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授课教案
(实训课)
(二〇一九至二〇二〇学年第一学期)
授课班级 18汽车1班、2班
课程名称 汽车空调技术
授课教师姓名 李
授课教师职称
所属教学团队
所属系(部、处、室)
实训课题:实训1 空调制冷系统简单检查与装配 | |||||||||
基本信息 | 任教班级 | 18汽车1班 | 18汽车2班 | ||||||
上课周次 | 13 | 16 | |||||||
上课节次 | 4 | 4 | |||||||
实训目的 | 通过实训,学生能够将汽车空调高低压部分正确区分,同时对高低压管的温度进行分析;能观察干燥器状况正确判断系统是否正常;通过听系统有无异响,判断压缩机是否正常。能够正确对制冷系统进行装配。 | ||||||||
重点 难点 及 解决方法 | 重 点 | 空调系统的简单检查;空调系统的装配 | |||||||
解决方法 | 通过实车或台架进行实训 | ||||||||
难 点 | 空调系统的装配 | ||||||||
解决方法 | 通过台架进行实训 | ||||||||
实训 准备 | 类型 | 名称及数量 | |||||||
设备(仪器) | 实车、空调台架、真空泵、歧管压力表、空调检漏仪 | ||||||||
用具 | 150件套工具 | ||||||||
耗材 | 空调冷冻油、制冷剂 | ||||||||
实训实施过程 | |||||||||
主要实训环节及时间分配 | 实训教学内容 | ||||||||
一、安全教育(5分钟) 二、教学及演示(20分钟) 三、小组训练(100分钟) 四、考核(20分钟) 五、老师点评(10分钟) 六、6S(5分钟) | 1. 不准赤脚或穿拖鞋、高跟鞋和裙子上班。留长发者要戴工作帽。 2. 在进行工作时禁止吸烟。 3. 工作时要集中精神,不准说笑、打闹。 4. 使用一切机械工具及电气设备,必须遵守其安全操作规程,并要爱护使用。 5. 工作时必须按规定穿带保用品,不准光着膀子进行工作。 6. 严禁无驾驶证人员开动一切车辆。 7.严禁开动与驾驶证规定不相符的车辆。 8. 未经领导批准,非操作者不得随便动用机床等设备。 9工作场所、车辆旁、工作台、通道应经常保持整洁,做到文明生产。 10. 严禁一切低燃点油、气、醇与照明设施及带电的线路接触。 实训内容一: 演示汽车空调基本检查: 1、看。观察干燥器视液窗制冷剂流动状况,检查是否有气泡;制冷剂是否呈雾状,水分指示灯是否呈淡红色。 2、听。听压缩机有无异响。 3、摸。高低压管是否有明显温差。 实训内容二: 演示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装配: 在拆卸空调系统前,一定要先将系统排空,同时拆卸每个部件,并及时塞住其相连接的管道口,以防潮气进入系统。拆卸时应按下述步骤进行: 1)拆下蓄电池的搭铁线,或关闭车辆电源的总开关。 2)用专用的仪器排出制冷剂。 3)拆卸各管路接头,一定要在两管头上各用一个扳手同时进行操作。 4)管子拆下后,应立即在各管口上堵上堵塞,以保证管路的清洁。 5)清洁管道时,不能用水或压缩空气清洗内部,而要用氮气或制冷剂进行清洗。 制冷系统的安装与拆卸顺序正好相反。在每个管接头处要清洗干净,有O形密封圈的换上新的O形密封圈;安装时应在每个密封表面涂上一点所规定的冷冻润滑油,以提高其密封性能。安装储液干燥器时,其进口“IN”应与冷凝器出口管道相接;装离合器定子时,一定要使它与压缩机壳上的销钉对齐;当电磁离合器装配好后,应测量转子和片间的间隙值,正常情况下应为0.4~0.7mm,否则可调整垫片厚度。 强调:装配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按要求安装各管路的接头和各固定螺钉,并按规定的力矩值拧紧。 2)检查所有零部件,保证无损坏,且各相邻的零部件之间互不干涉。 3)压缩机的吸气管与排气管接头要连接可靠,并进行泄漏检查。 4)进行泄漏检验,确保各连接部位没有泄漏现象。 5)对压缩机驱动带的松紧要按规定进行调整。 以4人为一小组,分别进行实训一和实训二的练习。其他小组对该小组的操作情况进行评分及自我评估。 抽查一到两个小组按照进行考核。 对学生训练及考核小组进行点评,查缺补漏。 整理:要与不要,一留一弃; 整顿:科学布局,取用快捷; 清扫:清除垃圾,美化环境; 清洁:清洁环境,贯彻到底; 素养:形成制度,养成习惯; 安全:安全操作,以人为本。 | ||||||||
课后 小记 |
实训课题:实训2 压缩机的拆装及性能检测 | |||||||||
基本信息 | 任教班级 | 18汽车1班 | 18汽车2班 | ||||||
上课周次 | 13 | 16 | |||||||
上课节次 | 4 | 4 | |||||||
实训目的 | 通过实训,学生能够判断简单的压缩机异响故障;能观能够正确对压缩机进行拆装和性能检测。 | ||||||||
重点 难点 及 解决方法 | 重 点 | 空调系统压缩机的简单检查;空调系统压缩机的拆装检测 | |||||||
解决方法 | 通过实车或台架故障进行演示 | ||||||||
难 点 | 空调系统压缩机的拆装检测 | ||||||||
解决方法 | 通过对压缩机进行拆装实训 | ||||||||
实训 准备 | 类型 | 名称及数量 | |||||||
设备(仪器) | 实车、空调台架、压缩机、真空泵、歧管压力表、空调检漏仪 | ||||||||
用具 | 150件套工具 | ||||||||
耗材 | 空调冷冻油、制冷剂 | ||||||||
实训实施过程 | |||||||||
主要实训环节及时间分配 | 实训教学内容 | ||||||||
一、安全教育(5分钟) 二、教学及演示(20分钟) 三、小组训练(30分钟) 四、考核(10分钟) 五、老师点评(10分钟) 六、6S(5分钟) | 1.不准赤脚或穿拖鞋、高跟鞋和裙子上班。留长发者要戴工作帽。 2. 在进行工作时禁止吸烟。 3. 工作时要集中精神,不准说笑、打闹。 4. 使用一切机械工具及电气设备,必须遵守其安全操作规程,并要爱护使用。 5. 工作时必须按规定穿带保用品,不准光着膀子进行工作。 6. 严禁无驾驶证人员开动一切车辆。 7.严禁开动与驾驶证规定不相符的车辆。 8. 未经领导批准,非操作者不得随便动用机床等设备。 9工作场所、车辆旁、工作台、通道应经常保持整洁,做到文明生产。 10. 严禁一切低燃点油、气、醇与照明设施及带电的线路接触。 实训内容一: 压缩机的常见故障 1.异响 2.泄漏 3.不工作 根据故障进行引导分析。 实训内容二: 1.压缩机拆装前主要事项: 拆卸时首先要清楚压缩机结构,拆下的零件应按部件分类摆放,以免弄乱。 2)压出或打出轴套和销子时应先辨明方向,然后再操作,一般要用木槌敲打,以免打坏零件表面。 3)拆卸零件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伤零件。 4)拆卸形状和尺寸相同的零件时,必须做记号,以防装错 5)拆卸的零件用冷冻润滑油清洗,清洗时要用软毛刷,不能用碎布擦洗零件,以防脏物进入。 2.演示压缩机的拆装步骤及性能检查。 以4人为一小组,分别进行实训一和实训二的练习。其他小组对该小组的操作情况进行评分及自我评估。 抽查一到两个小组按照进行考核。 对学生训练及考核小组进行点评,查缺补漏。 整理:要与不要,一留一弃; 整顿:科学布局,取用快捷; 清扫:清除垃圾,美化环境; 清洁:清洁环境,贯彻到底; 素养:形成制度,养成习惯; 安全:安全操作,以人为本。 | ||||||||
课后 小记 |
实训课题:实训3 电磁离合器的拆卸和修理 | |||||||||
基本信息 | 任教班级 | 18汽车1班 | 18汽车2班 | ||||||
上课周次 | 13 | 16 | |||||||
上课节次 | 2 | 2 | |||||||
实训目的 | 通过实训,学生能够正确选择诊断设备对电磁离合器故障进行诊断;能正确记录、分析各种检测结果并做出故障判断;能按照正确操作规范进行电磁离合器的更换;能根据环保要求,正确处理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废料和损坏的零部件。 | ||||||||
重点 难点 及 解决方法 | 重 点 | 压缩机电磁离合器的简单检查;电磁离合器的拆装检测和诊断 | |||||||
解决方法 | 通过实车或台架故障进行演示 | ||||||||
难 点 | 电磁离合器的拆装检测和诊断 | ||||||||
解决方法 | 通过对电磁离合器进行拆装实训 | ||||||||
实训 准备 | 类型 | 名称及数量 | |||||||
设备(仪器) | 实车、空调台架、压缩机、真空泵、歧管压力表、空调检漏仪 | ||||||||
用具 | 150件套工具 | ||||||||
耗材 | 空调冷冻油、制冷剂 | ||||||||
实训实施过程 | |||||||||
主要实训环节及时间分配 | 实训教学内容 | ||||||||
一、安全教育(5分钟) 二、教学及演示(20分钟) 三、小组训练(30分钟) 四、考核(10分钟) 五、老师点评(10分钟) 六、6S(5分钟) | 1.不准赤脚或穿拖鞋、高跟鞋和裙子上班。留长发者要戴工作帽。 2. 在进行工作时禁止吸烟。 3. 工作时要集中精神,不准说笑、打闹。 4. 使用一切机械工具及电气设备,必须遵守其安全操作规程,并要爱护使用。 5. 工作时必须按规定穿带保用品,不准光着膀子进行工作。 6. 严禁无驾驶证人员开动一切车辆。 7.严禁开动与驾驶证规定不相符的车辆。 8. 未经领导批准,非操作者不得随便动用机床等设备。 9工作场所、车辆旁、工作台、通道应经常保持整洁,做到文明生产。 10. 严禁一切低燃点油、气、醇与照明设施及带电的线路接触。 实训内容一: 1.演示电磁离合器的拆卸; 2.演示电磁离合器的修理; 3.电磁离合器的检测与故障诊断。 3.1电磁离合器常见故障: 1)离合器打滑原因 2)电磁离合器不能吸合 3)其他原因 3.2如何判断离合器和V带的故障 低压高、高压低 V带打滑 以4人为一小组,分别进行实训一和实训二的练习。其他小组对该小组的操作情况进行评分及自我评估。 抽查一到两个小组按照进行考核。 对学生训练及考核小组进行点评,查缺补漏。 整理:要与不要,一留一弃; 整顿:科学布局,取用快捷; 清扫:清除垃圾,美化环境; 清洁:清洁环境,贯彻到底; 素养:形成制度,养成习惯; 安全:安全操作,以人为本。 | ||||||||
课后 小记 |
实训课题:实训4 膨胀阀的检测与故障诊断 | |||||||||
基本信息 | 任教班级 | 18汽车1班 | 18汽车2班 | ||||||
上课周次 | 13 | 16 | |||||||
上课节次 | 2 | 2 | |||||||
实训目的 | 通过实训,学生能够正确选择诊断设备对膨胀阀故障进行诊断;能正确记录、分析各种检测结果并做出故障判断;能按照正确操作规范进行膨胀阀的更换;能根据环保要求,正确处理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废料和损坏的零部件。 | ||||||||
重点 难点 及 解决方法 | 重 点 | 膨胀阀的简单检查;膨胀阀的拆装检测和诊断 | |||||||
解决方法 | 通过实车或台架故障进行演示 | ||||||||
难 点 | 膨胀阀的拆装检测和诊断 | ||||||||
解决方法 | 通过对膨胀阀进行拆装实训 | ||||||||
实训 准备 | 类型 | 名称及数量 | |||||||
设备(仪器) | 实车、空调台架、膨胀阀、真空泵、歧管压力表、空调检漏仪 | ||||||||
用具 | 150件套工具 | ||||||||
耗材 | 空调冷冻油、制冷剂 | ||||||||
实训实施过程 | |||||||||
主要实训环节及时间分配 | 实训教学内容 | ||||||||
一、安全教育(5分钟) 二、教学及演示(20分钟) 三、小组训练(30分钟) 四、考核(10分钟) 五、老师点评(10分钟) 六、6S(5分钟) | 1.不准赤脚或穿拖鞋、高跟鞋和裙子上班。留长发者要戴工作帽。 2. 在进行工作时禁止吸烟。 3. 工作时要集中精神,不准说笑、打闹。 4. 使用一切机械工具及电气设备,必须遵守其安全操作规程,并要爱护使用。 5. 工作时必须按规定穿带保用品,不准光着膀子进行工作。 6. 严禁无驾驶证人员开动一切车辆。 7.严禁开动与驾驶证规定不相符的车辆。 8. 未经领导批准,非操作者不得随便动用机床等设备。 9工作场所、车辆旁、工作台、通道应经常保持整洁,做到文明生产。 10. 严禁一切低燃点油、气、醇与照明设施及带电的线路接触。 实训内容: 1.膨胀阀的检验 若有外平衡式膨胀阀,此项目可进行。 2.如何确定膨胀阀所产生和表现的故障现象 以空调台架或实训车辆进行膨胀阀作用的检查。 以4人为一小组,分别进行实训一和实训二的练习。其他小组对该小组的操作情况进行评分及自我评估。 抽查一到两个小组按照进行考核。 对学生训练及考核小组进行点评,查缺补漏。 整理:要与不要,一留一弃; 整顿:科学布局,取用快捷; 清扫:清除垃圾,美化环境; 清洁:清洁环境,贯彻到底; 素养:形成制度,养成习惯; 安全:安全操作,以人为本。 | ||||||||
课后 小记 |
实训6 储液干燥器的检修 | |||||||||
基本信息 | 任教班级 | 18汽车1班 | 18汽车2班 | ||||||
上课周次 | 13 | 16 | |||||||
上课节次 | 2 | 2 | |||||||
实训目的 | 通过实训,学生能够正确选择诊断设备对蒸发器和冷凝器故障进行诊断;能正确记录、分析各种检测结果并做出故障判断;能按照正确操作规范进行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更换;能进行储液干燥器的检修;能根据环保要求,正确处理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废料和损坏的零部件。 | ||||||||
重点 难点 及 解决方法 | 重 点 | 蒸发器、冷凝器和干燥器的简单检查;蒸发器和冷凝器拆装检测和诊断 | |||||||
解决方法 | 通过实车或台架故障进行演示 | ||||||||
难 点 | 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拆装检测和诊断 | ||||||||
解决方法 | 通过对膨胀阀进行拆装实训 | ||||||||
实训 准备 | 类型 | 名称及数量 | |||||||
设备(仪器) | 实车、空调台架、冷凝器、蒸发器、真空泵、歧管压力表、空调检漏仪 | ||||||||
用具 | 150件套工具 | ||||||||
耗材 | 空调冷冻油、制冷剂 | ||||||||
实训实施过程 | |||||||||
主要实训环节及时间分配 | 实训教学内容 | ||||||||
一、安全教育(5分钟) 二、教学及演示(20分钟) 三、小组训练(30分钟) 四、考核(10分钟) 五、老师点评(10分钟) 六、6S(5分钟) | 1.不准赤脚或穿拖鞋、高跟鞋和裙子上班。留长发者要戴工作帽。 2. 在进行工作时禁止吸烟。 3. 工作时要集中精神,不准说笑、打闹。 4. 使用一切机械工具及电气设备,必须遵守其安全操作规程,并要爱护使用。 5. 工作时必须按规定穿带保用品,不准光着膀子进行工作。 6. 严禁无驾驶证人员开动一切车辆。 7.严禁开动与驾驶证规定不相符的车辆。 8. 未经领导批准,非操作者不得随便动用机床等设备。 9工作场所、车辆旁、工作台、通道应经常保持整洁,做到文明生产。 10. 严禁一切低燃点油、气、醇与照明设施及带电的线路接触。 实训5 蒸发器、冷凝器的维修 实训内容: (1)冷凝器的检查; 查冷凝管道和散热片清洁,然后检查冷凝器接头或导管是否损坏,避免造成制冷剂泄漏,另外检查冷凝器外壳体和散热片壳体有无变形、破损现象。 (2)蒸发器的检查; 查蒸发器道和散热片清洁,然后检查蒸发器接头或导管是否损坏,避免造成制冷剂泄漏,另外检查蒸发器外壳体和散热片壳体有无变形、破损现象。 (3)冷凝器与蒸发器的拆卸; (4)冷凝器与蒸发器的维修; (5)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工作诊断。 实训6 储液干燥器的检修 1.储液干燥器的检修 检修该部件时须使用检漏仪检査其接头是否泄漏,然后检査玻璃观察窗是否清洁,易熔栓(塞)是否完好等。如需要拆卸干燥器时,应缓慢排出制冷剂。对于大型车,可将制冷剂抽入储液干燥器后进行检修。在检修时,拆卸输入和输出管后,应及时封住管口。在拆洗或更换干燥器后,需补加20cm3冷冻润滑油。 2.储液干燥器温度出现不正常时如何处理 一般汽车空调制冷压缩机盖的表面温度正常情况下应为70℃左右。若温度过高,可能是因为制冷剂过多或冷冻润滑油过少,应适当调整制冷剂与冷冻润滑油油量;若温度过低,可能是制冷剂不足或管路堵塞,应充注制冷剂或消除堵塞。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储液干燥器的温度正常情况下为50℃左右。在检查时,应测量储液干燥器上、下温度。若温度不一致,则说明储液干燥器中滤网堵塞,应清洗或更换滤网。 以4人为一小组,设定某个故障,学生分析检测结果,制定故障排除步骤。其他小组对该小组的步骤进行评分及自我评估。 抽查一到两个小组按照进行考核。 对学生训练及考核小组进行点评,查缺补漏。 整理:要与不要,一留一弃; 整顿:科学布局,取用快捷; 清扫:清除垃圾,美化环境; 清洁:清洁环境,贯彻到底; 素养:形成制度,养成习惯; 安全:安全操作,以人为本。 | ||||||||
课后 小记 |
实训8 鼓风机的故障检修 | |||||||||
基本信息 | 任教班级 | 18汽车1班 | 18汽车2班 | ||||||
上课周次 | 14 | 17 | |||||||
上课节次 | 2 | 2 | |||||||
实训目的 | 通过实训,学生能够正确选择诊断设备对供暖进行诊断;能正确记录、分析各种检测结果并做出故障判断;能按照正确操作规范进行热交换器和鼓风机的更换;能根据环保要求,正确处理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废料和损坏的零部件。 | ||||||||
重点 难点 及 解决方法 | 重 点 | 供暖系统的简单检查;热交换器和鼓风机拆装检测和诊断 | |||||||
解决方法 | 通过实车或台架故障进行演示 | ||||||||
难 点 | 供暖系统的拆装检测和诊断 | ||||||||
解决方法 | 通过对供暖系统进行检修实训 | ||||||||
实训 准备 | 类型 | 名称及数量 | |||||||
设备(仪器) | 实车、空调台架、真空泵、歧管压力表、空调检漏仪 | ||||||||
用具 | 150件套工具 | ||||||||
耗材 | 空调冷冻油、制冷剂 | ||||||||
实训实施过程 | |||||||||
主要实训环节及时间分配 | 实训教学内容 | ||||||||
一、安全教育(5分钟) 二、教学及演示(20分钟) 、 三、小组训练(30分钟) 四、考核(10分钟) 五、老师点评(10分钟) 六、6S(5分钟) | 1.不准赤脚或穿拖鞋、高跟鞋和裙子上班。留长发者要戴工作帽。 2. 在进行工作时禁止吸烟。 3. 工作时要集中精神,不准说笑、打闹。 4. 使用一切机械工具及电气设备,必须遵守其安全操作规程,并要爱护使用。 5. 工作时必须按规定穿带保用品,不准光着膀子进行工作。 6. 严禁无驾驶证人员开动一切车辆。 7.严禁开动与驾驶证规定不相符的车辆。 8. 未经领导批准,非操作者不得随便动用机床等设备。 9工作场所、车辆旁、工作台、通道应经常保持整洁,做到文明生产。 10. 严禁一切低燃点油、气、醇与照明设施及带电的线路接触。 实训7 不供暖或供暖不足的故障诊断 实训8 鼓风机的故障检修 实训内容: 1.汽车暖风装置的使用和维护 2.不供暖或供暖不足的故障诊断 以4人为一小组,设定某个故障,学生分析检测结果,制定故障排除步骤。其他小组对该小组的步骤进行评分及自我评估。 抽查一到两个小组按照进行考核。 对学生训练及考核小组进行点评,查缺补漏。 整理:要与不要,一留一弃; 整顿:科学布局,取用快捷; 清扫:清除垃圾,美化环境; 清洁:清洁环境,贯彻到底; 素养:形成制度,养成习惯; 安全:安全操作,以人为本。 | ||||||||
课后 小记 |
实训8 鼓风机的故障检修 | |||||||||
基本信息 | 任教班级 | 18汽车1班 | 18汽车2班 | ||||||
上课周次 | 14 | 17 | |||||||
上课节次 | 2 | 2 | |||||||
实训目的 | 通过实训,学生能够正确选择诊断设备对供暖进行诊断;能正确记录、分析各种检测结果并做出故障判断;能按照正确操作规范进行热交换器和鼓风机的更换;能根据环保要求,正确处理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废料和损坏的零部件。 | ||||||||
重点 难点 及 解决方法 | 重 点 | 供暖系统的简单检查;热交换器和鼓风机拆装检测和诊断 | |||||||
解决方法 | 通过实车或台架故障进行演示 | ||||||||
难 点 | 供暖系统的拆装检测和诊断 | ||||||||
解决方法 | 通过对供暖系统进行检修实训 | ||||||||
实训 准备 | 类型 | 名称及数量 | |||||||
设备(仪器) | 实车、空调台架、真空泵、歧管压力表、空调检漏仪 | ||||||||
用具 | 150件套工具 | ||||||||
耗材 | 空调冷冻油、制冷剂 | ||||||||
实训实施过程 | |||||||||
主要实训环节及时间分配 | 实训教学内容 | ||||||||
一、安全教育(5分钟) 二、教学及演示(20分钟) 、 三、小组训练(60分钟) 四、考核(20分钟) 五、老师点评(10分钟) 六、6S(5分钟) | 1.不准赤脚或穿拖鞋、高跟鞋和裙子上班。留长发者要戴工作帽。 2. 在进行工作时禁止吸烟。 3. 工作时要集中精神,不准说笑、打闹。 4. 使用一切机械工具及电气设备,必须遵守其安全操作规程,并要爱护使用。 5. 工作时必须按规定穿带保用品,不准光着膀子进行工作。 6. 严禁无驾驶证人员开动一切车辆。 7.严禁开动与驾驶证规定不相符的车辆。 8. 未经领导批准,非操作者不得随便动用机床等设备。 9工作场所、车辆旁、工作台、通道应经常保持整洁,做到文明生产。 10. 严禁一切低燃点油、气、醇与照明设施及带电的线路接触。 1.空调压力保护开关的故障诊断 1)压力保护开关分为高压和低压两种。压力开关性能检测,应在冷气系统完好的情况下将歧管压力计和软管接到高、低压检修阀上,当系统中制冷剂压力高于210kPa时开关就应接通;否则为性能不良,应予以更换 2)在制冷系统工作时,用纸板或其他板挡住冷凝器的散热,以恶化其冷却效果,这时冷凝器的温度会逐渐升高,当高压表压力达到2.1-2.5MPa时,电磁离合器应立即断电然后拿开纸板,待高压表压力降低到1.9MPa时,电磁离合器应立即通电,使压缩机工作,否则为性能不良 3)高压压力开关的触点是常闭式。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测量其两个接线端:如果是断路,说明已损坏;如果电阻为零,则说明性能正常。 4)低压开关的触点,在没有压力的作用下是常开的。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测量其两个接线端,如果性能正常,应该是断路;否则为性能不良。 5)在有压力的情况下检测压力开关较为可靠:低压开关一般在200kPa左右触点闭合高压开关在2650kPa左右触点断开。 2.通过压力与温度诊断制冷系统故障的方法 空调制冷系统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测量各有关部件的压力与温度,判断故障发生原因,从而进行修复。因此,各有关部件在制冷系统正常时的压力与温度数据对检修工作有很的的参考值。 以4人为一小组,设定某个故障,学生分析检测结果,制定故障排除步骤。其他小组对该小组的步骤进行评分及自我评估。 抽查一到两个小组按照进行考核。 对学生训练及考核小组进行点评,查缺补漏。 整理:要与不要,一留一弃; 整顿:科学布局,取用快捷; 清扫:清除垃圾,美化环境; 清洁:清洁环境,贯彻到底; 素养:形成制度,养成习惯; 安全:安全操作,以人为本。 | ||||||||
课后 小记 |
实训课题:实训10 宝骏310空调电路检测 | |||||||||
基本信息 | 任教班级 | 18汽车1班 | 18汽车2班 | ||||||
上课周次 | 14 | 17 | |||||||
上课节次 | 2 | 2 | |||||||
实训目的 | 通过实训,学生能够正确选择诊断设备对供暖进行诊断;能正确记录、分析各种检测结果并做出故障判断;能根据环保要求,正确处理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废料和损坏的零部件。 | ||||||||
重点 难点 及 解决方法 | 重 点 | 空调电路故障分析 | |||||||
解决方法 | 通过实车或台架故障进行演示 | ||||||||
难 点 | 空调电路故障分析 | ||||||||
解决方法 | 通过实车或台架故障进行演示 | ||||||||
实训 准备 | 类型 | 名称及数量 | |||||||
设备(仪器) | 实车、空调台架、真空泵、歧管压力表、空调检漏仪 | ||||||||
用具 | 150件套工具 | ||||||||
耗材 | 空调冷冻油、制冷剂 | ||||||||
实训实施过程 | |||||||||
主要实训环节及时间分配 | 实训教学内容 | ||||||||
一、安全教育(5分钟) 二、教学及演示(20分钟) 三、小组训练(100分钟) 四、考核(60分钟) 五、老师点评(10分钟) 六、6S(5分钟) | 1.不准赤脚或穿拖鞋、高跟鞋和裙子上班。留长发者要戴工作帽。 2. 在进行工作时禁止吸烟。 3. 工作时要集中精神,不准说笑、打闹。 4. 使用一切机械工具及电气设备,必须遵守其安全操作规程,并要爱护使用。 5. 工作时必须按规定穿带保用品,不准光着膀子进行工作。 6. 严禁无驾驶证人员开动一切车辆。 7.严禁开动与驾驶证规定不相符的车辆。 8. 未经领导批准,非操作者不得随便动用机床等设备。 9工作场所、车辆旁、工作台、通道应经常保持整洁,做到文明生产。 10. 严禁一切低燃点油、气、醇与照明设施及带电的线路接触。 一辆发动机型号LMH 的2016年上汽通用五菱宝骏310轿车。驾驶员反映:夏季来临,该车打开空调出风口没有冷风。 故障诊断:根据驾驶员的描述,首先验证故障现象,起动发动机,打开鼓风机旋钮,按下空调开关按钮,空调开关指示灯点亮,可是出风口没有冷风吹出,听不到压缩机吸合的声音,空调系统不工作。 首先用ROBINAIR AC350制冷剂加注机检测宝骏空调系统压力,查看是否是因为制冷剂不足而造成空调系统压力偏低导致空调压缩机不工作。连接AC350制冷剂加注机红、蓝管路到空调系统高低压加注口,显示空调系统压力为低压侧540kPa,高压侧600kPa,用空调性能测试仪检测环境温度为28℃,环境湿度为87%。查阅空调系统压力和温度标准数据,环境温度为25℃时空调系统不工作的情况下,高、低压侧系统压力为550kPa,由此可以判断空调系统制冷剂压力是符合要求的。 接下来用故障诊断仪MDI读取发动机控制模块的故障码,故障码内容为:P0513压缩柳继电器控制电路开路。根据故障码提示,故障应为电气线路或者电器部件故障。读取空调系统数据流,在闭合空调开关的前提下显示:空调请求开关信号打开,空调压缩机离合继电器状态一关闭。 查阅宝骏310空调系统电路图,如图1所示。当暖风、通风与空调系统控制模块K33接收到A/C开关信号后,会与发动机控制模块KR20之间通信,让空调压缩机离合器继电器KR29的86端子,通过X 101-22端子与发动机控制模块KR20的X1-26端子搭铁,从而空调压缩机离合器继电器KR29的线圈通电,将使空调压缩机离合器继电器KR29触点闭合,那么空调压缩机工作,其电流流向为:蓄电池B+→F206UA(10A)→空调压缩机离合器继电器KR29 (30-87)→空调压缩机G1→蓄电池负极。 起动发动机,打开空调,验证空调压缩机G1插头端子电压为0V。检查空调保险丝带电端子电压为蓄电池电压,正常,保险丝无损坏。空调保险丝至KR29空调压缩机继电器30端子之间的电阻为0.1Ω,正常。空调压缩机离合器继电器87端子至空调压缩机G1端子之间的线路电阻0.1Ω,正常。空调压缩机搭铁正常。由此推断,空调压缩机没有工作电压是因为继电器KR29触点没有闭合或接触不良造成的。用跨接线短接空调压缩机离合器继电器KR29的30和87端子,如图3所示,压缩机正常吸合,空调系统工作。由此断定故障在空调压缩机离合器继电器KR29的线圈电路或者触点上。 接下来测量空调压缩机离合器继电器KR29的85端子至主继电器的KR73-87之间的线路正常,KR29-86至X101-22之间的线路也正常。对空调压缩机离合器继电器KR29做试验,测量线圈阻值0Ω。那么故障就是空调压缩机离合器继电器KR29的线圈断路,造成触点无法吸合。 故障排除:更换空调压缩机离合器继电器KR29,再次按下空调制冷开关按钮,听到空调压缩机吸合的声音,出风口有冷风吹出,用空调性能测试仪测量空调性能,结果显示GOOD。至此空调系统故障排除。 以4人为一小组,设定某个故障,学生分析检测结果,制定故障排除步骤。其他小组对该小组的步骤进行评分及自我评估。 抽查一到两个小组按照进行考核。 对学生训练及考核小组进行点评,查缺补漏。 整理:要与不要,一留一弃; 整顿:科学布局,取用快捷; 清扫:清除垃圾,美化环境; 清洁:清洁环境,贯彻到底; 素养:形成制度,养成习惯; 安全:安全操作,以人为本。 | ||||||||
课后 小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