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盖板涵施工
1.施工准备及放样
施工前按设计图纸复核放线,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 检查新建箱涵 位置是否正确,地质情况是否与设计图纸所描述相符,避免因标高、 位置和地质情况上的不符而对结构物的总体各项指标造成不必要的 影响。
正式施工前清除基础上的植被及附着物, 清除完成后根据设计盖 板涵及通道的位置进行基础的定位放样。
2.基坑开挖
根据测量人员放出的基坑开挖线进行开挖 (根据土质及开挖深度 确定放坡率),一般情况每边应多挖0.5〜1.0m。开挖采用机械开挖, 自卸汽车运输运至弃土场, 如基坑开挖较深时分台阶开挖, 挖至离基 底 15cm 时采用人工清至设计标高, 防止扰动基底及超挖, 基坑四周 设置排水沟及集水井, 及时将基坑内的积水抽出基坑外, 保证基底不 受水浸泡。基坑开挖完成后检测基底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 求,如达不到设计要求或与设计不符及时向关部门汇报, 以便妥善处 理;符合要求,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基础施工。
3. 垫层施工
基坑开挖完成检验合格后, 测量人员放出基础线, 在基坑周围定 立控制桩,挂线施工,基础采用 50cm 块石垫层, 10cmC15 素砼垫 层.
4. 侧墙及基础施工 垫层施工完成并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台身施工,弹出台身位置 线,人工凿除台身位置内的垫层表面浮浆,并清扫冲洗干净,然后支 立台身模板。模板采用木模板,采用钢管脚手架支立,在支模板时, 脚手架必须支立在有足够承载力的地面上, 防止支架沉陷, 使浇筑混 凝土结构变形。模板支立要牢固、稳定,接缝严密、平顺,模板支立 的平整度与垂直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在模板支立完毕后, 按规范要 求检查模板的平整度、垂直度、几何尺寸。
砼浇注时派专人看护模板防止跑浆、 跑模。砼由砼拌和站集中拌 和,毛石由施工现场清洗干净一同浇筑。砼采用吊车垂直运输,串筒 配合入模, 分层浇注,每层浇注厚度控制在 30cm 以内。振捣时振捣 棒扦入下层5〜10cm,保证上下层砼结合良好,严禁过振或漏振, 保证砼外光、内实。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待表面收浆后尽快对混凝土 养生。拆模后应及时洒水养生,保证砼养生湿度,确保砼质量。
5.台帽施工
盖板涵台帽所用的钢筋在钢筋加工场集中下料、 加工,现场绑扎, 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签字转序。 支立模板时要准确测量出两台背 墙之间净距,使空心板能够顺利吊装。然后支立模板,采用吊车垂直 运输砼,从一端向另一端一次性浇筑砼。
6.盖板施工
( 1 )采用钢筋砼现浇,砼采用集中拌和,所有砼均由拌和站供 应,砼采用输送车运输到位后直接浇注。
(2)盖板现浇模板采用木模,支撑采用钢管架支撑方案。
(3)盖板钢筋采用在加工棚统一加工成型后拉至现场安装,钢 筋加工及安装需满足《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 JTJ041-2000 )的相关 要求,盖板钢筋应重点控制主筋长度及主筋保护层厚度、 斜交加固区 钢筋位置及间距。
(4)浇筑盖板混凝土前,先对支架、脚手架、模板、钢筋等进 行检查,符合要求后再进行浇筑。模板内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 予以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立即填塞严密,模板内面是否涂刷脱
膜剂且是否均匀,如未涂刷则立即进行补刷。
(5)浇筑时按连续进行浇筑方式, 避免施工接缝, 施工分段设在 涵身沉降缝处。
(6 )浇筑混凝土时采用插入振动器振捣密实。 插入式振动器振捣 时,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 1.5 倍,并注意与侧模保 持50 ~ 100mm 的距离;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边徐徐提出振动 棒;振动时振动棒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理件;对每一振动部 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砼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 泛浆为止。 而后采用表面振动器对盖板进行振实, 振实时控制振动器 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 10cm 左右,以避免漏振。
7.拆模、养护:
( 1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待表面收浆后尽快对混凝土养生,洒 水养生最少为 7 天,顶面盖麻袋以保持湿润。拆模后应及时洒水养生, 保证砼养生湿度,确保砼质量。
( 2)养生期间混凝土强度达到 2.5Mp 之前,不得使其承受行人、 运输工具等荷栽。
(3)砼强度达到拆模强度后,立即拆模,拆模时要轻敲轻打, 以免损伤主体砼或砼表面出现划痕。
8.砂砾石回填
( 1 )材料及主要机具: 砂砾石:宜采用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砾砂、碎(卵)石、石 屑或其他工业废粒料。在缺少中、粗砂和砾石的地区,可采用细砂, 但宜同时掺入一定数量的碎石或卵石, 其掺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颗粒 级配应良好。
级配砂石材料, 不得含有草根、 树叶、塑料袋等有机杂物及垃圾。 用做排水固结地基时,含泥量不宜超过 3% 。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径不
得大于垫层或虚铺厚度的2/3,并不宜大于50mm。
主要机具:一般应备有木夯、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推土机、压路 机(10 ~20t )、手推车、平头铁锹、喷水用胶管、2m靠尺、小线或 细铅丝、钢尺或木折尺等。
(2 )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检验砂石质量一分层铺筑砂石一洒水-一夯实或碾压 —找平验收
对级配砂石进行技术鉴定,如是人工级配砂石,应将砂石拌合均 匀,其质量均应达到设计要求或规范的规定。
分层铺筑砂石。
铺筑砂石的每层厚度,铺筑厚度 30cm,分层碾压。
分段施工时,接槎处应做成斜坡,每层接岔处的水平距离应错开 0.5 ~ 1.0m,并应充分压(夯)实。
夯实或碾压;夯实或碾压的遍数,由现场试验确定。用木夯或蛙 式打夯机时,应保持落距为400〜500mm,要一夯压半夯,行行相 接,全面夯实,一般不少于3遍。采用压路机往复碾压,一般碾压不 少于4遍,其轮距搭接不小于50cm。边缘和转角处应用人工或蛙式 打夯机补夯密实。
找平和验收;
施工时应分层找平,夯压密实,并应设置纯砂检查点,用200cm3 的环刀取样,测定干砂的质量密度。下层密实度合格后,方可进行上 层施工。用贯入法测定质量时,用贯入仪、钢筋或钢叉等以贯入度进 行检查,小于试验所确定的贯入度为合格。
最后一层压(夯)完成后,表面应拉线找平,并且要符合设计规 定的标高。
二、箱涵工程
钢筋混凝土箱涵施工的工艺流程:
施工前,首先进行现有地下管线调查,准确确定箱涵轴线的位置、 标高,同时检查设计提供的新建与已有排水接口的位置和标高是否正 确,然后根据对现况地下管线的位置和分布情况的调查, 决定采用人
工配合机械进行沟槽开挖。施工期间将根据实际情况,对重要的地下 管线和地下管线密集的区域采取妥善的保护措施。
1.测量放线
基槽开挖前由专业测量工程师进行测量定位、 施工放线。施工放 线严格控制箱涵在线中位,在箱涵弯道起止钉设标记桩并加以保护, 引附桩来检查开挖过程中的中线位置; 机械开挖前根据箱涵中线和地 质水文资料来确定了开挖坡比。
2•基槽开挖
根据现况管线的分布和实际地质情况, 采用机械开挖方法,用机
械开挖采用放坡,开挖基底在垫层每侧加宽 0.5m,以保证基础施工 和箱涵施工有必要的操作空间,基槽开挖期间还将加强对其中线和边 坡稳定标高的监控,以防止超欠挖和中线位移。机械开挖至设计管底 标高以上0.2m时,即停止机械作业,改用人工开挖至设计标高。开 挖过程中,由于箱涵沟槽的深度较深,将根据沟槽内的积水情况,决 定是否设置排水边沟和排水集井, 对于较深的沟槽, 若有明显的积水 现象,将在基槽边侧设置宽为 20cm ,深为 15cm 的排水边沟,并且 在槽底边外设一口径为 60cm ,深为 50cm 左右的排水集井, 自然削 壁,排水沟向集水井方向的水流坡度陡于 1%,基槽两侧的排水沟, 每隔 15m 左右用碎石设置盲沟连通。同时在集水井处用抽水机进行 施工排水。
3.基础施工
基槽开挖完毕,按规定对基底低洼处进行整平,清除沟底杂物, 在垫层基础下采用 50cm 厚碎石、 10cmC15 砼垫层。地基受到扰动 或基槽超挖的,基槽基础以下必须分层夯实回填。
4.箱涵底板施工
在砼垫层养护 2-3 天后,测量放线放出中线和墙体内外边线, 绑 扎钢筋要求钢筋绑扎牢固, 特别是墙体钢筋要临时支撑牢固。 安装箱 涵底板和部分墙体内外模板。 模板安装加固示意图, 测量校核。报验, 砼采用商品砼,泵送、振动棒和平板振动密实,人工收光。
5.箱涵侧墙和顶板施工
A.钢筋的加工
( 1)钢筋的表面要洁净无损伤,油漆污染和铁锈等在使用前清 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钢筋的调直要遵守以下规定:
1 )采用冷拉法调直钢筋时,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大于 4% ; n 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大于 1%;
2)冷拔低碳钢丝在调直机调直后,其表面不得明显的擦伤,抗
拉强度不得低于施工图纸的要求。
钢筋加工的尺寸要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 加工后的钢筋的允许偏 差不得超过下列表中的数值。
加工钢筋的允许偏差
序号 | 偏差名称 | 允许偏差值(mm ) | |
1 | 受力钢筋全长净尺寸的偏差 | ±10 | |
2 | 箍筋各部分长度的偏差 | ±5 | |
3 | 钢筋弯起点位置的偏差 | 厂房构件 | ±20 |
大体积砼 | ±30 | ||
4 | 钢筋转角的偏差 | 3 |
钢筋的安装位置、间距、保护层及各部分钢筋大小的尺寸均要符 合施工详图的规定,其偏差不超过规范及设计规定;
在已经架设好的钢筋工程中,不应粘有泥土、有害铁锈、松散的 铁锈、油漆、油脂或其它的有害物质。
现场焊接或绑扎的钢筋网,其钢筋交叉的连接要按施工详图规定 或规范执行。
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要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强度不低 于结构设计强度的混凝土垫块。垫块要埋设钢丝并与钢筋扎紧,垫块 要互相错开、分散布置,在各排钢筋之间要用短钢筋支撑以保证位置 准确。
钢筋砼结构中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除设计图纸规定外,
还要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
钢筋架设完毕后段经检查, 并符合施工详图要求后, 方能浇筑砼。
B.混凝土浇筑施工
本工程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运输车运至施 工场地,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振捣棒插入时应避开 钢筋和模板,振捣点间距不应超过其作用半径的 1.5 倍,插入下层混 凝土 5-10cm ,每一处振动完毕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对每一 振动部位, 必须振动到该部位道道地地密实为止。 密实的状态是混凝 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在振捣混凝土时,应注意随时检查模板受力情况和钢筋的变化, 不得使模板和钢筋发生位移。
在钢筋混凝土底板和部分墙体浇筑完毕并养护 2-3 天后拆模,测 量放线放出中线, 顶板底面标高线。 安装箱涵箱体墙内模和顶板底模 部分加固,校模处理墙体施工缝, 调整墙体钢筋绑扎墙体和顶板钢筋, 安装墙体外模加固(模板安装加固示意图)测量校模:报验,砼采用 商品砼泵送,在浇筑墙体砼时,两侧浇筑砼要对称。一侧浇筑高度不 高于另一侧 30-50 厘米,浇筑砼时要连续,不得有冷缝。顶板浇筑 时要垂直于轴向, 由一侧向另一侧方向浇筑, 在浇筑过程中随时观察 模板变形情况, 如有问题及时处理加固。 砼振捣采用插入式和平板式 振捣器进行振捣密实。 随盘取砼试件 7 天试压,当砼强度达到设计强 度的 85 %时方可拆除箱涵顶底模, 砼养护 14 天后进行箱涵伸缩缝和 墙体模板拉筋的处理,完毕经验收合格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6.箱涵沟槽的回填
待钢筋混凝土箱涵浇筑完 20 天左右时,并经验收合格,清除箱 涵外的积水和松软土石方后进行人工回填, 在距箱涵顶 2.0m 范围内 采用透水性材料砂砾石回填, 箱涵外两侧的回填要对称, 每层回填厚 度不大于 30cm ,采用电动重型打夯机 3-5 遍夯实, 并每层夯实经检 测达到设计要求后再进行第二层的回填。 箱涵沟槽的回填质量是该道 路工程质量的关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机械回填摊铺找平, 压路机碾压但每层铺筑厚度不得大于 30 厘米,粒径不得大于 10 厘 米。每层必须作压实度检测,要达到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