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3新课标全国2卷高考理科数学试题、解析与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0:43:07
文档

2013新课标全国2卷高考理科数学试题、解析与分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数学(理科)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标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
推荐度:
导读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数学(理科)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标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

数    学  (理科)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标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则(     )

(A){0,1,2}  (B){-1,0,1,2}(C){-1,0,2,3}  (D){0,1,2,3}

【答案】A

【解析】因为,,所以,选A.

2、设复数满足则=(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所以选A.

3、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则=(  )

(A)           (B)          (C)         (D)

【答案】C

4、已知,为异面直线,⊥平面,⊥平面,直线满足⊥,⊥, , ,则(     )

(A)  ∥且∥          (B)⊥且⊥      

(C)与相交,且交线垂直于     (D)与相交,且交线平行于

【答案】D

5、已知的展开式中的系数是5,则=(  )

(A) -4          (B)  -3        (C)-2         (D)-1

【答案】D

6、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那么输出的(     )

【答案】B

【解析】第一次循环,;第二次循环,;第三次循环,,第四次循环,,依此类推,选B.

7、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分别是,,,,画该四面体三视图中的正视图时,以平面为投影面,则得到正视图可以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先画出四面体的直观图,以zOx平面为投影面,则得到正视图(坐标系中红色部分),所以选A. 

8、设,,,则(     )

(A)       (B)    (C)      (D)

【答案】D

9、已知>0,满足约束条件, 若+的最小值是1,则=(     )

(A)         (B)      (C)1         (D)2

【答案】B

10、已知函数,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B)函数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

(C)若是的极小值点,则在区间单调递减

(D)若是的极值点,则

【答案】C

【解析】若则有,所以A正确。由得,因为函数的对称中心为(0,0),所以的对称中心为,所以B正确。由三次函数的图象可知,若是f(x)的极小值点,则极大值点在的左侧,所以函数在区间(-∞,)单调递减是错误的,D正确。选C.

11、设抛物线的焦点为,点M在C上,|MF|=5,若以MF为直径的圆过点(0,2),则C的方程为(     )

(A)或       (B)或

(C)或      (D)或

【答案】C

12、已知A(-1,0),B(1,0),C(0,1),直线将△ABC分割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的取值范围是(     )

(A)(0,1)       (B)    (C)      (D)

【答案】B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修作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为的中点,则_______。

【答案】

【解析】在正方形中,, ,所以。

(14)从个正整数,…,中任意取出两个不同的数,若其和为的概率是,则=    。

【答案】8

【解析】取出的两数之和等于5的概率为,=8。

(15)设为第二象限角,若,则    。

【答案】

(16)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则的最小值为   。

【答案】-49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ABC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

(Ⅰ)求B;

(Ⅱ)若=2,求△ABC的面积的最大值。 

【答案】见解析

【解析】考查正弦、余弦定理及均值不等式综合应用

(18)如图,直三棱柱中,,分别是,的中点。AB

(Ⅰ)证明:平面;

(Ⅱ)求二面角的正弦值。

【答案】见解析

【解析】考查空间几何基本性质及证明,空间向量的应用。

(19)(本小题满分12分)

    经销商经销某种农产品,在一个销售季度内,每售出该产品获利润元,未售出的产品,每亏损元。根据历史资料,得到销售季度内市场需求量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右图所示。经销商为下一个销售季度购进了该农产品。以(单位:,)表示下一个销售季度内的市场需求量,(单位:元)表示下一个销售季度内经销该农产品的利润。

(Ⅰ)将表示为的函数;

(Ⅱ)根据直方图估计利润T不少于57000的概率;

(Ⅲ)在直方图的需求量分组中,以各组的区间中点值代表该组的各个值,需求量落入该区间的频率作为需求量取该区间中点值的概率(例如:若,则取X=105,且X=105的概率等于需求量落入的T的数学期望。

【答案】见解析

【解析】考查函数、概率、统计、分布列、方差的综合应用。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椭圆M:右焦点的直线交M于A、B两点,P为AB的中点,且OP的斜率为。

(Ⅰ)求M的方程

(Ⅱ)C、D为M上的两点,若四边形ACBD的对角线CD⊥AB,求四边形ACBD面积的最大值。

【答案】见解析

【解析】考查椭圆基本性质,直线与椭圆位置关系,不等式思想的综合应用。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Ⅰ)设是的极值点,求并讨论的单调性;

(Ⅱ)当时,证明>0。

【答案】见解析

【解析】考查导数求单调性、最值、构建函数与不等式综合应用。

请考生在第22、23、24题中任选择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部分,做答时请写清题号。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为外接圆的切线,的延长线交直线于点,、分别为弦与弦上的点,且,、、、四点共圆。

(Ⅰ)证明:是外接圆的直径;

(Ⅱ)若,求过、、、四点的圆的面积与外接圆面积的比值。                        

【答案】见解析

【解析】考查圆、三角形性质证明及应用。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动点都在曲线(为参数)上,对应参数分别为与(),为的中点。

(Ⅰ)求的轨迹的参数方程;

(Ⅱ)将到坐标原点的距离表示为的函数,并判断的轨迹是否过坐标原点。

【答案】见解析

【解析】考查平面坐标、参数方程、极坐标转化及距离公式、最小值的综合应用。

(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设均为正数,且,证明:

(Ⅰ);(Ⅱ)

【答案】见解析

【解析】均值不等式、放缩法在不等式证明中应用。

    一、试卷总体评价

    2013年高考数学新课标全国卷是以《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为依据,试卷的结构保持了新课程高考数学试卷的一贯风格,试题设计体现了“大稳定、小创新”的稳健、成熟设计理念.今年试卷贴近中学教学实际,在坚持对五个能力、两个意识考查的同时,注重对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考查,体现了数学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工具性的学科特色.以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为考点来挑选合理背景,善于应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融合构建试卷的主体结构,在新课程新增内容和传统内容的结合处寻找创新点,考查更加科学.试卷从多视角、度、多层次地考查数学思维品质,考查考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考查考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潜能.从考试性质上审视这份试卷,它有利于中学数学教学和课程改革,有利于高校选拔有学习潜能的新生,是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灵活度的可圈可点的试卷.

    二、试卷考点内容及所占分值、押题情况

注:押题比例:88.9%

三、试卷特点评析

    1.注重基础考查 试题区分度明显

    纵观全卷,选择题简洁平稳,填空题难度适中,解答题层次分明.选择、填空题考查知识点单一,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及高中数学主干知识的考查,有利于稳定考生情绪,也有助于考生发挥出自己理想的水平.而在解答题中,每道题均以多问形式出现,其中第一问相对容易,大多数考生能顺利完成;而第二问难度逐渐加大,灵活性渐强,对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给个性品质优秀、数学成绩良好的考生留有较大的展示空间.

    2.淡化技巧重视通法 能力立意强化思维

    试题淡化特殊技巧,注重通性通法和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如第(10)、(11)题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第(21)题涉及函数与方程思想及分类讨论思想等.试卷突出对五个能力和两个意识的考查.如第 (6)、(16)、(21)题重点考查数学思维能力;第(4)、(7)、(9)、(18)题考查空间想象能力;第(3)、(11)、(20)题综合考查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等.

    3.诠释考试说明内涵 运算能力决定成败

    试题以高中内容为主,但高层次包括低层次的内容,例如在立体几何中考查平面几何的性质和数值的运算,在解三角形和解析几何中包含着方程思想,试题表述比较常规,运算能力与运算手段决定了考试的成败.

文档

2013新课标全国2卷高考理科数学试题、解析与分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数学(理科)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标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