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版本:A 受控本:√
修改码:O 非受控本:
编号: 发放编号:
印数: 持有人:
批准:
审核:
编制:
中国石化五建公司西安项目部
二○○四年二月二十日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3
二、工程概况 3
三、施工流程 3
四、材料设备的检验 3
五、基础验收 4
六、起重机轨道和车挡的安装 5
七、桥式起重机的安装 6
八 、试运转 8
八、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10
一、编制依据:
1. 施工图
2. 生产厂家桥式吊车安装使用说明书。
3.《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GB-50278-98
二、工程概况
型式 | 吊钩桥式起重机 | 型号 | QTYH20/5 |
主钩额定起吊重量 | 20吨 | 副钩额定起吊重量 | 5吨 |
最大起升高度 | 15米 | 跨度 | 18米 |
防爆等级 | dⅡAT1 |
四、材料设备的检验
1.起重设备安装前,应按要求进行检查交付安装的设备及附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附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及安装说明书等技术文件。
2.设备开箱检验应在项目部有关人员、专责技术员、钳工及甲方有关人员的共同参加下进行。
1).箱号、箱数及包装情况;
2).设备名称、类别、型号及规格;
3).设备外形尺寸;
4).设备内件及附件的规格、尺寸及数量;
5).设备表面损坏、变形及锈蚀状况。
3.在安装之前,对已开箱检验过的设备及零部件要妥善存放和保管。
4.机电设备无变形、损伤和锈蚀,其中钢丝绳不得有锈蚀、损伤、弯折、打环、扭结、裂嘴和松散现象。
五、基础验收
1.起重机轨道基础、吊车梁和安装预埋件等的坐标位置、标高、跨度和表面的平面度应符合设计和安装要求。
项次 | 项目名称 | 允许偏差(mm) | |
1 | 基础坐标位置(纵横轴线) | ± 20 | |
2 | 基础各不同平面的标高 | +0 -20 | |
3 | 基础上平面的水平度 | 每米 | 5 |
全长 | 10 | ||
4 | 竖向偏差: | 每米 | 5 |
全高 | 20 | ||
5 | 预留地脚螺栓孔中心位置 | ± 10 | |
6 | 预留地脚螺栓孔孔壁的铅垂度 | 10 |
起重机名称 | 上方最小安全距离mm | 侧方最小安全距离mm |
桥式通用起重机 | 300 | 80 |
1.钢轨铺设前,应对钢轨的端面、直线度和扭曲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铺设。
2.吊装轨道前,应确定轨道的安装基准线;轨道的安装基准线应为吊车梁的定位轴线.
3.轨道的实际中心线与吊车梁的实际中心线的位置偏差不应大于10mm。
4.轨道的实际中心线对安装基准线的偏差不应大于5mm。
5.起重机轨道跨距的允许偏差为±2.8mm。
6.轨道顶面对其设计位置的纵向倾斜度不应大于1/1000,应每两米测一点,全行程高低差不得大于10mm。
7.轨道顶面基准点的标高相对设计标高的允许偏差为±10mm。
8.同一截面内两平行轨道的标高相对差不应大于10mm。
9.用水平导向轮导向的起重机,其轨道沿长度方向在水平面内的弯曲,每2m测量长度内允许偏差为±1mm。
10.两平行轨道的接头位景应错开其错开距离不得等于起重机前后车轮的基距。
11.轨道接头处高低差及侧向错位不应大于1mm,间隙不应大于2mm。
12.钢轨下用弹性垫板做垫层,弹性垫板的规格和材质应符合设计规定。拧紧螺栓前,钢轨应与弹性垫板贴紧,当有间隙时应在弹性垫板下加垫板垫实,垫板的长度与宽度均应比弹性垫板大10~20mm。
13.轨道经调整符合要求后,应全面复查各螺栓,应无松动现象。
14.轨道上的车档宜在吊车起重机安装前装好,同一跨端两条轨道上的车挡与起重机缓冲器均应接触。
七、桥式起重机的安装
1.桥式起重机的吊装:
1)设备吊装工艺参数:
名称 | 重量(T) | 数量 | 跨度 | 安装高度 |
桥式起重机 | 16.45 | 一台 | 18米 | 12.33米 |
序号 | 名 称 | 型 号 规 格 | 单位 | 数量 | 备 注 |
1 | 吊车 | KMK5160 | 台班 | 1 | 吊装 |
2 | 吊车 | TG500-E | 台班 | 1 | 卸车 |
3 | 钢丝绳 | φ28 -- 6×37+1 | 米 | 50 | |
4 | 道木 | 200×220×2500 | 根 | 20 | |
5 | 倒链 | 1t | 个 | 2 | |
6 | 麻绳 | 米 | 50 | ||
7 | 卡扣 | 25T | 个 | 2 |
4)卸车后,将天车小车与天车大梁用倒链牢固地连接。
5)吊装时,160T吊车带45T配重,工作半径18米,挺杆40米,额定起吊重量20.5T。
2. 组装桥架时应按下表规定进行检查
名称及代号 | 允许偏差(mm) | 简图 | ||
主梁上拱度F | +0.4F –0.1F | F S K C | ||
对角线相对差 | 正轨箱型梁 | 5 | ||
小车轨距k | 正轨箱型梁 | 跨端 | ±2 | |
跨中 | +7 +1 | |||
同一截面上小车轨道高度差C | 3 | |||
主梁旁弯度f | 正轨箱型梁 | SZ/2000 |
2).SZ为一块筋板之间的距离。
2. 组装大车运行机构时应按下表进行检查:
名称及代号 | 允许偏差(mm) |
起重机跨度S | ±3.25 |
起重机跨度相对差 | 5 |
大车车轮的水平偏斜tgφ | ≤0.0006 |
同一端梁下大车车轮同位差 | ≤2 |
4. 当桥式起重机空载时小车车轮踏面与轨道面之间的最大间隙不应大于小车轨距的0.001倍。
八 、试运转
吊车的试运转是在安装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试运转时,在上一步骤未合格前,不得进行下一步骤的试运转。
(1)试运转前的检查
1)电气系统,安全联锁装置、制动器、控制器、照明和信号系统等安装应符合要求,其动作应灵敏和准确。
2)钢丝绳端的固定及其在吊钩、滑轮组和卷筒上的缠绕应正确,可靠。
3)各润滑点和减速器所加的油、脂的性能、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4)盘动各运动机构的制动轮,均应使转动系统中最后一根轴(车轮轴、卷筒轴等)旋转一周不应有阻滞现象。
(2)空负荷试运转
1)操作机构的操作方向应与吊车的各机构运行方向相符。
2)分别开动各机构的电动机,其运转应正常,大车和小车运行时不卡轨;各制动器能准及时的动作,各限位开关及安全装置动作应准确,可靠。
3)当吊钩下放到最低位置时,卷筒上钢丝绳的圈数不应少于2圈(固定圈除外)。
4)用电缆导电时,放电缆的速度应与相应的机构速度相协调,并能满足工作极限位置的要求。
5)上述各项试验 =====均应不少于5次,且动作应准确无误。
(3)静负荷试验
1)吊车应停在厂房柱子处。
2)对起升机构进行静负荷试验,其起升重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3)静负荷试验应按下列程序和要求进行:
a先开动起升机构,进行空负荷升降操作,并使小车在全行程上往返运行,此项空载试运转不应少于己于3次,应无异常现象。
b.将小车停在轨道跨中,逐渐的加负荷作起升试运转,直至加到额定负荷后,使小车在轨道全行程上往返运行数次,各部分应无异常现象,卸去负荷后轨道应无异常现象。
c.将小车停在轨道跨中,无冲击地起升额定起重量的1.25倍负荷,在离地面高度为100~200mm处,悬吊停留时间应不少10min,并应无失稳现象,然后卸去负荷,将小车开到跨端或支脚处,检查吊车金属结构且应无裂纹、焊缝开裂、油漆脱落及其它影响安全的损坏或松动等缺陷。
d.第c项试验不得超过3次,且第三次应无永久变形,测定主梁的实际上拱度,其应大于12.6mm。
e.检查吊车轨道的静刚度时,应将小车开至轨道跨中,起升额定起重量的负荷,离地面200mm,待电动葫芦及负荷静止后,测出其上拱值,此值与第d项结果之差即为吊车的静刚度,吊车的静刚度,应在主梁跨度中部1.8m的范围内测量。
(4)吊车动负荷试运转
1)各机构的动负荷试运转应分别进行。
2)各机构的动负荷试运转应在全行程上进行,起重量应为额定起重量的1.1倍,累计起动及运行时间,不应少于1h,各机构动作应灵敏、平稳、可靠,安全保护、联锁装置和限位开关的动作应准确、可靠。
(5)吊车经空负荷试运转、静负荷试验、动负荷试运转合格后,办理移交手续。
1、试车前的准备和检查
(1)关闭全部电路,检查起重机的安装、架设是否符合安装、架设的 有关规定。
(2)对下列项目进行检查:
①起重机外形尺寸
八、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1.建立吊装安全质量保证体系,以保证吊装工程达到安全优质的要求。 2.审批后的吊装方案、施工技术措施应及时向参加吊装的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仔细的技术交底,并做好交底记录。 3.吊装作业前须具备下列条件:
1)施工现场已平整,道路已畅通;
2)土建基础施工已与安装正式交接合格;
3)试吊及所有机索具及布置检查无误;
4)起吊前所有证明文件齐全,有关人员签字认可。 4在生产厂区作业时,特别是装置正在运行时,应严格遵循厂方的安全制度规定。 5.起重作业时指挥人员对其使用的起重机械必须熟悉其技术性能后方可指挥。
6.施工前要检查施工现场的周围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检查起重设备有关零、配件是否符合结构和强度要求,安全保障机构是否可靠,检查劳保用品和安全用具是否完好,并按要求穿戴好。 7.起重作业区域应作出警戒标志,作业时必须有专职安全人员,实施监护。 8.作业前必须对工作环境、行驶道路、架空电线、建筑物以及工件重量和分布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9.吊车作业时,应有足够的工作场地,吊车部件最大回转半径内无障碍。
10.不得超载或起吊时禁止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动作。
11.在六级以上大风或大雨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起重机露天作业。
12.用于起吊工程的索具和材料必须是具有合格证的合格品,并经有关责任人员确认合格后方可用于起吊工作。
13.吊车在起吊后,应将重物吊离地面100mm左右停止提升,检查吊车的稳定性,制动器的可靠性,工件绑扎的牢固性,确认无误后方可提升,对于有可能晃动的重物,必须拴拉绳。
14.所有的机索具在使用后,应收好,不得与腐蚀性介质接触,钢丝绳子严禁与电焊把线及其它电线相碰。
15.吊装时,整个现场由总指挥调配,各岗位分指挥应正确执行总指挥命令,做到传递信号迅速、准确,并对自己负责的范围内负有责任。
16.带电或启动条件具备后,应按送停电方案进行操作。操作人员应遵守《电业人员工作规程》DL408的有关规定。
17参与试车的每一个人员必须认真阅读试车方案和操作手册,熟悉操作步骤和试车要求;
18试车前,要明确试车总指挥和主操手,整个试车过程要在试车总指挥和主操人的统一指挥下按步骤进行;
19试车现场要有警戒线,并安排保卫人员进行警戒,闲杂人员和围观人员要远离试车现场,不得影响操作人员的行走及操作通道;
20试车现场要做到环境整洁,道路畅通,安全设施和安全器材齐全完好;
21操作工具和检测工具应齐全、完好;
22整个试车过程,要安排专人记录,记录人员要熟悉每个仪表的位置、作用。做到数据准确、内容齐全。
23其它未尽事宜严格遵守HSE有关安全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