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础达标
1.选出下面加点字注音、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
A.人迹罕至(hǎn,稀少)
人声鼎沸(fèi,水开)
B.攒成小球(cuán,凑在一起)
高枕而卧(ɡāo,垫高)
C.敛在盒里(lǎn,放)
拗过去(ǎo,用力弯曲)
D.无处觅食(mì,寻找)
总而言之(yán,说)
2.填空。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________(体裁),选自散文集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是我国现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横线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形容词与动词。
不必说________的菜畦,________的石井栏,________的皂荚树,________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________,肥胖的黄蜂________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________向云霄里去了。
3.说说加点词语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1)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2)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
4.对本文“长妈妈讲述美女蛇的故事”理解比较合适的一项是( )。
A.为了表现长妈妈的迷信思想,说明农村当时还很落后。
B.寄托着善良制服的愿望,那是作者生活历练后的结果。
C.为了表现百草园里有恶毒的事实,这具有暗示性意义。
D.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
人们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然而16岁的我,心中总有挥之不去的忧愁。由于长期疏于学业,我的成绩一直在低处徘徊。尽管在众人面前我总是故作坦然,但心里却有难言的苦涩。我想,我不像其他同学那样聪明!
然而,那一堂极其普通的美术课,却无意中了我对自己的认识。
那堂美术欣赏课,讲的是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周五,又是下午第一节。很多同学都埋着头,用美术课本遮掩因犯困而迷糊的眼神。A夏日的午热混杂着少年的汗味弥漫在教室里;窗外的老柳树似乎懒得再摇曳,蝉儿却很高调地重复着昨天的老歌;远处传来繁忙的市音,隐隐约约,嘈嘈杂杂……
也许只是为了打破昏昏欲睡的沉闷,年轻的美术老师说:“我请一位同学谈谈对这幅画的感受。这样吧,姚远同学,你来说说。”我没想到,被喊中的人是自己,迟迟疑疑地站起来。周围有窃窃的笑声与私语。
B我的心,因为那些轻蔑的话语而猛烈地跳动,手不自觉地攥紧了。我真想冲那些自以为是的同学说一句:住嘴!可是,我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下意识地低头,再低头,想把自己滚烫的脸,埋进深深的臂弯。
我当时的样子,一定很窘迫、很无助。美术老师轻轻地走到我旁边:“姚远同学,是不是不舒服?”老师侧着脸,关切地看着我。我摇摇头,双手很奇怪地卷着书角,然后展开,再卷起,好像一点点铺排着内心的局促、不安……
老师帮我把书角展平,指着那幅画说:“你好好看看,感觉到了什么?”是那幅莫奈的《睡莲》:水波粼粼,睡莲的叶子或聚或散,花朵像暗红的、摇曳的火焰,热烈而又含蓄。看似随意的柔美线条,捕捉住了水面似真似幻的光和影。看着那画,我心里竟有一种隐隐的感动。沉默良久,我听见自己用极不确定的语气说:“画家好像是想表现……温和、平静、美丽的大自然。”
只是几个字而已,美术老师却很欣赏地说:“说得好!莫奈的画,总是善于捕捉大自然的美丽。”她轻轻地按了按我的肩膀:“你挺有悟性的。这幅画,藏于法国奥赛博物馆,希望有一天,你能去亲眼看一看。”我愣住了,确定这句话是专门说给我听的!我定定地看着老师走向讲台的背影,满心的喜悦里夹杂一丝疑虑,“老师说我挺有悟性的!老师真的是这么说的!可老师这是在鼓励后进生吗?也许……”
……
那个周末,烈日流火。我兴冲冲地跑到艺术品商店,买了一幅带画框的《睡莲》。虽只是临摹画,我的喜悦却是那样真实而强烈。
我告诉父亲,这是美术学科的参考资料。C父亲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点点头,什么也没说,只是爬到椅子上,郑重其事地帮着把画挂在我的房间里。
我开始了一个人的战争,和自卑作战,和惰怠作战。我还一遍遍地为自己勾画未来的蓝图。越来越多的人真诚地用“阳光”“自信”“上进”这些词来形容我。
终于,我鼓起梦想的翅膀,飞向远方……
大学时,我主修国际金融,但我对莫奈的画却始终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亲切感,就连我的父母对莫奈的画都有特殊的感情。那幅《睡莲》,从我16岁那时起就一直挂在我的房间里。
再回故乡时,我想找到那位美术老师,告诉她,法国的奥赛博物馆我已经去过了。不过,毕竟是男子汉了,有些细节我会不好意思说的,比如,那天在奥赛博物馆里,面对莫奈《睡莲》真迹,我竟热泪盈眶!
(有删改)
5.通读全文后,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故事。
6.第二段写道“那一堂极其普通的美术课,却无意中了我对自己的认识”。“我对自己的认识”前后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7.文末写道“那天在奥赛博物馆里,面对莫奈《睡莲》真迹,我竟热泪盈眶”。请展开想象,用第一人称描写“我”那时的心理活动。
8.许多人认为“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作者说“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你的成长感悟谈谈。
三、综合运用
9.2016年是中国党建党95周年。兴华中学决定举行“颂党恩·爱祖国·赞家乡”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1)学校团委决定于6月11日上午8点,在校大会堂举行一次“党史报告会”,邀请新四军老战士为全校团员作专题报告,请你帮助拟写一则通知。
通 知
各位团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兴华中学团委
2016年6月9日
(2)七(2)班班委会准备举办一次“爱祖国”主题手抄报评比,某同学打算把下面三幅图片编进同一个栏目,请你根据图片内容为其设计一个栏目名称。(不超过8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1.C
解析:C项“敛”是收拢的意思;“lǎn”应是“liǎn”。
2.(1)散文 《朝花夕拾》 鲁迅 周树人 文学家 思想家 家 (2)碧绿 光滑 高大 紫红 长吟 伏 窜
3.(1)百草园确实只有一些野草,因此用“确凿”;由于时间过去那么久,印象也不那么确切,因此又用“似乎”。
解析:体会“似乎”与“确凿”两个词语的本来含义,然后结合句子大意来体会这两个词语的表达作用。
(2)“也许”表示推测,表示回忆不清,与后面“无从知道”相呼应。
解析:“也许”表示推测语气,结合原句体会为什么在这里用推测语气。
4.D
解析:这是作者回忆百草园生活的一部分,这个故事强烈地吸引了少年鲁迅,丰富了百草园生活的情趣。
5.示例:16岁时,自卑的我因为一位美术老师的欣赏和父亲的鼓励而树立自信,从而改变人生方向并学有所成。
6.示例:美术课之前“我对自己的认识”:学习成绩差,不如其他同学聪明……//美术课之后“我对自己的认识”:(对艺术美)挺有悟性,不会比其他同学差(比其他同学还聪明)……
解析:前面自卑,后面自信。
7.示例:你终于真实地呈现在我的面前了。当年,我的美术老师告诉我,有机会一定要到法国奥赛博物馆亲眼看看《睡莲》的真迹,今天我终于实现了夙愿。你的光影亦真亦幻,你热烈而含蓄,你温和而美丽,当我第一次看到你就被你深深吸引。当我怯怯说出对你的观感时,美术老师夸我有悟性时,你难以估量,我有多欢喜,从此我不再自卑,不再惰怠。你改变了我的人生。
解析:根据语境,合理想象,用第一人称描写心理活动,体现那堂美术课对“成长”的作用。
8.略
解析:赞成与否均可,只要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即可。
9.(1)校团委决定于6月11日上午8点在校大会堂举行“党史报告会”,届时将邀请新四军老战士为大家作专题报告。请大家准时出席,不要迟到。
(2)示例:①历史剧变 ②盛世中国
解析:(1)要注意时间、地点、开会内容;(2)面对祖国的强盛,要表达出“爱祖国”的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