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P&CPK
1、管制圖
1.規格範圍與管制範圍(Spec.Range and Control Range)
將完工產品的某些品檢項目 (如長度、寬度、厚度、直徑…等)按批次抽樣,並求得各樣本的平均值(X)。後依統計方法加以整理,並按品質規範(Soecification簡稱Spec,是指有系統而完整的三份品檢文件;至於要指某一項允收的數據時,則謂之”規格”),定出能否出貨的規格上限(USL,Upper Spec Level),與規格下限(LSL,Lower Spec Level),用以執行統計品管(SQC)。
為了確實有把握使品質通關,產品在製程中(In Process)即應嚴加監管。對每一製程的各種技術特性(如溫、、電壓…等等,須定時由生產線上取樣檢,紀錄讀值(如X1、X2、X3…),算出平均值(X)及標準差(σ),並定出管制上限(UCL,Upper Control Level,X÷3σ)及管制下限(LCL,Lower Control Limit,X-3σ),然後將各讀值描點連線做成管制圖。管理者必須使製程中的”管制範圍”要比出貨的”規格範圍”在圖上處於更窄的區域中,才能避免完工時所可能出現”超規”(Over Spec)或”離規”(Off Spec)的煩惱,而能預期產品有更好的品質。這就是近年來SPC(Statistic Process Control)”統計製程管理”,廣受青睞且灸手可熱的背景。
2.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
此處不談出貨產品的檢驗,而只討論製程的管制。由上文所提到的定時讀取的X1、X2、X3…,在取得足夠的樣本數之後,即可求得各樣本的算數平均值(X):
此處取樣需遵守ㄉ原則:
X=x1+x2+x3+…..+xn ●n需在25個以上
| N |
●不刻意取好ㄉ
然後求出各樣本值與平均值(X)的”偏差”(X1-X,X2-X,X3- X…此偏差值有正、有負),再算出各”偏差”值的平方和(消去負值的影響)與其算數平均值以及開方根值,就可得到”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以σ代,讀做Sigma,也就是求出各”偏差”值的”RMS”均方根”數值:
由此可之各單獨樣本是隨時在變動ㄉ,也就表示是會變動ㄉ.
| (X1-X)2+ | (X1-X)2+(X1-X)2+ | ………..…… | (X1-X)2 | ||||
| σ= | N | ||||||
在未能根據長期經驗,不斷修正改進,而得到更合理的”管制界限”之前,一般而言,管制圖是以初次取樣統計的平均值(X ),再加上3個標準差(σ)當成管制上限(UCL)的數值,以X減去3個σ當成管制下限(LCL)。這種按常態分配的原理,各數值應以”平均值X”為中心(C.L Center Line),以取樣時間的先後而上下前後出現在管制圖中。並由其出現機率而畫成常態分配的鐘形曲線,以方便下文的討論。如此經過一段時間的試用後,才根據經驗修正而成為更加合情合理的公司內部管制範圍,並對單獨”超限”的樣本進行追蹤處理。下圖即為具有”規格界限”及管制界限”的管制圖及鐘形曲線圖。
| USL | |||||||||||||||||||
| -3σ | UCL | ||||||||||||||||||
| -2σ | |||||||||||||||||||
| -1σ | |||||||||||||||||||
| OL | |||||||||||||||||||
| -1σ | |||||||||||||||||||
| -2σ | LCL | ||||||||||||||||||
| LSL | -3σ | ||||||||||||||||||
2、制程能力指數 Capibility of Process,CP Index
所謂”制程能力”,是指在製造過程中對各種技術”列管參數”的管制能力。這種能力是否可將製程最大的變異範圍(即UCL與LCL間的寬度,仍控制在客戶的規格範圍之內 (即USL及LSL間的寬度),而不致有off Spec.的情形發生,就是CP Index欲表達的內容。簡單的說CP就是客戶的”規格範圍”與自已的”技術能力範圍”(或”管制範圍”)二者的比值。若以數學式表示,即為:
| Spec.Width USL-LSL USL-LSL USL-LSL |
由式中可知當所求得CP值愈大時,即表示製程預期符合客戶規格的能力愈強。通常將CP值分為四級:
A級:CP≧1.33,表示技術管理能力已很好,應繼續維持。
B級:1.33>CP≧1.00,表示技術管理能力較免強,應提升至A級。
C級:1.00>CP≧0.83,表示技術管理能力已很差,應立即改善。
D級:0.83>CP,表示應採緊急措施及全面檢討,或必要時停工。
〔註〕CP在一般文獻上皆用以代表Capability Potential Index,或指Capability of Precision。
3、製程能力管理指數Cpk Index
〔註〕此為筆者之暫譯,業界高手指教。又品管大師J.Juran在某1988年第四版的”Quality Control Handbook”,稱Pck為”Perfarmance Index”,一時尚找不出合適的譯名,暫譯為”製程能力管理指數”。
在未討論Cpk Index之前,先來討論兩個符號CPL及CPU
●CPU是指客戶規格上限值(USL),與其規格中心值μ之間的偏差數,對管制圖上半邊製程管制範圍之比值,即:
| USL-u USL-u |
●CPL是指客戶規格平均中心值μ與某規格下限值(LSL)兩者之差數,對管制圖下半邊製程管制範圍之比值,即:
| u-LSL u-LSL |
●所謂CPK Index,就是說在雙邊規格(Bilaterial Spec指所用的允收規格兼具上下限時,其CPL及CPU都在最小的狀態下的CP值,即
CPK=CP(1-K)┼Min(CPU,CPL)
其(1-K)是表示管制中心值(X)與規規中心值(μ)若未能重合時,其X”離心 “倒底有多遠,其間差距的一種表達函數,即:
| nominal-u X-u |
故當與u重何時,k=0;於是cp=cpK
4、CP及CPK的詮釋
1.簡單的說”CP”此一”製程能力指數”是指”技術能力”而言,取決於客戶的規格界限(Spec Limit)及本身製程的標準差(σ)。至於”CPK”此進一步的製程準心能力指數”是指在原來的”技術能力”之外再加上”管理能力”二者綜合的結果,以達到客戶所期望的規格中心值(μ)。是由客戶的規格界限、本身的製程管制界限、標準差、及管制中心值(X)與規格中心 (μ)所共同決定,也就是說準心能力不但可使產品符合客戶規格,而且還能使品質更接近規格的中心值。
*請參考CpK附圖,圖 2
2.這裡有一個不太恰當的粗淺例子,那就是將客戶的規格當成鞋子,自已製程的變異或管制範圍可譬喻成腳,能夠穿進鞋子,就表示CP已經不錯,若腳愈小(CP愈好)愈能穿在鞋子正中心處,則又表示CPK也愈好。
3.若再比方成射箭時,則又可能更接近CP及CPK的。當箭落在各靶環中而得分時,則表示CP值已經不錯,若還能儘量射近紅心時,當然CPK就愈好了,所以可將整個方型靶板當成客戶的規格,最外一圈靶環當成本身的管制範圍(環應比板小),那麼控制著箭點跟靶心“距離”遠近的能力,應該就可以表達CPK了。
4.客戶的Spec可能會改變,故CP及CPK兩數值長時期也會變動。但在短時間製程上,對決策者將極具參考價值。老板們可以在做出決策之前認真對CP及 CPK加以考慮,將可使結果更為理想。下述三個例子即為CP與CPK之用途:
●業務人員已瞭解到本身對甲客戶的CP及 CPK,若發現乙客戶的Spec較鬆時,則對乙的良品率必大幅提高,利潤的空間也因而更大,既使降價求售還能比別人賺錢。
●當生管人貴可預計出貨時的良品率,將可調整發料及交期,以最合理的成本因應客戶的需求。
●管理者知道供應商的CP及 CPK後,將可預先比較出設備的優劣,及供應商本身的良莠,甚至可以看出自已公司日夜班或各單位品質的瑕疵等。
5.以下將CP及CPK二數值在共同使用時,可看出對出貨良品率所代表的意義,並以實際百分比列表於下:
表1. CP值及CPK值所共同代表良品率
| CP值→ | 0.33 | 0.5 | 0.66 | 1.00 | 1.33 | 1.66 | 2.00 | |
| CPK 值 ↓ | 0.33 0.50 0.66 1.00 1.33 1.66 2.00 | 88% | 82% 87% | 84.0% 92.7% 95.4% | 84.13% 93.32% 97.39% 99.73% | 84.130% 93.320% 97.720% 99.865% 99.994% | 94.1300% 93.3200% 97.7200% 99.8650% 99.9968% 99.9999% | 84.12997% 93.32000% 97.72000% 99.8% 99.99683% 99.99997% 100% |
6.1能得上述這種數值,當然表示製程已受到良好的管理。然而製程並非永遠是在良好的管制之下,難免有不易掌握的異常情形發生,如材料的缺陷,機器設備的失常,人為錯誤等,故必須要預留瑕疵的空間,以免臨時措手不急。
6.2產品皆需多道製程才能完工,間單的產品製程少,麻煩的產品製程多。能高達99.994%雖然好,但那只是一道製程的良品率而已。若連續10道製程,每道都維持CP、CPK在1.33時,其累計良品率也不免降到99.94%以下,何況每一道都要1.33也才有這種成績,真是談何容易,故要求CP及CPK都在1.33以上,也並非太不近人情。
| 製程數 | 良品率 | 製程數 | 良品率 |
| 1 10 20 50 100 200 500 | 99.994% 99.94% 99.88% 99.7% 99.4% 98.8% 97% | 1000 2000 5000 10000 20000 50000 100000 | 94% % 74% 55% 30% 5% <1% |
7.門寬與身材(Spec and Control):現在將客戶的規格譬喻成門的寬度,將自已的製程異範圍當成身材,於是就更容易瞭解胖子或瘦子過關的難易了。由上圖可見到從80年始,老美的身村已減肥恰好等於門寬,但老日卻再減肥比門寬更窄,只有門寬的3/4(即圖中20/15的CP值1.33),當然就更容易過關了,此時老美已瞠乎其後。之後日本又將CP值推進到1.66,表示品質不但及格而且”好中好”的比率會更大。山姆大叔這才警覺危機,於是有一家Motorola首先提出±5個σ的品管。由前圖1.原來的6個σ區再更細分而變成12個σ。於是每個σ值就更小,表示其原來變異分佈的曲線須更瘦。因而走中線過門的能力CPK也就更強了。
開車過小橋
CP及CPK兩詞目前正在業界流行,不少人時常掛在嘴上以示時麾。上文中舉了穿鞋、射箭及進門等三個淺顯的例子試圖做”老嫗能解”式的說明。
通常枯燥深奧的名詞或術語,若能用清晰的圖片或生活的實例說明,令受者先體會出其中的味道,再進一步加之定義及公式,勢必容易接受。一般專家不圖於此,於原已僵澀的文字上,更進一步用充滿”學問”的語言另加”解釋”。於是你也懸河我也滔滔,不免出現一種”你說的非常清楚,我們也聽得相當迷糊”的幽默;或台語式”我哪聽有,我隨在您”的俏皮了!。
反正和(ㄏㄨㄛˋ)稀泥趟混(ㄏㄨㄣˊ)水大家一起混(ㄏㄨㄣˋ)。起先是裝懂,久後摸熟了當然不懂也懂了。教者可能是根本沒撤底搞清楚,或刻意賣弄,或不太願別人輕易學到,因而大擺其譜故弄玄虛,唬人由他懂不懂是你家的事,學習的人基於藏拙的心理,也多不願多發問,反正不懂也會做,久了也就麻木了。
對於CP及 CPK,此處再舉一個行船經狹水,或開車過小橋的例子。若將客戶的”規格寬度”論為沒欄的窄橋,自已車子輪距的寬度,當做製程變異的限度,或管制範圍,當然造車 的”技術能力”必須勿使輪距寬於橋面,才有機會安全抵達彼岸。完成這種輪距的本領可視為”製程技術能力“,其表達方式就是”CP指數”。而司機如何把已具備良好能力的車子儘量往中間走,穩穩的開過小橋,那將是製程技術能力,加上經營管理的能力,因而CPK”製程能力管理指數”了?你懂了吧!然後再回頭來看看那些”定義”及”公式”,是不是比較好懂了些?(本則原載於電路板資訊第47期)
