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单位:中铁**局**铁路项目部一分部 编号:
工程名称 | **铁路**ZQ-12标段 | 编制时间 | 2017年 2月11日 | |||||
工程部位 | 2#钢构加工厂钢构件 | 交底人 | 复核 | |||||
内容: 一、技术交底范围; 本交底适用于新建**铁路**ZQ-**标2#钢构件加工厂钢构件加工。 二、编制依据及设计情况: (1)《**隧道设计图》(**施隧-34)。 (2)《**隧道设计图》(**施隧-35)。 (3)《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 (5)《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 三、施工工艺: 钢构件制作流程为:放样、号料→下料切割→型钢拼装焊接→编号 3.1放样与号料:放样时应按工艺要求预放焊接收缩余量,对于构件外形过大,必须分段制作的杆件分段位置可根据板长定,同时分段接头位置距节点应大于800mm,并注意所有拼接接头避开跨中1/3区域。 3.2下料切割:下料切割前钢板矫平。 3.3型钢的拼装组立焊接 3.3.1组装前先检查组装用零件的编号、材质、尺寸、数量和加工精度等是否符合图纸和工艺要求,确认后才能进行装配。 3.3.2焊接工艺流程:作业准备 → 电弧焊接 (平焊、立焊、横焊、仰焊) → 焊缝检查 3.3.2.1 钢结构电弧焊接: 3.2.2.1.1 平焊 1) 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焊条直径,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焊接电弧长度等,通过焊接工艺试验验证。 2)清理焊口:焊前检查坡口、组装间隙是否符合要求,定位焊是否牢固,焊缝周围不得有油污、锈物。 3)烘焙焊条应符合规定的温度与时间,从烘箱中取出的焊条,放在焊条保温桶内,随用随取。 4)引弧:角焊缝起落弧点应在焊缝端部,宜大于10mm,不应随便打弧,打火引弧后应立即将焊条从焊缝区拉开,使焊条与构件间保持2~4mm间隙产生电弧。对接焊缝及对接和角接组合焊缝,在焊缝两端设引弧板和引出板,必须在引弧板上引弧后再焊到焊缝区,中途接头则应在焊缝接头前方15~20mm处打火引弧,将焊件预热后再将焊条退回到焊缝起始处,把熔池填满到要求的厚度后,方可向前施焊。 5)焊接速度:要求等速焊接,保证焊缝厚度、宽度均匀一致,从面罩内看熔池中铁水与熔渣保持等距离(2~3mm)为宜。 6)焊接电弧长度:根据焊条型号不同而确定,一般要求电弧长度稳定不变,酸性焊条一般为3~4mm,碱性焊条一般为2~3mm为宜。 7)焊接角度:根据两焊件的厚度确定,焊接角度有两个万面,一是焊条与焊接前进方向的夹角为60~75°;二是焊条与焊接左右夹角有两种情况,当焊件厚度相等时,焊条与焊件夹角均为 45°;当焊件厚度不等时,焊条与较厚焊件一侧夹角应大于焊条与较薄焊件一侧夹角。 8)收弧:每条焊缝焊到末尾,应将弧坑填满后,往焊接方向相反的方向带弧,使弧坑甩在焊道里边,以防弧坑咬肉。焊接完毕,应采用气割切除弧板,并修磨平整,不许用锤击落。 9)清渣:整条焊缝焊完后清除熔渣,经焊工自检(包括外观及焊缝尺寸等)确无问题后,方可转移地点继续焊接。 3.3.2.2 立焊:基本操作工艺过程与平焊相同,但应注意下述问题: 1)在相同条件下,焊接电源比平焊电流小10%~15%。 2)采用 短弧焊接,弧长一般为2~3mm。 3)焊条角度根据焊件厚度确定。两焊件厚度相等,焊条与焊条左右方向夹角均为45°;两焊件厚度不等时,焊条与较厚焊件一侧的夹角应大于较薄一侧的夹角。焊条应与垂直面形成60°~80°角,使电弧略向上,吹向熔池中心。 4)收弧:当焊到末尾,采用排弧法将弧坑填满,把电弧移至熔池停弧。严禁使弧坑甩在一边。为了防止咬肉,应压低电弧变换焊条角度,使焊条与焊件垂直或由弧稍向下吹。 3.3.2.3 横焊:基本与平焊相同,焊接电流比同条件平焊的电流小10%~15%,电弧长2~4mm。焊条的角度,横焊时焊条应向下倾斜,其角度为70°~80°,防止铁水下坠。根据两焊件的厚度不同,可适当调整焊条角度,焊条与焊接前进方向为70°~90°。 3.3.2.4 仰焊:基本与立焊、横焊相同,其焊条与焊件的夹角和焊件厚度有关,焊条与焊接方向成70°~80°角,宜用小电流、短弧焊接。 3.3.2.5低温焊接: 1) 在环境温度低于0℃条件下进行电弧焊时,除遵守常温焊接的有关规定外,应调整焊接工艺参数,使焊缝和热影响区缓慢冷却。风力超过4级,应采取挡风措施;焊后未冷却的接头,应避免碰到冰雪。 2)钢结构为防止焊接裂纹,应预热、预热以控制层间温度。当工作地点温度在0℃以下时,应进行工艺试验,以确定适当的预热,后热温度。 4.编号:对于半成品材料进行标号,以免材料出现混拼。 四、质量要求 4.1 主控项目: 4.1.1 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4.1.2 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检查焊工相应施焊条件的合格证及考核日期。 4.1.3 Ⅰ、Ⅱ级焊缝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4.1.4 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Ⅱ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且Ⅰ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等缺陷。 4.2 一般项目 : 4.2.1 焊缝外观:焊缝外形均匀,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过渡平滑,焊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 4.2.2 表面气孔:Ⅰ、Ⅱ级焊缝不允许;Ⅲ级焊缝每50mm长度焊缝内允许直径≤0.4t;且≤3mm气孔2个;气孔间距≤6倍孔径。 4.2.3 咬边:Ⅰ级焊缝不允许, Ⅱ级焊缝:咬边深度≤0.05t,且≤0.5mm,连续长度≤100mm,且两侧咬边总长≤10%焊缝长度。Ⅲ级焊缝:咬边深度≤0.lt,且≤lmm。 注:t为连接处较薄的板厚。 4.3 允许偏差项目 项 次 允许偏差(mm) 检验 方法 1 对接焊缝 焊缝余高(mm) b<20 Ⅰ级 Ⅱ级 Ⅲ级 用 焊 缝 量 规 检 查 b≥20 0.5~2 0.5~2.5 0.5~3.5 0.5~3 0.5~3.5 0~3.5 <0.1t且 不大于2.0 <0.1t且 不大于2.0 <0.1t且 不大于3.0 2 角焊缝 焊角尺 寸(mm) hf≤6 0~+1.5 hf>6 0~+3 焊缝余 高(mm) hf≤6 0~+1.5 hf>6 0~+3 3 组合焊缝焊角尺寸 T形接头,十字接头、角接头 >t/4 起重量≥50t,中级工作制吊 车梁T形接头 t/2且≯10 注:b为焊缝宽度,t为连接处较薄的板厚,hf为焊角尺寸。 4.4成品保护 4.4.1 焊后不准撞砸接头,不准往刚焊完的钢材上浇水。低温下应采取缓冷措施。 4.4.2 不准随意在焊缝外母材上引弧。 4.4.3各种构件校正好之后方可施焊,并不得随意移动垫铁和卡具,以防造成构件尺寸偏差。隐蔽部位的焊缝必须办理完隐蔽验收手续后,方可进行下道隐蔽工序。 4.4.4低温焊接不准立即清渣,应等焊缝降温后进行。 4.5.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4.5.1 尺寸超出允许偏差:对焊缝长宽、宽度、厚度不足,中心线偏移,弯折等偏差,应严格控制焊接部位的相对位置尺寸,合格后方准焊接,焊接时精心操作。 4.5.2焊缝裂纹:为防止裂纹产生,应选择适合的焊接工艺参数和施焊程序,避免用大电流,不要突然熄火,焊缝接头应搭10~15mm,焊接中木允许搬动、敲击焊件。 4.5.3表面气孔:焊条按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烘焙,焊接区域必须清理干净,焊接过程中选择适当的焊接电流,降低焊接速度,使熔池中的气体完全逸出。 4.5.4焊缝夹渣:多层施焊应层层将焊渣清除干净,操作中应运条正确,弧长适当。注意熔渣的流动方向,采用碱性焊条时,上须使熔渣留在熔渣后面。 五、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5.1施工现场材料、机具、构件应堆放整齐。禁止乱堆、乱放。 5.2吊装作业范围内,应设立警戒线,并树立明显的警戒标志,禁止非工作人员通行。现场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听从指挥,统一行动,以确保安全。 5.3现场用电须严格执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0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等的规定,电工须持证上岗。 5.4严禁超载吊装,歪拉斜吊;要尽量避免满负荷行使。 5.5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5.6要搞好防火工作,氧气、乙炔要安规定存放使用。使用时要保持安全距离,安全距离应大于5米,电焊、气割时要注意周围环境有无易燃物品后再进行工作,严防火灾发生。 5.7做好机械的保养和维护,发现机械运转不正常时要立即停机检修,作业完成后要清除机械周边的杂物,进行整机清洁保养。 5.8加工成型的材料必须轻抬轻放,避免摔地产生变形,码放整齐,作好标识。
| ||||||||
接收部门 | 职务 | 姓名 | 接收时间 | |||||
钢构加工厂 | 工班长 | |||||||
技术负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