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交通运输建设——西南地区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7:30:13
文档

交通运输建设——西南地区

第十单元交通运输建设——西南地区我国是一个大国,国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合理地开发和有效地利用国土资源,对于我们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各地区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首先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交通问题。运输紧张,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就会成为国土开发的性因素。所以,研究国土的整治与开发,必须同时研究交通运输的发展,也可以说,交通运输建设是国土整治的重要内容。学习本单元教材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与高中一年级《地理》(必修)下册有关内容的区别与联系。高一《地理》(必修)下
推荐度:
导读第十单元交通运输建设——西南地区我国是一个大国,国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合理地开发和有效地利用国土资源,对于我们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各地区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首先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交通问题。运输紧张,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就会成为国土开发的性因素。所以,研究国土的整治与开发,必须同时研究交通运输的发展,也可以说,交通运输建设是国土整治的重要内容。学习本单元教材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与高中一年级《地理》(必修)下册有关内容的区别与联系。高一《地理》(必修)下
第十单元 交通运输建设——西南地区 

 我国是一个大国,国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合理地开发和有效地利用国土资源,对于我们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各地区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首先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交通问题。运输紧张,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就会成为国土开发的性因素。所以,研究国土的整治与开发,必须同时研究交通运输的发展,也可以说,交通运输建设是国土整治的重要内容。 学习本单元教材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与高中一年级《地理》(必修)下册有关内容的区别与联系。高一《地理》(必修)下册中的“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一单元,也讲到了交通运输,但在那里侧重于介绍交通运输是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以及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等知识。本册教材前面几个单元分别从农林建设、资源开发、环境整治等方面介绍了我国国土整治的情况,本单元的内容则在高一地理有关交通运输内容的基础上,从交通运输建设的角度,说明我国国土整治的另一个方面,从而对我国国土整治工作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第二,体现国土资源的开发与交通运输的关系。国土资源的开发与交通运输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必须先行。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建设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尤其是国家规划和建设了一些交通运输线,如京九线。南昆线等,为交通线辐射地区资源的开发、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确实发挥了“先行官”的作用。另一方面,国土开发要充分考虑到交通运输因素。经济的发展周期不仅要考虑技术、社会、经济等条件,同时要考虑运输条件,这是经济发展本身的内在因素所决定的。所以搞国土规划,进行生产力布局,要充分考虑交通运输条件。如果运输条件不具备,国土规划就不能实现或不能完全实现。教材力图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述,来理解国土开发与交通运输的关系。 第三,重点讲授西南区的交通建设。我国交通运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说遍布各省、区、市,只不过问题的大小和严重程度不同而已。在全国各省区中,西南地区的交通运输建设从自然条件、资源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看,都是很有特色的,因此教材选择西南区为交通运输建设的一个点,试图通过对这一个点的介绍,反映我国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本单元安排2课。第1课“西南区交通建设与区域发展的地理背景”,从总体上介绍了西南区在位置、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的特点,说明它们与交通运输之间的制约关系。第2课“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从铁路、公路、内河运输等方面介绍了西南区交通面貌的变化,以及交通运输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 网上课堂 

 (一)本讲主要内容及考试要点:本讲包括第九单元一、二节 

 1.了解西南地区区位的优势和劣势,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背景。 2.通过图表资料抓住西南地区地理背景的特点。 3.理解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交通面貌的巨大变化,了解今后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 4.通过图表材料分析交通建设在西南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发展方向。(二)学习指导 

 1知识结构 

 2知识要点 

 9.1西南地区的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发展的地理背景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必须先行;国土开发要充分考虑到交通运输因素 

 区位条件 交通不畅是影响本区经济发展诸多因素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范围:这里所说的西南区,主要是指由西南三省一市和广西、两自治区共同组成的大西南区。 

 (一)有利: 

 西南边疆区——沿边开放。 

 战略大后方—— “三线”建设重点,现不少交通干线也多修建。 

 临长江——水能和水运。 

 临北部湾——沿海开放区。 

 西部大开发、三峡工程、重庆直辖市设立。 

 (二)不利: 

 内陆腹地——开发程度低 

 邻国经济落后——对外开放不利 

 距海远——水运不便 

 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对交通影响大,西南区发展关键 

 (一)地形地势对自然条件和交通建设的影响最为深刻。 

 地势——起伏大,跨三大阶梯地形多山 

 地形——高寒的青藏高原 

 横断山脉的东西阻隔 

 云贵高原的崎岖不平、多喀斯特地貌 

 地壳构造运动活跃,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多发。 

 距海遥远、山河纵列多峡谷——航运不便 

 (二)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是全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分布集中 

 地域组合较好,并且与丰富的能源资源相匹配。 

 能源——水能丰富 

 天然气——四川居全国首位 

 煤炭——贵州 “江南煤海” 

 石油、天然气——北部湾 

 农林资源(水热丰富) 

 物产富饶——四川盆地“天府之国” 

 森林资源——横断山区第二大林区 

 滇南谷地——热带作物基地(云南——生物物种居全国首位、动植物王国) 

 社会经济条件 

 内陆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基础薄弱。 

 矿产、能源丰富;“三线”建设重点——重工业初具规模 

 交通运输——制约西南地区经济发展。 

 9.2西南地区的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 

 发展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以南昆铁路为例,分析说明西南区交通建设的重要性。 南昆铁路东起广西南宁,西至云南昆明,北接贵州红果,是我国继成昆铁路之后在西南山区新开通的又一条铁路大动脉,也是西南地区通往我国沿海地区最便捷的一条出海大通道。 

 (一)经济意义: 

 1资源丰富但无出海口岸的西南内陆,与南部沿海连成一体——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结合起来。 

 2利用沿海、沿江、沿边加快西南对外联系、开放——外向型经济——区域合作、国际区域合作(战略意义) 

 3带动商业、旅游业——第三产业发展。 

 (二)政治意义: 

 4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脱贫扶贫(首要目标和任务) 

 5加强通达性——巩固国防、保卫边疆 

 交通面貌的变化 

 (一)陆路——铁路建设发展最快的地区: 

 1.东部:铁路、公路网已形成(三省一区一市) 

 2.西部:公路为主() 

 50年代以来复建和延长了黔桂、湘桂铁路,修建了成渝、宝成、川黔、贵昆、成昆、湘黔、襄渝、枝柳、南昆等铁路干线,基本上形成了以成都、重庆、昆明、贵阳、南宁和柳州为中心的铁路网骨架。 

 本区的公路发展更加迅速。以拉萨为中心先后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滇藏等许多工程艰巨的公路干线。 

 (二)水运——河运通航里程不断加长 

 对川江、西江及其支流航道进行了在全面整治,排除险滩,改善通航条件。 

 广西沿海,重点进行港口建设,改造北海港,新建防城、钦州港,开辟出海通道。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一) 主要问题——交通制约经济发展 

 1.运力和运量的矛盾突出 

 2.区际铁路运输通道不畅、公路等级低,区内联系仍较薄弱 

 3.对外国际交往不便 

 (二)加强建设 

 1加强区际、省际铁路出口通道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如扩建和改造宝成线、襄渝线;新建南昆铁路。 

 2完善公路网的建设,提高公路等级。 

 重视援藏公路建设,续建青藏铁路。 

 3通过河道整治和港口建设,发挥水运潜力,实行水陆联运,提高综合运输能力。 

 4建设对外国际通道,发展对外和边境贸易。 

 扩建昆河铁路,修建滇缅铁路,修复滇缅公路,开辟澜沧江、湄公河航道等。 

 3教材分析 

 9.1西南地区的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发展的地理背景 

 一、对“西南区”这一地域范围,用南昆线为例,南昆线穿越云南和广西两省区,对铁路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教材选取的是大西南的概念。 二、从第1课“西南区交通建设与区域发展的地理背景”这一课题,可以看出这课所讲的内容并不局限在西南区的交通建设,目的在于促进区域发展,而在规划区域发展时,交通建设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三、关于区位条件,教材介绍了三方面内容。第一,教材为什么选择讲述大西南的概念,主要是从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来考虑。第二,西南区所处的位置,一是相对位置,抓住这里是边疆地区、内陆地区两个特点;二是经济地理位置,主要从不利和有利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实际上不利条件和发展机遇往往是并存的。例如教材中指出本区地域广、腹地深,加之地形复杂、沟通不便。西南区与外界交通联系比较困难,这本身是不利条件,但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它能够成为我国的战略大后方,在非常时期带来了发展的机会。第三,随着交通运输建设的发展,本区区位优势正在逐渐显示出来,这是改革开放的成果。 四、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是本课的重点。西南区的自然条件很有特色。由于对交通建设来说,影响最大的是地形条件,因此教材主要分析了西南区的地形特点。教材分两个层次来说明这个问题:第一个层次是分陆路和水路两方面来说明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这是比较宏观的层面;第二个层次是分不同的地形区,来说明不同地形区所遇到的交通建设的主要问题。不同的地形区,既有海拔的差异,又有地形类型的差异,如教材中所提出的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成都平原、云贵高原和喀斯特地貌等,这是比较微观的层面。基本上遵循由西向东,由第一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的原则。除了地形复杂崎岖之外,教材还从地质条件方面说明在这里修建交通运输设施的艰巨性。 至于水路运输的条件,教材也简单分析了利弊所在:大部分河流穿行于高山峡谷之间,航运条件不利,部分河流航运价值较高。西南区地形条件如此恶劣,那么为什么国家还要花大力气进行交通建设呢?教材接着分析了这一地区的资源条件,进而说明在这里进行交通建设的意义十分重大。教材从两个方面分析了西南区自然资源的状况。第一,总量大,结构合理。教材是通过主要资源潜在价值来说明这一问题的。西南区的矿产资源具有数量大的特点。之所以使用资源的潜在价值这个概念,蕴含着这样一层意思,即这里资源的开发程度还很低,大量资源的使用价值还没有真正实现。其二,西南区农林牧资源占全部资源的比例,与矿产水能资源占全部资源的比例大体相当,资源结构比较合理,为工农业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资源条件。第二,种类多。教材分别从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农林资源等方面来说明资源种类多。通过对西南区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的学习,应了解西南区的地形具有种类多样、起伏较大、地形险峻等特点,这样的地形条件必然给西南区的交通建设带来巨大的困难。但是西南区优越的资源条件,使这里的交通建设显得格外重要和必要。 五、“社会经济条件”一段,主要说明了两个内容。第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第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的主要原因。交通运输是这里经济发展的“瓶颈”,教材举了许多例子,说明交通不畅对经济发展所起的制约作用。教材最后点出主题:加强西南区的交通建设是西南区经济发展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9.2西南地区的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 

 一、前一课已经涉及到西南区发展交通的意义。本课在上一课概论的基础上,更具体地分析西南区发展交通的重要性。教材选择了南昆线为典型案例。高一《地理、(必修)下册“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一单元中,也以南昆线为例进行了分析,但侧重点在说明南昆线的区位选择。本课则侧重于说明建设南昆线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当然,两者尽管所述角度不同,但对南昆线基本情况的介绍是一致的。 二、关于南昆铁路建设的意义,教材主要讲了三点,可以看作两个大的方面。第一方面是从西南区自身的经济发展来分析:南昆铁路把资源丰富的西南内陆,同对外交通便利的南部沿海衔接了起来,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南昆铁路把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结合了起来。此外,南昆铁路辐射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和贫困人口都很多,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才能使整个西南区经济发展水平尽快提高,西南区是我国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第二方面是把西南区放在全国这个大棋盘上分析:南昆线的建设,使西南区具有“三沿”的区位优势。对外的门户打开了,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和边境贸易,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促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进而形成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对外开放格局。除了前面的重点分析外,教材还提到了南昆铁路的建设促进了当地商业、旅游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还起到了对人、财、物、信息的吸引和集聚作用。

文档

交通运输建设——西南地区

第十单元交通运输建设——西南地区我国是一个大国,国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合理地开发和有效地利用国土资源,对于我们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各地区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首先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交通问题。运输紧张,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就会成为国土开发的性因素。所以,研究国土的整治与开发,必须同时研究交通运输的发展,也可以说,交通运输建设是国土整治的重要内容。学习本单元教材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与高中一年级《地理》(必修)下册有关内容的区别与联系。高一《地理》(必修)下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