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窗一(预习提纲)
| 预习方式 | 预  习  内  容 (预习什么)  | 尝试解答 | 
| 看一看 | 默读教材第2页----3页。 | |
读一读  | 朗读教材第2页----3页。 | |
| 流利的朗读以下例题,并试着解答: 1、黄河三角洲每年新增陆地约25平方千米,2年造地约多少平方千米?3年、4年呢? 2、目前面积已达5450平方千米,t年后黄河三角洲的面积约是多少平方千米? 3、当t=8时,黄河三角洲的面积约是多少平方千米?  | ||
想一想  | 1、列出2年、3年、4年、n年的造地面积的算式,试着解释每一个式子所表示的意义。 2、你能用一个式子简明的表示出任何年数的造地面积吗? 3、在“当t=8”中,t表示什么意思?t=8又表示什么意思?  | |
| 背一背 | 试着背诵课本3页中的概念和结论。 | |
| 算一算 | 试着解答课本4页中的第1、2、3题。 | |
| 找一找 | 找一找生活中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 | |
查一查  | 有条件上网的同学,在课外书或网上查找一下有关“用字母表示数和求含有含有字母式子的值”方面的知识内容并记录下来,课上与同学交流一下。 | |
| 说一说 | 有条件的同学将预习获得的知识说给家长或同伴听一听,征求家长或同伴的意见。 | |
信息窗二(预习提纲)
| 预习方式 | 预  习  内  容 (预习什么)  | 尝试解答 | 
| 看一看 | 默读教材第8页----9页。 | |
| 读一读 | 朗读教材第8页----9页。 | |
算一算  | 根据漂流队每天漂流情况记录表,列式解答每天各漂流多少千米? | |
想一想  | 如果用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你会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 |
| 背一背 | 背一背我们以前学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 |
| 画一画 | 1、试着画一个长方体图形,用a表示长方形的长,b表示宽。 2、画一个正方形图形,用字母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  | |
| 做一做 | 如果用S表示面积,C表示周长 1、用字母表示出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公式。 2、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公式。  | |
| 读一读 | 读一读背一背第9页紫颜色部分的内容。 | |
想一想  | 想一想我们所学过的计算公式,试着用字母表示出来,有条件的同学和家长或同伴交流。 | |
| 说一说 | 有条件的同学将预习获得的知识说给家长或同伴听一听,征求家长或同伴的意见。 | |
信息窗三(预习提纲)
| 预习方式 | 预  习  内  容 (预习什么)  | 尝试解答 | |
| 看一看 | 默读教材第13页----15页。 | ||
读一读  | 朗读教材第8页----9页。 | ||
| 流利的朗读以下例题,并试着解答: 1、黄河流域上游流域面积39万平方千米,中游流域面积34万平方千米,下游流域面积2万平方千米,问黄河流域的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2、黄河上游长3470千米,中游长1210千米,下游长790千米,黄河全长多少千米?  | |||
算一算  | 试着用两种计算方法解答以上2个问题: 1、① ② 2、① ② 
  | ||
想一想  | 1、仔细观察上面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2、举例验证你的发现:  | ||
| 背一背 | 背一背加法结合律的内容: 三个数相加,可以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也可以把后两个数相加在加第一个数,它们的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 ||
| 做一做 | 通过解答以下题目,想一想加法运算中还有其他的规律吗? 34+2○2+34 39+34○34+39  | ||
| 背一背 | 背一背加法交换律的内容 :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  | ||
| 想一想 | 想一想运用加法的运算律能解决哪些问题? | ||
| 做一做 | 做一做15页自主练习第一题 | ||
| 填一填 | 50-20-10○50-(20+10) 60-24-16○60-(24+16)  | ||
| 想一想 | 1、想一想减法中有什么规律? 2、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个规律吗?  | ||
信息窗一
| 预习方式 | 预  习  内  容 (预习什么)  | 尝试解答 | 
| 看一看 | 默读教材第19页----20页。 | |
| 读一读 | 朗读教材第19页----20页。 | |
|   
 想一想  | 1、什么叫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 | |
| 2、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怎么用字母表示? | ||
| 3、运用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计算,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 ||
|   做一做  | 下面每个式子分别用了什么定律? ①a×b=b×a ②58×100=100×58 ③b+c=c+b ④52×125×8=52×(125×8) ⑤20×5×25×4=(20×5)×(25×4) ⑥478+263+122=(478+122)+263 ⑦25×68×4=25×4×68 ⑧125×50×8×2=(125×8)×(50×2) 以上各式用了乘法结合律的有: ; 用了乘法交换律的有: 。  | |
| 记一记 | 试着记一记课本20页中的两个乘法规律。 | |
| 写一写 | 请同学们写一写两个乘法规律,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 |
| 算一算 | 试着解答课本21页中的第3题。 | |
| 说一说 | 有条件的同学将预习获得的知识说给家长或同伴听一听,征求家长或同伴的意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