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0:48:09
文档

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目标:1、能借助于字典、词典工具书,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章主旨。4、推敲重要语句的含义,对文章的内容、写法能发表自己的见解。5、感受亲情、珍视亲情,联系生活体验,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单元教学主题以及课时安排主题一:别样的爱【教学篇目】: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秋天的怀念》语文主题丛书《成长滋味》:《我和父亲的战争》、《“无情”二叔却有情》主题二:亲情的方程式【
推荐度:
导读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目标:1、能借助于字典、词典工具书,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章主旨。4、推敲重要语句的含义,对文章的内容、写法能发表自己的见解。5、感受亲情、珍视亲情,联系生活体验,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单元教学主题以及课时安排主题一:别样的爱【教学篇目】: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秋天的怀念》语文主题丛书《成长滋味》:《我和父亲的战争》、《“无情”二叔却有情》主题二:亲情的方程式【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1、能借助于字典、词典工具书,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章主旨。

4、推敲重要语句的含义,对文章的内容、写法能发表自己的见解。

5、感受亲情、珍视亲情,联系生活体验,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单元教学主题以及课时安排

主题一:别样的爱

【教学篇目】: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秋天的怀念》

             语文主题丛书《成长滋味》:《我和父亲的战争》、

《“无情”二叔却有情》

主题二:亲情的方程式

【教学篇目】: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散步》

语文主题丛书:《奶奶的手》

             《母亲,我不识字的文学导师》              

             《父亲为我蒙耻》 

主题三:挚爱如诗

【教学篇目】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散文诗两首》

             语文主题丛书《纸船  寄母亲》《海马爸爸》(1课时)

主题四:自古英雄出少年

【教学篇目】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世说新语》

            语文主题丛书《《蒸饭成粥》《王右军诈睡》

主题五:寸草春晖(群文阅读)

阅读篇目:主题丛书《母亲,我不识字的文学导师》、《母亲的羽衣》、

《回家去问妈妈》、《儿嫌母丑》

主题六:亲情悠悠别样浓(读写结合作文教学)

主题一 : 别样的爱

                抚松县兴参镇中学  杨蕾

【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秋天的怀念》

            语文主题丛书《成长滋味》:《我和父亲的战争》、

《“无情”二叔却有情》

【教学目标】1、抓住细节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2、领会文章别样的爱,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感恩之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分享你与亲人之间的小故事。

生活中我们常常埋怨妈妈的唠叨,爸爸的不近人情,奶奶的陈旧落伍,但谁又敢说这些平凡的镜头背后没有蕴含别样的爱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透过文章追寻爱的脚步。

二、学习《秋天的怀念》,感受无私的母爱。

(一)检查字词,夯实基础

瘫痪    捶打    憔悴    诀别    喜出望外    絮絮叨叨

(二)研读文本,品读母亲。

1、读完文章,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的?

(明确:脾气暴怒无常。(1)“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2)母亲要带“我”去北海看菊花,“我”喊着:“不,我不去!”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

2、面对这样的儿子,母亲是如何做的?结合具体的语句加以品析。

(明确:(1)当“我”莫名其妙发脾气时,她“悄悄地躲出去” ,体现出对儿子的理解、体贴。“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体现出对儿子的牵挂、关切。(2)当儿子自暴自弃时,她“扑过来忍住哭”,劝儿子“好好儿活”,体现出强忍住自己的痛苦,也要劝儿子坚强。(3)当窗前树叶飘落,母亲“挡在窗前”,她是怕儿子触景生情。“央求般的神色”体现母亲的执著。我答应去看花,母亲“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她为儿子的一点小振作而高兴的难以抑制。“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体现母亲的体贴、细心。

3、而此时的母亲自己又是什么情况呢?

(明确:身患绝症)

4、你从中认识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

(明确:孩子自由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三、学习《我和父亲的战争》,感受如山的父爱。

1、文章介绍了“我”和父亲几个阶段的战争?双方的“战术”是怎样的?战争的结局又有怎样的变化?完成表格。

明确:

不同阶段双方的战术战争的结局
幼年阶段父亲对有着不规正行为的“我”进行“打”的管教。 “我”小声承认错误,在报纸上写“法西斯”,贴在父亲的办公室;每次挨打都在日历上画圈。

父亲胜利,“我”失败
初中之后父亲依然打“我”,但我每次挨打之前,大喝一声“不许打人”。绝不认错,父亲被气得痛疼。我输阵不输人。

平局

高中之后父亲不再打“我”,双方进行吵架。父亲战术是嗓门大,我是三段论。双方用“笔”作为武器。

父亲失败,我胜利
现在双方用“笔”作为武器。拉锯战
2、你感受到一个怎样的父亲?

(明确:孩子自由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四、学习《“无情”二叔却有情》,感受含蓄之爱。

1、二叔的什么做法让我感到“无情”? 

(明确:父亲曾沿街乞讨供二叔读书,但当我读书,家里却没钱时,二叔却拒绝帮助“我”。)

2、“无情”的二叔为什么又让“我”觉得“有情”呢?

(明确:为了养成“我”不依赖别人,自力更生的品性,二叔不惜装作“无情”,这种“情”,含蓄甚至不近人情,却深沉而富有哲理。)

五、真情回忆,感恩亲人:

回忆课前你与老师分享的和亲人之间的小故事,此时的你是否从以前的不理解到有了一丝丝的感动,是否体会到平凡背后那别样的爱,可以谈一下吗?

六、课堂小结,别样之爱:

    常言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孩子们,不要像文中的作者那样,永远只能抱有迟到的歉疚和晚来的感动,不要因为“爱”的“别样”而有所忽略,请读懂你的亲人们,请理解他们的爱!

          

 主题二   亲情的方程式

                    ——《散步》拓展阅读教学设计

                                     抚松县实验学校  胡秀霞 

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散步》

          语文主题丛书:《奶奶的手》《母亲,我不识字的文学导师》   《父亲为我蒙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练习朗读和圈点勾画,积累语言。

2、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美,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体会字里行间浓浓的亲情。

教学流程:

一、深情导入

用《时间都去哪了》导入新课,这是一首红遍大江南北的歌,他告诉我们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亲情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也许它不如爱情一样轰轰烈烈,不如故事一样丰富多彩,它好比涓涓细流,润物无声,它在最平凡最不起眼的地方静静的开放,哪怕是小小的一次散步,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莫怀戚的《散步》,体会平凡中的亲情与幸福。

二、了解作者、检查字词

莫怀戚,1951年6月3日生于重庆,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其中一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著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其作《散步》被选入苏教版初二语文第二十二课,也被选入了2013年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第一课。莫怀戚先生于2014年7月27日15时45分因病在家中不幸去世,享年63岁。

弄清下列词语的意思。

     信服:相信并佩服。

     嫩芽:初生而柔弱的芽。

     霎时:短时间。

     水波粼粼:形容水十分明净。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排。粼粼,形容波光。

三、整体感知

    (一)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情感。

(二)学生读课文

    (三)请根据记叙文的六要素概括文章内容。   

四、文本探究

 1、 你喜欢文章中的哪一个人物?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按照“我喜欢文中的___________,因为文中说:“________________”,我从中读懂了他的_______________ 的格式回答问题。

2、勾画文中你喜欢的语言,进行圈点勾画,说一说喜欢的理由。也可以试着写一些。

过渡语:亲情幸福的这个方程式结果是一样的,但是表达的方式却是不同的,夕阳下一家四口简单的散步是一种表达方式,下面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其他的亲情方程式吧。

五、文本链接

1、请同学们自由读《奶奶的手》《母亲,我不识字的文学导师》《父亲为我蒙耻》这些文章,利用圈点勾画的方式读课文。

2、以亲情是____________,不仅_________,还是____________的格式解读对文本的理解,体会不同方式的浓浓亲情。

六、拓展阅读: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一千种亲情的方程式都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浓浓亲情,请同学们也认真的去体会一下你自己身边亲情的方程式,享受这浓浓亲情,漫漫幸福。

作业:推荐阅读主题从书2“幸福亲情园”

板书设计:                 

                   亲情方程式

      X是散步中的心中有你

      X是家长会里的红红之手         〓亲情

      X是省吃俭用中的小书本

      X是李家里的屈膝一跪

               

          

主题三      挚爱如诗

                  抚松外国语学校   葛敏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金色花》《荷叶  母亲》

          语文主题丛书《纸船——寄母亲》(冰心)  

                      《海马爸爸》(姜钦峰)

教学目标:

    1、深情朗读,深刻领会母爱的勇敢、无私。

    2、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从诗句中感悟父母挚爱的伟大与美好。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推敲重要语句的含义,品味诗歌的情感。

教学难点:

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深情引入: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冰心用饱含真情的语言倾述了自己对母亲的眷恋,我们也一直沐浴在母爱的阳光里,也想用我们的真情表达我们对母亲的感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的《荷叶 母亲》,去体会如诗的挚爱。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强调易错的生字,夯实基础。

(二)、速读课文, 概括文章内容。

(三)、品读课文,体会文章情感

    1、找出文章中描写荷叶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思考:作者笔下的荷叶和你看到的荷叶有什么不同?

    2、作者笔下的荷叶仅仅是荷叶吗?作者赋予了它怎样的深刻含义?

3、荷叶和母亲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归纳写作方法:借物抒情

三、总结写法,感受母爱:

借物抒情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方法,它的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它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自己的感情。文章就是借助于荷叶,写出了母爱的勇敢、无私。如果让你来写母爱,你会借助于哪种事物?

四、走进丛书,学习写法

  出示阅读篇目:

     《金色花》、《纸船——寄母亲》、《海马爸爸》

 1、 自由朗读课文,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这三篇文章分别借助于哪种事物,表达了什么情感?二者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并加以品析,体会如诗的挚爱。

五、课堂总结: 

      亲情就是父亲扬起的手掌,颤动的双唇和恨铁不成钢的怒容;亲情就是母亲灼灼的泪水,柔情的呼唤和温暖舒适的怀抱;亲情就是子女肯定的目光,尊敬的语言和一份小小的礼物.让我们把亲情的船停泊在爱的港湾,让我们的亲情之花盛开在爱的田圃里!

六、布置作业:   

日记一则: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抒发自己对亲情的理解

              

主题四:自古英雄出少年

                ——《陈太丘与友期》拓展阅读教学设计

                   抚松县兴参学校 刘慧

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陈太丘与友期》

          语文主题丛书《蒸饭成粥》《王右军诈睡》

教学目标:

1.了解《世说新语》。

2.疏通文意并积累文言实词。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 感受并学习他们身上的可贵之处。

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

成语故事——《道旁苦李》 ,展示七岁少年王戎的风采,从而引出本课。

二、了解《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述魏晋士大夫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由南北朝时期刘宋宗室刘义庆组织当时文人编写而成。全书共一千与则故事,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雅量等36类,主要内容为人物品行、清淡玄言和机智应答的故事。今天我们就去认识几个少年,看看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

三、朗读感知

(一)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情感。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疏通文意

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讨论解决疑难点。

(一)字词

1.与友期行:约定

2.太丘舍去,去后乃至:舍:舍弃,抛弃;去:离开。

3.尊君在不:通“否”。

4.相委而去:丢下。

5.下车引之:拉。

6.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

(二)句子

1.期日中,过中不至: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

2.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四、文本探究

(一)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不守信,粗鲁无礼。)

(二)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元方并不失礼,他不惧怕友人的怒斥,他的行为表现出对友人失信的反感。)

(三)从故事中可以看出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有诚信、知书达理、善于应对、聪颖睿智。)

过渡语: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感受到了元方身上的守信和机智。接下来这个故事我们又能看到一个怎样的元方呢?一起来看《蒸饭成粥》。

五、文本链接

《蒸饭成粥》

(一)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情感。

(二)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三)为什么会蒸饭成粥?(元方听父亲和客人的议论太出神,忘记放箅子。)

(四)从故事中我们得到了哪些启示?(元方好学,诚实,不卑不亢。)

《王右军诈睡》

(一)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情感。

(二)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三)如何理解文题中的“诈”?为何使“诈”?怎样使“诈”?(诈在这里指假装。危急关头为了保护自己。王右军在听到王敦和钱凤密谋叛乱的细节后怕王敦杀掉自己,便假装熟睡。)

(四)从故事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王右军机智聪颖,随机应变,临危不乱。)

六、小结:

在这些少年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聪明、诚信、睿智、临危不惧等美好的品质。你还知道哪些少年的故事,给大奖讲一讲,让我们一起领略他们的风采。

作业:拓展阅读,推荐阅读主题从书2“名士风采”。

板书设计:

自古英雄出少年

智 陈元方:诚信 机智 好学 不卑不亢(学生可补充)

者 王右军:聪慧 临危不惧

             主题五   寸草春晖(群文阅读)

                        抚松外国语学校 葛敏

阅读篇目:主题丛书《母亲,我不识字的文学导师》、《母亲的羽衣》、

《回家去问妈妈》、《儿嫌母丑》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多种方法阅读课文,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深情诵读文本,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联系生活,学会体谅父母。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亲情是母亲省吃俭用给我的买书钱,亲情是母亲千辛万苦为我搭建的上学桥,亲情是母亲记忆里的关于我们的点点滴滴。让我们带着深爱去阅读这一组文章,感受人间挚爱。

二、出示阅读篇目

主题丛书《母亲,我不识字的文学导师》、《母亲的羽衣》、

         《回家去问妈妈》、《儿嫌母丑》

三、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阅读这四篇文章,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品析细节,感受亲情

找出最能打动自己的细节描写,有感情地朗读,并谈出自己的感受。

五、联系生活,阅读提升

著名画家梵高说:“爱之花盛开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感谢上苍,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爱。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爱的故事,与大家交流一下。

六、深情总结,学会感恩

静静地合上带着墨香的书页,眼前总能浮现出我们挚爱的亲人。在我们受伤时,他们就如春天的微风,轻抚我们的面颊,在我们寒冷时,他们就如明媚的阳光,温暖我们的心房。无论我们是失意,还是得意,他们总会不离不弃。让我们在今后的岁月里,去珍爱我们的亲人,用温柔的心灵去拥抱他们!

七、布置作业:

    回家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用饱含真情的语言叙述出事情的经过,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主题六   亲情悠悠别样浓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读写结合课教学设计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万良镇中学  李秀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品读文章中抒写亲情的细节,感受浓浓亲情。

过程与方法:读中品、品中悟,悟中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亲情,回馈亲情。

教学重点:品读亲情细节。

教学难点:关于亲情诗歌的写作。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初识亲情之美

记得凡·高曾说过:“爱之花盛开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按照他的说法来看,那么亲情就是我们人生中开得最久远的那朵花。因为有亲情,我们的生命多了一抹温柔;因为有亲情,我们的生命多了一份感动。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品读几组文章,去感受人世间那别样浓厚的亲情。

二、品读体味,抒写母爱之美

但丁曾说过:“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母爱是细腻的,亦是伟大的。首先,让我们共同走进林希的《母亲的存折》和梁晓声的《第一支钢笔》,去感受那浓浓的母爱。

1、品读思考:这两篇文章最感动你的细节是什么?

2、这是林希的母爱,这是梁晓声的母爱。生活中,你是从何处感受到浓浓的母爱的呢?请创作一节小诗表达出来。

亲情是母亲             。

             那些        啊        啊

             看似        却满浸着爱意

             伴我        地走在人生的路上

示例:亲情是母亲与众不同的存折

         那些胎发啊啊乳牙啊

         看似琐碎却满浸着爱意

         伴我温暖地走在人生的路上

3、学生交流展示。

三、品读体味,抒写父爱之美

是啊,母爱就是这样细腻,与之相比,父爱则显得更为粗犷更为强硬。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我和父亲的战争》和《无情的父爱》这两篇文章,去品味无情背后那浓浓的父爱。

1、品读思考:⑴父亲的无情表现在哪些方面?

             ⑵作者为什么认为父亲的这种无情是一种爱呢?

2、生活中,你是从何处感受到浓浓的父爱的呢?请创作一节小诗表达出来。

亲情是父亲             

             那些        啊        啊

             看似        却满浸着爱意

             伴我        地走在人生的路上

       示例:亲情是父亲严苛的历练

那些争吵啊哭喊啊

看似无情却满浸着爱意

伴我顽强地走在人生的路上。

    3、学生交流展示。

四、品读体味,感受失亲之痛

是啊,在这个世界上,父母给我们温暖,给我们依靠,而有一位作家却失去了这份温暖和依靠,让我们共同走进张洁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感受她对去逝的母亲的浓浓的怀念之情。

品读思考:

1、母亲去逝后,“我”是怎样怀念母亲的?

2、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段,说说从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品读体味,抒写回馈之美

可怜的张洁,母亲的去逝让她如此迷茫,如此伤痛。“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应怎样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亲情呢?让我们共同走进《当父母老了的时候》这篇文章,去品味面对亲情我们应承担起怎样的责任。

1、品读思考:父母希望我们如何对待渐已老去的他们?

2、日后你将如何回报父母之爱呢?请创作一节小诗表达出来。

亲情是日后我对你们的        与        

         不要担心

         那些                               啊

         不要担心

         那些                               啊

         这虽是人生的无奈

         却恰恰给了我        你们的机会

         让我可以陪伴你们

                 地走在余生的路上

示例:亲情是日后我对你们的陪伴与照顾,

不要担心

那些吃饭时漏出的饭菜啊、口水啊,

不要担心

那些大小便失禁时弄脏的衣裤啊、鞋袜啊,

这虽是人生的无奈,

却恰恰给了我回报你们的机会,

让我可以陪伴你们

幸福地走在余生的路上。

    3、学生交流展示。

六、创作诵读,体悟亲情之美

1、小组内将本节课的写作整理成一首较为精彩的诗歌,并补充上题目。

2、小组合作展示诵读,进一步感受亲情、体悟亲情。

七、小结:

同学们,我们读完了亲情,也写完了亲情。然而读读文章、写写诗歌对于亲情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付诸于实际行动之中去。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抓住幸福的时机,去爱和被爱吧!”老师想对大家说:让我们抓住幸福的时机,伸出笨拙的左手去自然地接受亲情,伸出灵敏的右手去用心地回馈亲情,用我们的双手去热烈地拥抱亲情吧!

    八、作业

阅读《奶奶的手》,批注文中感动你的细节,在你所创作的诗歌的第二、第三小节之间再补写一小节,抒写祖父母之爱,与课堂上的练笔形成一首完整的亲情之歌。

坚强

母爱

文档

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目标:1、能借助于字典、词典工具书,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章主旨。4、推敲重要语句的含义,对文章的内容、写法能发表自己的见解。5、感受亲情、珍视亲情,联系生活体验,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单元教学主题以及课时安排主题一:别样的爱【教学篇目】: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秋天的怀念》语文主题丛书《成长滋味》:《我和父亲的战争》、《“无情”二叔却有情》主题二:亲情的方程式【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