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内容 | 1、太极拳运动概述。2、太极拳基本手形、步伐。3、学习简化太极拳第一、二式动作。4、素质游戏 | 课型 | 新授课 | |||
教 学 目 标 | 1、通过介绍太极拳的概况,使学生了解并体会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民族主义精神。 2、使学生基本掌握简化太极拳的基本手形、步伐和第一、二式动作。 3、培养武德的风范、尊师重道,学会师生、同学之间习武的礼仪规范。 | |||||
教学 重点 难点 | 重点:野马分鬃 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 | |||||
场地 器材 | ||||||
教学过 程 | 课的内容 | 目标 | 教法与学法 × :学生 ;Δ:教师 | 时间 | ||
开 始 部 分 | 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集合,清点人数。 2、体委向老师报告出勤情况。 3、师生问好。 4、检查服装、器材。 5、宣布本次课的任务、目的及要求。 6、安排见习生活动。 | 1、认真,快、静、齐。 2、队伍整齐,动作准确,步调一致,精神饱满。 | 组织形式:四队横队集合 ×××××××××× ×××××××××× ×××××××××× ×××××××××× Δ 教法:1、体育委员整队,向老师汇报; 1、教师宣布课的内容及任务。 学法: 听教师安排 | 2min | ||
准 备 部 分 | 1、整队集合 2、慢跑(一块篮球场2圈) 3、徒手操 8节 ( 4×8拍) 1头部运动 2扩胸运动 3腰部运动 4正压腿 5侧压腿 6膝关节运动 7手腕踝关节运动 8全身运动 9行进间摆腿 | 1、活动关节,发展协调性。 2、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 | 组织形式: ××××××××× ××××××××× ××××××××× ××××××××× Δ 教法:教师领做,并喊口令。 学法:学生注意力集中,听口令进行。行进间摆腿时,拉开同学之间的距离,第一排的学生出发后,到达离起点3、4米处后,第二位学生再出发。到达十米处后从两边慢走回来。 要求:动作到位,整齐有力。 行进间摆腿队形: ××××××︱→ ××××××︱ ××××××︱ ××××××︱ | 5min 3min | ||
基 本 部 分 | 一、简化太极拳的产生和结构特点 简化太极拳是1956年国家体委组织专家,从传统杨式太极拳简化编排而来,姿势中正平稳,动作舒缓,幅度开阔,运动绵绵不断,行云流水。 二、介绍太极拳运动的概况 1、运动特点:松静自然 、意气相随 、圆活合顺、松紧适度、延绵舒缓 。 2、作用:强身健体、陶冶性情、文化教育、爱国精神教育。 三、学习太极拳的基本手形、步伐。 1、手形: 2、步伐: 四、学习简化太极拳:第一式至二式动作: (一) 起势 动作分解: 1)左脚开步 2)两臂前举 3)屈膝下按 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不要故意挺胸或收腹。两臂下落和身体下蹲的运作要协调一致。 (二)左右野马分鬃、 动作分解: 1)左野马分鬃:抱球收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 2)右野马分鬃: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3)左野马分鬃: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 要点:两臂分开时要保持弧形。身体转动时要以腰为轴。弓步动作与分手的速度要均匀一致。膝盖不要超过脚尖,两脚横向距离应该保持10 —30 厘米。 | 组织:,学生成二列横队集合 ××××××××× ××××××××× ▲ 要求:认真听讲,了解其来源及其特点。 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 × × × × × × × × × × × × × × ×
▲ 教法: 1、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动作 2、教师领做,学生模仿练习。 3、教师口令指挥,学生集体练习 4、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错误动作,强调动作要领。 5、先学习手形再学步伐。 | ||||
8min | ||||||
结 束 部 分 | 1、整队集合 2、做放松操: (1) (2) (3) 3、课后小结 4、布置作业 布置归还器材并下课 | 1、避免激烈运动后的2、肌肉酸痛。 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 组织形式: ××××××××× ××××××××× ××××××××× ××××××××× Δ 教法:教师领做各关节部位的放松活动 学法:认真观察模仿教师动作,跟教师一起练习。 要求:学生认真听讲评,协助收回器材。 | 3min | ||
安全保障 | 教师:课前检查、布置场地,课中提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保护。 学生:学会安全锻炼的方法。 | |||||
课后小结 | ||||||
指导教师评语 | 签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