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机械能》说课稿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0:44:43
文档

《机械能》说课稿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和本课的地位和作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是人教版高中新教材必修2第七章第8节,本节内容从理论推导过程中,强化学生对动能定理的进一步理解;从思维方式上看,它符合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识规律,并在探究、推理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探索发现能力,领悟物理规律的研究方法。机械能守恒定律属物理规律教学,是对功能关系的进一步认识,是学生理解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铺垫,为今后学习动量守恒、电荷守恒打下基础。它结合动量守恒定律是解决力学综合题的核心,而这
推荐度:
导读《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和本课的地位和作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是人教版高中新教材必修2第七章第8节,本节内容从理论推导过程中,强化学生对动能定理的进一步理解;从思维方式上看,它符合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识规律,并在探究、推理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探索发现能力,领悟物理规律的研究方法。机械能守恒定律属物理规律教学,是对功能关系的进一步认识,是学生理解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铺垫,为今后学习动量守恒、电荷守恒打下基础。它结合动量守恒定律是解决力学综合题的核心,而这
《 机械能守恒定律 》说 课 稿

一、教材分析和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人教版高中新教材必修2第七章第8节,本节内容从理论推导过程中,强化学生对动能定理的进一步理解;从思维方式上看,它符合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识规律,并在探究、推理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探索发现能力,领悟物理规律的研究方法。机械能守恒定律属物理规律教学,是对功能关系的进一步认识,是学生理解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铺垫,为今后学习动量守恒、电荷守恒打下基础。它结合动量守恒定律是解决力学综合题的核心,而这类问题又常伴随着较为复杂的运动过程和受力特点是充分考查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的关键点,根据新课标要求通过本节课教学要实现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

   2)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3)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4)掌握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5)学会在具体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机械能守恒的方程式;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利用已有知识探索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2)通过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如:观察、实验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能量守恒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科学观点,理解和运用自然规律,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建立过程,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2)在具体的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难点:1)从能的转化和功能关系出发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2)能正确判断研究对象在所经历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能正确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尤其是分析、判断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

主要采用了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一起探索得出物理规律及适用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情景→问题→分析与活动→总结的教学设计模式,以老师指导下的学生活动为主。通过这样一个设计过程,学生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容易多了,整个难点的克服过程通过这样四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这种运用归纳法的思想,从一个个典型的物理情景中总结出科学的结论,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随后的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中,学生对守恒条件的认识和理解很准确到位,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五、教学程序设计

 1.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演示实验)依次演示自由落体、竖直上抛、滚摆、单摆和弹簧振子,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物体运动中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

 【提问】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到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那么在动能势能的转化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和有什么变化呢?

 2.探究规律找出机械能不变的条件

    1)只受重力做功作用分析

   设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经过离地高度为h1(任选的)A点时速度为V1,下落到离地高度为h2(任选的)的B点时的速度为V2。由学生用学习过的知识(牛顿定律或动能定理),分析下落过程中A、B两位置的机械能之间的数量关系。

  物体从A运动到B, WG=1/2(mv22)-1/2(mv12)=EK2-EK1 

 再由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有:

 WG=mgh1-mgh2= EP1-EP2

 得到:EK2-EK1= EP1-EP2  

 移项后,得:EP1 +EK1= EP2 +EK2 

 即EA=EB

    2 )只有弹力做功分析

气垫导轨上的水平弹簧振子,观察振动过程。

 由学生分析振动过程的能量转化和实验结论,结合前面已经探究过的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关系,类比重力做功,进行定性分析。

 归纳结论① 物体只受重力,不受其他力,如自由落体运动;

     ② 除重力外,物体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

         ③ 除重力外,物体受其他力,其他力做功,但其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为零。

  3)结论: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这就叫机械能守恒定律。

 3、 能力训练

 例1 在距离地面20m高处以15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小球落地速度大小。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提出问题:(1)前面学习过应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处理平抛运动,现在能否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这类问题?

 (2)小球抛出后至落地之前的运动过程中,是否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如何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请考虑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与用运动合成解决问题的差异是什么? 

 4、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基本步骤:

   1)根据题意,选取研究对象(物体或相互作用的物体系)。

   2)分析研究对象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各力的做功情况,判断是否符合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3)若符合定律成立的条件,先要选取合适的零势能的参考平面,确定研究对象在运动过程的初、末状态的机械能值。

   4)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并代入数值求解。

5、总结归纳 

   本课学习,我们通过演示实验归纳总结了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了解了只有重力做功或只有弹簧弹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机械能总量不变,通过简单的实例分析、加深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

【作业】书面完成课本78页“问题与练习”中3、4题。

六、板书设计

课堂检测与评价机械能守恒定律定理   

  一)、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二)、机械能不变的条件 

    1、只受重力做功作用

    2、只有弹力做功

  三)、机械能守恒定律

    1、机械能守恒

    2、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基本步骤

3.例题:分析

七、教后反思

通过课堂练习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既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对问题分析、解决,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文档

《机械能》说课稿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和本课的地位和作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是人教版高中新教材必修2第七章第8节,本节内容从理论推导过程中,强化学生对动能定理的进一步理解;从思维方式上看,它符合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识规律,并在探究、推理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探索发现能力,领悟物理规律的研究方法。机械能守恒定律属物理规律教学,是对功能关系的进一步认识,是学生理解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铺垫,为今后学习动量守恒、电荷守恒打下基础。它结合动量守恒定律是解决力学综合题的核心,而这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