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测量工程施工方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0:46:15
文档

测量工程施工方案

恒大海上威尼斯5-2地块二期主体及配套建设工程测量工程施工方案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二Ο一六年八月目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三、仪器准备2四、平面控制网测设2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22、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复测23、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3五、高程控制网建立3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32、高程控制33、高程基准点44、现场临时水准控制点的设置45、技术要求56、成果的处理及复测周期57、标高点的竖向传递58、各分项工程高程控制5六、±0.000以下施工测量71、轴线控制桩的校测
推荐度:
导读恒大海上威尼斯5-2地块二期主体及配套建设工程测量工程施工方案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二Ο一六年八月目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三、仪器准备2四、平面控制网测设2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22、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复测23、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3五、高程控制网建立3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32、高程控制33、高程基准点44、现场临时水准控制点的设置45、技术要求56、成果的处理及复测周期57、标高点的竖向传递58、各分项工程高程控制5六、±0.000以下施工测量71、轴线控制桩的校测
恒大海上威尼斯5-2地块二期主体

及配套建设工程

测量工程施工方案

 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Ο一六年八月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 仪器准备    2

四、平面控制网测设    2

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2

2、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复测    2

3、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    3

五、高程控制网建立    3

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3

2、高程控制    3

3、高程基准点    4

4、现场临时水准控制点的设置    4

5、技术要求    5

6、成果的处理及复测周期    5

7、标高点的竖向传递    5

8、各分项工程高程控制    5

六、±0.000 以下施工测量    7

1、轴线控制桩的校测    7

2、轴线投测方法    7

3、±0.000 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    8

七、±0.000 以上施工测量    9

1、平面控制网的内控点布设    9

2、高程的传递    10

3. 内控制测量方法    11

八、±0.000 以下变形观测    12

1、监测目的    12

2、监测内容    13

3、监测要求    13

4、监测的控制值    13

九、主楼沉降观测    14

1、沉降观测的一般规定    14

2、在施工期间沉降观测次数    14

3、沉降观测工作的要求应尽可能做到四定:    14

4、确定沉降观测点和观测路线    14

5、作业中应遵守的规定    14

6、沉降观测的精度一般应符合相应规定    15

测量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恒大海上威尼斯5-2地块二期主体及配套建设工程设计图纸和现场实际条件;

2、启动欢华置业有限公司移交的三个基准控制点(A4、W8、W14)以及三个GPS动态点D1、D2、D3;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恒大海上威尼斯5-2地块二期主体及配套建设工程

工程地址江苏省启东市寅阳镇东端
建设单位启东欢华置业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江苏筑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江苏永正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上海地矿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程建筑面积344990.5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83150.92㎡,地下建筑面积61839.60㎡。

建筑组成本工程由住宅、地下车库、物业用房等组成。
结构形式住宅楼为剪力墙结构;其余为框架结构。
建筑物长度(m)

709#楼62.3m,710#楼80.6m,711#楼75m,712#楼62.3m,713#楼62.3m,718#楼80.6m,719#楼75m,720#楼75m,721#楼62.3m,722#楼62.3m,

建筑物宽度(m)

709#楼17.6m,710#楼17m,711#楼17.6m,712#楼17.6m,713#楼17.6m,718#楼17m,719#楼17.6m,720#楼17.6m,721#楼17.6m,722#楼17.6m,

建筑物层数709#楼32层,710#楼32层,711#楼32层,712#楼32层,713#楼32层,718#楼32层,719#楼32层,720#楼32层,721#楼32层,722#楼32层,

建筑物总高度(m)

709#楼96.9m,710#楼97.2m,711#楼96.9m,712#楼96.9m,713#楼96.9m,718#楼97.2m,719#楼96.9m,720#楼96.9m,721#楼96.9m,722#楼96.9m

建筑物层高(m)

标准层层高为3m

作业半径内输电线路有高压输电线路

地质情况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k=115kpa

3、仪器准备

投入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经过检验或在规定检验期内。本工程定位、测量设备管理由项目计量员负责,且对需要检验的仪器及时送至检验单位校正后方可进行使用。

定位、测量仪器一览表

序号名    称

规 格(型 号)

单位数量
1全站仪科力达KTS-442L

1
2激光经纬仪FDT5-11
3垂准仪DZJ21
4水准仪DZS22
5钢卷尺50m、5m

10
6激光测距仪大有LM30

3
四、平面控制网测设

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1)平面控制应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2)布设平面控制网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确定;

(3)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4)桩位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2、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复测

    根据总平面图利用全站仪在场地内确定一个前视点,通过读取给定后视点确定主楼、车库轴线交点。然后采用直角坐标法,定出建筑物纵横两条主轴线,经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作为主场区首级平面控制网地下室的平面控制应与主场区首级平面控制同时进行,并要进行相互校核。场区平面控制网的精度等级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下表的规定。

控制网技术指标

等级测角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
一级±5

1/30000
3、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

首级控制网布设完成后,建立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悬挂于首级平面控制网上。

五、高程控制网建立

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1.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是根据甲方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采用DSZ2 精密水准仪(精度1mm/km 往返测)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附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平面控制点,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

1.2、高程控制网的精度,采用三等水准的精度。

1.3、在布设附合水准路线前,结合场区情况,在场区与甲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间埋设半永久性高程点,埋设3~6 个月后,再进行联测,测出场区半永久性点的高程,该点也可作为以后沉降观测的基准点。

1.4、至少应有4个水准点,水准点的间距应小于1km,距离建筑物应大于25m,距离回土边线应不小于15m。

2、高程控制

    将测量偏差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层间测量误差控制±3mm 内,总高测量偏差小于15mm),及时准确地为工程提供可靠的高程基准点,紧密配合施工,指导施工。

2.1、平面高程控制网的施测

    将甲方提供水准点复检合格后组成闭合环,采用双仪高法进行引测。

2.2、基准点埋深及形式

在恒大海上威尼斯工程中,水准点和平面控制点设在一起。如下图所示。

2.3、测量器具配置

     选用DSZ2 自动安平水准仪一台,5m钢尺两把,50m 钢卷尺一把。

3、高程基准点

本工程的高程测量基准点采用A、B、C、D四个基准点的高程。

4、现场临时水准控制点的设置

在测量前每次都从A、B、C、D四个基准点引测、复核现场的临时水准点,确保测量的精度。

本工程施工现场内在各主楼附近,根据各主楼的正负零绝对标高,设置相应的水准临时点,临时水准点用红油漆画出三角来表示。

现场临时水准点高程的引测以A、B、C、D四个基准点为起始依据,采用DZS3水准仪测设三等附合水准路线一条,并进行测量平差计算出现场临时水准点高程。

5、技术要求

水准线路应按附合路线和环形闭合差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全中误差,按下式计算:

式中: MW——高差全中误差,mm;

W——闭合差,mm;

L ——相应线路长度;

N——附合或闭合路线环的个数。

采用三等水准测量。

6、成果的处理及复测周期

每一测站观测成果应于观测时直接记录于三、四等水准测量手薄中,不得记于其他纸张上最后进行转抄,每一测站观测完毕,立即进行计算和校核,各项校核数据都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方可将仪器转入下一站。由于本工程水准网内各主楼的正负零绝对标高不一致,在临时水准点间的转测尤为要注意。各高程基准点的复测工作,每一月进行一次。

7、标高点的竖向传递

    用水准仪、塔尺及钢尺等沿塔吊立杆、电梯井内壁或内控点预留孔洞进行传递,在每层弹出500mm 线作为放样窗台、门洞、钢结构等的基准。

8、各分项工程高程控制

8.1、钢筋工程

    利用往返观测将工作基点的引测至柱竖向钢筋上,此项工作的精度不得低于水准网的精度要求,此工作经复测无误后,交给工长作为整个施工层标高控制的依据。工长在进一步引测过程中,层间偏差值不得超过±3mm 的要求。

现场标高点用红或蓝胶带纸进行标识,应注意胶带纸上下边的统一。在绑扎门窗洞口过梁时,可用5m 钢卷尺将标高再向上传递,拉尺过程中应保持立筋垂直,以免造成立筋垂直偏差过大,而导致出现过梁钢筋偏低的质量问题。

工长在过程控制中,应注意检查以下部位标高情况:梁梁接头钢筋的顶标高,看钢筋是否有保护层,锚入本楼层的墙筋顶标高,电梯井下口上部筋顶标高等。

8.2、模板工程

板底模支设高度是依据测设于脚手架立杆的标高点,所以测设脚手架立杆的标高点是模板工程标高控制的着重点。

测设时可选择位于满堂脚手架的角点、中间点底部稳定可靠、垂直的立杆,将标高测设其上,扶尺人员注意标高的上方是否有扣件、横杆阻碍标高点向上的传递。然后用红或蓝胶带纸做统一的标识。测设完毕后可沿立杆向上传递,定出水平杆的标高点,利用细线将各标高点连线,检查合格后(连线应重合,偏差值小于3mm),可将此细线作为其他脚手架搭设的依据。待部分板模铺设完成后,可将水准仪架设其上,检查模板面标高、平整度以及相邻两块模板的高低差。若发现问题,现场改正,直至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

工长在过程控制中,应注意检查以下部位标高情况:吊模侧模底标高,外墙模板标高是否低于混凝土顶面标高,跨度不小于4m。梁、板跨开工高是否按要求起拱,电梯井底模,焊接预埋件标高高差等。

8.3、混凝土工程

工作重点:控制板混凝土顶面标高。待板底模铺设完成后,即可将水准仪架设其上,将距混凝土面1000mm 的控制标高测设在剪力墙竖筋及暗柱立筋上,测设标高的数量应保证每面墙上有一标高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将各标高点拉线,检查找平,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将砼顶面标高偏差值控制在±10mm 以内。

8.4、室内工程

室内地坪面积较大,施测时可将建筑1000mm 标高沿内墙每3~5m 测设一点以及柱侧面上,后弹墨线红油漆标识,室内地面在1.5m×1.5m 方格网上做灰饼。浇筑地面时也可架设一台激光扫平仪随时动态地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将混凝土顶面标高偏差值控制在±10mm 以内。

六、±0.000 以下施工测量

1、轴线控制桩的校测

1.1、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

1.2、采用全站仪、经纬仪,根据首级控制进行校测。校测无误后,再根据轴线控制网对其承重的桩基础进行检测,符合桩基础施工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下步工作,否则应将检测结果报有关技术部门及监理单位。

2、轴线投测方法

2.1、首先依据场区平面轴线控制桩和基础开挖平面图,测放出基槽开挖上口线及下口线,并用白石灰撒出。当基槽开挖到接近槽底设计标高时,用经纬仪分别投测出基槽边线和集水坑控制轴线,并打控制桩指导开挖。

2.2、待垫层、底板打好后,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轴线不得少于2 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他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并弹墨线标明作为支模板的依据。模板支好后,应用两经纬仪架设在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上检查上口的位置。

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4mm。 对电梯井位的平面控制,在测量放线中是一个该注意的问题,在电梯井位附近设置纵、横控制轴线各一条, 确保电梯井平面位置的正确性。施工技术要求如下表:

施工放样技术要求表

建筑物

结构特征测距相对

中误差

测角中误差(″)测站测定高差中误差(mm)

起始与施工测定高程中误差(mm)

竖向传递轴线点中误差(mm)

钢混结构1/20000

5164
3、±0.000 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

3.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

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3.2、±0.000 以下标高的施测

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校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开工高的基准点,基准点应标在明显且不会沉降的位置,先用水泥砂浆抹成一个竖平面,在该竖平面上测设施工用基准标高点,用红色三角作标志,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以便施工中使用。

高程控制是工程标高保证高层建筑施工各阶段的工作,水准点必须满足高精度的绝对标高。用水准仪将高程绝对标高引测到基坑中(见下图),作为控制土方开挖、垫层、防水、保护层及各种基础等施工的高程水平标高控制依据。

3.3、待模板支好检查无误后,用水准仪在模板内壁定出基础面设计标高线。拆模后,抄测结构1m 线,在此基础上,用钢尺作为向上传递标高的工具。

七、±0.000 以上施工测量

本工程0.00以上的轴线测量采用激光垂准仪内控接力传递法进行。

1、平面控制网的内控点布设

平面内控点的布设,要根据施工流水段的划分进行,每一流水段至少布设2个点。由于本工程属高层建筑,因此内控点在首层和17层各布设一次。

1.1、埋件的埋设:内控点所在首层楼板相应位置上需预先埋设铁件并与楼板钢筋焊接牢固。以后在各层施工浇筑混凝土顶板时,在垂直对应控制点位置上预留出150mm孔洞,以便轴线向上投测。

1.2、控制点的测设: 待预埋件埋设完毕后,将内控点所在纵横轴线分别投测到预埋铁件上,并用全站仪进行测角、测边校核,精度合格后作为平面控制依据。内控网的精度不低于轴线控制网的精度

1.3、内控点竖向投测:采用激光垂准仪通过预留的洞口向上发出激光,在作业层用激光接收靶接收。该仪器精度高,投点精度1/200000。

1.4、作业层轴线、细部线放样:轴线控制点投测到施工层后,将经纬仪分别置于各点上,检查相邻点间夹角是否为90°,然后用检定过的50M钢尺校测每相邻两点间水平距离,检查控制点是否投测正确。控制点投测正确后依据控制点与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轴线。轴线测放完毕并自检合格后,以轴线为依据,依图纸设计尺寸放样出柱边线、洞口边线等细部线。

竖向测量是高层建筑施工工程测量的常用方法,本工程采用激光垂准仪,采用天顶准直法,将轴线控制点准确投射到楼层各点上。或直接用大线锤垂直向上传递垂直点,将轴线控制点准确投传递到各楼层各点上。在浇筑上升的各层楼面时,必须在相应的位置预留200㎜×200㎜与首层楼面控制点相对应的小方孔。保证能向上传递垂直点。(见下图)

2、高程的传递

2.1、首先从高程控制点将高程引测到首层便于向上竖直量尺处,校核合格后作为起始标高线,并弹出墨线,用红油漆标明高程数据。

2.2、标高的竖向传递,用钢尺从首层起始标高线竖直量取。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

2.3、施工层抄平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较差小于3mm时,取其平均高程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

2.4、在第一层的剪力墙和现浇板浇筑好后,从电梯井剪力墙下面的已有标高点(通常是1m 线)向上用钢尺沿柱身量距。

2.5、标高的竖向传递,应用钢尺从首层起始高程点竖直量取,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

2.6、 由三处(选择三个内控点)分别向上传递,标高的允许误差见下表。

高度(m)

允许误差(mm)

每层±3

H≤30m

±5

2.7、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校差小于3mm 时,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为±3mm。

3. 内控制测量方法

3.1、首层板施工完后应将控制轴线引测至建筑物内。根据施工前布设的控制网基准点及施工过程中流水段的划分,在各建筑物内做内控点(每一流水段至少2~3 个内控基准点),埋设在首层相应偏离轴线1m 的位置。基准点的埋设采用10cm×10cm 钢板,钢针刻划十字线,钢板通过锚固筋与首层楼面钢筋焊牢,作为竖向轴线投测的基准点。基准点周围严禁堆放杂物,向上各层在相应位置留出预留洞(15cm×5cm) 。

3.2、竖向投测前,应对钢板基准点控制网进行校测,校测精度不宜低于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精度,以确保轴线竖向传递精度。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见下表。

轴线竖向投测允许误差

高度(m)

允许误差(mm)

每层3
H≤30m

5
30m<H≤60m

10
H>60m

15
3.3、轴线控制点的投测,采用激光垂准仪,先在底层基点处架设激光垂准仪,调校到垂准状态后,打开激光电源,就会发射和该点铅垂的可见光束。然后在楼板口处用接收靶接收。通过无线对讲机调校可见光光斑直径,达到最佳状态时,通知观测人员逆时针旋转垂准仪,这样在接收靶处就可见到一个同心圆(光环),取其心作为向上的投测点,并将接收靶固定。同样的办法投测下一个点,保证每一施工段至少2~3 个点,作为角度及距离校核的依据。控制轴线投测至施工层后,应组成闭合图形,且间距不得大于所用钢尺长度。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设细部轴线。在施工过程中,每当施工平面测量工作完成后,进入竖向施工,在施工中,每当墙浇筑成型拆掉模板后,应在墙侧平面投测出相应的轴线,并在墙侧面抄测出建筑1m线或结构1m 线。(1m 线相对于每层楼板设计标高而定),以供下道工序的使用。

3.4当每一层平面或每段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报送报验单必须写明层数、部位、报验内容并附一份报验内容的测量成果表,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程度状况。

八、±0.000 以下变形观测

1、监测目的

通过对支护结构的观测,准确了解支护结构和基底土以及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以利于对变形和应力的发展作出评价,从而判定支护结构的安全性,同时也是对专业监测单位工作的辅助与复核。

2、监测内容

2.1、围护桩顶面位移及沉降;。

2.2、围护侧向变形;(测斜管监测)。

2.3、围护结构外围地下水位监测(水位管观测);

2.4、围护结构外侧土体侧向变形及沉降监测;

2.5、基坑周边道路可能的管线安全;(建议施工期间显露管线接头以便观测)

3、监测要求

3.1、一般情况下基坑开挖期间每天观测二次,如遇位移、沉降及其变化速率较大时或重要的工况期间(挖土至坑底附近),应增加观测次数。

3.2、观测数据一般应当天填入规定的表格

3.3、每天的数据应整理成有关表格,并绘制成相应的曲线,如位移沿深度的变化曲线,位移及沉降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其发展趋势分析整个基坑的稳定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安全措施。

3.4、监测记录必须有相应的施工工况的背景描述。

3.5、监测人员对监测值的发展和变化应有评述,当接近报警值时应及时报通监理,提请有关部门关注。

4、监测的控制值

基坑围护控制值根据设计图纸以及经审批合格后的施工方案确定。

监测工作由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具有资质的监测单位来完成。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同监测单位密切配合,共同参与,及时了解监测结果、把握支护结构的安全动态,并将每天的监测数据及时报告项目技术负责人和值班监理。

若发现变位速率较大,支护结构发生异常等情况,及时向有关单位联络人汇报。

九、主楼沉降观测

监测工作由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具有资质的监测单位来完成。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同监测单位密切配合,共同参与。

1、沉降观测的一般规定

沉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应根据工程性质、工程进度、地基土质情况及基础荷重增加的情况以及设计要求决定。

2、在施工期间沉降观测次数

当有较大荷载增加前后应进行观测,工程施工过程中和竣工后应连续进行观测,观测时间的间隔,可按工程进度沉降量大小及速度而定,在开始时间隔短一些,以后随着沉降速度的减慢,可延长,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3、沉降观测工作的要求应尽可能做到四定:

a.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结果。

b.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

c.使用固定的水准点。

d.按规定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

4、确定沉降观测点和观测路线

沉降观测点应布置在建筑物的拐角处及荷载较大的地方并且观测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m ,本工程选定若干较稳定的沉降观测点并与永久水准点组成环路,最后应根据选定的水准点、设置仪器的位置以及观测路线,绘制沉降观测路线图。

5、作业中应遵守的规定

a.观测应在成像清晰、稳定后进行。

b.仪器离前、后视水准尺的距离要用皮尺丈量,或用视距法测量,视距一般不应超过50m前后视距应尽可能相等。

c.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根水准尺。

d.前视各点观测完毕后,应回视后视点,最后应闭合于水准点。

6、沉降观测的精度一般应符合相应规定

a.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高差测定的容差为±1㎜。

b.水准仪在每一测站观测完前视各点以后,再回视后视点,两次读数之差不得超过1mm。

文档

测量工程施工方案

恒大海上威尼斯5-2地块二期主体及配套建设工程测量工程施工方案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二Ο一六年八月目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三、仪器准备2四、平面控制网测设2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22、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复测23、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3五、高程控制网建立3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32、高程控制33、高程基准点44、现场临时水准控制点的设置45、技术要求56、成果的处理及复测周期57、标高点的竖向传递58、各分项工程高程控制5六、±0.000以下施工测量71、轴线控制桩的校测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