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临床细菌学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7:31:25
文档

临床细菌学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

临床细菌学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1、质量的概念和质量保证影响检验结果质量的因素很多,实验过程中,仪器、试剂和操作等均会引起试验结果的误差,衡量检验结果的质量常用准确度和精确度,或特异性和灵敏度。具体采用哪一种指标应根据实验的性质决定,目前临床细菌学检验的工作内容大致有3类,衡量起质量的技术指标不完全相同。第一类是检出细菌的实验,包括标本直接涂片检查和细菌分离培养。现代的细菌感染,混合菌较常见,一份标本中,会有2种以上细菌存在。无论标本直接涂片还是分离培养,检验结果必须如实反映感染病灶中细菌的真实情
推荐度:
导读临床细菌学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1、质量的概念和质量保证影响检验结果质量的因素很多,实验过程中,仪器、试剂和操作等均会引起试验结果的误差,衡量检验结果的质量常用准确度和精确度,或特异性和灵敏度。具体采用哪一种指标应根据实验的性质决定,目前临床细菌学检验的工作内容大致有3类,衡量起质量的技术指标不完全相同。第一类是检出细菌的实验,包括标本直接涂片检查和细菌分离培养。现代的细菌感染,混合菌较常见,一份标本中,会有2种以上细菌存在。无论标本直接涂片还是分离培养,检验结果必须如实反映感染病灶中细菌的真实情
临床细菌学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

1、质量的概念和质量保证

     影响检验结果质量的因素很多,实验过程中,仪器、试剂和操作等均会引起试验结果的误差,衡量检验结果的质量常用准确度和精确度,或特异性和灵敏度。具体采用哪一种指标应根据实验的性质决定,目前临床细菌学检验的工作内容大致有3类,衡量起质量的技术指标不完全相同。

     第一类是检出细菌的实验,包括标本直接涂片检查和细菌分离培养。现代的细菌感染,混合菌较常见,一份标本中,会有2种以上细菌存在。无论标本直接涂片还是分离培养,检验结果必须如实反映感染病灶中细菌的真实情况。这类实验的质量,应该用细菌检出率或细菌分离率来衡量。

     第二类是鉴定细菌的实验。通过一系列生理生化及形态学、血清学的手段来鉴定病原菌。对分离到的病原菌都做出准确的鉴定,是反映细菌事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类是药敏实验。有稀释法和纸片法,前者是半定量的实验,可以用准确度和精密度来衡量,后者以敏感或耐药的形式报告,属于定性的实验,但实验过程中测量抑菌环是定量的指标。也应以准确度和精确度衡量。

     所以实验室人员必须清楚认识到以上这一点,在实验室的设计和管理方面就应该主动设置误差检测系统,实验中一旦出现误差及时发出警报,查明原因及时纠正。

2、室内质量控制

2.1在职人员

2.1.1须受过细菌学检验的专门基础教育以及相关的生物交全防护知识,并以细菌检验为专业,及时终结并积累工作经验。

2.1.2作人员必须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技术操作须完全遵守操作规程,并直接参与质量控制工作。

2.1.3工作人员应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及时了解本领域的新进展,将所掌握的新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2.1.4实验室管理人员应注意利用一切机会培养技术人员,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专业培训班,获取新信息。因为细菌学检验,投资人员培训远比投资与仪器设备更重要。

2.2操作手册及参考书

2.2.1细菌室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一本指导日常工作、简明扼要的操作手册,并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和修改。

2.2.2细菌室应准备一些细菌学参考书,解决某些少见的菌种的分离鉴定,判断细菌的致病性及向临床医生解释结果时用。

3、设备质量控制

3.1温箱、冰箱每日工作开始,在打开温箱或冰箱等控温设备前,以及下午下班前须观察当时设备的温度并记录。

3.2高压灭菌器须定期检查灭菌器的灭菌效果,至少每月1次。测试方法可用留点温度计或嗜热芽孢菌等,并定期维修。

3.3生物安全柜新安装必须由生产厂家提供安装检测报告,以后每年必须检测一次,若须更换滤网,须由专门技术人员进行,并提供检测报告。工作时检测气流、紫外灯正常与否,可用营养琼脂检测空气中细菌的沉降数,紫外线必须有使用记录,每3个月检查一次性能3.4接种环要求长5-8cm,环直径约3mm;接种针长5-8cm。

3.5显微镜应做好常规的清洁和保养。所有的技术人员必须对显微镜的对光、应用和清洁正确步骤掌握。

3.6细菌鉴定仪应及时更新系统操作软件。定期清浩仪器的探测部位,并用标准模板进行校正,必要时按照菌株对每批号的鉴定卡、条、板进行一次测定,并核对每个反应和药敏试验的结果。

4.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每批培养基应有配制记录,并对不同性能的培养基要用以知特性的、稳定的标准菌株进行测定并记录,符合要求方可应用。

培养基的一般质量控制

     

  项目检测标准检测频率
(1)外观液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含指示剂的培养基各种培养基都应有名称、标记和制备日期

颜色、透明度、失水情况无菌落、不干裂无菌、颜色符合要求

 每周
 (2)平板深度一般培养基3mm

   MH为4-6mm

每批
(3)双糖斜面底层与斜面之间至少有1cm的直立段,长度不得过2/3试管,不可干裂每批
(4)无菌试验

经病压灭菌后的培养基无菌分装的试管或平板

选择性培养基

随机取10个,放35度孵箱24h无菌每批
(5)硬度试验

固体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

划线接种应无碎裂

穿刺接种后能区分有动力或无

每批
   

     监控常规培养基及试剂的菌种

培养基 阳性(或生长)阴性(或不生长)监测频率
第一套:A(每月一次)
赖氨酸脱酶

鸟氮酸脱羧酶

精氨酸双水解酶       

靛基质

v - p

橼酸盐(西蒙氏)

苯丙氨酸脱氨酶

葡萄糖O-F

氧化

发酵

不活动

盐还原

氧化酶

触酶

胆汁一七叶酸

丙二酸盐

尿素

动力

迟缓爱德华菌

产气肠杆菌

阴沟肠杆菌

大肠埃希氏菌 

阴沟肠杆菌

产气肠杆菌

雷氏变形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大肠埃希氏菌

洛非氏不动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金黄色葡萄球菌

粪链球菌

产气肠杆菌

雷极氏变形杆菌(快)

肺炎克雷伯氏菌(慢)

大肠埃希氏菌

          

    

弗氏构橼酸菌

弗氏构橡酸菌

普通变形杆菌

阴沟肠杆菌

大肠埃希氏菌

迟缓爱德华菌

弗氏枸橼酸菌

洛菲氏不动杆菌

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

化脓性链球菌

化脓性链球菌

迟缓爱德华菌

大肠埃希氏菌

肺炎克雷伯氏菌

每批
第二套:B(每批一次)
巧克力球脂(HN)     

羊血琼脂平板

麦康凯

双糖铁培养基

营养琼脂

流感血杆菌

化脓性链球菌(小菌落)

肺炎链球菌(中等菌落)

大肠埃希氏菌(粉红菌落)

奇异变形杆菌(无色菌落)

金黄色葡萄球菌

每批
5.试剂、染色液的质量控制

试剂的质量控制

     

试剂阳性控制菌种

          

阴性控制菌监测频率

氧化酶

铜绿假单胞菌ATCC 2 7 8 5 3

 金黄葡萄球菌          

大肠埃希氏面

ATCC 2 5 9 2 2

每次
凝固酶表皮葡萄球菌每次
杆菌肽纸片A群链球菌 B群链球菌每次
Optochin纸片肺炎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每次
  

染色液的质量控制

染色液阳性控制菌种阴性控制菌监测频率
革兰氏染色液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 2 5 9 2 3大肠埃希氏菌ATCC 2 5 9 2 2每天
萋纳抗酸染液TB阳性的痰液不作每次
鞭毛染色液普通变形杆菌福氏志贺氏每次
6、药敏试验的质量控制

   琼脂扩散法为药敏试验直接测定抑菌环直径。参考菌株分别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和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由于有很多因素均能影响药敏试验扩散法的结果,因此对以下每一可变因素均应按要求加以控制:

6.1培养基的成分、PH及深度:成分为水解烙蛋白琼脂:PH为7.2+0.1;深度为4mm,一只9cm直径的平板约需25ml培养基。

6.2抗生素纸片含量及有效期:库存的抗生素纸片储存在20度,小量使用抗生素纸片密封后存放于冰箱的冰格内。使用时取出,放置室温平衡后再开启。

6.3菌落浓度:挑取分纯的菌落5-10个移种于合适的液体培养基,35度46h后,校正菌液浓度与标准0.5麦氏比浊管相同为止。

6.4将菌液均匀的涂好,每只9cm平极至多贴7张纸片,测试平板最多两只叠在一起,不得过多,量取抑菌环用毫米尺。

6.5参考菌种的抑菌环质量控制标准是:药物对该菌株的排菌环直径平均值+2标准差:简明的说:将这个指标换算成抑菌环直径质量控制允许范围。实验室连续30次监测的结果允许最多3次超过质量控制范围,并且这3次失控不应该连续出现。如超出围,成查明误差原因并予以纠正。

6.6质控菌株: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大肠埃希氏菌ATCC35218(用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等。

6.7质控测定次数:每批新的M-H琼脂和含药纸片必须用质控菌株进行检测。每大与临床标本一起测定质控菌株以监控整个过程, NCCLS规定只有在符合以下条件时才可减少测定次数:

     与常规标本一起连续测定质控菌株30日。

     每种药物与相应的每种细菌的30个抑菌环直径(3个结果超出规定范围)。

     达到以上要求以后,可执行每周一次检测。如发现有一个不符合的结果,应立即寻找原因,如果发现诸如质控菌错误、含药纸片种类错误或标准菌种被污染等明显的错误,加以纠正后重新测定:如果不能发现原因,则须立即该为每日检测,直至问题解决。

6.8纸片扩散法常见结果失控的错误原因:质控结果记录错误;量读数错误;标准菌株被污染或其他改变;接种的菌悬液浓度不当;麦氏浊度标准管未摇匀或已过期失效;卿育温度或气体环境不正确;MH培养基质量问题;含药纸片失效。

文档

临床细菌学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

临床细菌学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1、质量的概念和质量保证影响检验结果质量的因素很多,实验过程中,仪器、试剂和操作等均会引起试验结果的误差,衡量检验结果的质量常用准确度和精确度,或特异性和灵敏度。具体采用哪一种指标应根据实验的性质决定,目前临床细菌学检验的工作内容大致有3类,衡量起质量的技术指标不完全相同。第一类是检出细菌的实验,包括标本直接涂片检查和细菌分离培养。现代的细菌感染,混合菌较常见,一份标本中,会有2种以上细菌存在。无论标本直接涂片还是分离培养,检验结果必须如实反映感染病灶中细菌的真实情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