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课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7:29:42
文档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课例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课例发表时间:2020-12-28T07:59:31.315Z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17期作者:王晶[导读]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的运用。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300000摘要:阐述“六要素”整合下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以及语篇研读的角度。结合教学实例,分析如何基于语篇分析及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高中英语阅读课活动,指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在研读语篇的基础上,从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迁移创新类活动这
推荐度:
导读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课例发表时间:2020-12-28T07:59:31.315Z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17期作者:王晶[导读]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的运用。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300000摘要:阐述“六要素”整合下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以及语篇研读的角度。结合教学实例,分析如何基于语篇分析及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高中英语阅读课活动,指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在研读语篇的基础上,从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迁移创新类活动这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课例

发表时间:2020-12-28T07:59:31.315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17期作者:王晶

[导读] 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的运用。

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300000

摘要:阐述“六要素”整合下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以及语篇研读的角度。结合教学实例,分析如何基于语篇分析及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高中英语阅读课活动,指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在研读语篇的基础上,从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迁移创新类活动这三个层次进行教学设计,并在每个层次的活动中有机融入“六要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语篇研读核心素养

一、英语学习活动观与语篇研读

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的运用。

语篇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资源。研读语篇就是对语篇的主题、内容、文体结构、语言特点、作者观点等进入深入的解读。英语课标建议教师在研读语篇时需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第一,语篇的主题和内容是什么?即What 的问题;第二,语篇的深层涵义是什么?即Why的问题;第三,语篇具有什么样的问题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即How的问题。

二、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游记类语篇阅读教学实践

1.语篇研读。主题语境:人与社会——旅游与文化。语篇类型:三峡游记“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语篇研读:What该文是一篇游记,介绍了一名外籍教师乘船游览三峡的旅行。Why从外籍人士的视角以游记的形式介绍三峡风光,作者的外籍身份,为跨文化交际做了一定的铺垫,可以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介绍中国的自然人文风光,为什么要借外籍人士?是否为了避免过分吹捧之嫌?树立学生传播中国文化的意识?感受中西文化差异?How该文是一篇典型的游记,其明线是按照时间、路线、见闻、感受的线索展开,通过外籍教师亲历三峡的见闻感受呈现此次旅行;暗线则是对三峡主要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的介绍,使读者了解三峡风光的特点。

2.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长江流域的基本地理知识,对长江三峡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三峡风光的特点认识比较缺乏,更不甚了解三峡沿途的人文景观。另外,学生或多或少都有外出旅游的经历,但在用英语来描述旅行的见闻感受方面并没有经过太多训练,因此学生对游记这样的语篇应该有比较浓厚的探究兴趣。

3.教学目标。基于对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一文的研读和学情的分析,根据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本堂课的目标设定为在旅游与文化这个主题的引领下,依托游记语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实现学习活动观中的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类和迁移创新类三个层次的思维活动目标。学生在学习完本篇游记后,应该能够:(1)获取、梳理、描述有关三峡之旅的事实性信息(所到之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2)归纳、总结三峡风光的特点;(3)提炼出有关游记的语篇知识,即结构化知识和写作手法,并对该文本做出自己的评价;

(4)设计一条新的三峡游览路线,体现跨文化意识和本土文化特色,并为它撰写一篇游记。

4.教学流程

(1)学习理解类活动

Step1: 围绕主题创设语境,激活原有认知。①教师创设情境,熟悉主题,铺垫语言:教师展示自己游览海河的照片,用课文中的新词描述自己的海河之旅,帮助学生在情境中认知和理解新词汇;②头脑风暴,激活已知。学生基于自己的经历和常识,并且根据课文标题来预测三峡游记中可能会提到的内容。【设计意图】通过设问激活学生已有认知,让学生置身于游记的语境当中,思考如何表达旅途中的见闻感受。关注题目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预测文本内容并阐述理由,从而在语境中激活与trip和the Three Gorges 相关的词汇。

Step2: 概括、梳理、整合信息。①学生第一遍阅读课本,通过快速浏览,核对是否与预测内容相符,概括并梳理该游记的主要事实性信息;②学生第二遍阅读课文,分组绘制出作者的三峡游览线路图,标记出游览过程中经过的所到之处和见闻感受;③学生第三遍阅读课文,学生圈出游览过程中的亮点部分,并提炼概括三峡风光的特点,进一步完善结构图。【设计意图】第一遍阅读给学生的时间较短,让学生带着问题整体感知文本主要内容;第二遍阅读留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为小组合作绘制旅行线路图,梳理细节信息做好准备;第三遍阅读,学生需要进行更精细的阅读,对梳理好的信息进行整合。

(2)应用实践类活动

Step3: 实践与内化所获得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学生在熟悉了文章的脉络和语言表达基础上,采取两人对话形式,模拟作者游览三峡的场景,内化所学语言和结构知识。【设计意图】用近似于复述课文的形式,检查学生对语言知识和篇章结构的内化情况。

Step4: 基于主题与内容进行分析与预测,表达个人观点。①学生结合正文前作者身份的介绍,讨论交流作者为什么会选择这条旅行线路,属于深度游览还是浅度游览?②学生根据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预测下文可能会谈论什么。【设计意图】学生基于作者身份和个人生活经验,跳出文本来思考作者选择这条路线的心理动机,并对此条旅游线路做出自己的评价,为后面的迁移创新类活动做好铺垫。文本对三峡大坝一笔带过,让学生预测下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3)迁移创新类活动

Step5: 分析评价语篇的意义与形式。①学生对这篇游记进行评价:读完这篇游记,对三峡之旅的哪些部分印象颇深,并心生向往?并阐述原因;②学生分析并讨论游记的写作手法,一般性的事实性信息与感性认识的比重如何分配。【设计意图】试图引导学生分析和欣赏游记的文体特征和语言特点,加深语篇知识的学习,通过高阶思维的培养,为学生自己撰写游记做好铺垫。

Step6: 在新的语境中开展想象与创造,语用所学语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①创设情境:假如这位外籍教师对首次的三峡之旅感到意犹未尽,邀请你一同再游三峡,你会设计出一条怎样的体现中国文化和地理概况的旅行路线,并阐述原因。学生分小组讨论,各自发表意见。每组选出一个大家都认同的方案;②根据自己的方案,生成一篇配有美图和文字的游记,介绍你们的三峡之旅。【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汇中,实现迁移和创新,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并彰显本土文化特色。课后作业需要学生借助网络资源,将讨论结果生成美文,升华本课堂的主题意义,在实现学科的育人目标。

三、教学反思

第一,教师只有立足教学实际,基于语篇研读和学情分析制定出复合学生认知规律,体现英语学习活动观三个思维层次的教学目标,才能保证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的有效性;第二,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指导下,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融合课程内容的六要素,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有机融合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小组在小组活动中完成信息整合、意义探究和交流表达;第三,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评三个方面,在开展指向核心素养的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评价与教和学之间的关系,课堂评价活动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为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以发现学生中的学习中的问题,并提供及时帮助与反馈,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开展学习。在中学英语游记类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步骤的实施等方面体现新课标的课程理念,关注学科的育人目的,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深入研读语篇的前提下,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要求,设计出情境化、问题化和活动化地教学设计,才能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深度互动,让学生对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并利用内化的知识在新的情境当中解决问题,达到知行合一的育人目的。参考文献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文档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课例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课例发表时间:2020-12-28T07:59:31.315Z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17期作者:王晶[导读]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的运用。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300000摘要:阐述“六要素”整合下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以及语篇研读的角度。结合教学实例,分析如何基于语篇分析及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高中英语阅读课活动,指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在研读语篇的基础上,从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迁移创新类活动这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