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代码:0370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清王朝由强盛转向衰落是在( )
A.乾隆朝后期 B.嘉庆朝中期
C.咸丰朝后期 D.同治朝中期
2.19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主要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
3.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组织是( )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华兴会 D.光复会
4.20世纪初,资产阶级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 )
A.要不要变法 B.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国
C.要不要社会 D.要不要以手段推翻清
5.20世纪初,在民主思想传播中发表《警世钟》的是( )
A.章炳麟 B.邹容
C.陈天华 D.孙中山
6.1911年4月,资产阶级党人在黄兴率领下举行了( )
A.惠州 B.黄花岗
C.七女湖 D.镇南关
7.1919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蔡和森 D.杨匏安
8.1922年7月,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
A.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 B.实现主义的最高纲领
C.新民主主义总路线 D.土地总路线
9.1923年2月,中国党领导的工人罢工斗争是( )
A.海员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D.省港工人罢工
10.中国党确定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建立统一战线方针的会议是( )
A.三大 B.四大
C.五大 D.六大
11.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后,全国范围大风暴兴起的标志是( )
A.战争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五卅运动
12.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制造了捕杀党人和群众的( )
A.中山舰事件 B.整理党务案
C.四一二政变 D.七一五政变
13.1930年8月,邓演达领导成立的中间党派是( )
A.中华职业教育社 B.中国民主同盟
C.中国青年党 D.中国临时行动委员会
14.1928年底,在东北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改易旗帜”的是( )
A.张作霖 B.张学良
C.阎锡山 D.杨虎城
15.1930年1月,进一步阐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文章是( )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井冈山的斗争》
D.《中国战争的战略问题》
16.1927年,中国党确定土地和武装反抗反动派方针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赣南会议 D.十二月会议
17.1932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策划建立的傀儡政权是( )
A.伪“华北自治” B.伪“满洲国”
C.伪“中华维新” D.伪“中华国民”
18.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
19.1933年,冯玉祥在张家口领导成立的抗日武装力量是( )
A.东北抗日义勇军 B.东北抗日联军
C.察哈尔抗日义勇军 D.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20.1935年,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领导发动的抗日救亡运动是( )
A.一二·九运动 B.一二·一运动
C.一二·三O运动 D.五·二O运动
21.1945年8月,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提出的口号是( )
A.和平、民主、团结 B.蒋介石,全中国
C.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D.将进行到底
22.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时,首先进攻的地区是( )
A.中原区 B.东北区
C.山东区 D.陕甘宁区
23.1946年,决定将减租减息改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文件是( )
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
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D.《中国土地法大纲》
24.1947年6月,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中原,揭开了人民战争( )
A.战略防御的序幕 B.战略转移的序幕
C.战略进攻的序幕 D.战略决战的序幕
25.新中国建立初期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了( )
A.合作社经济 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国营经济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26.1950年6月,中国党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召开的重要会议是( )
A.七届二中全会 B.七届三中全会
C.七届四中全会 D.七届五中全会
27.1955年,总结农业合作化运动基本经验的报告是( )
A.《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
B.《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
C.《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D.《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
28.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所实行的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 )
A.加工订货 B.统购统销
C.经销代销 D.公私合营
29.《论十大关系》报告围绕的基本方针是( )
A.自主
B.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C.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D.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0.1956年召开的指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
A.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B.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
C.把我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
D.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中国早期工人阶级产生于( )
A.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开办的企业 B.洋务派官僚开办的军工企业
C.洋务派官僚开办的民用企业 D.本国民族资本企业
32.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与清签订的强占中国东北、西北14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有( )
A.《中俄瑗珲条约》 B.《中俄尼布楚条约》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33.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D.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34.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有( )
A.左宝贵 B.邓世昌
C.关天培 D.史荣椿
35.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北京大学 B.中山大学
C.《新青年》编辑部 D.《湘江评论》编辑部
36.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意义体现在( )
A.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运动
B.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运动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37.卢沟桥事变后,在北平南苑战斗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是( )
A.谢晋元 B.张自忠
C.佟麟阁 D.赵登禹
38.中国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是( )
A.发展进步势力 B.争取中间势力
C.消灭顽固势力 D.孤立顽固势力
39.中国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主要体现在( )
A.积极倡导、促成并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最大限度地动员全民共同抗战
C.科学阐明了抗日战争的规律和进程
D.制定了正确的战略和策略
40.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有( )
A.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辛亥的历史局限性是什么?
42.中国工农红军铸就的长征精神是什么?
4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的新中国经济工作方针是什么?
44.中国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其特点是什么?
45.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及其性质是什么?
47.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什么?
2011年4月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
一、单选题:
1-5ABADC 6-10BBACA 11-15DCDBB
16-20ABDDA 21-25AACCC 26-30BCDCD
二、多选题;
31ABCD 32ACD 33AB 34AB 35AC 36ABCD 3 7CD 38ABD 39ABCD 40BCD
三、简答题:
41、辛亥的历史局限性?
(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纲领
(2)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
(3)没有建立坚强的政党,发挥团结一切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
42、中国工农红军铸就的长征精神是什么?
(1)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的高于一切,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2)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3)坚持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4)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5)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4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的新中国经济工作方针是什么?
《共同纲领》规定:“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国家应调剂国营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等,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44、中国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特点是什么?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党在过渡时期有着两项互相联系的基本任务,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和建设同时并举的路线,“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二者互相关联而不可分离。
45、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是什么?
目标: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步骤:采取“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中国的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四、议论题
46、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及其性质是什么?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集权;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吸取外国的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即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在思想文化方面提出设新闻官、设“暗柜”,用以监督,改革弊政;主张革除缠足、溺婴等社会陋习;提倡兴办学习、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交方面,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强调允许外国人为天国献策,但不得毁谤国法。性质:它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
47、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什么?
1.)鉴于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揭批林彪、“四人帮”的群众运动已经基本上胜利完成,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应该从1979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全会决定在党的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加强民主,明确党的思想路线,加强党的领导机构和成立纪律检查委员会;从现在起,应当把立法工作摆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议程上来。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