和期望值的影响。
4.教师的三种工作态度有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和组织承诺-
5.学校管理者经常面对的三个群体是学生群体、教师群体和领导班子。
6.人际交往的两个特点是相互性和应答性
7.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学习指导生活指导、职业指导和青春期教育。
8.领导者的品德、才能属于非权力影响力。
9.勒温的组织变革步骤是解冻、变革、冻结。
二、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最新管理理论阶段也被称为(D )。 A、人际关系阶段 B、行为科学形成时期
C、“管理科学”阶段 D、综合的现代管理学派
2、型和顺从型是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C )
A、阿德勒 B、荣格 C、威特金 D、卡特尔
3、阿Q被人打了以后说是儿子打了老子,这属于下列哪种防卫方式?(C )
A、反向行为 B、压抑 C、合理化 D、升华
4、挫折后嚎啕大哭、撕衣咬手……属于下列哪种反应?(C )。
A、攻击 B、冷漠 C、退化 D、幻想
5、血压高、心脏病是压力的(A )。
A、生理反应 B、心理反应 C、行为反应 D、情绪反应 雨
A、权威个人 B、社会规范 C、小群体规范 D、单位领导
7、“先入为主”说的是对人知觉的(B )。
A、晕轮效应 B、首因效应 C、投射效应 D、近因效应
8、适应和(B )是确定心理健康标准的基本立足点。
A、交往 B、发展 C、生存 D、学习
9、根据卡曼提出的生命周期理论,当职工比较成熟时,应采取(C )。
A、命令式 B、说服时 C、参与式 D、授权式
10、管理心理学中的校园组织文化的含义是(C )。
A、学校中的文娱活动是否多 B、学校中教师学历达到高标准
C、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独特管理方式 D、学校具有悠久的历史
三、判断并改错(将√或×填在题后括号内,并将正确答案写在该题后。每小题2分.共20分)
1.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属社会人性假设。× 属经济人假设。
2.性格不具有社会性,没有好坏之分。( × 性格具有社会性,有好坏之分。 )
3.奖金既是“激励因素”,又可变成“保健因素”。( √ )
4.当认知和情感不一致的时候,一般是认知决定人的行为。( ×情感决定人的行为。 )
5.根据认知不协调理论,要改变人的态度,先要使其产生认知不协调。(√ )
6.从众心理往往不会影响组织成员的创造精神。( × 会影响组织成员的创造能力。)
7.课堂组织不紧凑本身就会诱发学生的纪律问题。( √ )
8.当员工比较成熟的时候应采用命令式的管理方式。( × 应采取参与式的管理方式。 )
9.管理方格模式中的1.9属于乡村俱乐部型的领导。( √ )
10.对学校教师应实行严密的管理。(×对教师的管理应依据教师工作特点进行管理,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
四、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应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马斯洛将人的需要从低向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需要。(2)马斯洛在需要层次基础上分析了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满足之后,高层次需要才依次出现和满足;不同年龄阶段,总有一种需要处在优势地位,成为主导需要,人的需要除受年龄因素影响之外,还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状沈及教育普及程度有关。(3)马斯洛特别强调自我实现需要的重要性及其实现途径。
(能够简要说明以上理论及观点,陈述清楚8分;结合实际7分。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但主要观点要准确)
2.结合实际谈谈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态度的重要成分是情感,而情感与需要的满足相联系,凡与教师需要有关的因素,都会影响教师的态度。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1)公平的报酬;(2)支持性的工作环境;(3)优秀的领导;(4)融洽的同事关系;(5)挑战性的工作;(6)人格与工作|匹配。(能够简要说明以上理论及观点,陈述清楚8分;结合实际7分。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但主要观点要准确)
3.结合实际谈谈你是怎样理解课堂纪律管理中的“最小干预原则”。
最小干预原则就是用最简捷的干预纠正学生的行为,尽量做到既有效,又不中断上课。对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理想的方式是在大多数学生不知晓的情况下制止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即:整个课堂教学不受任何影响,又能使个别学生及时改正自己的行为积极投入学习。这就是“无痕”管理。(能够简要说明以上理论及观点,陈述清楚8分;结合实际7分。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但主要观点要准确)
五、案例分析(20分)
基本要求:
1.根据所给的案例材料,运用本课程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
2.要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理论运用要恰当,逻辑阐述要清楚、观点陈述要明确。3.字数要符合答题要求,一般不少于300字。
甲、乙、丙、丁四人分别去听音乐会,但是都迟到了。甲对检票员不让进剧场的做法非常气愤并和检票员争吵了起来硬要往里边闯;乙对检票员的做法很理解,但随后又找到一个没有检票员的人口悄悄地进去听音乐;丙碰到检票员不让进场很理解,自我安慰,不着急,先到小卖部休息一下,等中场休息再进去I丁对自己迟到的行为很后悔,认为这个音乐会不该来,运气不好,于是扭身回家。请分析以上四个人分属哪种气质类型,为什么?
本题要点:
气质是人最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依据体液说,人的气质可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
(1)案例中甲具有“胆汁质”气质特点,脾气暴躁、不灵活;(2)乙具有“多血质”气质特点,反映灵敏,遇事比较灵活;(3)丙具有“黏液质”气质特点,遇事不急、情绪反应迟缓,但比较坚定;
(4)丁具有“抑郁质”气质特点,情绪反应慢而强,胆小、懦弱。
学校管理心理 试题B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学校管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
2.自我认知可以分为物质自我、精神自我和社会自我。
3.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4.教师的三种工作态度有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和组织承诺。
5.当非正式规范和正式规范不一致时,个人往往按照非正式规范行动。
6.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是教育目的。
7.班集体的形成一般要经历松散期-、同化期、凝聚期和形成期四个阶段。
8.权力一般可以分为职权____和权威两大类。
9.学校组织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行为文化和学
校物质文化的综合。
三、判断并改错(将√或×填在题后括号内,并将正确答案写在该题
后。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与“社会人”人性假设相对应的是人际关系理论。( √ )
2.自尊所反映出的是他人对自己的满意程度。×是个体对自己的满意程度。
3.赫茨伯格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 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
4.让人改变态度时,应引起人的高度恐惧,效果才好。× 中度恐惧,效果最好。
5.群体凝聚力越强,工作效率越高。×群体凝聚力强,既可提高工作效率,也可降低工作效率。
6.在调动人的积极性时竞争总是比合作更有效。× 竞争与合作各有积极和消极作用,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7.课堂上学生有小动作,教师应不予理会。× 教师应采取最小干预的原则。
8.道路——目标理论认为高工作和高关系组合的领导并不一定是最有效的领导方(√)
9.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组织文化的核心。( √ )
10.校园危机管理是指学校对危机发生后的处理。×校园危机管理应包括事前预防、事发应变和事后重建及防止再度发生。
四、论述题(从下列题目中选作两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激发教师的工作动机。
注意对教师直接性工作动机的激发。直接性工作动机是指以工作本身为追求目标而形成
的工作动机。主要方法有:(1)帮助教师端正工作态度,明确工作意义,增强事业心与责任感。
(2)尽量使任务具有挑战性,使教师体会到成就感。(3)使工作多样化和丰富化,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产生新鲜感和丰富感。(4)注重工作结果的反馈。及时、准确、直接传递给本人的反馈信息可以帮助教师改进工作、纠正偏差、明确方向。同时也要注意间接性工作动机的激发,如:改善工作环境、人际关系、良好的管理方式等。(能够简要说明以上理论及观点,陈述清楚8分;结合实际7分。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但主要观点要准确)
2.结合实际谈谈工作团队的特点。
(1)有明确工作目标。(2)成员间相互平等,信息沟通便捷。(3)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工作和谐一致。(4)成员在个性、技能、背景、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合理搭配。(5)规模适度,人数不宜太多或太少。5-11人的规模较为有效,能得到较正确的决策意见。
(能够简要说明以上理论及观点,陈述清楚8分;结合实际7分。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但主要观点要准确)
3.结合实际谈谈对“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将职工的成熟水平与领导行为的四分图相结合。根据人的成熟度分为
四种,配应不同的管理方式。对不成熟者应采取命令式;对初步成熟者应采取说服式;对比较成熟者应采取参与式;对很成熟者应采取授权式。
(能够简要说明以上理论及观点,陈述清楚8分;结合实际7分。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但主要观点要准确)
五、案例分析(20分)
基本要求:
1.根据所给的案例材料,运用本课程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
2.要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理论运用要恰当,逻辑阐述要清楚、观点陈述要明确。
3.字数要符合答题要求,一般不少于300字。
英国香烟的包装从2003年1月1日起有大的变化,即在烟盒上必须清楚地见到吸烟危害健康的警告标志。根据欧盟的规定,烟盒上警告标志应该占烟盒正面的30%,烟盒背面的
40%。部分警告标语是:烟民早逝、吸烟堵塞动脉,造成心脏病和中风、吸烟造成致命肺癌、孕妇吸烟危害胎儿等。这些警告字句用黑色的粗线框着,使这些警告字句更为凸显。烟盒上还会贴上协助戒烟机构的电话号码。 你认为这种做法会有效吗?其心理依据是什么?
本题要点:
(1)英国对于烟草的警示做法会有效的。
(2)其心理依据主要是:关于态度改变理论中的认知不协调理论。
(3)根据认知不协调理论,要改变人的态度,要使其产生认知不协调。在烟盒的重要位置明确标明吸烟的危害,就是引起吸烟者认知上的注意,使其认知与以前的认知及行为产生不协调。这样就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是改变原有态度。不去吸烟或减少吸烟,使其认知与行为协调。二是不改变态度。但是为吸烟的行为寻找一种辩护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