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7篇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7:31:16
文档

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7篇

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7篇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篇1教学目的: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教学过程:一、导入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
推荐度:
导读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7篇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篇1教学目的: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教学过程:一、导入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
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7篇

    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篇1 

    教学目的: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教学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二、主要内容 

    (一)你对法律知多少: 

    1、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未成年人保》《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旷课、夜不归宿,参与或者变相,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 

    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未成年人保》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分别做出了一些禁止性规定,中学生不应当违反这些规定。要自觉做到:不吸烟、酗酒、流浪、聚赌、吸毒,不弃学经商、从工,不进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看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书刊、录象,不侵害其他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未成年学生的自主的意识是很可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如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如果连教师、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观看一个动画,主要内容是:一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因为害怕第二天的家长会很晚才回到家。回家之后父亲知道他成绩很差就辱骂他,逼得他与父亲顶撞之后离家出走。 

    请大家思考:你是怎样看待故事中的父子俩的做法的?(讨论) 

    (三)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应该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依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律的尊严。 

    案例:小周家住湖北农村,是六年级学生。19__年月11月3日,在骑车回校途中,不慎将8岁女孩小雷撞倒在地致伤,雷家要求周家赔偿,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雷家到镇派出所报案,要求周家赔偿损失。派出所召集双方家长调解未成,于是派人到学校将小周带回了派出所拘留。周母到派出所要求放人,派出所答复,必须交纳1000元才放人。周家因家穷被迫四处筹钱,但仍不够钱,被迫写下欠条,之后,派出所才放出小周。小周回家后,越想越不服,联想起在学校学的法律知识,决定讨一个说法。于是小周向当地递交起诉状,经审理后,认为派出所行为是违法行为,必须退还周家交纳的钱。小周终于依法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四)学会断案:案例.父母不让孩子上学违法吗? 

    村民赵某家有一子一女,均达到法定入学年龄。但赵某有重男轻女思想,仅让其九岁的儿子上学,其女儿则被留在家里帮助干活。村委会干部多次劝说赵某将女儿送到学校去读书,均被赵某以自家的事不用他人来管而拒绝。你认为赵某的做法是否违法?答案:违法 

    (五)社会实践 

    结合相关内容,到当地派出所、少年法庭或少年犯管教所作一次社会调查。 

    调查内容:近年当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情况;未成年人违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应吸取什么教训。并在班上进行交流。 

    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法?知道守法的重要性。 

    2.了解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法。 

    3.树立做守法小公民的决心。 

    教学难点: 

    本课概念性的东西比较多,较为抽象,学生掌握起来有难度。 

    解决方法: 

    多设计游戏教学,寓教于乐。 

    教学过程: 

    一、合作学习:什么是法? 

    问题:我们做事都要有一个规矩,这个规矩就是“法”。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活动有了法则就能顺利进行? 

    交流:做游戏时候,要有规则。 人多拥挤时,要排队。 

    小结:是的活动有了法则就能顺利进行。“法”能很好地保护我们每个人的利益。 

    二、采访专家:了解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法。 

    1、记者采访: 

    专家:校法制副校长:孟昭华指导员 校法律顾问:张琴律师 

    记者:学生们自由发问自己心中一切有关法律问题的疑惑,由专家们进行针对性的普法宣传。 

    2、总结宣传:由专家总结介绍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法。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有关父母对于子女的抚养与教育义务的相关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相关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法》 

    三、模拟法庭:导行。 

    环境布置:模拟法庭,设审判长、审判员、员、陪审团。 

    审判专题: 

    1、事关(教育重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怎么生活(宣传重点:离异且不生活在一起的父或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与教育的义务。) 

    3、外号的烦恼(教育重点:这种行为是错误的,情况严重时有可能触犯法律,受到制裁。) 

    四、讨论总结:争做“守法小公民” 

    讨论的第一个方面:守法好处多。 

    讨论的第二个方面:我们还可以在那些方面做到:更好地遵守法律? 

    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篇3 

    活动内容: 

    预防陌生人。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育幼儿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准备 

    1、图片1幅。 

    2、课件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内容。 

    (一)这是谁?你认识他吗?我们把自己不认识、不熟悉的人称为陌生人。 

    (二)观看课件,提问幼儿:一画面中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小姐姐为什么摆手? 

    (三)教师进行小结:小姐姐不要陌生人的东西,她怕陌生人会伤害她。 

    二、学习儿歌《陌生人》。 

    (四)告诉幼儿老师有一首关于《陌生人》的儿歌,请大家一起欣赏。㈡教幼儿学习这首儿歌,鼓励小朋友把这首儿歌说给小弟弟、小妹妹听。 

    三、引导幼儿讨论。 

    陌生人为什么会送礼物个小朋友?我们为什么不要陌生人的东西? 

    引导幼儿展开讨论,让幼儿知道陌生人给小朋友礼物是有目的的,有的想骗小朋友离开妈妈、爸爸;有的想骗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偷他家的东西。教育幼儿不要被陌生人送的礼物迷惑,而上当受骗。 

    附儿歌:陌生人。 

    陌生人给吃的,我不要陌生人领我走,我不去,陌生人送礼物,我不要,陌生人来敲们,我不开 

    幼儿园法制教育教案40篇第3部分 

    活动目标: 

    1、在参加活动中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在家庭环境中活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根据已有经验,在木偶表演中,发现他人活动的危险,并积极为他们提出安全建议。 

    活动准备: 

    1、事先与住在幼儿园附近的幼儿家长联系。 

    2、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木偶。 

    3、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带幼儿参加真实的家庭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一个小朋友家做客,你们想去吗? 

    2、幼儿观察客厅,了解在客厅的安全注意点。 

    (1)观察客厅,熟悉客厅中的摆放。 

    教师:我们先来到他们家的客厅,发现客厅中存在的危险。 

    (2)引导幼儿观看木偶表演,发现客厅存在的危险。 

    ①教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小弟弟和小妹妹在干什么? 

    ②教师才做玩偶表演:小女孩被小椅子绊倒,小男孩的脚踢到电视柜下面的尖角上。 

    ③教师:小妹妹被绊倒疼不疼呀?怎样走路才不会被绊倒呢?小弟弟的脚踢到了哪里?他的脚会感觉怎么样? 

    3、引导幼儿观察餐厅,知道在餐厅中的安全注意点。 

    (1)引导幼儿观察餐厅,了解餐厅中的物品摆放 

    (2)引导幼儿观看玩偶表演,发现餐厅中存在的危险。 

    4、引导幼儿观察卧室,知道在卧室中的安全注意点。 

    (1)引导幼儿观察卧室,了解卧室中的物品摆放。 

    (2)引导幼儿观看玩偶表演,发现卧室中存在的危险。 

    5、观看教学挂图引导幼儿总结,结束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去做客,发现了小弟弟和小妹妹的危险,我们还帮助了他们。那我们在家的时候呀注意些什么呢? 

    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领悟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表达方法。 

    3、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 

    4、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第五条、三十一条、三十二条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感悟文章的野性美,领悟的写作方法。 

    2、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法制教育,增强保护野生动物意识。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介绍资料 

    1、激趣导入:张家界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武陵山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具有雄、奇、险、秀的特点。总面积约360平方公里。数以千计的石峰危岩平地拔起,形态各异,亭亭玉立。峰上奇松挺拔,灌木丛生,时有云雾蒙绕,景色神奇。区内山奇水秀,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索溪峪便是其中的一个景区。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游览“索溪峪”。 

    2、板书课题,质疑: 

    “野”为什么要加上引号?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野”的?是用什么方法来具体描写索溪峪的“野”的? 

    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疑 

    1、师导入:下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随着的描述,沿着的足迹去看看索溪峪,一起去享受索溪峪给我们的快乐。自读思考: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索溪峪的“野”? 

    出示要求: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边读边想,课文通过哪几方面写出索溪峪的“野”?在书本上找出来,用笔做符号。 

    学生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初步感悟表达方法。 

    2、检查预习,理清思路 

    ⑴读准字音,扫清障碍。 

    出示词语:断壁悬崖、拔地而起、磅礴、千峰万仞、绵亘蜿蜒、浩气长舒、随心所欲、不拘一格、横拦绿水、敢弄倩影、旁逸斜出、崛起、巍巍斜山、窈窕淑女、怦怦直跳 

    ⑵理解词语 

    猜词游戏。 

    形容山延续不断,弯弯曲曲地延伸。(绵亘蜿蜒) 

    古时八尺或七尺叫一仞。形容山多而高。(千峰万仞) 

    气势宏伟、盛大的样子。(磅礴) 

    面目秀丽,姿态优美的女子。(窈窕淑女) 

    ⑶检查读文,指名读,思考:课文从哪几方面写出索溪峪的野 

    ⑷学生汇报并板书:山野、水野、野物野、人野。 

    ⑸师:在文中哪些找到答案的画一画、读一读。想想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总起句)再看一看,开头和结尾,你发现了什么(总—分—总结构) 

    三、精读课文,谈“野”论野 

    ①赏析“山是野的。” 

    a齐读这一段,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描述“山是野的”这个特点的?课文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是一种惊险的美。是一种磅礴的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先概括特点再具体描写。) 

    b赏析句子:“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使人望而生畏。什么‘一线天’,什么‘百丈峡’,听着名字就让人胆颤。” 

    你从哪些词语当中感受到了一种惊险的美?(板书:拔地而起、摇摇晃晃、望而生畏、胆颤) 

    c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一种惊险的美?(一线天、百丈峡,它们的名字听着也让人觉得害怕。) 

    d有感情朗读,读出你的惊讶,读出你的赞叹,并谈谈自己的收获。 

    ②赏析“水是野的。” 

    a让我们跟着摄像师的镜头,来领略索溪峪水的野吧! 

    b赏析句子“索溪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蹦跳而出的野孩子”给人活泼、灵动之感,把索溪峪想象成“野孩子”,十分传神地写出了索溪峪的“野”。它或“奔跑”,或“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闹”,十分调皮、可爱。也从侧面表达出了行走在曲折起伏的索溪边的游人们轻松愉快的心情。 

    这一段中,还有哪些奇特的想象?(索溪峪是一个野孩子,山路是它的哥哥,树木是它的大叔,石头是它的弟弟。) 

    C赛读,读出索溪的趣。 

    ③赏析“山上的野物是‘野’的。”和“游人也‘野’了起来。” 

    a快速朗读,想想“野”加引号的含义。 

    b赏析句子“人们,在这山水中返朴归真了。”“返朴归真”是什么意思?(“返朴归真”的意思是去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 

    课文中怎样写猴子与游人的“返朴归真”?乘机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教育》。我们能去惩罚那只调皮的小猴子吗? 

    第5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义务,对侵占或者破坏野生动物资 

    源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第三十一条: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依照关于惩治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 

    贵、濒危野生动犯罪的补充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法规定,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猎捕野生动 

    物的,由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收猎获物、猎捕工具和违法所得,处以罚款;情节严重、 

    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4)仔细观察文章各段的写法,说说在谋篇布局上采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先概括特点,再具体描写。) 

    四、再读全文,探“野”品“野” 

    ①探究课题:现在大家明白没有,题目中的“野”为什么要加引号了吗?(学生谈,体会意在强调索溪峪的美与众不同,它是没有经过人工雕琢、修饰的,是纯天然的自然美。) 

    ②摘抄或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板书设计 

    保护野生动物 

    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懂得生命的价值,警惕不法侵害,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勇气和信心;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确立法律观念,尊重规则,尊重权利。 

    (2)能力目标: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掌握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学会运用自己的智慧,机智勇敢地与侵害行为作斗争,增强与违法行为作斗争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提高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自我防范能力,增强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3)认知目标:帮助学生认识一些不法侵害和意外险情的情形,提高防范侵害的警惕性;善于运用智慧保护自己,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 

    用智慧保护自己。 

    教学难点: 

    提高警惕是防范侵害的前提。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导课 

    二、新授同学们,下面听老师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小丽通过网上聊天,认识了阿林,并且很快地介绍自己的真实情况。阿林约小丽去公园玩,小丽应邀了。 

    师:根据你们的猜测和想象,你说他俩会怎样? 

    (一)提高警惕过渡:刚才大家对小丽的遭遇作了很多猜测,那么究竟小丽的遭遇是怎样的呢?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事情的进展。 

    1、播放影片 

    2、师:小丽这么轻易落入魔掌的原因是什么呢? 

    师小结:通过大家的分析,我们形成共识:小丽落入魔掌的原因在于思想上没有高度的警惕,轻信网友。(板书:警惕) 

    3、师:我们在网上交友要注意什么问题呢?(课件出示) 

    a、活动:小组讨论 

    b、指名汇报教师归纳:总的来说,网络世界就像一个万花筒,青少年要提高警惕性;同样,社会犹如网络世界,即绚丽多彩,又存在着一些丑陋肮脏的东西,我们同样要提高警惕,正如谚语所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二)用智慧保护自己过渡:由于小丽在思想上没有提高警惕,落入了魔掌,现在她非常后悔,向我们发出了求助。同学们,请你帮小丽想想办法: 

    1、小组活动 

    2、指名汇报 

    3、(播放影片)我们来看小丽是怎样逃脱的。(板书:智慧) 

    4、师: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根据环境和情况不同,办法也不同。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断录像。(出示录像) 

    5、师:老师这里有一份材料,你们觉得他做法可取吗?(出示:一个生命随风而去) 

    师:遭遇不法分子侵害,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当然要勇敢地同其博斗,力量悬殊大的,可以采取灵活的方法及脱身。两害相权取其轻,保住最大利益。 

    师:我们是否就这样宽恕、姑息他们?那该怎么办?(板书:法律) 

    6、介绍《未成年人保》《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三、拓展 

    1、你有遭遇过不法侵害的经历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为该怎么做?(出示课件) 

    2、师总结:(出示课件)通过今天的学习,使大家懂得,在不法侵害发生前,我们要提高警惕,在不法侵害发生时,要用智慧保护自己,在不法侵害发生后,要用法律保护自己。只有我们多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本领,积极地去保卫自己的平安,大家才能平安地学习,平安地生活,平安地成长! 

    3、播放音乐,齐读儿诗 

    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篇6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2)了解水污染问题,形成节水和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研究,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状况,学会用辩证的方法来看问题,形成节水和爱水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水资源的丰富与有限。 

    (2)、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相关的法律知识。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 

    1、材料的整理与分析及探究活动的开展; 

    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每天都要用水,要喝水,你能说出水对于我们人类有哪些用途吗? 

    2、假如没有水,你想世界将是什么样? 

    二、探究新知 

    [自主学习]水对我们来说如此重要,我们人类拥有的水资源状况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8—P70页,并完成测试内容。 

    [交流讨论]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对水资源有了初步的认识,请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进行交流并回答下列问题。 

    1、浩瀚的海洋不仅繁衍着无数水生生物,还蕴藏着丰富的化学 

    资源,请谈谈有关海水的成分及应用前景方面的知识? 

    2、你如何看待人类拥有的水资源很多,但人类不久将出现水危机? 

    3、阅读课本第70页图4- 

    4、图4-5及水资源紧缺指标 

    说一说你获得哪些信息? 

    [归纳板书]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既丰富又短缺 

    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水球”。 

    2、淡水资源极度缺乏,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冰川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难以利用,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30.4%,即1、07×1016m3。 

    3、我国属于严重缺水国家 

    [问题与思考]我们知道,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爱护水资源。我们如何保护水资源?[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0—P71页,并完成测试内容: 

    [交流讨论]通过刚才的阅读,同学们对爱护水资源有了初步的认识,请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对下列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并回答。 

    1、如右图是我国的“节水标志”,谈谈你对这一标志的理解及由此获得的启示。 

    2、关于节约用水,你有哪些妙招? 

    3、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说一说:在防治水体污染方面,你有哪些合理化建议?[归纳板书] 

    二、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 

    2、防治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的来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问题与思考]防止水体污染只靠宣传,力度够吗?还应该采取什么手段呢? 

    [讲解]为了使整个社会形成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好风尚,我国于198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8年7月1日在全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国将走上依法治水的轨道。谁一旦违法,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三、课堂练习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布置 

    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篇7 

    一、教学内容:当前暴力犯罪突出,团体犯罪严重,各种社会团体因素对当前中小学生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本节课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遇到某些情况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五:教学过程: 

    1、引言:同学们都有十一、二岁了,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没减,面对这个沉重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深思呢?? 

    2、阐述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1)犯罪呈低龄化趋势 

    (2)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突出 

    (3)在校学生作案逐年递增 

    (4)犯罪的类型复杂 

    3、学生讨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4、总结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1)社会的因素 

    (2)家庭的因素 

    (3)学生的心理因素 

    5、相互交流 

    学生与主持人对某一案例,一起讨论,各抒己见 

    6、布置作业 

    本周大家就本节班会课写一篇周记,谈谈自己应如何做一个知法守法的青少年。 

     

文档

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7篇

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7篇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篇1教学目的: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教学过程:一、导入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