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下列实例中,最能体现植物细胞渗透失水和吸水原理的是
①将萎蔫的菠菜放入清水中,不久变得硬挺;②将大豆种子浸入清水后,种皮变软,体积膨大;③用糖拌西红柿,西红柿变软,渗出许多汁水;④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
A、① B、②③
C、④ D、①④
2、用完全培养液在两个相同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苗,假设两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实验开始时各种离子浓度之比如右图所示。该实验的结果不能说明
A、不同植物对各种离子的需要量是不同的
B、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4+需要量大,对Ca2+需要量小
C、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
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
3、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质量变化的关系如右图。若将处于b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a浓度溶液中,则该萝卜条的质量将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先增后减
溶液 | Ⅰ | Ⅱ | Ⅲ | Ⅳ |
质量变化率 | +8% | -6% | -4% | 0 |
A、Ⅰ的浓度最低 B、Ⅱ的浓度较Ⅲ低
C、Ⅳ的浓度最高 D、Ⅳ可能是蒸馏水
5、某渗透装置如右图所示,烧杯中盛放有蒸馏水,图中猪膀胱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从理论上分析,该实验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即下降
B、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开始下降
C、加酶前后,在烧杯中都可以检测出蔗糖
D、加酶后,可以在烧杯中检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6、用打孔器取同一萝卜10cm长的直根条,分成4组,其中3组分别置于20g·L-1、60g·L-1、80g·L-1的KNO3溶液中,测量结果如图1。若将第4组放在40g·L-1的KNO3溶液中,其测量结果可能是图2中的
7、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C、用不同浓度的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8、取细胞膜上糖蛋白成分相同的两种海绵动物,将其细胞都分散成单个后混合培养,发现这两种细胞能够结合在一起;但将细胞膜上糖蛋白成分不相同的两种海绵动物的细胞分散后混合培养,会发现这两种细胞不能结合在一起。这一实验现象说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
A、细胞间的相互识别有关 B、细胞间的免疫作用有关
C、细胞的分泌作用有关 D、细胞间物质交流有关
9、植物细胞吸收物质的方式之一是胞吞作用,具体过程是:当物质吸附在细胞膜上时,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泡,囊泡在移动过程中在细胞内溶解消失,把物质留在细胞内,或囊泡一直移动将物质交给液泡。以下对胞吞作用的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B、这个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C、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是植物细胞膜摄取养分的主要方式
10、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是C、H、O、N
B、由②可知细胞膜是双层膜
C、a物质进入细胞是自由扩散,b物质进入细胞是主动运输
D、若Ⅰ侧为肠道,那么Ⅱ侧则是毛细血管腔
11、如图是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模式图,正确的是
12、神经细胞间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介质来传递信息,含有传递分子的囊泡与神经细胞内的质膜融合之后再打开,将传递分子释放到神经细胞之外,这属于
A、主动运输 B、协助扩散 C、胞吐 D、胞吞
13、实验发现,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时,如果使用药物蛋白质的活性,则葡萄糖的运输速率迅速下降,如果减少能量的供应,却对运输没有影响。由此推断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主动运输 C、协助扩散 D、逆浓度梯度运输
14、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自由扩散(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质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则
A、甲运输被促进 B、乙运输被促进 C、甲运输被抑制 D、乙运输被抑制
15、夏季高温时段,用较低温度的地下水灌溉,容易导致农作物萎蔫。其主要原因是
A、叶片蒸腾剧烈,水分散失快 B、植物体温度下降,气孔关闭
C、根系对矿质元素吸收减少 D、根系渗透吸水下降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16、(14分)红细胞悬液为不透明的红色液体,而红细胞发生溶血(红细胞破裂)后,溶液会逐渐透明,所以可通过红细胞悬液澄清的速度判断红细胞溶血速度,进而根据红细胞溶血速度来判断物质进入红细胞的速度。
(1)实验目的:设计实验判断葡萄糖和甘油进入红细胞的速度。
(2)试剂用具:稀释的羊的红细胞悬液、0.3mol·L-1的葡萄糖溶液、0.3mol·L-1的甘油溶液、试管、量筒、计时器、试管架、记号笔。
(3)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2支试管,分别标记为A、B。
第二步: 。
第三步:
。
(4)结果结论
①如果加入葡萄糖的试管内溶液透明所用的时间短,说明 。
②如果 ,说明甘油比葡萄糖进入细胞的速度快。
③如果 ,说明 。
(5)实验思考
根据研究得知,0.3mol·L-1的葡萄糖溶液和0.3mol·L-1的甘油溶液都是红细胞的等渗溶液,为什么还会使红细胞发生溶血?
。
17、(12分)物质通过细胞膜与膜的流动性有密切关系,为了探究温度对膜的流动性的影响,有人做了下述实验: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剂标记人和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让两个细胞在37℃条件下融合并培养。40min后,融合的细胞膜上红色和绿色均匀相间分布。
(1)该探究实验的设计不严密,应如何补充?
(2)本实验可以通过在相同时间后,观察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情况来判断温度对膜流动性的影响,还可以通过哪种方式来比较说明这种影响?
(3)最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在纠正的基础上进行)
预期结果: 。
相应结论: 。
18、(14分)取四株大小与长势一致的番茄幼苗,分别培养在盛有等量完全培养液的培养瓶中,然后将其中两株番茄幼苗的地上部分同时剪去。装置如图。
(1)实验中,向甲、丙两瓶持续充入空气,测量四只培养瓶内溶液中的K+含量,请用坐标轴曲线表示甲、乙两瓶的结果(画在方框内)。
(2)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方式是 ,这一观点可通过 两装置的实验加以验证。
(3)经过一定时间后,如果甲瓶中的番茄幼苗出现了萎蔫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
必修一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卷
参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C | D | B | A | B | D | B | A | C | C | A | C | C | D | D |
16、(14分,每空2分)
(3)实验步骤
第二步:分别量取0.3mol·L-1的葡萄糖溶液、0.3mol·L-1的甘油溶液各10mL,注入A、B两支试管
第三步:分别量取1mL稀释的羊红细胞悬液注入A、B两支试管中,同时开始记时,记录溶液由不透明到透明所需的时间
(4)结果结论
①葡萄糖比甘油进入细胞的速度快
②加入甘油的试管内溶液透明所用的时间短
③两支试管内溶液透明所用的时间相同 葡萄糖和甘油进入细胞的速度相同
(5)实验思考
葡萄糖和甘油都是细胞选择吸收的物质,所以会逐渐进入细胞,使细胞内的溶液浓度增大,渗透压上升,细胞大量吸水,最终导致细胞涨破
17、(12分,每空3分)
(1)再设置两组与题干一样的实验,但分别放在10℃和40℃条件下融合并培养,40min后,观察并记录融合的细胞膜上红色、绿色荧光分布是否均匀(温度设置合理即可)。
(2)两种荧光物质在细胞膜上分布均匀所用的时间。
(3)
预期结果:10℃和40℃条件下两种荧光物质分布均匀所用的时间均大于40min。
相应结论: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膜的流动性会加快,但温度过高则不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18、(14分,除第2题第1空2分外,其余每空3分)
(1)
(2)主动运输 甲、乙(或丙、丁)
(3)蒸腾作用大量失水,培养液浓度增高,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所以根毛细胞不能吸水甚至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