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多选)图1中虚线为一组间距相等的同心圆,圆心处固定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一带电粒子以一定初速度射入电场,实线为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a、b、c三点是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则该粒子 ( ).
图1
A.带负电B.在c点受力最大
C.在b点的电势能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D.由a点到b点的动能变化量大于由b点到c点的动能变化量
2.(单选)一个电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运动到b点,轨迹如图2中虚线所示,图中的一组等距平行实线表示的可能是电场线也可能是等差等势面,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图2
A.无论图中的实线是电场线还是等势面,a点的场强都比b点的场强小
B.无论图中的实线是电场线还是等势面,a点的电势都比b点的电势高
C.无论图中的实线是电场线还是等势面,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都比在b点的电势能小
3.(2013·辽宁大连测试)(多选)如图3所示是阴极射线示波管的聚焦电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差等势线,A、B、C为一个从左侧进入聚焦电场的电子运动轨迹上的三点,不计电子的重力,则 ( ).
图3
A.电场中A点的电势高于C点的电势B.电子在A点处的动能大于在C点处的动能
C.电子在B点的加速度大于在C点的加速度D.电子在B点的电势能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
4.(单选)如图4所示,虚线表示某电场的等势面.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运动到B的径迹如图中实线所示.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为aA、电势能为EA;在B点的加速度为aB、电势能为E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图4
A.粒子带正电,aA>aB,EA>EB B.粒子带负电,aA>aB,EA>EB
C.粒子带正电,aA 图5 A.a一定是正粒子的运动轨迹,b和c一定是负粒子的运动轨迹B.由于AB的长度等于BC的长度,故UAB=UBC C.a虚线对应的粒子的加速度越来越小,c虚线对应的粒子的加速度越来越大,b虚线对应的粒子的加速度大小不变D.b虚线对应的粒子的质量大于c虚线对应的粒子的质量 6.(2013·江苏省连云港市模拟,7)(多选)如图6所示,一带电粒子在两个固定的等量正电荷的电场中运动,图中的实线为等势面,虚线ABC为粒子的运动轨迹,其中B点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A、C位于同一等势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6 A.该粒子可能带正电B.该粒子经过B点时的速度最大 C.该粒子经过B点时的加速度一定为零D.该粒子在B点的电势能小于在A点的电势能 7.(多选)如图7所示,三条平行等间距的虚线表示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电势值分别为10 V、20 V、30 V,实线是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在该区域内的运动轨迹,a、b、c是轨迹上的三个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7 A.粒子在三点所受的电场力相等B.粒子必先过a,再到b,然后到c C.粒子在三点所具有的动能大小关系为Ekb>Eka>EkcD.粒子在三点的电势能大小关系为Epc 图8 A.该粒子在P点时的电势能是2mv B.该粒子到达C′点时的速度是v0 C.该粒子到达C′点时的电势能是mv D.该粒子通过等势面BB′时的动能是1.5mv 5.(对称法)(单选)如图5所示,有一带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与均匀带电圆形薄板相距为2d,此点电荷到带电薄板的垂线通过板的圆心.若图中a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则图中b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是 ( ). 如图所示,绝缘光滑水平轨道AB的B端与处于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形粗糙绝缘轨道BC平滑连接,圆弧的半径R=0.40m.在轨道所在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1.0×104N/C.现有一质量m=0.10kg的带电体(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轨道上与B端距离s=1.0m的位置,由于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带电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当运动到圆弧形轨道的C端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带电体所带电荷量q=8.0×10-5C,求: (1)带电体运动到圆弧形轨道的B端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2)带电体沿圆弧形轨道从B端运动到C端的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