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2014-2015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终考试
物理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答案 | B | D | C | B | D | A | C | B | AD | BD | ACD | BC |
二、实验题(共15分)
13.(6分)(1)保护电流表(1分);(2)右偏(1分);(3)左偏(1分);
(4)右偏(1分);(5)AD(2分).
14.(9分)(1)A1(2分),R2(2分);
(2)如右图所示(3分).
说明:①A1、R2须标示,A1、R2标错得0分,其他不标不扣分;
②R若接成限流式其他都正确,可得1分.
(3) (2分).
三、计算题(共32分)
15. (7分)解:
(1)小球由A到B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2分)
解得: (1分)
BA间电势差为= (1分)
(2)由电场强度定义得: (2分)
解得: (1分)
16.(12分)解:
(1)设最大速度为v,杆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E = BLv (1分)
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1分)
杆达到最大速度时满足
(1分)
解得 (1分)
由图象可知,斜率为k=1m/(s·Ω),图线与纵轴交点的坐标为(0,2),由此可解出
m = 0.2kg (1分)
r =2Ω (1分)
(2)由E=BLv和知,回路消耗的瞬时功率为
(2分)
由动能定理有
(2分)
由以上两方程可得
(1分)
若,则W=0.6J (1分)
17. (13分)解:
(1)设粒子经电场加速,经过x轴时速度大小为v1,由动能定理得
(1分)
设粒子在x轴下方第一个磁场区运动半径为R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1分)
粒子进入x轴下方磁场区,依据题意可知运动半径R1应满足
< (1分)
解得: (1分)
说明: 同样给分.
(2)若粒子从h2=5cm的位置无初速释放,设在电场区域运动的加速度为a,时间为t1,则
(1分)
(1分)
粒子经电场加速后,经过x轴时速度大小设为v2,由动能定理得
(1分)
粒子进入x轴下方第一个匀强磁场区域,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1分)
根据粒子在空间运动的轨迹可知,它经过第一无磁场区时运动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满足
(1分)
粒子在第一个无磁场区域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进入第二个匀强磁场区域,因为
﹤ (1分)
所以一定会从x轴下方第二个磁场区域返回.
它在无磁场区运动的路程为
(1分)
粒子在无磁场区运动时间:
(1分)
联立以上方程可求出粒子在无磁场区域运动的总时间为
(1分)
四、选做题(每题15分)
18.(15分)
(1)(5分)BCE
(2)(10分)解:
①对气缸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得:
(2分)
解得: (1分)
②设温度升高至T 时活塞距离气缸底,则
气体对外界做功: (2分)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1分)
解得: (1分)
对气体温度从升高到的过程,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2分)
解得: (1分)
19.(15分)
(1)(5分)ACD
(2)(10分)解:
设玻璃柱体的临界角为C,由全反射公式得
(1分)
光在玻璃柱体中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
(1分)
由折射定律得
(2分)
由求出
(1分)
即所有光线从AO进入玻璃柱体后的折射角均为30°.
从O点入射后的折射光线将沿半径从C点射出. (1分)
假设从E点入射的光线经折射后到达D点时刚好发生全反射,则
(1分)
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得: (1分)
所以光线能从弧DC之间透出,弧长为
(2分)
20.(15分)
(1)(5分)ABD
(2)(10分)解:
①设第3块木板初速度为,对3、2两木板系统,设碰撞后的速度为,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i) (2分)
对于3、2整体与1组成的系统,设共同速度为,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ii) (2分)
第1块木块恰好运动到第3块木板正,由功能关系有
(2分)
解得: (1分)
②设木板3的初动量方向为正,木板3的初动量为
(iii) (1分)
末动量为
(iv) (1分)
由(i)(ii)(iii)(iv)联立可得木板3的动量变化为
(1分)
负号表示动量变化的方向与初速度v0的方向相反.
说明:不带负号不得该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