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分线箱技术协议
(1断路器6负荷开关)
鄂尔多斯电业局东胜供电分局
二O一一年七月
一、供货范围
1断路器进线6负荷开关出线电缆分线箱
二、设备适用标准
投标的设备完全满足下列技术标准及其最新版本。
符合ANSI(美国国家标准局)及IEEE(国际电子电力工程师协会)技术标准。
GB11022 《高压开关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GB/T11022-1999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条件》
GB 3804-90 《3~63kV交流高压负荷开关》
GB 3906-1991 《3-3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GB/T 11022-1999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DL/T 593-1996 《高压开关设备的共用订货技术导则》
IEC 298-1990 《1kV以上52kV及以下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
控制设备》
DL/T 404-1997 《户内交流高压开关柜订货技术条件》
DL/T 791-2001 《户内交流充气式开关柜选用导则》
GB11033 《额定电压26/ 35 kV 及以下电力电缆附件基本技术
要求》
GB7354-87 《局部放电测量》
GB55.2 《电缆附件试验方法》恒压负荷循环试验
JB/T8138.1 《电缆附件试验方法》直流电压试验
JB/T8138.3 《电缆附件试验方法》局部放电测量
GB4109-88 《交流电压高于1000V的套管通用技术条件》
IEC60502 第4部分:《额定电压6~30KV电缆附件试验要求》
GB11032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GB/T4109 《高压套管技术条件》
三、主要技术条件
3.1 环境条件
安装地点 | 鄂尔多斯市 |
户外 | |
海拔高度(米) | 1600 |
环境温度(℃) | -35—+40 |
地震烈度 | 8 |
最大日温差(℃) | 25 |
月平均相对湿度(25OC) | 90% |
最大风速 | 35m/s |
污秽等级: | IV级(≥3.1CM/KV按系统最高运行电压) |
3.2.1 系统概况
a. 系统额定电压:10kV
b. 系统额定频率:50Hz
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不接地。
3.3 设备的主要参数
分线箱,其技术参数满足以下要求:
SF6负荷开关技术参数:
项 目 | 单位 | 参 数 项 | |
额定电压 | kV | 12 | |
额定电流 | A | 630 | |
频率 | Hz | 50 | |
额定短路关合电流 | kA | 50 | |
额定热稳定电流 | kA | 20 | |
额定热稳定时间 | S | 2 | |
额定动稳定电流 | kA | 50 | |
雷电冲击耐压 | 相对地 | kV | 75 |
断口 | kV | 85 | |
1min工频耐压 | 相对地 | kV | 42 |
断口 | kV | 48 |
项 目 | 单位 | 参 数 项 | |
额定电压 | kV | 12 | |
额定电流 | A | 630 | |
频率 | Hz | 50 | |
额定短路开断电流 | kA | 25 | |
额定短路关合电流 | kA | 50 | |
额定热稳定电流 | kA | 25 | |
额定热稳定时间 | S | 4 | |
额定动稳定电流 | kA | 50 | |
雷电冲击耐压 | 相对地 | kV | 75 |
断口 | kV | 85 | |
1min工频耐压 | 相对地 | kV | 42 |
断口 | kV | 48 |
项 目 | 参 数 项 |
冲击耐压 | 105kV,正负极性各10次,不击穿,不闪络 |
直流耐压 | 52kV(负极性),15min,不击穿,不闪络 |
局部放电 | 15kV下放电量≤10pc |
3.4.1负荷开关
3.4.1.1分线箱配置SF6负荷开关、开关所配主地刀及一次连接母线全部密封在气箱内,并与型式试验报告相吻合,设备标准配弹簧操动机构;
3.4.1.2为确保能承受本体内气体压力,本体全部采用大于5mm厚的不锈钢板(KSD3698,STS304L)制作,其上配有0.2mm以上的防爆膜,并进行防锈处理;
3.4.1.3负荷开关具有三工位的工作状态:闭合、断开、接地。主开关与接地开关为单独操作孔,并且具有机械联锁,满足五防要求。以防止误操作;接地带有带电闭锁功能,当带电时,闭锁接地刀闸合闸。通过手柄可对开关进行各种操作。开关操作孔及接地操作孔均可以用挂锁锁住,
3.4.1.4操作装置需安装有直径79mm的气压计,气压计按不同颜色区分正常/危险压力;
3.4.1.5配置观察窗,可以直观的看到负荷开关的分合状态,负荷开关动静触头开距大于125mm,满足检修单断口要求,如不符合,需要在负荷开关负荷侧配置隔离开关作为检修断口。
3.4.1.6须配带电显示器,同时可通过相位校验孔核对相位(厂家配置专用核相器,每台提供1套),配置面板型电缆型故障指示器1组,配合“五防”联锁机构,可有效防止误操作;
3.4.1.7每个回路配置测量用电流互感器,400/5A,±3%,安装在出线套管上,配置三相数显电流表,出厂前测量二次线要求全部接好,所有二次设备采用防凝露(防水)处理。
3.4.1.8开关状态位置应有符号及中文标识,柜面板、操作手柄标志配置按照国家标准执行,配置与开关数量相等的开关操作把手
3.4.1.9所有一次高压套管(连接底座)选用630A结构套管,标准满足IEC60502.4-1997及GB12706.4-2002的要求,应充分考虑安装制作电缆的合理性,一次高压套管对电缆固定高度应在80CM-100CM之间,相与相之间的距离应大于30CM。
3.4.1.10操作机构
手动、电动型:所有操作机构全部密封在气箱箱体内。同时具备手动电动功能,操作电压~220V,开关预留辅助触点,四常开四常闭;控制箱内自动化接口与安装位置,方便就地升级实现配网自动化的“三遥”功能,实现自动查找电缆故障点、自动隔离故障电缆、自动恢复非故障功能;
3.4.1.11负荷开关机构机械操作次数:≥10000次
额定电流(630A)操作次数:≥1000次
隔离刀操作机构操作次数:≥2000次
隔离刀寿命≥2000次
3.4.2 断路器
3.4.2.1配置SF6气体绝缘真空断路器,采用真空灭弧室进行分断和闭合,全部带电体封闭在不锈钢箱体内,满足防污秽,防凝露要求。
3.4.2.2配有SF6气体压力表,便于观察内部气压状态。
3.4.2.3配置三工位隔离开关,具有三工位的工作状态:闭合、断开、接地。单独操作孔,并且具有机械联锁,满足五防要求。以防止误操作;接地带有带电闭锁功能,当带电时,闭锁接地刀闸合闸。所有操作孔均可以用挂锁锁住。
3.4.2.4配置观察窗,可以直观的看到隔离刀的分合状态。
3.4.2.5配弹簧操作机构,操作方式:手动、电动型。所有操作机构全部密封在气箱箱体内。同时具备手动电动功能,操作电压~220V,开关预留辅助触点,四常开四常闭;控制箱内自动化接口与安装位置,方便就地升级实现配网自动化的“三遥”功能,实现自动查找电缆故障点、自动隔离故障电缆、自动恢复非故障功能。
3.4.2.6须配带电显示器,同时可通过相位校验孔核对相位(厂家配置专用核相器,每台提供1套),配置面板型电缆型故障指示器1组,配合“五防”联锁机构,可有效防止误操作;
3.4.2.7配置保护及测量用电流互感器,变比600/5A,精度保护5P10测量±3%,安装在出线套管上,配置三相数显电流表,出厂前测量二次线要求全部接好。
断路器回路要求配置零序互感器,实现零序保护,零序互感器采用开口式互感器LXK-φ120,套在三芯电缆上,二次线预留至互感器安装位置。
为测量、遥测和进线断路器保护装置提供电流信号
3.4.2.8开关状态位置应有符号及中文标识,柜面板、操作手柄标志配置按照国家标准执行,配置与开关数量相等的开关操作把手。
3.4.2.9断路器配置汉字显示微机保护装置,实现三相、三段式电流保护,三段式零序保护,带3次重合功能及数据上传功能,具备测量功能,故障记录功能,各种保护定值用中文显示,方便调校,电流互感器选用固定套管式。
3.4.2.10所有二次设备采用防凝露(防水)处理。
3.4.2.11所有一次高压套管(连接底座)选用630A结构套管,标准满足IEC60502.4-1997及GB12706.4-2002的要求,应充分考虑安装制作电缆的合理性,一次高压套管对电缆固定高度应在80CM-100CM之间,相与相之间的距离应大于30CM。
3.4.2.12断路器机构机械操作次数:≥10000次
额定电流(630A)操作次数:≥1000次
隔离刀操作机构操作次数:≥2000次
隔离刀寿命≥2000次
3.4.3 箱体
3.4.3.1 外壳材料以≥2mm敷铝锌板制造,表面覆盖层为静电喷涂而成,涂层漆膜厚度不小于150μm并应均匀一致,至少15年不褪色。
3.4.3.2 箱体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在起吊、运输和安装时不应变形或损伤。
3.4.3.3 外壳颜色厂家设计,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3.4.3.4 门开启角度应大于90°,并设定位装置。门应有密封措施,并装有把手、暗闩和能防雨、防堵、防锈的锁。门的设计尺寸应与所装用的设备尺寸相配合,并设置挂锁孔。
3.4.3.5 箱体应设足够的自然通风口和隔热措施,以保证在正常条件下运行时,所有电器设备的温度不超过其最大允许温度。
3.4.3.6 箱体应有可靠的密封性能,防小动物进入和防渗、漏雨水措施。箱体内部金属构件亦应进行防锈处理和喷涂防护层。
3.4.3.7箱门内侧应标出主回路的线路图,同时应注明操作程序和注事项。信号灯及仪表的装设位置应易于观察和安全地更换,其位置应便于巡视。
3.4.3.8外壳颜色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箱壳四周表面应有明显的安全反光警示标志及防撞反光警示标志。
3.4.3.9箱体需要安装有4 只起吊用吊环,方便运输固定及现场设备安装。
3.4.3.10箱体内侧设置有存放操作工具及资料的专用间隔。
3.4.3.11电缆分支箱应充分考虑安装制作电缆的合理性,插头底座对地高度应在80CM-100CM之间,相与相之间的距离应大于30CM,
3.4.4 接地
3.4.4.1分线箱的接地系统应符合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的要求。
3.4.4.2分线箱的箱体应设专用接地导体,该接地导体上应设有与接地网相连的固定连接端子,其数量不少于两个,并应有明显的接地标志。接地端子配直径不小于12mm的铜质螺栓。
3.4.5 分线箱应具备完善的防误操作功能(要求机械联锁)。
3.4.6 采用进口原料生产的硅橡胶全密闭电缆插头,全绝缘、全密封、可触摸型式,满足防潮、防凝露的要求,采用螺栓紧固连接。
3.4.7 PT要求
在母线侧安装操作电源PT,PT应为间隔,电压互感器采用全密封式互感器JDZ12A-10R,10/0.1/0.22kV,0.2/3级50/300VA采用电缆头连接,实现全绝缘全封闭功能,不受潮湿、凝露、尘埃、污秽等的影响,提高运行安全性。
电压互感器一次侧内置熔断器,二次安装熔断器,输出220V大于300VA,作为分线箱操作电源使用。
电压互感器安装在母线上,安装数显电压表,指示母线电压
3.4.8绝缘要求
采用全绝缘、全密封、可触摸型式的硅橡胶或三元乙丙电缆接头,满足防潮、防凝露及重度污秽的要求;
3.4.9 零配件要求
对分线箱的零配件质量向需方负责,并注明主要零配件(套管接头、可触摸型电缆头、带电指示器、短路接地指示器UPS电源等)的生产厂家、型号、标准、标号、批次等,符合有关的国家或国际标准,并提供相应的出厂和验收证明;
3.4.6进出线要求:电缆进出线为发货时提供
满足现场实际需要
配600A保护帽9只(预留)
3.4.7其它配件
3.4.6.1 分线箱进出线自备带电显示器,指示进出线带电情况,带电显示器加装按钮开关,可以使电显投入或退出运行,带有核相孔,方便核相。;
3.4.6.2 分线箱配置全绝缘全密封氧化锌避雷器1组。
3.4.6.3 发热板1只,温度控制器1只,配置高容量蓄电池或UPS电源(1000W)1台。
3.4.6.4 分线箱每个回路配置面板型电缆型故障指示器1组共15只。
四、试验
电缆分支箱应按照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规定的项目、方法进行试验,并且各项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技术条件书3.3条款的要求。
4.1 型式试验项目(提供经过型式试验的鉴定报告)
4.1.1 绝缘试验,包括雷电和操作冲击试验;1min工频耐压试验;人工污秽试验(包括凝露试验);局部放电试验及直流压试验。
机械试验,机械操作试验;常温下机械定性试验;端子静力试验。
4.1.3 主回路电阻测量。
4.1.4 短时耐受电流和峰值耐受电流试验。
4.1.5 长期工作时的发热试验(温升试验)
4.1.6 容性电流开合试验,包括空载架空线路;电缆的开合试验;多组电容器并联下的开合电容器组试验。
4.1.7 小电感电流的开合试验,空载、起动、制动时电动机的开合试验。
4.1.8 环境条件下的试验,包括高、低温试验;湿度试验;密封试验;地震考核。
4.2出厂试验项目
4.2.1 主回路的工频耐压试验
4.2.2 辅助回路和控制回路的工频耐压试验
4.2.3 局部放电测量(电缆附件)
4.2.4 测量主回路电阻
4.2.5 机械性能、机械操作及机械防止误操作装置或电气、机械联锁装置功能的试验
4.2.6 仪表、继电器元件校验及接线正确性检定
在使用中可以互换的具有同样额定值和结构的组件,应检验互换性。
4.3现场验收试验项目
4.3.1 机械操作试验;
4.3.2 主回路绝缘试验;
4.3.3 测量和检测装置的校验;
4.3.4 辅助回路绝缘试验;
4.3.5 相位检查
4.3.6 防护等级的检定。
五、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的承诺
5.1技术承诺
提供的产品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电缆接头及附件符合ANSI/IEEE-386标准。
电缆接头(插头)为带电可触模型;
本产品具有全绝缘、全密封、体积小、抗凝露、凝霜、抗腐蚀、抗污秽的全工况等特点。
5.2质量承诺
提供的产品技术指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并符合国际IEC及美国ANSI标准。
产品生产按照国际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标准生产;
出厂经过严格试验和检测;
保修2年,使用年限不少于30年,在保修期内,无论任何部件属于质量问题而损坏的制造厂必须无偿修理和更换。
5.3包装、运输和存储
5.3.1设备制造完成并通过试验后及时包装,确保其不受污损。
5.3.2所有部件经妥善包装或装箱后,在运输过程中采取其他防护措施。以免散失、损坏。
5.3.3在包装箱外表明需方订货号,发货号。各种包装能确保各零部件在运输过程中不致受到损坏、丢失、变形、受潮或腐蚀,出现以上问题由供货方负责修复处理。
5.3.4包装箱上有明显的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5.3.5整体产品或分别运输的部件都要适合运输和装载的要求。
5.3.6设备到货时应为用户提供4份完整的技术资料(包括总装图、基础图、电气原理图、操动机构接线图、安装运行维护修理说明书、工厂试验报告、产品合格证)。
5.4服务承诺
签订合同后3天内向需方提供详细的基础外形图及技术资料,对所供产品提供现场指导安装调试服务,并按标准要求检查安装质量,所派人员均为资深高级技术人员。
对需方的安装和调试人员免费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设备的正常运行维护和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