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了解二月爆发的背景,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存在的内在联系;掌握十月爆发的背景、原因、条件、意义等。过程与方法 从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分析巩固苏维埃政权的举措,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探究问题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列宁的首创精神,懂得无产阶级是历史发展的选择,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 | ||||
| 重点 | 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的措施。 | ||||
| 难点 | 十月胜利的意义。 | ||||
| 课时计划 | 1课时 | 实际完成 | |||
|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 一、导入新课 | 利用马克思主义导入新课。 | 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
| 二、展示学习目标 | 1. 了解二月爆发的背景,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存在的内在联系;掌握十月爆发的背景、原因、条件、意义等。 2. 从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分析巩固苏维埃政权的举措,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探究问题的思维方法。 3. 学习列宁的首创精神,懂得无产阶级是历史发展的选择,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 教学重点: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的措施。 教学难点:十月胜利的意义。 | 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下面环节。 | ||
| 三、自主学习 | 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 1. 十月前的 (1)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 发展起来。但同西欧、北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依然很 。 (2)1917年3月,发生“ ”,推翻了沙皇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 2. 十月 (1)1917年7月,临时下令前线的俄军大举进攻,结果惨败。 的统治陷入全面危机。 (2)1917年11月, 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第二天,彼得格勒武装取得胜利。这次因发生在俄历10月,被称为“ ”。 3. 开辟新时代 (1)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正式开幕。大会通过了《 》,建议各交战国立即和谈,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大会宣布成立 ,新由布尔什维克党组成,列宁任人民委员会。 (2)十月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 ,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推动了国际 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斗争。 |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完成问题,并初步记忆。 | 先通过自学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在经过老师的讲解让知识更加的巩固。 | ||
| 四、合作学习 | 小组内先合作学习,后教师总结。 一、十月前的 1.二月 (1)二月是在什么背景下爆发的?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发展起来。但同西欧、北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依然很落后。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接连失利,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反对战争和要求社会变革 的呼声越来越高。 (2)二月爆发在何时?这场推翻了什么的统治?建立的新是什么? 1917年3月,发生“二月”,推翻了沙皇统治,资产阶级临时。 2.资产阶级临时的统治为什么会引起人民更大的不满? 它没有满足人民对和平、土地和面包的要求,反而宣布继续履行沙皇的“义务”,将世 界大战进行到底,引起人民的更大不满。 二、十月 1.十月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1) 1917年7月,临时下令前线的俄军大举进攻,结果惨败。这年秋天,饥荒再度袭来,首都居民每人每天只能分配到大约110克面包。经济濒于全面崩溃。每年支付的债务利息几乎等同于战前的国家预算。临时还布尔什维克党人,布尔什维克党被迫转入地下状态。 (2) 列宁分析了形势,指出“武装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也已完全成熟”,布尔什维克必须通过武装夺取政权。 2.十月的爆发 (1)爆发的时间、标志及领导人: 1917年11月6日晚 彼得格勒武装 列宁 (2)十月的结果: 彼得格勒武装取得胜利。这次因发生在俄历10月,被称为“十月”。 三、开辟新时代 1.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1)时间、地点: 1917年11月7日晚 斯莫尔尼宫 (2)会议内容: ①大会宣告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农代表苏维埃。苏维埃政权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②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建议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各交战国立即和谈,缔结不割地、不赔款 的和约。 ③大会宣布成立苏维埃,新由布尔什维克党组成,列宁任人民委员会。 2.苏维埃建立后,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新政权的措施? (1)布尔什维克党废除了旧的国家机器,创建了新的机关; (2)废除了旧的常备军,组建了红军; (3)将大工业、铁路和银行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4)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5)废除沙皇和临时与外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6)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7)经过3年的艰苦斗争,苏维埃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叛乱,巩固了新生政权。 3.十月的历史意义? 十月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斗争。 | 小组讨论探究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智慧的能力。 | ||
| 五、课堂小结 | 列宁与十月 1. 十月前的 2. 十月 3. 开辟新时代
| 思考、归纳、总结 | 通过设计板书,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 ||
| 六、巩固复习 | 完成配套练习相应习题。 | 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及理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